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工青妇组、文艺组、社科组、农业和农村组、民族宗教组和环境资源组委员围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江苏”主题进行讨论。副省长方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负责同志到会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并互动交流。
保海燕、赵涵、居小秋、薛建辉、俞翔、范泽锋、孙波、仰韻霖、陈智泉、王坤、荣迎春、郑晶、卓越、唐劲松、何培根等委员先后发言。
保海燕委员(民革无锡市委会副主委,锡山区副区长)就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新任务提出建议。
一是坚持节能减排双向发力,推进产业结构持续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科学界定“两高”标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调结构,依法依规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坚决关闭退出安全环保不达标、低端低效的化工生产企业。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包括能源、产业(工业)、节能、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生态系统碳汇、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优化碳市场交易激励机制,完善多元化、市场化的碳汇价值实现机制,让主动减碳的市民和小微企业得实惠。进一步强化包括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市场化机制、碳排放和碳汇统计核算体系、碳达峰碳中和宣传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支撑保障,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二是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进城市发展持续绿色转型。作为能源消费大省,一方面要制定国家能源通道沿线地方政府定期会商机制,健全跨区域能源合作机制;另一方面要大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储能系统产业布局,探索研究“新能源+储能”发展模式,实现可再生能源规模性、可调节性应用。大力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积极探索并实施“PPP+EOD”模式,研究“EOD+TOD”双轮驱动模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更加主动融入国家绿色金融战略布局,创建更多与区域经济发展特质相匹配的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丰富和完善绿色金融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构建有利于绿色金融发展的信用体系。
三是坚持扩绿增长同步提质,推进人民生活持续绿色转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生态廊道和生态缓冲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要围绕减污降碳、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领域,建设适度超前、更加完备的环境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基础治理能力提升。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快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制度,实施一批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争创更多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大力推进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努力建成美丽中国的省域范例。
赵涵委员(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就降低面源污染,加快农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创制绿色资源高效利用新品种,从种业源头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2022年我们成立了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作为江苏省整合全省种业科技资源和力量打造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肩负着支撑“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安全自主可控”的重要职责。建议充分发展利用钟山育种实验室科研载体,产学研用有机融合,培育绿色高效农作物新品种,从品种创制源头上降低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保障农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二是加快建立农业绿色科技体系,引导研究开发集产量、质量、绿色等多元目标为一体的技术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提升耕地地力等级与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鼓励发展标准化养殖和清洁养殖,因地制宜,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循环再利用,配套一些废弃物的综合处置设施,发展农村沼气工程和循环农业,使废弃物、粪便能够得到更有效利用。
三是逐步探索示范推广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积极探索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指导意见》,在政策的引导下,实现农业生产减量增效,让农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乡村。
居小秋委员(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就加强我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建议。
一是研究落实机动车环保非现场执法。建议省公安部门积极沟通生态环境部门,研究制定联合执法程序,明确违法处罚代码,梳理排放不合格认定及逾期复检证据移送等流程,为《条例》顺利实施,做好准备工作。
二是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根据当前的“数据孤岛”问题,公安、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应加强移动源注册登记、在线监控等数据的共享,建立起集机动车注册、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排放定期检验和维修、遥感监测、在线监测和监督执法等数据于一体的智慧监管平台。
