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古代地面唯一都城形制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城墙,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砖文群,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涉及政治、军事、风水、建筑、经济、艺术、科技、民俗、书法诸多领域。考古研究表明,南京城墙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价值体系最杰出的象征。因其在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中所具备的无可替代的等级地位与文化价值,南京城墙被中国政府确定为“中国明清城墙”组合申遗的主导项目。已故美国著名学者牟复礼曾赞叹:“明太祖所筑的南京城,是一项压倒一切的工程与建筑成就。瞻望这座俨城,曾使千百万无可计数的中外人士涌起一种敬畏之情,今天它还是这样威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古老的南京城墙,完全可以作为江苏面向世界的最佳名片。
尽管各级政府,特别是南京市,在城墙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令人遗憾的是,有着如此重大历史文化价值、世界唯一的南京城墙,无论宣传还是保护,都存在诸多令人难以满意的地方。主要是:
1.缺乏应有的宣传。别说在世界上没有应有的知名度、美誉度,连中国人对南京城墙的价值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2.南京城墙维修中有重复建、轻维修的倾向。2004至2009短短5年间,复建了8座城门(仪凤门、华严岗门、中华东门、中华西门、武定门、长干门、雨花门、标营门)。这些复建的城门,受到国内外遗产界普遍诟病。相反,对一些亟待维修的墙段,行动迟缓。
3.城墙维修中,存在制造假古董现象,如玄武门至神策门段明代城墙的修复,从完工的几百米看,似乎都要砌上崭新但丑陋的墙垛。
4.最重要的,缺少一个全面展示南京城墙文物,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甚至明城墙形制理念的城墙博物馆。
为此,本案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对南京城墙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宣传。著名南京城墙专家杨国庆先生,对南京城墙的文化价值有精到的概括,主要有:
1)明代南京城墙的建造,是一个国家级的系统工程,是一件伟大的城市艺术作品。涉及的参建人员,无论是地域规模还是人数,在中国城市筑城史上都可谓空前绝后。而四重城垣格局围合的城市空间,使南京在明、清两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大城。
2)明代南京城市规划,是中国传统都城营造制度与南京自然地貌完美结合的产物,反映了明初城市规划者“天、地、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利用城墙的建筑形式突出了统治者“皇权神授”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很多都城基本毁圮的今天,现存的南京明代都城城墙、遗迹或遗址尤显珍稀,为深入研究和展示中国都城样本提供了唯一的实物例证。
3)南京城墙砖文蕴涵着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中国古代砖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南京城砖产地分布,汉字在明初的简化与异体使用,中国民间的书法、篆刻艺术,中国姓氏文化在明初的演变以及明初实行的赋役制度等,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
4)南京城墙集中体现了我国数千年筑城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与发展,其技术与文化层面的意义影响深远。它对明清两代全国性的筑城高潮(包括万里长城用砖)起到肇始的作用,并对南京城市几个世纪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真可谓每一块墙砖,都有意蕴丰富的故事。对南京城墙地位和价值的宣传,在完善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出版面向中外读者的普及性读物。适时开辟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中外文网站。加强与国外联系,到国外举办南京城墙展览,以及相关学术交流。条件成熟时,可设立南京城墙研究基金,支持国外城墙专家来宁实地研究。
2.在城墙保护方面,尽量避免对文物原真性的破坏,加快修复老城墙。任何城墙复建项目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新复建项目应予杜绝,避免或减少对文物原真性的破坏。对已新建的城门和地段,应尽快在城门和新建地段附近设立标示牌予以说明。
城墙维修应有整体考虑,分段、分功能修葺,只能在充分论证前提下,开放少量墙段供市民和游人登临。待修墙段,尽可能保存维修时原貌,不可一律加上墙垛。综合考虑,可尽快修复玄武门至神策门段2230米明城墙,在制定严密保护方案前提下,开放自太平门至神策门全长5.65公里的明城墙旅游观光线。
3.尽快落实南京明城墙博物馆新馆建设。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南京城墙至今只有展厅面积不足200平米的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这么一个寒碜的展示空间,难以利用现代技术与手段向世人全面展示、反映南京城墙的等级地位、现存规模与文化价值,珍贵文物无安全存放之地,远远落后于西安、洛阳、北京等地。因此,将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更名为南京城墙博物馆,并重建新馆也就迫在眉睫。
本着务实的精神,本案就新馆建设提出两个方案
方案一是选新址建新馆。经过专家广泛调研、权衡,新馆选址在玄武门外西南一片绿地较为理想,理由如下:
1)作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最亮的名片,南京城墙博物馆需要足够的展示空间和相对显眼、交通便捷的地理位置。
2)有利于拟开放的墙段神策门—玄武门—台城—太平门城墙线性管理。新馆选址玄武门,便于对南北两段城墙的管理和游览,还可与玄武湖形成综合效应。
3)有利于扩大观众量和受众群体。玄武湖一年游客量超过300万人次,新馆建于此,可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宣教功能,同时收到更好的展示效果。
4)有利于新馆建设中避免支付巨额的拆迁资金。该地块面积约1.5万平方米,现属南京市政府用地,由南京市建委管理,不会发生拆迁费用。新馆建成后,仍可保留现有50%以上的绿地。
方案二,是将目前的南京城建规划展览馆,改作南京城墙博物馆。一座城墙博物馆,实际上包含了历代城建规划,两馆合一,更便于展示和管理,也可以节约大量建设资金和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