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三届一次会议 / 联组会议
发布日期:2023-01-17 22:57 来源: 本站原创

117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科协组、科技一组、科技二组、教育一组、教育二组委员围绕“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主题进行讨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张义珍,副省长胡广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胡刚主持会议。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同志到会听取委员发言并参与互动交流。

巩在武、阮新波、杨永岗、匡华、朱晓东、刘海东、王炜、胡长明、游雨蒙、朱焱、赵茂程、焦新安、成宾、华桂宏、刘红明等委员先后发言。

巩在武委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就促进平台经济稳就业提出建议。

一是加强对平台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提升平台经济稳就业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创新劳动就业管理和社会保险制度,加强对平台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制度供给,探索平台经济促进创新创业的制度激励,寻求平台经济促进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制度路径,最终发挥平台经济就业“蓄水池”的作用。

二是加强与国内头部平台企业协作,培植本土头部平台企业,着力打造平台企业生态圈。一方面加强与头部平台企业的合作,支持阿里巴巴江苏总部、京东长三角智能电商产业园建设,持续推动落实与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的项目合作,加强与头部平台企业的深度对接合作,持续扩大高质量岗位供给。另一方面建立本土重点平台企业培育库,基于江苏省优势企业,通过“数实融合”的产业模式,有梯队地培植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本土头部平台企业,坚持以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促新业态“高质量就业”。

三是推动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育体系。立足于我省丰富的高校资源,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大数据等平台经济相关学科的建设。针对我省平台企业的人才需求,加强校企产教融合,建立多层次协同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定制化人才培育新模式,优化高质量人才协同培育,开展高质量就业人员职业规范培训。

四是强化平台劳动者权益保障,创新服务体系。常态化监督与兜底式社会监管并举,督促平台企业真正履行社会保障义务。通过科学制定工时制度、强化职业安全保护,放开社保参保户籍限制等,加强平台劳动者权益保障。完善基层社区工会、零工驿站等创新举措,为平台劳动者提供劳动纠纷调解、就业信息对接、工余临时休息等服务保障。

五是加强灵活就业人员政策扶持。平台经济具有典型的工作不稳定,离职流动率高,生活保障欠缺等特征。需要为此类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政策扶持,包括金融工具、社保医保福利、户籍政策等。

阮新波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就创一流本科教育,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提出建议。

一是更新现有本科生培养大纲。本科生是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重要生源,也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来源。本科生培养大纲至关重要,要体现重基础、宽口径的特点,适应国际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二是优化教材内容,编写高质量经典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一本好的教材将影响一代甚至几代学生。建议组织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对现有教材进行修订和更新,或者编写新的体现当代最新科研成果的教材,使之具有代表性,成为精品教材,甚至成为经典,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三是重视实验实践环节训练。实验实践环节训练是使学生更好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扩招后的学生规模较大,实验人员偏少,实验实践环节训练相对深度不够,应充分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相关经验,改革实验实践环节,让学生得到充分训练,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四是改革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与评审。一线教师是真正开展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应以一线教师为主要完成人,客观公正体现他们对教学改革作出的实际贡献。这既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肯定,让他们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能激发他们开展教学改革的热情。申报书设置应尽量简洁明了,每一部分申报内容要有严格的字数或页数限制,既可充分凝练教学改革成果,也可节约评审专家的时间。

杨永岗委员(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就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自主可控水平提出建议。

机制创新是支撑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必须抓住“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通过设立新型研发平台,探索加快组织变革和机制创新,力争打造科学、高效的技术创新组织和制度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进一步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打造长效体制机制,实现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持续涌流的目标。

一是鼓励民营企业依托国家级平台,打造一支规模相当、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互协同、作用突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既要统筹相关研发人才队伍建设,又要注重产业化所需的工程师队伍的培养,有重点,强基础,补短板。

二是重视科研条件的优化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研究院等研发平台,鼓励民企购置先进仪器设备,打造科学研究平台,对具备产业化条件的技术,支持建设工程化和产业化平台。

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体系,形成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的闭环。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

匡华委员(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就加快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积极应对我省人口快速老龄化提出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科研投入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开展相关研究的科研院所、老年医学学科的投入,鼓励科学家敢闯敢干,集聚力量开展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疾病进程及其生物标志物等研究,发展基于血液或尿液等基质的简单准确早期筛查方法,开展原创性科技攻关,提出自主创新治疗方案。