三是强化科技应用支撑。建议与地图服务商开展合作,公安交警部门将交通道路流量、交通事故、交通临时管制等信息通过地图服务商及时推送给市民,同时将地图服务商的路况信息融入公安交警的路网监测系统,弥补路面监控盲区,方便群众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和路线。利用地图服务商数据,对灯控路口交通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及时调整信号灯配时方案,实现对路口的实时调控和事后研判分析,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拥堵和汽车怠速。
薛建辉委员(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原所长)就提升我省林业碳汇能力提出建议。
一是提高林业碳汇项目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中的规模。建议放开林业碳汇项目在碳交易市场中对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抵销比例,以市场机制弥补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的不足,提高林业碳汇项目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中的规模,尽快提升我省林业碳汇能力。
二是建立企业与科研机构协同提升森林碳汇能力的机制。研究制定企业与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的机制,将企业的碳排放权资金与科研单位的研发能力结合起来,共同研发提升林业碳汇能力的关键技术,弥补政府财政补贴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的不足。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快建设与节能减排、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助力高碳排放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助力我省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加大科研专项投入,研发全面提升地上和地下植物生物质、土壤及木质林产品等碳库储量的技术体系,形成符合我省不同自然区域的林业固碳增汇经营管理技术标准和长周期碳增汇技术体系。
三是建设森林碳汇能力监测网络,构建科学评估体系。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为抓手,督促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加快碳汇林造林技术标准的实施,构建各地方森林生态系统可核查、可报告、可计量的全生命周期碳汇监测网络,建立第三方监督的碳汇造林、营林地方标准、碳汇能力计量与监测常态化制度。
四是建立地方林业部门常态化培训制度,树立全生态系统固碳理念。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地方造林和营林单位及相关部门对全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认知水平。建立以提升生态系统生物量为目标的森林管理技术体系,将森林经营性碳汇纳入林业碳汇监测与计量体系中。各林业管理部门的管理目标应从单纯追求“蓄积量”转变为“生态系统生物量”,着力加强全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和维持。
五是加强林业碳汇立法和宣传,引导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制定林业碳汇相关法规,明确林业碳汇的产权和属性,从而解决仅依靠部门规章制度存在的权威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均不足的问题。加强森林碳汇功能的宣传教育,培养全社会低碳环保理念,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俞翔委员(常熟市副市长)就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换途径提出建议。
一是加快构建省级生产总值(GEP)核算平台,实现“一套标准”。在综合各先行先试地区核算成果的基础上,统一全省核算指标体系和计算参数,形成一套标准并搭建省级核算平台,为各地开展GEP核算工作提供相应技术指南。
二是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研究,做好“两个谋划”。一方面加大顶层设计谋划,依托各试点地区实践经验及科研院所相关研究成果,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顶层设计,通过出台相应指导意见以及配套政策措施方式规范指导地方开展转换工作;另一方面加大亮点典型谋划,鼓励更多地方开展核算转换工作,努力打通两山转换途径,树立不同转换类型的亮点典型,总结形成易复制、易推广模板与经验在全省推广普及。
三是扎实运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成果,推进“三个融入”。一是融入政策,将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加大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等有利于提升GEP定位的核心成果融入现有生态保护政策并进行补充改善,努力厚植绿水青山本底;二是融入考核,将GEP转换成果应用于部门绩效考核等工作中,形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的思维定势,努力实现地方GDP与GEP双丰收;三是融入项目,以重点生态项目实施为抓手全面推进GEP转换提升,全面支撑“十四五”期间GEP增长速度,让绿色生态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广大群众。
范泽锋委员(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就如何将绿色低碳理念与美丽乡村建设完美融合提出建议。
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使用。开发和利用农村清洁能源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可推进农村电力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促进农业电气化和电能替代,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扩大有效投资及带动农村电力消费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可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地区光伏、风电发展。农村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将进一步拓展农业生产领域,改变生产模式,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人口就业,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围绕绿色、高效、低碳、可持续发展,培育和推广优质高效新品种,加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推进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加强农业绿色低碳技术人才培养,发挥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为实现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要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加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畜禽粪污处理水平。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提升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利用能力。加快普及标准地膜,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推进废旧农膜机械化捡拾和专业化回收。开展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用创新的理念、高新的技术、工业化的手段解决农村废弃物处理难题,实现变废为宝。
