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三届二次会议 / 联组会议
发布日期:2024-01-25 08:43 来源: 本站原创

124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九三学社组、科协组、科技一组、科技二组、特邀三组委员围绕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主题进行讨论。副省长赵岩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杨岳主持会议,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会主委马余强出席会议。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知识产权局负责同志到会听取委员发言并互动交流。  

陈发棣、杨继全、谢剑峰、杨永岗、张庆奎、黄丹、徐长军、张仕兵、龚雪非、梅滨、王明华、周江涛、刘骏、王维峰、张有根、彭胜军等委员先后发言。  

陈发棣委员(九三学社省委会副主委,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就加快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打造农业科技战略平台,培育农业人才力量。充分发挥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的引领作用,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快种子、耕地、农机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交叉融合技术研究,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抢占农业基础前沿创新高地,着力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水平。加强农业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加快农业人才战略布局,鼓励支持青年人才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战略科学家和创新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一流农业科技领军队伍。  

二是制定智慧农业发展规划,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水平,推广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种植、养殖、农机作业等环节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建设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推动农业数据标准化和共享,促进农业生产全链条信息流畅和高效,有效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农业的精细化、高效化和绿色化发展。  

三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效能。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切实提升农业全链条创新能力。整合全省各类优势科研资源,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提升整体效能。加强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骨干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围绕卡脖子难题同题共答。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头雁项目系统性培育和综合性扶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打造一支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队伍。加强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平台建设,优化投入要素配置,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匹配,打通从科学研究产业应用的通道。加强农业底盘技术研究与创新,深入推进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科研组织模式,聚焦重点产业,以延链、补链、壮链、优链为抓手,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杨继全委员(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就构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生态链,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提出建议。  

一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加快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全链条融合创新,推动创新组织形式和研发制造模式全方位变革。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链条,支持龙头或骨干企业牵头建立概念验证中心、科技创新联合体等科技研发创新平台载体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中心。加速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示范器建设,壮大科学家+工程师、科技经纪人及新双创三支队伍。建设一批国家级基础研究平台、高技术服务平台等科技载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对企业牵头的常规科研项目实施注册备案制,探索将科研管理方式从前端立项投入向评审结项采购过渡。  

二是打造以市场应用为先导、行业企业为主导、研究机构为支撑的产学研用融合新模式。建立由科学家源头带动、企业家市场推动、投资家引领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产技术供给体系。巩固先进封测领域优势,建设大规模特色工艺制程和先进工艺制程生产线,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工具供给能力,突破高端芯片设计、核心装备及材料器件等关键环节,加快提升集成电路装备与材料国产化配套能力。加快推动创新平台载体的建设,包括国家级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和封装测试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南京无锡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的建设。  

三是构建以共商、共建、共享机制为基础的集成电路全产业人才链,共同打造人才培养共同体。高校设立集成电路学院和强化相关学科建设是解决集成电路产业卡脖子问题的战略布局,要加强校地合作联动,支持相关院校做优做强集成电路专业。政府加大财政资金和相关科研教育经费投入,择优遴选重点建设一批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及未来产业学院等与集成电路产业密切相关的办学机构及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应分类分级培养,一流高校要强化集成电路相关学科建设,重点放在培养该领域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以及具有学科交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重点培养应用型技术工程师,职业类院校重点培养技能型工人。  

四是围绕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多措并举吸引海内外各层次优秀人才来苏,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参照集成电路产业图谱及人才地图,面向国际精准招揽集成电路领域的顶级专家和学者。高校通过编制、科研经费及工作条件等方式提供有利的工作环境,企业通过合理规划人才薪酬激励制度、股权激励力度给予有竞争力的待遇,政府在落户、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支持。  

谢剑峰委员(九三学社苏州市委会副主委,苏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就组成大联盟、构建大平台、建立大市场, 促进产业科技创新提出建议。  

一是组成大联盟,推动产业集群式创新。围绕创新企业培育、重点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鼓励头部企业牵头加强与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外部头部企业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产业创新联合体,组成大联盟;加强梯度培育、分类指导,完善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体系,培育一批高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世界一流龙头企业;加速导入各类优质资源,开展精准科技招商双招双引,让更多的科技项目落户江苏,推动产业集群式创新。  

二是构建大平台,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发挥国家实验室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龙头作用,构建以实验室为核心、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重大科研设施为支撑的创新大平台体系。以国家战略为指引,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合作,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以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第三代半导体、6G等未来产业,攻关突破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立足需求导向、应用导向、成果导向,全方位开展高水平招校引研和高层次招才引智活动,精准招引前沿、一线、紧缺、拔尖人才和优秀专家团队,提升人才发展加速度  

