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民革组、民盟组、农工党组、致公党组、农业和农村组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主题进行讨论。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沈莹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省委会主委周岚主持会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同志到会听取委员发言并互动交流。
马强、肖洋、周国翠、臧大存、李靖华、许峥、陈广华、郑劲松、祝正庆、夏加增、周小慧、徐晟、黄靖、钟小仙、魏洋、邓义军、魏红军等委员先后发言。
马强委员(民革连云港市委会主委)就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我省农业发展提质增效提出建议。
一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规模建设。出台扶持和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农田建设,拉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经济附加值。积极开展农田建设整乡镇开发战略,达到连片治理、规模开发的目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推进农田整县开发,全面提升农田建设标准。
二是抓好工程规划设计,打造优质工程。按照当地水资源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安排灌排工程,项目规划设计要与乡村振兴、工程科学布局、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充分对接,项目工程设计要科学合理、美观实用。
三是强化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强化项目实施全程监管,建立健全“政府监管、社会监理、群众监督”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施工质量巡查,强化工程建设监理,重点工程、关键设施积极推行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工程质量检测。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尝试将农田的改造建设任务交给新型规模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四是加强后期管护监管,发挥长久效益。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纳入永久基本农田实施特殊保护,坚决禁止高标准农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对已竣工验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及时办理资产交付手续,明确工程管护主体,拟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保证工程持续发挥作用。
五是拓展资金筹措渠道,保障持续投入。探索完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引导农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筹资投入农田建设。用足用好土地出让收益、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专项债券等,加大政策性金融资本投入。此外,还需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规范性,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肖洋委员(苏州科技大学副校长)就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生动教材,助推江苏高水平农业现代化走在前提出建议。
一是精准实施人才导入工程。全面梳理我省乡村人才短缺门类,精准实施乡村人才引培工程,适当放宽和倾斜乡村人才引进政策条件,重点引进乡村运营、乡村电商、乡村文旅等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扎根基层的农技推广型、创业带富型人才,实现“引进一批、培育一人、带动一批”。
二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借鉴浙江“村+企+运营公司+农户”的整村运营模式,引入市场化的整村运营师,打造一批江苏特色的整村运营试点村。优化乡村振兴考核评价标准,提高产业振兴能力培育、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等分值或权重,试点乡村可持续运营“一票否决”指标。
三是强化产业振兴方案谋划的整体性。支持和鼓励我省各地聚焦地方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为牵引,贯通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政策链,链接生产端与消费端,实现业务全闭环,形成收益闭环。打好“乡情牌”,吸引更多返乡人才留乡创业、就业。
四是推行融合协同系统治理模式改革。在我省自上而下推行融合协同系统治理模式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开展乡村治理事项的跨部门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推进合力。
周国翠委员(民革泰州市委会主委,市政协副主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建议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一是进一步彰显特色田园乡村的示范效应。做好经验总结,对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发展历程、建设成效等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形成经验路径在全国范围宣传推广。关注可持续发展,推动已命名的村庄在产业持续发展、宜居环境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持续优化等方面不断进步。
二是以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片区发展。打通“住建口”和“农口”通路,将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与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紧密结合。在片区定位上,坚持市级统筹,打破村域、镇域、县域边界,优先考虑特色田园乡村相对集中的地区,以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发展。在片区发展上,充分发挥特色田园乡村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片区内周边其他村庄,同步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村庄整体建设水平提档升级,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连片空间。
三是进一步加强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支撑。系统研究制定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的评价标准,建立设计师责任制。强化城镇村三级统筹,以特色田园乡村为载体,构建具有片区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高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设施配套效率和质量。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规范、有序参与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激发片区发展的合力和动能。
臧大存委员(民盟泰州市委会主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就法治护航,全面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出建议。