四是大力加强低碳理念宣传和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增强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意识,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传达到田间地头,通过宣传展示、技术交流、互动体验等方式,弘扬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荣的生态文明理念,宣传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新资源观和节能、节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等新举措,普及节能低碳科学知识,表彰节能低碳先进典型,推广高效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倡导勤俭节约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
孙波委员(农业农村部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主任)就加强江苏省健康耕地建设,推进绿色低碳水稻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加强立法,协同管理。建立健全跨部门耕地健康管理体系,加快耕地健康保护立法,建立耕地健康红线保护、健康监测、健康管护等制度,由省政府主管,建立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协同、职权明晰的耕地健康管理体系,开展耕地健康保护和固碳减排等管理工作。
二是全域监测,智能决策。建立江苏省“星—空—地”一体化耕地健康与碳排放监测网络,基于遥感、近感与模型建立精准感知、三维监测及智能研判技术,开展耕地健康与碳排放全时空监测;构建耕地健康和固碳减排智能决策大数据平台,预测耕地健康和碳排放演变趋势,提出耕地健康建设和土壤全剖面固碳减排对策,支持江苏省固碳减排管理行动。
三是创新技术,支撑产业。加强江苏省耕地健康建设顶层战略规划,制定行动方案,启动耕地健康科技创新工程专项,开展未来情景下耕地健康演变规律和调控管理研究及技术开发,创新低碳排放条件下耕地土壤健康提升理论,研发土壤新污染物风险评估与治理修复技术,突破耕地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定向培育技术,集成土壤固碳减排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协同技术。加快构建融山水林湖草沙屏障建设于一体的耕地健康保护模式,开展不同区域耕地健康保护模式示范,保障耕地永续利用和粮食安全,支撑美丽江苏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创新稻田固碳减排的生物技术体系,选育根系泌氧能力强、耐盐碱胁迫的高产水稻品种,构建稻田土壤甲烷氧化微生物与耐盐促生微生物群落,突破稻田深层土壤固碳和甲烷减排技术瓶颈,全面升级水稻全程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绿色低碳高效优质生产技术体系,实现水稻主产区大面积低碳丰产,促进江苏省绿色水稻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仰韻霖委员(江苏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就推进能源革命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出建议。
一是加强新能源优势区域集聚发展,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我省仅盐城市滨海港工业园区已并网陆上、海上风电总计211.5万千瓦,后续仍具备千万千瓦海上风电的开发潜力。建议对省内新能源富集区域,给予产业政策支持,助力区域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发展,形成多线联动,全面发展的新格局。政府通过区域绿电双边协商交易辅助服务、区域内电源绿证开发等方式,将区域内富集的绿电资源转化为地区产业发展的招引优势。
二是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降本增效。“源网荷储”就是以“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为整体规划的新型电力运行模式,它可以精准控制社会电力系统中的用电负荷和储能资源,有效解决电力系统因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而造成的系统波动,提高新能源发电量消纳能力,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发电企业将有机会直接向用电企业输送电力,极大节省用电企业成本。建议对省内新能源富集区域,在增量配电网区域内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推动“绿电”直接接入增量配电网,有效节约企业用电成本,提升全社会经济活力。
陈智泉委员(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总经理)就推动绿色邮政建设提出建议。
一是政府主导建立可循环箱的回收体系,通过投放回收设施,设计积分奖励等激励机制,引导消费者自行归还包装箱,提升可循环箱的回收和使用比例,促进绿色发展。
二是政府有关部门在规划充电桩建设时,能够将快递业务量数据纳入考量,在快递业务量大、停放方便的区域增设充电桩,帮助快递企业提升服务水平。
王坤委员(江苏科能环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就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建议。
一是加强有关政策支持。加强省市针对“新能源以及新能源装备”企业的系列支持政策落地落实,提升“新能源以及新能源装备”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探索一市一策、一园一策,从税收、人才、金融支持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构建“新能源以及新能源装备”实体制造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是加大引导性投入。实施新能源装备上下游产业链研发创新支持政策,适当提高财政支持比例,加大对企业研发创新、生产提效、智能生产等的扶持力度,对项目设备投入、管理投入、研发投入等予以支持。引导企业、金融机构以低息贷款、建立基金支持、联合资助等方式推动新能源装备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力。制定引导政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创新资源向“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企业倾斜。
三是鼓励产业聚集。针对产业聚集性明显、优势性产品上下游聚集的地区,结合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 优化产业布局,可以在提升政策精准度,形成一定规模效益后进行税收优惠,在增量效益加法中做税收减法,打造一定数量“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特色园区,同时支持上游研发型技术型企业与下游零部件企业进行协同发展,适当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用政策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江苏。