二是建立老年人神经退行性疾病监测平台。发展统一、共享的监测信息系统,通过整合各种检验资源,对我省65岁以上人群进行重点监测,获得我省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等重要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本流行病学数据,为政府医疗卫生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三是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生物医药主管部门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试剂、治疗药物的注册、评审、审核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通过上门服务、主动对接等方式建立畅通、便捷的沟通渠道,为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临床试验申请注册(GCP)、审评等提供法规或程序指导。

四是加强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鼓励大专院校增设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年照护专业,编制专业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照护服务相关教材、从业人员考核方案,设立专门照护人才的培训基地,建成高质量的专业护理队伍。

朱晓东委员(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就发展实体经济,能源保障先行提出建议。

江苏是全国比较缺电的省份之一,2018年到2021年,我省电力缺口均在1000亿千瓦时以上。从发电结构看,火力发电占比81.7%,核能发电占比8.9%,风力发电占比7.2%,太阳能发电占1.7%,水利发电仅占0.5%。可以看到,传统能源仍然占据绝对比重,新能源占比不大。

能源生产受限。核能发电一次性投资成本非常高,且入门门槛高,全省具备核电建设的选址有限。江苏省内水利资源丰富,但是地势平坦,水利发电在国内仅排第23名;光伏及风电受场地和使用条件限制无法大规模实施,因此能源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体经济的用能需求将会不断增加。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企业对于用能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很多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化工企业,对用能的“量”及“稳定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一次简单的“断电”,对某些企业就是一次沉重打击。近两年,社会用电不断创新高,提供足够的能源保障经济和民生也给政府管能、优化用能增加了难度。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如何千方百计多产能、合理用能、科学管能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当务之急。

 建议,一要从需求侧摸清未来5年用能总量,包括电能、天然气、蒸汽能等;二是对各种能源结构分类,合理配置并开展优化,宜点则电宜气则气;三是开展节能工作,加强用能管理,甚至立法,从法律层面保障用能需求;四是加大能源资源的投入,配套设施的投入。

刘海东委员(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就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抢占双碳制高点提出建议。

要紧抓双碳的国际竞争有利格局,根植万亿产业集群,聚焦江苏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高地,继续做大做强以光伏为代表的绿色能源,逐步实现制造的江苏、创新的江苏、研发的江苏、技术的江苏,为实现长久强富美高的江苏打下坚实的基础。

材料企业如果没有应用场景,根本没有办法参与竞争。材料是一门应用加理论研究的学科,需要耗费的时间久,而且迭代快。投入产出周期长。因此,很难有材料企业能够短期做大。因此我们的支持方向,应该向材料设备企业倾斜。不仅要给予类似双创之类的政策扶持引导,更要对终端市场先行培养,但是对他们要有要求:国产化率的指标。这样,半导体,LCD 等等国产材料就有了机会。

双碳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也是世界竞争的阳谋之战、人类命运的共同关切。当下,中国面临着能源短缺叠加化石能源占比过高的问题,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迫在眉睫。这个巨大的赛道,市场我们要牢牢的把握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光伏可以延展到储能、光伏制氢等等,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科技厅等政府部门和机构可以帮助民营企业在全省范围内与科研院所进行积极对接,这既解决了科研转化的问题,也解决了民营企业技术项目枯竭的后顾之忧。可以在民营企业与军工企业之间架起桥梁,首先梳理军工企业正在使用的国外原材料,尤其是小众的、被代理商导入的材料,寻找省内企业有高度关联度的企业,引导其开发合作。

王炜委员(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经理)就激发科研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建议。

一是从提升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入手来激活科技研发潜力。在以政府拨付为主导的基础上,鼓励引入社会力量,结合对人才组织、考核考评、产权归属等机制方面的进一步优化和创新,让科研院校里的专家教授有更好的科研条件、有更稳定的职业保障,能安心地从事科研工作,成为科技和产业成果转化的关键节点。

二是用市场的方式兑现科技和产业成果转化的价值。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很多时候具有了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和运营能力,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看到了一些市场机会,但缺少技术落地实现的能力,花大力气在市场上找技术;而科研院校则是具有技术能力,但由于对市场需求距离较远,不能快速敏锐的抓住市场机会。建议建立一个科技技术的数字交易平台和建立经纪人制度,用于撮合校企之间的技术需求和供给,让技术的交易更便捷更有效。

三是对实现科技和产业成果有效转化的,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与优惠。现在国家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已经有了很大优惠,对于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发生的研发开支能否在现有基础上再加大一些加计扣除比例,鼓励企业利用科研院校的科研资源,特别是对于校企合作解决基础研究的项目开支给与更大的鼓励;另外,对科研院校的科研人员因为帮助企业实现科技和产业成果有效转化的劳务性收入予以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以鼓励科研院校科研人员接近企业,走近市场。

