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 关于大力推进常泰跨江融合的建议
日期:2020-01-14 提案者:九三学社江苏省委

调研情况:

常州与泰州地处江苏南北中轴、沿运河城镇带和东西向沪宁发展带交汇的重要节点,是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城市群、锡常泰城市群交汇中心。

问题分析:

以常泰大桥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常泰跨江融合,有利于发挥苏南对苏中、苏北的带动作用,提升江苏中轴地区发展能级,实现全省高质量发展和全域一体化;有利于江苏中轴向南北延伸辐射至鲁北、浙北、皖南,形成贯穿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发展通道,深化落实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

具体建议:

一.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常泰跨江合作示范区。

充分发挥常州、泰州以及周边区域在功能空间上的整合优势,科学谋划城市定位和功能分工,结合重大设施和跨江通道形成重要功能节点,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打造产业集群,推进产业、人才互利互通,推动锡常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常泰两地江苏中轴与沪宁轴交汇的区位优势,打造常泰跨江合作示范区,作为江苏中部地区承接上海、南京在城市功能与区域政策创新外溢的区域次级中心、苏南辐射苏中苏北和跨江融合的综合枢纽、跨江合作政策机制示范区与实验创新区,辐射带动一江两岸以及扬中、丹阳等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区域交通廊道网络,打造江苏中部跨江联动枢纽。

一是打通江苏中轴铁路通道。以镇宣铁路调整为镇杭铁路契机,向北可顺接京沪二通道高铁和连淮扬镇铁路,向南可引入常州西部地区(常州机场),经宜兴、湖州至杭州,串接京津冀、山东半岛、江苏中部地区和杭州大湾区,构建新京杭高铁大通道,形成江苏中轴交通主骨架,并力争将镇杭铁路纳入“十四五”规划。将常泰铁路定位为区域城际铁路,分别向南北方向延伸,北接淮泰铁路(淮安、泰州建议线路)和盐泰锡常宜铁路,打通苏中和沿海联系;南接宁宣黄铁路,实现与皖南、海西的铁路链接。二是依托常州机场打造江苏中部跨江综合交通枢纽。从长三角区域发展层面谋划定位,将常州机场打造为客货运协调发展的华东区国际机场和干线机场、区域航空物流集散中心、长三角航空旅游集散中心。借鉴虹桥综合枢纽建设经验,将镇杭铁路、常泰铁路、苏锡常都市圈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引入常州机场,打造区域综合枢纽。三是加强常泰港口联动。常州港和泰州港深水岸线分别为4公里和56.3公里,常州港的深水岸线资源匮乏,泰州港的深水岸线资源相对充裕。加强常州港和泰州港之间的合作,加大资源整合,优化岸线配置,探索建立港口联盟、市场化运作和利益共享机制,实现港口联动发展、资源共建共享。

三.优化整合要素空间配置,打造区域特色功能高地。

一是打造区域特色功能节点。依托常泰跨江合作示范区引导全省区域性资源与平台向示范区倾斜,植入现代区域服务功能,打造综合服务高地。依托机场、港口、高铁站等布局省级重点项目,形成苏南辐射苏中、苏北的重要区域节点。二是打造跨江产业协作区。依托机场和港口等共建新一代城市产业平台,创新政府管理机制,提升产业服务效率,推动成立产业发展联盟,鼓励行业协会交流,合作搭建产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三是打造跨江绿色生态转型示范区。做好长江沿岸地区化工企业的关停并转迁工作,构建长江沿江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提高生态保护、生活岸线的比例,推进滨江沿海岸线绿道和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等建设。

四.完善要素流动保障机制,打造跨江协作机制创新示范区。

将常泰跨江合作示范区纳入省内全域一体化重点工作,探索跨行政区规划编制审批改革模式,由省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按程序报批;建立省-市-区(县)三级以及政府、部门、企业等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协调跨江联动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探索共建共享合作发展机制,建立联合招商、共同开发、利税共享的产业合作发展模式,建立产业转移承接地间重大统计指标分算和利益分享机制;创新土地支撑保障政策,结合长江大保护沿江化工腾退,创新建设用地指标管理机制,完善资源性要素配置的省级统筹机制,对示范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行省级单列,与减量化指标脱钩。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按照“地方财力留用、省、市专项扶持”的原则,加强财政资金支持。整合省、市、区三级税收、土地出让收入、基础设施配套费及省市两级专项资金,建立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对示范区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企业加大税收优惠倾斜,对满足条件的各类人才采取人所得税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