四是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优惠贷等金融创新产品。
荣迎春委员(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就实现我省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对标对表,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们应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江苏重要讲话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和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座谈会上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五新”“三主”的定位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美丽江苏建设,让绿色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江苏百姓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努力把江苏建成美丽中国的示范标杆。
二是高位推动,加快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江苏河湖众多、水系发达,水是江苏最灵动的生态基底,也是最厚重的文化符号。十四五期间,我们要锚定省党代会“十个江苏”建设目标,着力提升防洪保安能力、水资源保障能力、生态保护能力和系统治水能力,加快构建与省域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一体统筹推进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和水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永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复苏、水管理智能高效、水文化传承弘扬”的水利现代化,奋力为美丽江苏建设增添水韵风采。
三是统筹兼顾,高效推进国家和省级水网衔接。我们要对标国家水网总体规划要求,将省级水网建设提上重要议程,做好与国家水网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江苏南水北调水网建设主力军作用,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重点,加快省级水网骨干工程建设,加强水网互联互通,着力提升水网调控能力,大力推进智慧水网建设,确保江苏在国家水网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以加快构建江苏特色现代水网,打造全域幸福河湖,更好服务美丽江苏建设。
四是两手发力,持续激发水利改革活力。目前,我省还尚未组建省级层面重大水工程建设投资运营平台。建议以正在推进的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水利经营性资产统一监管为契机,加快构建省级涉水经营性资产运营平台,服务我省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美丽江苏建设。
郑晶委员(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就以生态绿色文旅为实现载体,助推美丽江苏建设提出建议。
一是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政策保障实现自然生态之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协同配合与政策机制衔接,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各方参与、全民行动的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和经济增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绿色发展鼓励机制,对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予以政策层面的优惠和鼓励,对阻碍生态优先发展的反面教材予以处罚和警示。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并从政府层面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以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实现自然生态之美。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势叠加实现绿色发展之美。鼓励重点行业企业与科研院所、新兴技术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产业绿色化,充分发挥我省科教和产业叠加优势。以“专精特新”企业为龙头样本,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形成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现代化绿色低碳产业链。充分发挥江苏服务、数字大省的优势,将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大力促进第三产业,把数字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实现绿色发展之美。
三是推动人居环境改善,统筹协调实现城乡宜居之美。大力推进城市公园绿地体系和国家公园建设,统筹优化乡村农业和人居布局,提升城乡社区绿化水平。进一步开展重点河道水系治理,推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建设运营管理,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垃圾分类相关宣传推广,教育引导群众科学处置生活垃圾,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积极性,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通过以上三点举措,构建形成美丽宜居城市、美丽特色城镇、美丽田园乡村有机贯通的空间形态,实现城乡宜居之美。
四是优化“两廊两带两区”,生态绿色文旅实现水韵人文之美。培育壮大苏韵特色文旅产业,把文旅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领域,持续优化江苏“两廊两带两区”文旅发展空间布局,把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与美丽江苏建设结合起来,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运河文化遗产和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扬子江城市休闲和陆桥东部丝路旅游带、沿太湖和洪泽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合力建设富有“水+文化”江苏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以运河“美丽中轴”、最美海岸线和“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景象,充分彰显江苏文脉特质。同时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构建大运河文化价值体系、提炼核心价值内涵,尤其是挖掘大运河文化中和融共生的流域生态方面的价值,发挥大运河景观生态廊道、社会生态家园和人居生态变革的现实价值,进一步助力美丽江苏建设。