三是建立大市场,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机制,全面推广科创指数贷,通过全面量化企业的科创属性和成长潜力,提高科创企业融资可得性、便利性和获得感。设立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充分用好各类创投基金,优化科研资本供给体系。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提升数据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为数据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支持手段。从而建立金融支撑、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商业闭环的产业链投资模式,实现市场科技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杨永岗委员(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建议强化源头牵引、完善协同攻关机制,不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  

碳纤维是先进装备结构高性能化与轻量化不可或缺的材料,其用量成为衡量飞行器结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航空航天高端领域长期缺乏高等级宇航级碳纤维,导致我国重大型号研制常面临找米下锅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技术装备发展。  

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我国新一代装备提出结构减重和性能提升双重要求,原有第二代碳纤维复材已不能满足新一代装备要求。民营企业要发挥成本、效率和机制等优势,积极参与装备研制,协同创新、集智攻关,突破碳纤维批量稳定生产和工程应用若干重大技术问题,探索出一条持续赶超国外先进材料的科技体制创新道路,有利于快速做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同时也是国家JMRH战略的具体实践,使国企和民营企业形成良性互动。  

张庆奎委员(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就强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关键环节,打造科技自立自强江苏样本提出建议。  

一是夯实基础研究。加大基础研究领域学科规划布局,面向国际科学前沿,推进应用数学、物理、合成生物等基础学科强基工程建设,深耕基础学科的细分尖端领域,提升基础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要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建立基础研究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二是注重技术攻关,在前沿科技和卡脖子领域持续发力。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形成高效成果转化机制,带动整体创新链条向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延伸。明确定位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主体,强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加大对前沿科技和卡脖子领域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确保政策落地。  

三是强化资源融合。加强校地融合,聚焦各高校优势学科与政府部门全面对接,集中力量,推动科研从自然增长有组织科研转变,提供集成化科研服务。要推动校企合作,新兴学科深度对接地方产业集群,深度融入企业。  

四是加大人才支持。推动人才供给与创新链需求相适应,即锚定全球未来产业发展需求,优化科技人才结构,构建关键技术领域人才高度集聚的生态。在科技人才激励方面强调保障与容错机制,确保科技人才的事业长期稳定与宽容的科研环境并存。加大高校财政支持,逐年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支持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发展。  

黄丹委员(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副院长)提出科学精神从娃娃抓起,夯实全链条创新生态之基。  

一是深刻认识基础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石作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后续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对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储备的基础性支撑。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科学精神培养的角度,系统论证、制定相关政策,厘清基础课程与科学课程的关系,完善科学课程体系,规范科学课程与实践环节的实施。改革综合评价与保障激励措施,促进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是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科技师资队伍和资源建设。实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师队伍的资质认证和准入制度。定期开展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教育能力。围绕青少年科学精神的塑造,优化校园环境,展示科技元素,弘扬科学家精神。因地制宜,通过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协调盘活省内科教和产业资源,吸引退休专家、科技人才、社会力量、家长群体和志愿者投身建设,打造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科技师资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行业部门等共建共享科技教育资源。专题立项研究,建设适合于不同学龄段青少年的数字化科学教育资源库和精品课程库,系统启发科学思维、激发科学兴趣。  

三是多元化推进科普工作,整体提升科学素养。加大科普投入力度,提高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各级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协同,探索、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协同建设好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利用我省文化、旅游、教育科技和企业资源优势,统筹规划,推动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与科普、人文教育相融合,鼓励旅游、文化产业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普教育相结合。  

徐长军委员(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建议创新整合数字化+能源的技术和商业力量,加快探索工业园区脱碳减排。  

一是工业脱碳减排,需要在激发用能企业积极性的基础上,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打通园区的供用能全环节,实时掌握能耗和碳排数据基础上,建立综合能效管理和微电网智能调控能力,同时积极参与电能量、电力辅助服务、碳交易等市场,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能和资源配置效率,在实时动态运营中最大化助力脱碳减排。  

二是在摸清园区碳家底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用能负荷特征及新能源开发利用条件,以能碳一体为核心,合理制定减排路径和落实动态迭代减排与梯次达峰。  

