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 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核裂变”
日期:2018-01-24 提案者:民革江苏省委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研活动的“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风险高,需要大量的技术调整和验证。科技成果转化是系统工程,需要聚合各方力量,发挥各方优势,特别是科研人员的技术优势,金融部门的资本优势,政府的政策支持优势和企业家的市场运营优势,通过机制创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催生科技成果实现从1到10再到100乃至N的产业化“裂变”,让潜在的技术创新优势释放出巨大的产业化发展能量,为此建议:

一、打造多方会商对接机制,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形成政府牵头,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等参加的重大创新项目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及多方会商对接机制,常态化、系列化地推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以此为抓手,可以树立一批示范典型,也可以为科技成果转化展开有效路径和成功模式。二是政府部门发挥牵引作用,行业协会推广应用,分头具体落实。企业和市场在评价应用型科技成果的转化价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主管部门可引导产业、学校、研究机构、用户、资本、媒体、中介服务机构等各方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联盟、创新服务联盟,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评价与应用转化相结合的有效模式,构建和完善适合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评价机构服务机制,协同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交易和风控机制,降低转化风险,提高转化效率

一是建立重大创新成果市场准入制度。对技术成熟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给予类似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政策支持,即使不能将其列入推广应用范围,也可以列入试点、示范范围,在成功试点示范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推广。二是强化风险控制机制,建立重大创新成果保险补偿机制。由制造企业投保,保险公司针对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特殊风险定制综合险,财政适当补贴投保企业保费,发挥保险功能,降低用户风险。三是建立专利池、科技成果产业联盟等协同推进具体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根据不同科技成果的具体情况,可由科技成果持有人、行业协会、中介机构、骨干企业组成科技成果产业化联盟,由专利权人组成专利许可交易的专利池,以协调联盟的各成员的力量,形成合力,推动科技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三、建立和完善风险收益共担的投融资机制,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成果转化

一是建立成果转化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机制,建立政府参与的基金运行机制,探索重大创新技术的产业基金运行或投融资新模式。二是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融资机制。设立财政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建立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项目组织机制,采取“间接有偿”的投入方式及“市场评价”的分配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完善科技产业全链条。

四、创新服务模式,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探索由政府购买成熟技术或成果,为企业提供创新一站式服务。包括对研究技术市场成熟度进行评估,对已有专利进行评估,知识产权布局、委托开发、战略规划、政策咨询、产业咨询、投融资咨询、企业诊断、法律咨询、技术风险咨询、项目推介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政府即时地获得、储备和控制一批核心技术,另一方面使大量投递无门的技术成果找到出路,帮助企业快速发展。二是鼓励企业建立以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职能的专业机构如“工业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等来推动成果转移转化。企业能够接受的是一整套完整的实用技术,包括生产工艺设计、生产工艺规程、设备选型要求、技术参数的要求、安装确认、运行确认、设备生产及工艺验证等。建立以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职能的科研机构可以改变科研与生产实际脱节的局面。

五、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引领技术潮头

对标国际领先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研发。企业要实现赶超和领先,就必须在现有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基础上,与国际一流企业对标,以此制定自己的技术研发战略和产品开发计划,只有知己知彼,才能保持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