卓越委员(省梆子剧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就持续增强绿色低碳发展内生动力提出建议。
一是推进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型。坚持增量与存量并重,把发展与治理结合起来,在推动增量绿色发展的同时,加快存量动能的接续转换,积极倡导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模式。切实从能源结构和交通动力结构等重点产业抓起,加快产业转型和产业创新,加快替代产业的成长,加快培育新动能,尽快解决发展路径依赖和能源消耗依赖等问题。着力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使其成为防治污染末端的技术支撑产业乃至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统筹推进城乡“绿色计划”,对城乡绿色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加快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
二是推动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切实解决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指导上明确新发展理念,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基础,建立起全新的绿色财富观。
三是压实绿色低碳发展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牢记“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把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作为履职尽责的重大政治责任。
唐劲松委员(无锡城建发展集团党委书记)就推动城市建设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有效结合提出建议。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木结构建筑是典型的绿色低碳建筑,在国外普及率非常高。目前国内尚无省市和地区拥有完善的木结构产业基地,建议抓住发展契机,大力发展木结构产业,提高产业化程度,政府部门可通过编制木结构等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政策、组建木结构专家库等,推广木结构公共建筑和多层木结构住宅。
二是加快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无废城市”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建议锚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在省、市、县三级全部组建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的“无废”工作专班的基础上,一体化、整体性、全方位推进固体废物治理,打造区域性的“全品类”的固废综合利用中心(无废产业园),形成全省的“绿色名片”。
三是提升生态治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逐步改进末端治理的单一模式,通过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建议在水环境治理领域,通过源头禁限、过程减排、末端治理、后期运维服务及区域联动相结合,实现全过程治理和管控,有效提升治理效能。在土壤修复领域,根据土壤功能、区域特点和土地规划用途科学确定土壤修复目标,绿色可持续地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有效避免过度治理现象发生。
四是探索企业社会经济效益双赢模式。“碳中和”赛道投资方兴未艾,资产重周期长,建议充分发挥EOD模式的长效性和系统性,加大在我省采用EOD模式融合乡村振兴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生态价值的认定和生态补偿的应用力度,建立生态补偿资金库,探索生态保护补偿市场化和社会化运作。
何培根委员(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就推动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的绿色转型提出建议。
一是加强城乡空间多维度的精细化管控,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形态。最大化地依托自然生态本底,构建气候友好型城市生态系统,形成持续稳定的生态碳汇。推动城市自然廊道建设,合理引导城市植被地域性“野化”发展,保护动物迁徙通道和栖息地。探索将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纳入城市重大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机制。强化微地形设计,合理构建雨水径流通道,因地适宜设计低影响开发设施,提升城市碳汇空间品质。用好面向绿色低碳的空间要素政策工具箱,探索建立城市生态用地的增存挂钩式“绿色折抵”机制;探索将项目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最低要求纳入用地及规划条件;探索将高标准设计建设方案作为土地竞拍政策工具,引导和推动高品质绿色项目、设施建设。
二是深入践行全过程的绿色建造方式,推动城市建设方式的低碳转型。探索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城市绿色建造方式,建立起互联互通的城市基础设施绿色网络,有效改善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和安全保障能力。一方面建议在城市生命线工程、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和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实践过程中,推动既有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改造;适度超前谋划和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广智慧照明、智能化停车设施、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平台等,提升城市运行效率。通过绿色设计、绿色建材选用、绿色生产、绿色施工、绿色交付的一体化联动统筹,推动城市建筑从用能场所向产能空间转变。建议采用“点线面”的方式设立绿色建造试点示范,推动绿色适用技术的集成应用,建立推广机制,将试点项目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及时进行在地化推广。
三是探索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城市运营模式,推动城市现代化治理模式创新。以城市综合价值最优化为导向,将长期运营的理念渗透到规划条件、土地出让、设计方案、开发建设、投产经营等过程。发挥政府、市场、专业人员、居民、社会等各方力量,打造全过程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综合协同、良性互动的城市更新治理体系。建议各地根据发展阶段特征与实际需求,加大对试点项目、试点区域的综合授权,从土地规划、财政金融、建设审批等方面形成精准面向存量更新运营的政策“菜单”支撑体系,打通瓶颈堵点,推动城市低效资产提升成为运营型高效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