三是创新商业模式,以服务和交易为纽带,开展区域性能量、资产、信息等共享和交易,促进能碳供需对接,整体提升能源自给比例和绿色比例。  

四是政府结合实际规划试点园区范围,提供相应的政策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对试点和探索涉及的电力能源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在准入和许可环节予以支持。构建政府侧能碳大脑,即时掌握建设动态、目标差距及运营成效,有的放矢开展治理与管控,科学引导工业园区脱碳减排工作质效。  

张仕兵委员(中核集团副总经济师)在发言中提出,聚焦平台体系建设、聚焦重大任务研发、聚焦科技成果创优,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助推核电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亟待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要强化科技创新之,拓展产业创新之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建造,奋力开辟核电事业发展新赛道,既时不我待,也前景广阔,为江苏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  

宫雪非委员(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建议加强建制化基础研究,为创新生态体系提供不竭动力。  

一是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战略,科学布局基础研究,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跨部门跨学科合作,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创新组织机制,组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全链条攻关团队,联合开展原始创新,突破核心技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积极稳妥筹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能够提供人类从事前沿研究所必需的、综合的研究手段,是支撑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作为国之重器,是科技基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大科学装置,才有可能在基础研究方面站在世界前沿。立足江苏实际情况,基于本省优势领域和重大原创性成果,谋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或应用支撑型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三是培养基础科学研究人才,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吸引和聚集优质人才,注重在实战中锻炼人才,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形成包括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在内的一支具有强大后劲的科技队伍。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大力推进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创造机会让国内科学家活跃在国际科技舞台,同时吸引更多优秀外籍科学家来苏交流。  

四是改革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开展长周期重实绩的评价工作,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建立以创新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基础研究评价体系。通过科学评价,鼓励引导科研人员增强创新自信,潜心基础研究,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挑战科学和技术难题,实现更多原创突破。  

梅滨委员(国基南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就聚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提出建议。  

一是深刻认识科技创新核心地位,攻坚突破关键技术。强化瓶颈突破,聚焦实现自主可控目标,在我国重点卡脖子领域,实现一批01”的突破,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强化协同攻关,积极组织策划国家部委的重点研发计划、高质量发展专项、自主可控重大专项等,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落地江苏。强化前瞻布局,积极抢占新领域新赛道,超前布局新兴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实现领跑。  

二是深刻认识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高站位融入创新链,与省内高校共同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深化与省内科研机构、高校的技术合作,持续推动上中下游的联合创新。高水平建设创新平台,积极融入江苏省实验室联盟,推动创新平台效能持续提升。高质量推动成果转化,加快打造我省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攻关,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江苏省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深刻认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汇聚高层次科技人才。大力吸引一流人才,设立专项引才基金,广招国际顶尖人才。积极培育高层次人才,聚焦高精尖缺,加强省内外高校集成电路学院、微电子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为国家集成电路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给予领军人才更大的自主决定权;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推进揭榜挂帅”“赛马攻关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创造性。  

王明华委员(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就民营企业如何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有所作为提出建议。  

科技自立自强,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可以是点,可以是线,也可以是面,甚至是体。对国家战略来讲,就是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基础研究的主体是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也有进入无人区的龙头企业,需要基础研究来实现跃迁。基础应用研究,工程化、产业化才是民营企业该做的事情,科技创新才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应该侧重的方面。  

科技自立自强,构建全产业链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这是国家战略。企业战略应该自觉地融入到国家战略之中,顺势而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方法。江苏要高质量构建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民营企业要融入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之中。首先要明白自己是谁,在产业链中处于什么位置。如果有可能成为链主,一定要努力,这是做大做强的机会。如果位置与体量不行,就一定走专精特新的道路。  

如何做到第一,涉及一个聚焦问题。对企业来说就是集中自己所有的资源,在一个点上有所突破。企业也要构建自己的创新生态链,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提高对人才的重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还要尽一切努力吸引更多优秀合作伙伴,加入到自己的产业链中来。  

周江涛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就创新机制,加快构建国产工业软件产业生态提出建议。  

一是加快研发攻关,久久为功,高端工业软件产品实现突破。聚焦高端通用和特殊专用软件,突出政府顶层筹划和协调作用,加快工业软件研、用、改的体系化发展,以产业全链条需求为牵引,开展空白软件攻关研发和现有软件改进迭代,加大国产工业软件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软件功能、性能和成熟度,促进从可用走向管用好用  

二是应用牵引,提高实践化检验,实现真替真用。结合江苏省高科技研发和先进制造优势,遴选主要应用单位,构建与国内优势软件企业结对攻关机制,提高国产工业软件全场景替代能力。通过需求牵引带动工业软件产品迭代升级。同时构建工业软件替代容错机制,保障应用单位能替尽替  