一是筑牢法治之基,发挥立法护航作用。以《泰州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为引入点,整合和补充散落的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如秸秆焚烧与利用、农膜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在全省开展与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相关的立法工作,出台省级地方性法规,为全省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提供法制保障。
二是彰显绿色之本,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布局,强化化肥农药管控,推行以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为主的绿色生态种植模式,打造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江苏名片”。做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坚持市场导向,在推动产学研用大联合、大协作中打通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的通道。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在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三是高扬标准之帆,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立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领域,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库,以种植、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污染防治为重点,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相关标准,并建立有效的监测、管理办法。
四是凝聚各方之力,健全农业工作新机制。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便于操作的考核体系。建立分工协作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机制,环保、农业、建设、财政、发改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保障农业健康安全,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李靖华委员(民盟徐州市委会主委,市政协副主席)建议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农民收益保障,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完善主要农产品生产、供求、价格监测与预警体系,及时监控农资产品的市价波动,建立钱粮补贴挂钩机制,优化最低收购价政策,降低种粮成本。推广种植功能水稻、功能小麦、优质强筋小麦等高值高效功能粮食,增加种粮农民收入。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探索涵盖财政补贴政策险、商业险和附加险等多样化组合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二是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培育长足发展动力。苏南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获益比例建立专项基金,对苏北地区水利设施、农田建设与改造等方面进行资助。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大对新品种和增产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鼓励粮食主产区融合现代产业要素,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挖掘粮食产业经济新增长点。
三是深化产销合作水平,完善横向补偿机制。建立合理补偿标准,以跨市净调入(出)量为依据,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付能力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净调入(出)市补偿资金调节系数和补偿标准,确保主产区的生产积极性和主销区的购买能力。引入利益引导机制,通过提供更大力度的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方式,调动企业参与粮食产销合作的积极性。鼓励产销区通过合资共同组建跨区域仓储物流基地及精深加工和销售产业,不断提高南北挂钩对口合作水平。
许峥委员(民盟省委会常委、常州市委会主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就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提出建议。
一是统筹谋划全省数字乡村顶层设计。统一组织,在区一级成立数字乡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设计、建设、评估和推广工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培育新产业形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赋能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统一谋划,将数字乡村项目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统一建设,数字乡村项目建设方案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统一安排专人管理。统一标准,针对各系统的软硬件选型、安全控制、接口协议、管理规范等制定一致、可行的标准。
二是全面建设乡村数字平台。加快建设农业大数据体系,以“苏农云”为纽带,构建覆盖省市县全层级的数字乡村数据资源体系。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依托“苏农云”平台开发“5G+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智慧乡村数字化综合管理模块,推动形成数据共享利用机制。建设数字乡村智慧运行中心,建立网上教育、医疗、就业、人社等服务中心,打造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搭建农产品产业链大数据应用系统、乡村综合治理系统、信息惠民服务系统,助力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应用。
三是加快基层数字人才建设。抓住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打造一支具备数字化素养的基层人才队伍,为乡村数字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启动新农人计划“引才”,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融合互联网产业、物流产业、生物栽培等新技术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加快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育才”,为农民提供在线培训服务,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人才下乡,多渠道、多形式参与数字乡村建设。聘请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和行业领军人才建立专家顾问团和智库,为乡村数字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四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向乡村覆盖,打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持续推进数字农业建设项目,鼓励申报建设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评选发布一批省级数字农业典型案例和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示范带动乡村各环节各领域信息化应用创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数字乡村,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应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陈广华委员(河海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农工党校支部主委)就加强农村水系治理,建设水美乡村提出建议。
