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南京1月23日电(记者陈席元)在此间举行的江苏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江苏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江苏大学校长邢卫红带来三份提案,其中两份关注“新质生产力”。
“要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短期看,江苏仍然面临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问题;长期看,教育链能否通过人才链深度绑定产业链、创新链是关键。”邢卫红建议,要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基层治理体系江苏新实践,坚持“大教育观”,充分发挥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优化跨界融合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加强跨界型科技人才引进和留学教育。
邢卫红介绍,目前,江苏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1.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同时,江苏集成电路产业基础雄厚、优势明显,规模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但农业芯片技术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智慧农业芯片多数来源于进口,国产占比不足10%,已成为江苏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必须要解决的瓶颈问题。
她建议,加快建设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省级重点集成电路学院,出台配套政策,帮助涉农高校、涉农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跨业界、跨学科、跨专业整合教育资源,培养更多适应农业现代化的专门人才,完善产教、科教协同培养机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内外智慧农业和集成电路领域骨干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合作,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公共实践平台和产业化平台,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时贴合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有组织推进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在高环境适应性农业传感器集成电路设计、农业专用边缘计算处理器、农业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AI与机器学习农业硬件加速技术等领域,不断拓展复杂农业环境下的智能应用。
“希望通过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五链融合’,推进江苏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助力江苏不断涌现并形成新质生产力。”邢卫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