四是坚持自立自强,树立科研自信,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科研院校和企业的拉通,科技和市场的结合,中国和世界的交流,参与其中的各方主体需要有契约精神和诚信之心,对科技工作有敬畏之心,要有我们的科研自信。 建议建立健全科研诚信评价体系,对学术造假、剽窃成果、项目虚假申报等形成警示,让认真做研究的人不吃亏。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在做好国内法治体系的同时要加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提高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产品到哪里,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触角就要伸到哪里。

胡长明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第14研究所首席专家,智能创造创新中心主任)就构建牵引-交互-驱动三项机制,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跨越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牵引机制。要紧密围绕江苏省区域创新特色和产业聚集优势,坚持产业发展需求和科技前沿问题“双引擎”,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一体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以战略性产业需求牵引前瞻性基础研究,推动人工智能、认知科学、量子科技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从而形成引领性、原创性和标志性科技成果。今年省财政厅安排专项资金30亿元,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开展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建议进一步加大经费支持,并建立完善科学的资金效应评估体系。

二是构建“自主创新—协同创新—融通创新”交互机制。我省产业基础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要充分整合和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推动知名高校、大院大所、优势企业共同建立创新联合体,引导创新主体以自主创新为主导推进开放合作,以开放合作为基础推进自主创新,形成多主体协同、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格局。今年太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苏州实验室等标志性创新平台取得重大进展,建议进一步加大创新联合体布局和建设力度,支持南京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三是构建“内生动力-外生推力-创新活力”驱动机制。首先要重视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把大胆探索、挑战未知的科学家精神和鼓励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家精神结合在一起,形成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和内驱力。其次要政企合力,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机制、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让创新者既能责无旁贷又能心无旁骛,实施更高水平的全球引才聚才计划,把更多的优秀人才集聚到科技自立自强事业中来。今年财政厅已经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安排14亿元,支持“双创计划”“333”工程为龙头的省重点人才计划,建议进一步加大投入经费,强化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资金聚集效应。

游雨蒙委员(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执行院长)就加强校企合作育人,助推江苏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面向未来发展谋划布局。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教育部针对校企融合办学的刚需已出台“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举措。江苏省应顺势而为,充分发挥“教育大省”“科技大省”的特点,结合我省的特色以及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规划,在未来的优势方向、重点赛道上科学布局。

二是加强企业资源注入,扩展合作育人渠道。调动头部企业优质技术资源投入高校教育教学,引导企业技术骨干走上课堂,鼓励教师接触企业的领先技术,引导一流高校和头部企业合作发展基于项目的动态教学组织形态,推动高校和企业针对行业未来发展建设定制化、半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研学练赛一体的课程体系。

三是加强政策保障,以试点项目培育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通过设立校企合作育人的培育项目,引导并布局相关一流高校和龙头企业开展合作育人试点。汇聚地方资源支持试点项目的发展和运行,在项目期内对高校予以保研指标、职称晋升等政策倾斜,对参与企业在税收、人才政策上予以支持。

四是建立定期交流研讨的机制,并对建设进行过程性评估。通过召开不同层面的交流、座谈、调研活动,促进各校企合作育人试点间的沟通交流。对合作育人项目的成效进行过程性评估,及时总结优秀经验,凝练先进思路,建设具有江苏特色并可向全国推广的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办学新模式。

朱焱委员(南京市第一中学)就创新人才新要求,基础教育新使命提出建议。

一是加强研究,把甄选、培养、评价工作纳入科学的轨道。目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多在“学校”层级,案例式呈现、经验式总结。人才培养是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从苗子的发现、甄别、培养需要系统研究。建议高校的教育学院、心理学院参与,教育科研部门对这类课题多给予立项。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中小学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更多在丰富课程上,尚缺乏对育人模式的整体设计。建议从省级层面或者在省级支持下,由各市进行政策研制,选择有基础有热情的学校实验,给予支持。特别要加大中学六年的整体培养。实验中政府加强管理,教科研专家躬身参与,确保实验大方向。同时,推动相关方面立法。

三是整合资源,协同发力。全省各级科协在资源、人才方面有较大优势,高校拥有高水平的实验室,高新企业、研创园拥有最前沿的设备和项目,校外教育机构也面向学生开展丰富的科技活动和课程。这些都是人才成长的土壤和基地。协同发力,有利于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

