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8 关于打造高水平工业互联网助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日期:2020-01-13 提案者:九三学社江苏省委

调研情况:

2017年以来,江苏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先后出台《江苏省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等系列文件,大力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但从发展情况来看,江苏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与工业产业发展的内生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问题分析:

一是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的运营效果不佳。目前我省重点支持的跨行业、跨领域(“双跨”)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专业性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和企业级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均处于起步阶段,上线运营数量占比不高,且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作用。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工业数据采集、大数据建模分析、行业机理模型沉淀、工业APP培育等方面的瓶颈制约问题也是江苏工业物联网平台建设中突出的问题。

二是对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支撑功能偏低。部分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和企业上云的认知还比较片面,大都处在观望状态。从应用的质量来看, 2019 年无锡市2000家规上企业进行了自我测试,近80%的企业处在应用的基础层级,全省层面也有这样问题。

三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生态体系不健全。工业互联网的相关标准尚未建立、低延时高可靠的网络尚未建成、数据资源的安全保障尚不健全,进入工业互联网资源池的企业数量占比不高,深耕行业再跨行业的高流量高价值的工业“APP”软件开发企业更是屈指可数。

四是工业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缺口较明显。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人才紧缺,尤其是既懂工业运营需求,又懂网络信息技术,有较强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紧缺。与深圳、上海等地相比,我省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使用和人才评价激励等方面均有一定差距。

具体建议:

一、平台建设要“接地气”。必须以真实的应用场景需求为牵引,培育一批能够引领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功能、商业模式快速迭代的具有先导性、引领性、带动性的“杀手级”应用。以工业APP开发为例,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培育:一是基础共性工业APP资源池。围绕工业基础原理、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基础领域;二是行业通用工业APP资源池。面向离散行业及流程行业共性需求,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行业通用的工业APP及微服务资源池;三是企业专用工业APP。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特殊应用需求,建设一批解决企业特定问题的企业专用工业APP。

二、企业上云要“有侧重”。优先推动有基础、有条件、有需求、有优化潜力的工业设备上云。重点鼓励支持高资源消耗、高安全风险、低利用效率的工业设备加快上云步伐。鼓励有条件的产业园区争创国家或省级的工业互联网特色产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星级上云企业,也可面向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培育工业互联网工厂,打造标杆。具体操作中,可采取“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多种方式并举,组织实施工业设备上云“领跑者”计划,树立一批设备上云用云典型示范,推动设备泛在互联、数据汇聚共享、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商业模式创新,打造高效、节能、绿色的新型制造业生态。

三、综合施策要“求精准”。在宣传工作方面,通过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主题活动,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参与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政策落实方面,制定更具体、更接地气的操作细则,最大程度地方便企业了解和使用,同时要促进扶持资金的有效发挥,在确保资金规范管理、规范使用前提下,让资金效益早发挥,企业早受益;在创新优化方面,要针对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创新需求,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以科技创新的统筹集成为突破口,全面打通产业创新生态链中的“痛点”和“堵点”,全面优化工业互联网的创新生态环境。

 四、人才队伍要“重激励”。要加快组织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政策,为提升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一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发挥企业作用,协同发挥好高校、企业、科研单位、产业集聚区等各行业作用;二是在人才引进和使用方面,支持各市、各部门和企业设立引才项目,加大力度吸引海外工业互联网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三是在人才评价和激励方面,支持企业建立培养、评价、留人、用人相结合的制度体系,探索利用期权、股权、分红权、年金等多种形式激励专业人才,支持相关部门建立高技能人才职级晋升制度,为人才打造更大发展空间、更宽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