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学习
发布日期:2020-06-22 16:00 来源: 《环球时报》2020年6月22日第14版

   

钱峰

 

  上周,中印两军边防部队在边境地区发生了数十年罕见的暴力冲突,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在中印边境局势紧张之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日前在哥本哈根举办的一次视频峰会上,却公开指责中国制造中印边境紧张,俨然一副“大哥帮小兄弟”撑腰拉偏架的架势。与此同时,一些印度媒体、战略界人士也出谋划策,呼吁政府重置外交政策,“与美国建立更加牢固的关系,以共同对付中国”。在外拉和内压之下,印度面临外交政策的重大抉择时刻。

  首先,蓬佩奥此时跳出来煽风点火不足为奇。这一举动,是多年来美国拉拢印度结成“反华伙伴”既定政策的真实体现,也再次折射出美国反华政客们只要中国有事,“不是幸灾乐祸,就是挑拨离间”的无底线操守,这在南海、疫情等问题上不一而足。

  近来,因为中印边境对峙,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一些地方出现了抵制中国商品的现象,甚至一些印度企业也暂停了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这更让美国人看到可以“从中渔利”,促印度在战略上倒向美国、加入反华阵营的难得契机。不难想见,接下来美国还会加大力度,抛出更大的诱惑,推动新德里在对华政策层面与华盛顿趋于同步。     

  其次,毫无疑问,边境冲突事件为中印关系下一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客观上也增大了“推动印度朝美国所期望方向发展”的可能性。2017年洞朗对峙事件以来,中印两国领导人和社会为尽快将可能偏离轨道的中印关系拉回正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从武汉到金奈,中印领导人的两次非正式会晤更是书写了两国关系史的新篇章。

  今年本是中印建交70周年的大年,两国此前规划的70项庆祝活动有望将中印关系进一步企稳推高。但由于疫情持续不退,社会经济层面承压巨大,印度民间对华负面情绪抬头。而随着疫情对国际安全和经济格局冲击的不断显现,印度高层机会主义心态滋长,对华政策两面性中负的一面凸显。特别是,愈演愈烈的中美竞争与美国方面持续抛出诱惑拉拢,强化了新德里的某种程度的心理背书,觉得中国会避免和印度发生大的冲突,感觉在边界问题上有机可乘。于是,不顾中国的敏感关切,贸然选择在敏感时期、敏感地区修建敏感设施,成为诱发此次流血冲突事件的直接原因。

  再次,不能忽略新德里战略清醒的一面。流血事件发生前,两军重兵对峙已持续一个月,即便特朗普公开喊话称美国愿调解和仲裁中印争端,但莫迪政府也以“两国有能力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予以拒绝。而与此同时,中印通过多轮会谈已进入到分阶段撤军的实质进程,这反映了莫迪政府在流血事件发生前避免扩大事端、尽快稳定局势、不允许边界争端国际化、坚持“战略自主”政策的真实想法。

  当前,中印边境面临的紧张形势仍未缓解。尤其是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驱动下,印度部分傲慢的社会精英与底层民众存在着强烈的对华报复心态,甚至有一种冒险冲动。在试图施压莫迪政府对华示强的同时,意图加入美国的反华包围圈。其实,如果对照中印两国近来的官方表态,特别是6月19日莫迪本人在全国党派会议上的公开讲话,整个冲突事件的轮廓已经很清楚,即中国没有“入侵印度”,责任在印度一方。

  对印度人而言,美国远在遥远的天边,中国则是搬不走的邻居。中国期望印度继续留住那份清醒,我们不愿与印度为敌的政策没有改变。未来,莫迪政府是放弃“不选边站队”的既往选择,还是继续坚持“战略自主”,这对中印关系下一步演变和发展至关重要。毫无疑问,这也是中国制定对印政策的重要考量。

(作者是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部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