一是实施农村河道清淤和水系连通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注重整合涉农资金,有效带动地方和社会资金,集中连片开展农村河道清淤和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开展农村河湖库塘清淤疏浚、生态护岸建设,采取环保清淤方式,注重解决污染底泥的无害化处理问题。推动农村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通过打通断头河、新建连通渠道、连通枢纽等方式,逐步恢复、重建、优化农村河湖水系布局,盘活农村河湖水体。
二是加强农村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以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为契机,将河长制向农村延伸,完善村级河长设置,从河湖确权划界和空间保护恢复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农村河湖岸线划界确权,编制河湖岸线管理规划或实施方案,科学划定农村河湖管理与生态空间保护范围,明确岸线功能区划。开展农村河湖水域空间管控行动,进行河湖清障、退圩和保洁等。对水生态空间超载区进行发展布局调整,退还或恢复河湖生态空间。加强雨水泵站排水管控和河湖排口的长效管理,加大泵站前池及河道上下游断面的监测频次,实时掌握河湖水域岸线水质状况,针对水质异常情况,及时跟踪锁定污染源头,督促整治到位,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三是提升农村河湖水源和生态环境用水管理。从源头做起,划定水源保护区,明确水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加大农村非常规水源利用,充分利用再生水,加强雨洪资源利用,补充农村河湖生态用水。加强农村河湖生态水量调度,以流域区域为单位制定调度方案,将生态水量纳入水资源调度方案。
四是完善农村水系生态环境整治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的水生态补偿制度,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法和模式。建立农村水系生态环境整治资金筹措机制,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用于农村水系整治,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用水协会等新型主体参与项目建设与管理。建立完善宣传工作机制,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切实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参与河湖库塘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
郑劲松委员(农工党淮安市委会主委、淮安市司法局副局长)就提升农民培训效能提出建议。
一是充实基层力量,延伸服务触角。将农民培训融入乡风文明建设,依托镇(街)融媒体、网站等,在家门口宣传培训政策、发布培训信息。定期组织服务下乡,借助“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农民读书节”等活动和载体,同步推进实施农民培训。推进镇街人社政务服务机构建设,设立专职服务窗口,推动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集成办理。
二是强化资金配套,提升保障水平。在充分用好中央补贴资金的基础上,适度增加省级配套资金,特别是在苏北经济相对薄弱地区,重点用于加强设施设备、实训基地建设,开发“直播带货”“农业CEO”等符合乡村振兴需要、适应新业态发展方向的职业培训工种。
三是统筹校企资源,发挥主体作用。培训项目向具备资质的学校和机构开放,推动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培训课程相互融合;发挥涉农院校培训的主体作用,支持成立“乡村振兴学院”等;深化产教融合,推广新型学徒、订单式定向培训模式,实现“入企则入校、招工即招生”;鼓励龙头企业为上下游产业链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专项培训;支持有条件的县区开办技工院校。
四是坚持精细精准,分层分类教学。针对乡村振兴“头雁”开展创新创业培训,低收入家庭子女等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家庭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等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村妇女开展康养、照护等家政类培训等。注重发挥“科技镇长团”等农村人才队伍作用,通过“传帮带”指导农民掌握实用技能。结合农村、农民实际,探索“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模式,优化监管方式、考核标准和评价规则。
祝正庆委员(农工党省委会常委、常州市委会主委,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教城管委会主任,武进区政协副主席)就聚焦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建议。
一是加速标准化制定。发挥农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主导作用,制定适用于本地各类农产品的统一标准,并加强标准的宣传推广和使用指导,引导农民和市场主体进行标准化生产、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从各方面严格把关,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品一致性,打造适合直播销售的特色化、精品化产品。
二是加快专业人才引育。主管部门要进行顶层设计,有效改善全省电商人才储备。一方面,将农村电商相关人才纳入全省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相应的待遇保障;鼓励MCN机构(媒体内容管理机构)引进知名主播,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奖励;鼓励院校开设农村电商相关课程和专业,对实训平台、实训基地建设给予一定补贴。另一方面,发挥地方乡贤、专家号召力,充分挖掘农产品背后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内涵,借助一些新颖传播方式,探索打造“乡土主播”和“顶流直播间”。
三是加码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电商企业参与建设加工和仓储设施,包括产地仓、冷链仓储、分拣加工等,推动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标准化提升、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推进《江苏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22-2030年)》落地见效,完善农产品冷链体系,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有效解决“最先一公里”问题;健全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网络,规划合理的物流路线和布局,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夏加增委员(农工党无锡市委会副主委、无锡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就办好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建议。