三是提振信心,营造生态形成,促进产业发展。构建产学研用合作生态,在高等院校设立工业软件交叉学科课程及实践课程;建立工业软件实训基地,使用攻关成果教育版软件,培养行业急需专业人才。推动出台工业软件生态建设指导意见,重点支持成果共享、成果转化、产融合作、集成验证等方面工作,多措并举打造国产工业软件良性生态。  

刘骏委员(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就推进科技人才发展体制优化,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提出建议。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健全以企业创新为主体的科研人才计划和政策体系,促进支持方式从临时性的物质精神奖励向人才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转变。充分认识民营科技人才对中国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并制定相关战略规划,提高民营科技人才地位,努力形成有利于民营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  

二是建立绿色人才通道。面对国际间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态势,我省科技发展必须迅速确立相应的全球战略,加大吸引海外人才归国服务的工作力度。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协助企业公开招聘国际一流人才;以科技项目和人才计划吸引优秀人才,以启动经费吸引有潜力年轻人才;建立健全外来人才选用招聘、任用快速通道,加强基础研发,研发经费50%用于基础研究。  

三是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制定完善科技人才评价的意见,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使科技人才能够在实践中脱颖而出,以成果为导向,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引导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进入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相关政策并实施。  

王维峰委员(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就全力打造徐州科创圈,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提出建议。  

一是发挥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依托江苏科教优势、产业优势,加快构建由国家、省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组成的新型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产业、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实现国家、省重大资源与人才的有效整合,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加大省地联合基础研究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徐州云龙湖实验室及在徐高校,围绕深地空间、细胞治疗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努力实现更多01”的原创突破,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二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广泛宣传科技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营造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聚焦全省重点产业领域,采取揭榜挂帅等多种方式,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研究机构,争取攻克一批战略性和引领性的前沿技术,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围绕徐州工程机械、安全应急等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一批技术攻关项目,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三是深化四链融合发展,全力促进成果转化。围绕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再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深化产教科教融合,支持各省内高校依托科研做教研、面向产业设专业,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走上经济建设主战场。深化创投创新融合,完善天使、创投基金体系,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双创人才项目的支持力度;探索政府扶持与市场化机制相结合的拨投结合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布局未来产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等。  

张有根委员(江苏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就推动石油石化产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提出建议。  

一是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坚决打赢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以科技之手端牢能源饭碗。着力解决油田普遍进入高含水、高采出双高、油气勘探向深层深水非常规演进等问题,向科技创新要资源、要储量、要产量。用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门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聚焦高端材料,创新抢占竞争制高点。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型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顺应石油用途加快从燃料向原料转变的趋势,抢占新材料制高点。  

二是立足系统思维,深入打造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构建布局完善、梯次分明、内外联动的科技创新平台。企业要主动融入国家基础研究体系,高质量实施基础研究中长期规划,加快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产出真正的原创成果。完善具有企业特色和攻关能力的组织模式,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加大科技研发成果的应用,尽快形成生产力和大国重器。  

三是牢固树立第一资源理念,加快建设人才聚集地中心。建设一支战略领军人才队伍,以高端人才领航,实现科技的自主自强。建设一支以青年科技英才为主体的创新中坚力量。深化顶层设计,构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聚焦科技项目,实施人才+工程抓建模式,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独立研发能力。建设一支以一线骨干人才为主体的创新基础力量。加快锻造大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工程难题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和具有工匠精神、技艺高超、业绩突出的一线技能人才队伍。  

彭胜军委员(中国联通江苏省分公司总经理)就发挥数字赋能作用,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提出建议。  

上云是基础。将企业的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迁移到云平台,通过云计算的弹性、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为企业降低IT成本、减少维护人员,并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打下基础。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上云后的数据安全有顾虑,我们运营商在省内各地市都有骨干云资源布局,再加上自研的信创云平台,结合5G+MEC边缘云技术,可以满足企业数据不出园、不出市等各类需求,有效保障上云后的数据安全。  

用数是核心。完成上云之后,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对单个企业来说,通过数据洞察分析,可以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对整个行业来说,依托工业互联网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服务企业之间、政府主管部门与生产企业之间的数据互通,整合数据生产、存储、交互、分析和应用,带动技术、资金、人才、物资的优化配置。  

赋智是目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和加速迭代,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带来新的机遇。在上云和用数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业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我们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能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的人工智能产品和运营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