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2 关于开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津逮楼”功能的建议
日期:2020-01-13 提案者:葛亮等2人

调研情况:

201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宣布,批准66座城市加入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南京被列入“文学之都”,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称号的城市,因此为世界所瞩目。江苏文脉之源远流长,也再次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体现。在此脉络之中,“津逮楼”是其中一枚重要的文化座标。

津逮楼位于南京南捕厅东南,道光十二年(1832)落成,其形制仿自浙江宁波天一阁,名称典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河水有层山,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阶,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上罕有津达者,因谓之积书岩”。其中“达”字,戴震校为“达,近刻作逮”。藏书楼遂取名为“津逮楼”。“津逮”意指求知的入门之路,其凝聚了金陵望族甘氏三代藏书家甘国栋、甘福、甘熙祖孙的心血。他们遍访吴越,搜集书籍十万余卷,由甘福整理、辑成《甘氏津逮楼藏书目录》十六卷。其藏书不乏宋、元两代的善本。其中最为珍贵的,乃堪称国宝级珍本的宋版《金石录》。此为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夫君赵明诚所著,全面地集录了北宋以前传世的钟鼎碑版等金石文字,在中国金石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国现只存两种宋刊本,其中一套现藏北京图书馆,为龙舒郡斋本。龙舒郡斋本共30卷,著录金石拓本二千种,是宋初刻足本。其为现代藏书家赵世暹于1951年发现后捐赠,正出自“津逮楼”旧藏。

咸丰三年(1853),津逮楼毁于兵燹,甘氏藏书“悉成灰烬”。幸存藏书经甘氏族人几经辗转得以保留,后经商议于1951年捐赠给龙蟠里国学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珍藏。其中亦包括《白下琐言》、《建康实录》仿宋木刻版数百块等珍品。

问题分析:

2006年夏天,甘熙故居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次年夏,甘熙大院第二期保护工程启动,东南大学的专家根据历史资料,仿天一阁样式复建津逮楼。其形制、外观与内部的陈设格局,比较古建本体,都得到了尊重与复原。

然而遗憾的是,作为晚清最著名的藏书楼之一,津逮楼目前并未有任何藏书恰当地体现其功能性。其作为江苏省重要文化座标,在南捕厅传统历史街区中的占据主脉的“甘熙宅第”中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对中华传统文化辗转流变,薪火相传的教育和启示意义未得到充分发挥。

具体建议:

有鉴于此,提案如下:

一.促成南京图书馆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合作,将部份藏书以“回归”形式转移至津逮楼收藏。具体保存与使用的方式可参考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其中包括古籍数码化平台的建立。在实体书保存修护的基础上,可考虑将“津逮楼”古籍进一步电子化。以馆藏善本珍本为主的书籍得到数码化与多媒体化处理,并设有详细编目,在妥善保护珍本善本图书的同时,可方便研究者、学生与公众人士在线查阅。与此同时,可加强与北京图书馆合作,以借调巡展的形式,将《金石录》等国宝级书籍藏品在“津逮楼”展出,以提升“津逮楼”在中国藏书文化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展其藏书的“硬核”性公众影响力,从而在南京世界级“文学之都”、“阅读之城”的文化框架中,厘定其清晰的典藏源头性及示范性地位,更好地体现江南文脉生生不息的传承。

二.通过主动梳理与发掘,建立“津逮楼”的藏书特色,打造古典与创新结合的藏书楼文化与品牌效应。曾有动议将“津逮楼”建立为以收藏南京地方史志文献为主的南京文史资料馆。我们认为:这一思路可与其藏书的种类特点相结合,进行更为精准的文化定位。如,天一阁较集中于收藏浙东文献和氏族家谱,并以此建立清晰的学术传统。“津逮楼”所藏包括善本、金石、彝鼎、碑帖、名人字画等,其中《白下琐言》、《建康实录》等书籍对研究南京地区历史地理皆极具参考价值;关于昆曲的收藏亦甚丰,如昆剧台本、案头文学剧本、唱曲谱、伴奏乐谱、戏衣样谱、角色脸谱等。这与甘氏世代对昆曲这一宝贵的传统艺术不遗余力地推广大有关系。通过主动梳理与主题发掘,在文化定位上, 有助于津逮楼脱颖而出于中国现存其他著名藏书楼 。

三.发挥“津逮楼”的文化教育与昭示功能,多种形式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在功能性的角度,真正做到“还楼于民”。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将藏书视为其重要传统。私家藏书楼皆遵循以藏为主的原则,如“天一阁”规定:“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而津逮楼作为晚清的知名藏书楼,对传统的“以藏为主”原则,表现出锐意进取的改革意识,如允许家族以外的人登楼阅览,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慕名而至。甘氏族人利用津逮楼为平台,积极参与于本地公益事业,如对在地的生态与环境保育等做出卓著贡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体现出开放、多元化的现代图书馆的雏形特征。津逮楼的产权归属单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经过对私家宅第的修缮与重新定位,已成为中国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 而作为其核心硬件的“津逮楼”,与以本地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的“软件”——“金陵十八坊”, 则应以“软硬兼备”的形式,以开放的姿态,通过组织参观、导赏,定期举办讲座等形式,共同在文化保育、社会教育等层面起到重大作用,从而真正打造一张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现代文艺范的,清晰、完整、绚丽的江苏文化名片。

四.从文旅宣传的角度,可进一步强调“津逮楼”在南京古建中的地位,加大多渠道、新媒体宣传力度,发挥其促进文化旅游的多重功能。“甘熙故居”享有“九十九间半”之美誉。其为位于南京秦淮区南捕厅15、17、19号和大板巷42号的一座三组五迸穿堂式古建筑群,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在建筑特色与格局层面,其既非徽派,亦非典型的苏式,而表现出显著的南京本土的建筑风格,使之成为极具有审美价值的本地古建群落样本。而“津逮楼”作为其中著名的单体建筑,曾得到过中国著名史学家吴晗等专家学者的赞赏。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甘家作为金陵望族,其绵延百余年的文化承载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凝聚。由此,在当今对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语境之下,加大对“津逮楼”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地位的宣传,将其推向内地、港澳台乃至全球,使之嵌入江南文化版图,无疑将为新一代的中国人带来更多的文化认同感与历史归属感。

当下,江苏作为文化大省,其历史沉淀的丰厚、文化品性的多元所造就的文脉,在文学之外有着更为多层次的表达。而津逮楼作为一枚重要的文化切片,可以此见微知著。以之为笔,既可谱写金陵百年同晓梦,亦可着眼于现代,讲好中国故事,为我江苏未来文化大计,更添华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