一是集聚资源力量打造品牌小院。整合科协、教育、农业农村部门及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资源力量,对科技小院规划、建设、运行、保障等进行宏观决策指导,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协会(学会)组织的支撑作用,努力打造科技小院特色品牌。
二是强化协同推进提升培养实效。巩固政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涉农研究生和高职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需求、农业农村发展紧密结合,引导广大涉农研究生、高职生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扩大支持范围,按照服务需求、改革示范、质量为先、公平公正原则,对省定重点帮扶县、聚焦县域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小院予以倾斜支持。
三是积累育人经验促进人才发展。教育、人社等部门要加强“科技小院”模式下人才就业帮扶工作,并与当地人才计划紧密结合,各级各类涉农机关、事业单位要安排专项计划专门选拔“科技小院”毕业生;“科技小院”所在地区的农村村委、涉农企事业单位等要优先录用或聘用驻地农业硕士研究生,真正在“三农”实践岗位上锻炼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且“留得住”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是健全激励机制保障小院运行。建议教育、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健全“科技小院”人才的培养方式和激励措施,对在科技小院的学生要有相关的生活学习基本条件保障。将科技小院纳入当地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民培训体系,支持科技小院面向“三农”做好科技服务和科普培训宣传。
五是服务“三农”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搭建科技小院社会化服务体系,助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助推优质粮油、规模畜禽、特色水产、绿色果蔬等主导产业发展。发挥科技小院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服务。
周小慧委员(致公党泰州市总支主委,市政府副市长)就大力促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发展电商集聚载体。积极构建与农产品专业市场相融合、与加工园区相配套、与生产基地相适应、与仓储物流相衔接的农村电商产业体系。在市、县层面,重点打造一批集物流中心、冷链仓储中心、生产加工中心、线上直播中心、线下展销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等多位一体的电商基地,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将电商综合体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度高、议价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大型电商综合体。在镇、村层面,重点打造一批镇、村电商产业集聚区,推动冷库冷链、配送中心等向集聚区布点,实现以量换价,降低电商物流成本。
二是延伸布局配套设施。规划布局农村电商“新基建”,整合邮政、交通运输、供销、电商、社区等资源,建设产销衔接的仓储网络和贯通城乡的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建立县、镇、村三级物流统仓共配联盟。进一步强化“云仓”建设,通过下单在本地,发货在外地,实现更多经济价值。
三是培大育强电商品牌。集中政策资源,全力打造一批航母型电商平台巨头,引导主流电商平台与本土电商企业共建电商产业园,打响本土电商品牌。积极培育各地农村电商的主打品种和老字号、网红品牌,组织电商企业参加农展会、交易会、博览会等。推进电商与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旅游观光、农事体验、农展节庆等线下体验与线上营销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网红打卡地”。
四是强化电商人才培育。优化农村电商创业就业环境,充分发挥电商产业基地的作用,协助解决创业初期难题。整合人社、供销、农业农村等培训资源,建立实用性强的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健全高校联合培养或委托技术服务机制,孵化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项目。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对农村电商产业集聚区、农产品网络营销、农村冷链物流、农村电商创业孵化等重点领域扶持力度,对有影响力的电商产业集聚区给予适当评优奖补,对重点电商平台、“苏”字号知名农产品品牌线上推广活动等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加强商务、供销、农业农村、邮政、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政策集成、工作协同,合力推进服务保障、平台建设、市场管理、数据归集等工作,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商发展生态。
徐晟委员(致公党扬州市委会主委,市政协副主席)就建立黄海沿岸“绿色粮仓”提出建议。
一是完善沿海滩涂的管理体制,保护盐生植物资源。建立健全滩涂开发协调机制,协调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避免滩涂湿地大量围垦。摸清江苏沿海滩涂湿地盐生植物群落的区系组成及不同区域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厘清黄海滩涂湿地盐生植物资源的组成分类,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在开发过程中,避免破坏盐生植物资源原有栖息地,减少滩涂湿地水产养殖业及临海地区工业的养殖废水和化工污水排海。
二是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分类划分使用沿海滩涂资源。针对轻度盐碱地,采用水稻+小麦、小麦+夏大豆、水稻+油菜等种植模式;针对中度盐碱地,采用大麦+棉花、油菜+棉花、大麦+苜蓿等种植模式;针对重度盐碱地,采用草木犀+高粱、田菁+高粱等种植模式进行开发。基于天空地多源数据,对沿海滩涂土地资源进行精准区域划分,明确不同土壤地理性质的分级分类,分类分区、因地制宜实现滩涂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通过应用诱抗剂、起垄覆膜、土壤降盐剂、有机肥、绿肥还田等种植方式,改变土壤盐碱分布,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沿海滩涂土壤结构与功能、促进固碳减排、提升土壤健康。
三是加强科研技术支持,大力发展“海水种植业”。加大耐盐作物、苗木和果树等品种的筛选和培育,加大植物耐盐机制机理等基础性研究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不断创制耐盐新种质,推动“以种适地”;“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双向发力,支持耐盐作物栽培技术的研发,并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培训,为种植户提供长期跟踪式指导服务;大力支持盐土改良技术的研究和技术实施的政策扶持,扩大可耕种滩涂面积用于发展“海水农业”;开展耐盐作物的营养价值研究,挖掘其特性品质和适合人群,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市场认可度。
黄靖委员(致公党苏州市委会主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就推进农机绿色智能化提出建议。
一是壮大智能化绿色化农机生产基地。做长产业链条,将持续强链补链延链作为地方招商、项目投资的重点,不断提升全产业链制造能力。做大农机生产企业,推动骨干企业兼并联合、中小企业提档升级形成大型农机企业,实现研发常态化和成本集约化。做强农机产品质量,摆脱低端同质化竞争,倒逼企业强化质量管理意识,逐步提高产品实用性和可靠性。
