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民建组,工商联组,侨联、台联、对外友好组,经济一组,经济二组和特邀一组的委员,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讨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张乐夫主持会议。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等负责同志到会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并互动交流。
潘镇、陆建新、邱峰、陆宏平、陈述、黄炯强、林斌、马斌、宋勤波、严圣军、聂华、许文前、冯玉川、徐烨、唐冠玉、张翀昊、孙强等委员先后发言。
潘镇委员(民建省委会副主委,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就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江苏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营造更加包容的创新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的制度基础,着力提升创新环境的“包容性”和创新政策的“普惠性”。对所有创新主体都给予公平、公正、平等的待遇;全力推动国家和省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做到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进一步稳定民营经济发展预期,提升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加快落实和推广自贸区先行先试改革措施,放大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效应等。
二是建立创新容错试错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前瞻性创新。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司法环境。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新业态、新模式,要善于准确把握界限,坚持“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确保科技创新容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完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组建专门评价机构或专家组处理容错申请与受理等;编制典型案例,指导精准执法,更好保护民营企业创新行为。
三是加快民营企业“智改数转”,以数实融合增强产业体系竞争力。以“智改数转”为契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对标“灯塔工厂”的标准,加强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标杆示范企业培育;依托自贸试验区,适度超前探索数字贸易规则,为数据跨境流动、数字技术应用、数据开放共享提供便利,构筑数字贸易发展新优势。
四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为契机,鼓励民营企业布局未来产业。围绕“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目标,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如提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保障企业用地等。
陆建新委员(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南通市工商联主席)就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出建议。
一是积极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从长江以北城市产业发展正处于结构转型阶段的实际出发,在战略和政策上采取锻造长板+补足短板、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虚拟集聚+物理集聚、市场需求+制度供给等新办法和新措施,统筹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扩张和未来产业布局。继续推动省内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实行陆海统筹、江海联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集约水平。
二是统筹优化园区整合新路径。借鉴国内外跨区域协同合作经验做法,按照“多方协同、双方共建”思路,规划建设一批重点合作园区,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也可选择现有产业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的园区,通过跨江合作,聚集更多资源,加快扩量提质。主动适应区域竞争和产业竞争新形势,坚持规划先行,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加快构筑产业创新新生态。继续发挥“上海研发+南通制造”“苏南孵化+南通转化”效应,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积极探索“飞地孵化”“离岸创新”“总部+协同中心”等模式,打造科创强磁场,建设人才新高地。支持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高水平创新创业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配置新节点、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新引擎。
四是加速释放动力机制新效能。建立完善协同区组织推进机制,设立省级层面议事协调机制,统筹重要战略制定、重大问题协调、重点工作谋划等。探索构建联结紧密的政策创新机制,在开发成本共担、产业迁移项目税收分享、考核指标互算等方面寻求突破。建立高效灵活的资源利用机制,在用地用能统筹、产业项目准入、创新资源共享、人才互认互准等方面进行探索,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实现协同区高质量发展。
邱峰委员(省台联副会长,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宣传与信息化处处长)就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出建议。
一是深化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理念。突出集群集聚、项目驱动、融合发展、科技引领和改革创新。在打造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特色链条上下功夫;在培优品种、提升品质、做强品牌上下功夫;在增项目、增规模、增收入上下功夫。
二是细化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实施农业生产体系集成改革,保障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攻关、种业振兴、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等。
三是优化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特色。全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培育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做强、做精一批省域、市域、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建立健全区域优势品牌特色产业。强化农业品牌梯队培育、精品培育,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推动农业走向价值链高端。
四是强化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主体。推进乡村振兴片区化建设,丰富乡村业态,持续培育农文旅产业融合本土品牌。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着力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培育一批创新组织、形成一批创新模式。积极营造返乡创业氛围,筹建基地、组建导师团,引导各类农村创业创新,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陆宏平委员(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就落实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国企担当提出建议。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鼓励国有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结合关系,承接和转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支持国有企业参加创新联合体、国家级创新平台、创新基地建设,牵头承担国家和行业重大科技项目,破解产业创新发展技术瓶颈、改善薄弱环节,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完善并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的各项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政策。按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原则,健全国有企业首台(套)产品示范应用容错机制。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基金的引导、放大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重大产业项目和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运用财政、土地、金融、科技、人才、知识产权等政策,整合技术、资金、场地等要素资源,健全法规、信用和标准体系,协同支持我省构建“1650”产业体系和发展“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我省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是着眼关键领域投资,提高安全支撑能力。支持我省国有企业加大在能源、交通、矿产、战略性网络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的投资力度,强化国有资本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产业基础的支撑能力。加大对通信网络、新技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强化对主干电网、主干油气管网等网络的布局,加快关键大通道和重要枢纽建设。建立重大项目属地政府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为关键领域重大项目开发建设提供服务保障。
四是强化资源统筹配置,推动企业协同发展。推动国有企业集中力量和资源发展主业,减少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经营。加强省市县国资国企联动,统筹推进省内新能源资源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等领域发展,深化各方协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鼓励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深化资本融合、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形成产业升级辐射圈、技术创新融合圈。
五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指导督促,提升治理水平。完善国有企业业绩考核体系,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的国有企业探索实行更加灵活的管控、激励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助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挥综合改革表率作用。加快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支持国有企业依法自主经营。
陈述委员(苏豪控股集团总裁)就增强核心功能、锻造主场优势,推动国有企业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出建议。
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当好产业转型升级的领跑者。一要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上的主体作用,整合推进涵盖要素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全领域创新,围绕基础研究和相关应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努力掌握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围绕钢铁、化工等“江苏制造”传统优势领域的转型升级和“新三样”的产业链供应链拓展上下功夫,为全面增强江苏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多作贡献,这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已有一定的基础,通过强链补链延链一定能发挥更大作用。二要通过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增长引擎。以国有企业为平台,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有效投资力度。充分发挥省级基金投资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融资、产业协同、联合攻关等方式,激发原创性和关键性的创新活力。
二是强化统筹协调,当好产业协同发展的组织者。在统筹国内市场方面,加强与民营企业互利合作,加速形成集群化发展的优势,促使传统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基础的高级化和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整合国际化经营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链接全球资源。一要抓住重点市场、重点领域、重点产品,进一步稳固国际市场份额。二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整合优势资源,放大协同效应,政府部门要引导并推动江苏企业围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抱团拓展“一带一路”和RCEP市场,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产业合作体系。三要坚持东西双向发力,放大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效应,提升班列运行质效、扩大开行规模,推进“中欧班列+海外仓”发展,形成以运带贸、以贸促运、运贸融合的互补格局,不断增强国际化发展新动能。
三是强化主体地位,当好产业供应安全的保障者。一要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在保障战略安全上的核心功能和主体地位,积极推动央省地合作,指导国有企业更大力度地参与服务于我省先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大宗商品贸易、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农副产品保障、医疗物资保供等领域。二要支持国有企业优化在海外能源资源、物流枢纽等领域布局,增强海外能源资源供给能力,进一步扩大基础性保障领域的战略纵深,为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做好安全保障。
黄炯强委员(并丰集团董事长)就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在创新方面,一是政府加大支持省内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技创新力度,财政上加大对生物医疗、芯片科技创新投入,鼓励省内民营企业与香港有关高校开展技术研发,政府可以积极与香港科技园合作,把香港部分半孵化的项目引进江苏,加速科研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转化。二是由政府出资,建立更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立政府专职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咨询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由中心平台引导技术转移和商业化支持,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三是鼓励民营企业每年提取税前利润10% 投放固定研发费用,同时给予企业税收减免以及1:1配对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四是加强投资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江苏各市、县(区)不同时期建立了开发区、产业园等,可以把它们改造为专业化产业聚集区, 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支持,引导产业集中发展,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完整生态系统,节省企业成本,整体提高产业竞争力。给予对创新企业3-5年减免税收支持,特別是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化服务业、现代化农业,重点培养及资金资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传统产业,政府通过创新平台,推动企业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增加市场竞争力,同时保障产业在改造升级过程中的权益,循序渐进给予企业空间及支持,推动企业在产业链的附加值及优化协同发展,鼓励支持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整合,从而降低产业的成本及提高利润。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一是由政府支持,引导国企与民企加强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及合作,拓展省内、省外、国际合作等,推动技术、人员、资金的流动。二是发展跨境电商,鼓励民营企业开拓国内、国际销售服务平台,放宽在省内建立公共保税库及企业产品海外仓储政策,特别是外汇管理、海关、银行结汇等。三是支持民营企业贸易外汇支出及对外投资政策,提供对出口企业的出口保障,扩大支持民营企业出口保险,降低企业资金风险。