二是优化配套扶持政策。扶持重点要倾向智能化绿色化农机及技术,并将支持政策扩大到全产业链。一般农机补贴要逐步调低,补贴金额不超过设备或技术造价的合理比例,并采用退坡方式,倒逼生产企业逐步摆脱补贴依赖。在补贴对象上实行“优机优补”,结合生产企业工厂条件审查和农户体验,逐步完善农机性能评价机制,探索“企业+设备技术”目录方式,将补贴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
三是推动农机与农艺农地适配性。推动蔬菜等作物生产分工体系,大型基地根据各自的气候、土壤条件,专门生产少数几种适宜的作物,以简化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难度。同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进行宜机化改造。加强农机适地化研发,规整平原地形农机突出“大、全、快”,复杂山区地形、温室农机则要做好“小、巧、省”,注重山地丘陵地区的特殊农业机械、渔业类养殖、林果类后期采收省力化智能化机械及对水果运输保鲜类技术设备等研制。
四是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在攻坚项目设置上,把农机装备作为协同创新中心重点方向,鼓励打破学科、校际、校企壁垒成立联合体,共同承接智能化绿色化农机重大研发项目。在人才培养上,义务教育阶段用动漫、实践课等方式,培养孩子对农业农机的兴趣;在高校专业设置上,开设生物育种、智慧耕地、农林智能装备等紧缺专业,积极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等深度交叉融合,培育新兴涉农学科专业。在创新成果保护上,前端辅导申报商标、专利,引导相关方依法共享知识产权的市场化收益,后端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和对侵权行为的行政执法,形成农机创新的良好环境。
钟小仙委员(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团队首席)就整合研发和实践资源,把盐碱地分类改造为高产良田提出建议。
一是发挥江苏区域优势,加强河网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江苏淡水资源丰富的区域优势,将盐碱地改良利用所需的淡水资源纳入河网水利建设总体规划,破解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开发利用的瓶颈,支持改良的盐碱地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适宜牧业和绿化产业等。
二是统筹规划,把盐碱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支持盐碱地改造完成达到耕地质量标准的农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范围,不仅能巩固前期改良投入的成效,而且可缓解现有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千家万户,田块小、建设期成本高且普遍缺乏后期维护成本的难题。
三是持续支持“绿色低碳盐碱地改良产业链集成创新”研发。组织省内外盐碱地改良与产业化应用的优势单位,围绕“优种适土、改土利种”两个维度,以投入与产出比高为主要目标,采用第三方评价和监督机制,构建“绿色低碳盐碱地改良与高效利用”模式,实现粮、油、饲草饲料等农作物规模化场景示范和集成创新,促进我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
魏洋委员(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就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绿色化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调整绿色农产品产业布局。结合各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估该地是否适宜发展绿色农业,分期分批建立规模化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构建绿色农产品营销网络体系,依托专业批发市场,构建全国统一的绿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和绿色农产品连锁店。
二是培育一流品牌并进行精准营销。充分挖掘各地特色资源,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积极开展品牌认证与培育工作,加强绿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通过分析消费者消费数据与浏览数据,快速准确识别目标客户群体,实现绿色农产品精准营销,打造优质优价营销体系。
三是培养供应链企业绿色环保意识。引导生产和消费双方树立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理念,并给予政策支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农户培训及“绿色证书工程”,提供绿色生产技术补贴,引导营销者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减少农产品流通污染。
四是完善供应链上下游协同机制。优化绿色农业供应链创新利益分配机制,让农业产业末端的从业者能够充分分享产业链升级带来的红利,实现供需两侧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上下游企业进行信息交互的信息平台,激励链内企业进行信息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供需失衡。
邓义军委员(农工党盐城市委会主委、盐城市卫健委副主任)就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出建议。
一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养扶持力度。完善龙头企业的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企业规模,有效提高加工能力及市场拓展能力。做好龙头企业的项目策划工作,引导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加强合作。
二是努力提升农业品牌科技含金量。从省级层面调动汇聚优质的农业科研资源,精选各市优质农产品进行合作,致力于培育“苏字招牌”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加强深加工科技研发能力,加强农药、化肥等添加剂的研发,创新种植养殖方式,为农产品提供更优的生长环境,减轻对添加剂的依赖,提高农产品自身品质。
三是增强农业品牌要素保障能力。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扶持政策,积极主导推动各地农业龙头企业与省内外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帮助企业培养更多农业领域的实用人才、高技术人才、终端人才。
四是助力农业品牌加强市场化运营。积极搭建品牌建设公共平台,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建立品牌创建公共服务平台,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为品牌创建企业提供更优服务。加强监管,规范秩序,增强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维护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
魏红军委员(省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就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全产业链运作提出建议。
一是推动农服发展向标准化转型。鼓励苏垦农服等有影响力的国有为农服务企业开展全产业链一体化全农服务,在制定与推广服务标准、经营模式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投资建设为农服务综合体项目上给予资金补助与财政补贴。
二是推动区域农服市场公平竞争。引导各级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与为农服务企业加强对接,鼓励服务主体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推动形成统一的农技服务支持保障体系。坚持公平竞争导向,推动区域性政府采购和农资零差价供应以市场化机制择优选取为农服务企业。
三是推动为农服务企业政策支持。完善优化政策的可操作性,加大对农服企业的财税、信贷、保险、担保、用地、人才等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