其他方面,一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无抵押贷款、担保等融资服务,吸引年轻人创业。简化青年大学生小微企业创业的登记注册和审批手续,提供创业指导和培训支持。二是政府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政策,齐心发展拼经济,共利共赢同富裕。三是加大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在江苏发展。通过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和发展机会,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服务平台。四是加强营商环境的改善,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降低企业开办、投资、经营成本。简化港澳台企业投资手续,吸引更多投资和高端人才的引进。五是加强民营企业金融融资支持,放宽企业到海外融资发债手续及审批程序。
林斌委员(民建省委会副主委、徐州市委会主委,徐州市副市长)就加快推动淮海经济区互联互通,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加快构建深度互联的综合交通大网络。铁路方面,进一步强化徐州高铁主枢纽地位,将济南至枣庄至徐州城际、徐州至菏泽高铁早日纳入上位规划。完善普速铁路网,从省级层面加大与山东发改、交通等部门沟通,力争徐州至菏泽普速铁路今年可以开工建设。公路方面,推动相邻城市间高速公路短直连接,请省交通控股集团支持加快台儿庄至睢宁高速、丰县至沛县等高速公路建设。航道方面,深入推进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整治工程,提升宿连航道等级至二级航道标准,加快打通入海新通道。
二是加快构建协同联动的综合交通枢纽群。机场方面,请东部机场集团支持,重点加密徐州往国内重点城市及东南亚、东北亚重点地区的航线,发展连接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的货运航线。港口方面,着力提升连云港港出海口功能,重点发展海铁联运、海河联运。加快建设徐州内河港为淮海经济区公铁水多式联运中心,大力发展煤炭、矿石、集装箱等优势货种铁水中转服务,重点建设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邳州作业区。
三是加快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在重大生产力布局、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招引龙头多式联运企业等方面,给予徐州市重点支持。请省发改委、交通厅深入指导徐州、淮安、连云港三市密切协作配合,合力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
马斌委员(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南通市工商联副主席)就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建议。
一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离开这个支撑,产业体系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制造、尊重实体的氛围,并予以相关政策扶持。
二是大力加强自主创新。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对真正想创新、能创新的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同时做好知识产权体系、公平竞争环境等建设,保护创新的积极性,进而在全社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三是加快形成“链主”企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一批在各自产业链当中已经成为或有潜力成为“链主”的企业。针对这一类有实力成为某一产业链“链主”的头部企业,在产业政策配套、关键技术攻关、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扶持和培育,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和产业强链。
四是积极支持“走出去”。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当是开放的产业体系,需要在开放合作中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多个链条的互通融合。只有与国际产业体系接轨,才能更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相关部门在项目审批、资金出海、人员往来等方面提供更为便捷的渠道,助推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一批头部企业更好地走向海外,提升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宋勤波委员(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就国有企业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作了发言。
中江国际集团作为我省唯一一家以建筑业为核心、全球市场布局的省属国有企业,以打造江苏建筑业龙头企业为目标,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体系建设,前瞻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团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在服务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以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为抓手,推进建筑产业绿色化发展。集团所属中江装配式公司作为省内乃至周边省份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拥有研发、设计、制造等全产业链绿色制造体系,先后获评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省新型建筑工业化创新基地等。
二是以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为应用场景,推进建筑产业数字化发展。依托省公建中心项目全周期管理优势,设立中江数字建设公司,开发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各参建方数字化协同协作。打造数字孪生智慧运维管理系统,以中江智慧建筑产业园为蓝本,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建筑能源的智能化、绿色化管理。
三是以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为平台,推进现代化产业国际合作。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见证示范园协议交换,两国联合声明中两次提及示范园。集团坚持以推动优势产能国际合作、引领优质企业“走出去”为主攻方向,推动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入园投产,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与天合光能签署合作备忘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四是以产学研融合为依托,推进科技创新自立自强。获评江苏省(中江国际)智能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东南大学共同设立智慧建造联合研发中心和外籍院士工作站,与南京大学共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为加强科技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以人才体系建设为核心,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不断完善新型建筑工业化及智能建造人才引进培养机制,近三年市场化招聘行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0余人,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严圣军委员(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就加快培育成长型未来产业之氢能产业提出建议。
一是出台氢能产业政策文件。打造氢能产业发展“1+N”政策体系,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在《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基础上,聚焦氢能产业发展,出台省级层面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既包括氢气的“制储运加用”,也囊括氢基衍生能量产品的生产和应用。
二是扶持新型制氢及氢基装备发展。建设省级和国家级高水平的氢能技术创新平台,强化资金技术策源支持,鼓励发展原创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基于风光电源的离网/孤网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支持开发无膜制氢、高温电解槽等新一代制氢装备,布局灵活可靠的绿氢化工生产系统,培育高价值专利集群,实现换道超车,构建我省氢能产业关键节点技术,在国际舞台上同台竞争。
三是发展氢基衍生产品下游产业链。通过政府战略协同、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提前布局绿色甲醇在远洋船运、汽车、码头等产业上的应用,梳理现有加注站资源,推动绿色甲醇场景示范,构筑氢基衍生品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挥绿色甲醇产业链在风光消纳、氢能载体方面的作用,打造江苏绿色甲醇生态群。
四是抢抓标准高地促进氢能产业化。一流企业出标准、一流产业靠标准,谋篇布局我省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完善绿氢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和检测评定体系,以地方标准先行抢占行业话语权,并积极向国家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升级,引领江苏氢能产业迈向全国、走向全球。
聂华委员(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就建设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建议我省抢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窗口机遇,把国内最优秀的科研、产业力量聚集到江苏,这将对我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二是支持链主企业“建圈强链”,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聚焦链主龙头企业,缓解政策支持力量分散、压强不足等问题;围绕链主企业产业链“引优育强”,进一步优化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的政策保障。
三是激发企业家信心斗志,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营商环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工作是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聚焦、向企业集聚。各级政府帮助企业提升产业链韧性,支持申建国创中心,扎扎实实为企业多办事、办实事,打造出让企业家有感的最优营商环境。
四是擦亮“品牌”招牌,在产业化体系中展现江苏担当。电子产业链高度集中,缺乏品牌支撑,就会一直呈现“配套”作用,价值显示度低、抗风险能力弱。培育品牌,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投入。在众多举措中,我们感到“驰名商标”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品牌影响力的捷径,建议政府专业部门指导和支持申请驰名商标。
许文前委员(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就以“材”赋能,向“新”而行提出建议。
省内碳纤维产业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导,单纯依靠民营经济,力量薄弱,很难持续做大做强。建议省委、省政府给予民营企业更多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提升江苏新材料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创新联合体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人才储备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省内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人才队伍规模小,更缺少掌握关键技术的高端人才。加之碳纤维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才短缺现象愈发明显。建议政府架起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之间的桥梁,鼓励支持共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平台,给予人才更多奖励政策,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的融合。
冯玉川委员[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就聚焦关键技术创新,着力打造固态电池产业集群提出建议。
加大对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研发经费的支持力度,培育以行业头部企业牵头组建的创新联合体,整合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创新资源,加快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建设,促进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快速迭代,更快更好地实现大规模量产应用。
积极整合固态电池产业链,以行业头部企业牵头担任产业链长,拉动并实现从上游原材料到电池企业,再到下游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协同与产业联动,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固态电池产业创新集群。
鼓励在创新氛围好的产业高地,布局建设固态电池产业应用示范区,配套准入、补贴、减税、降费等一系列鼓励支持政策,推动固态电池先进技术的快速应用推广,为固态电池的全面推广积累丰富经验。
激励我国相关企业加快固态电池技术专利布局,引领制定全球固态电池在各个应用领域的相关标准,确保我国固态电池技术与产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徐烨委员(江苏沃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江苏商会副会长)就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集中有限资源重点构建产业链集群,推动重点产业形成较强国际竞争力,加快培育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首先,建立区域优势产业的基础能级类别,确定省、市、县区三个级别的产业化体系重点发展类别,以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为主要抓手,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努力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其次,对于具备国际竞争力或是全国性领先优势的产业,制定落实重点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方案,深入实施产业强链行动计划,有重点、分梯次推动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第三,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动省内金融监管机构和银行、保险等对优势产业链内的企业专门制定产业发展金融产品,真正帮助链主企业和重点企业加强资金使用和资本规划,满足其在研发、新技术发展等方面强链和补链等投资需求。第四,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全面开展中小企业免费数字化诊断,尤其是种养殖等大投入、长周期、见效慢的全省优势农业产业,拨出专门资金对其利用互联网新技术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培育更多国家级智能种养殖示范基地、示范工厂、数字领航企业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建设,更需要推动高质量人才进入到产业体系中。一要推动对科研院所考核体制进行改革,除了论文,应用类学科的成果一定要和企业发展实际以及产业化水平相结合,着力在推动成果转化上,从提升生产效率、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应用等角度进行对应考核,调整相应的机制,鼓励科研人员走到田间地头,下到工厂车间,创新成果产品应用与市场效果相结合,以此激发研究人员的创新热情,真正实现研究项目从办公室走到市场端。二要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和企业科技创新税前扣除等创新激励政策,量质并举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三是扎实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首先,把农业农村发展放在现代化建设优先位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通过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村镇集体经济有效结合等形式,实现“农民富、农村兴、产业旺”的和谐发展新局面。其次,把农业产业振兴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中心任务,深入实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培育省级重点产业链,培育一批具备产业链经营能力的“链主”企业。第三,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江苏农业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唐冠玉委员(无锡市侨联副主席,江苏金卫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就立足创新热土,深耕实体经济提出建议。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民营企业尽管面临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许多困难挑战,但同时也有许多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必须勇敢地面对必须改的压力、确立能够改的信心、创造可以改的条件、探索改成功的道路,唯有如此,才堪称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行动者和同路人。近期,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文件,期待省里有关部门把好事做好、事实做实,扎扎实实把每一条政策落地落细落出成效。当下对于提升民营企业信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不是政策出得多出得快的问题,主要还是政策管用见效的问题。这方面,需要相关职能部门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问成效。政策解决的是共性问题,大量个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是政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能选择某些地方或者企业做一些样本,可能会有很好的示范效果。
张翀昊委员(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就支持中小制造业储能降本,拓展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赛道提出建议。
一是培养专业服务商,打开产业新赛道。与服务大型企业不同,中小制造业服务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商业环境。一方面,中小企业决策链条短,价值导向强,合作灵活度高,因此业务门槛并不高。另一方面,中小制造业安全意识薄弱,抗风险能力差,对政府引导的响应不足,这些特征大大提高了服务门槛,也极大影响了收益率。因此,面向中小制造业的专业服务商,不仅要具备常规运营能力,而且必须具备大规模地推、离散化安装、长期性维护以及小额账款催收等特定的业务能力,才能完成商业闭环。建议加速培养一批面向中小制造业的专业服务商,打造样板区域,尽快打开产业新赛道。
二是率先建设法规、标准、检测、保险等一系列基础性服务。坚实的产业更需要完备的基础。目前小型储能产品投放量较少,国内相关的运行规范、安全检查制度尚未完善;针对小型储能产品,尚无专门的标准体系,更缺乏检测、认证等相关技术服务。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大型储能站的事故率在1.24%左右,但市场上尚无针对小型储能产品的第三方保险,产业发展存在极大隐患。因此,建议成立专项工作组,从编撰相关法规、制订产品标准、提升检测能力等多个方面,积极建设基础性服务。特别是组织保险企业,推出符合行业特点的保险产品,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是拓宽定向融资渠道,提供专业信贷支持。储能设备作为新型基建设施,非常依赖专业、定向的信贷支持。储能服务需求明确,价值清晰,供应链透明,收入与盈利的可预测性强,是优秀的融资标的。建议通过标杆项目进行试点融资,积累经验与数据,进而推动标准化、专业化的定向金融服务,为新赛道保驾护航,为进军更大的市场铺平道路。
孙强委员(江苏强东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就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探索现代物流新方向。针对现代物流体系“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建设目标,结合国际合作、城镇体系、产业布局调整,聚焦枢纽资源整合、物流通道建设、物流价值链条延伸、服务保障、安全应急能力等方面,切实提高重点口岸通过能力、区域多式联运通道能力、城乡双向流通能力,加快完善国际、区域、城乡物流网络,推进“点、线、面、网”协同发力,全面支持智能铁路、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机场、智能航空试验区、智慧枢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物流服务保障和产业安全水平。
二是培育现代物流新动能。为适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要以更加开放视角,开辟现代物流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形成适应未来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着力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强化数字化科技赋能、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培育发展物流经济。重点围绕标准化、智能化、清洁化,加快装备水平提升、技术普及应用,全面推广新能源货车,促进标准化车型更新替代。深化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场景运用,推动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区块链技术、5G+AR物流作业等新服务模式发展。
三是释放现代物流新潜力。围绕农村物流、国际物流、冷链物流、应急物流等关键薄弱领域,畅通堵点难点断点,提升循环速度和效率,重点以多式联运为抓手,推动形成“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空则空”的运输局面,大力发展内外贸货物混编的中欧(亚)班列、高铁货运、陆海快线、全货机+卡车航班、滚装甩挂运输,创新“干线多式联运+区域甩挂分拨”发展模式,鼓励网络货运整合资源、规范发展,完善站到门、门到门、点对点等多种多式联运服务产品,推广货运“一单制”,推进“运贸金一体化”发展。
四是构建现代物流新支撑。推进体制机制、产业政策、标准规范、科技人才等核心要素的系统设计、资源投入和协同优化,加快现代物流发展支撑体的构建,培育充满活力的物流市场主体,完善基础标准和制度设计,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体系。重点构建以信用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探索完善物流领域“信易+”工程,通过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形成涉及行政审批、车辆通行、税费政策等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监管机制,进一步发挥信用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