赵茂程委员(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就把握四个关键要素,强化高校战略科技力量提出建议。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系统规划,明确科技主攻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坚持需求导向,明确科技主攻研究方向和关键领域,落实研究项目具体高校,制定高校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和路线图。一方面,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对标全省“十四五”和中长期产业布局规划,明确全省高校科技自主自强的主攻研究方向和关键领域。另一方面,针对全省168所高校各自学科特色优势、人才结构、区位特点等实际情况,提出各个高校的具体研究方向和领域,引导高校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

二是统筹高校优质科技资源,打造科技战略关键力量。一是建设战略科技创新团队。发挥我省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高端人才聚集的优势,推进跨学校、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打造院士领衔、一流科学家担纲、青年科学家为主的高端创新团队。二是推进新型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组织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和科研院所等,建立以成果转化为主导,兼具科技研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等多种功能的新型研发机构。三是推进有组织科研。促进校企、校地、校所之间协同合作,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组织“项目群”攻关,破解重大难题,从根本上改革高校科研项目生成和组织方式。

三是激发科技创新整体潜能,发挥评价机制关键作用。一是加强综合考核体系建设。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优化高校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以高质量内涵发展为核心,形成激励自主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深化科技评价机制改革。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种类科技成果,构建科技成果评价分类指标体系。改革考核评价办法,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三是构建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社会评价机制。

四是融入全省科技创新体系,践行自立自强关键使命。南林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国家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双碳”战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尽管在政策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与部属高校有明显差距,在统筹提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以及事业发展方面资金尤为匮乏,亟需获得更大力度支持,但南林将牢记使命担当,积极融入全省创新体系,突显自立自强关键作用,聚力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不断提升对国家和江苏推进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的支撑效能。

焦新安委员(扬州大学党委书记)就发扬“四敢”精神,主动先行先试,系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深入开展研究和阐释。建议围绕系统推进“三位一体”,设立专项研究课题,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体系化研究和理论性阐释,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推动各方面全面学习、把推进“三位一体”落实到高质量发展各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对接,加快出台行动方案和实施细则,以高的站位、实的举措系统推进“三位一体”,加快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

二是深化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议成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工作,强化顶层设计,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跨部门政策协同制定、统筹联动、协调推进落实与监督评估机制,建立完善定期研讨和重大事项征求意见等制度,围绕“三位一体”推进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教育、人社、科技、财政、税收等各个领域的政策,做到“政出一门”,形成合力。

三是积极开展试点探索。探索打造教育“先行区”。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化产业学院建设,深入实施“引企入教”改革,推动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改造优化传统学科、布局培育新兴学科,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源和育人优势,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探索打造科技“联合体”。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江苏所需,大力打造国家级战略平台和加快布局建设江苏实验室新体系,形成高水平创新人才的聚集地、重大科研成果的孵化器、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集聚多方力量实施有组织科研,构建更高水平校地校企校所创新联合体,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学技术联合创新体系。探索打造人才“示范区”。深入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建立部门协同、校地联动的服务资源网络,推动地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结成人才联盟,推行科教、产业人才双向交流制度,建立人才共享库,以更高格局最大限度盘活人才资源。

成宾委员(南通市教育局局长)就深化双减改革,缓解教育焦虑提出建议。

一是教育理念要端正。从端正教育理念出发,着眼于人民群众对优质而公平教育的期盼,着眼于每个孩子终身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求,着眼于国家和民族全局发展的需要,保持教育定力,克服教育功利,坚持人的教育这一教育本质。

二是教学效率要提高。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教学效率的高度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度。面向未来,我们既要理直气壮地抓教学质量,又要向精细管理要教学效率,向教学改革要育人质量,以教师“教足教好”带动学生“学足学好”。

三是教育评价改革要落实。建议加强全省高位统筹,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引领作用,引导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缓解教育焦虑,化解教育内卷,为“双减”工作营造良好的区域生态。

四是职教类型定位要实质推进。通过打造职业教育多元发展平台,引导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也是有前景、有前途、有光明的,让广大家长、孩子认同职业教育、选择职业教育,最大程度化解教育焦虑,也让“双减”成为家长和孩子的自觉行动。

五是市场资源要拓展利用。要把握江苏城市发展能级提升、园区外资企业集聚、百姓教育需求多样的历史机遇,立足区域对民办教育、国际教育的实际需求,积极对接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教育资源,充分用好既有民办教育平台,为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更多优质教育选项。

六是竞争性选拔考试要适时改革。建议加强理论研究,推动高考从以选拔性考试为主,转变为以学业测试性考试为主,除少数培养顶尖创新型人才的高校采取统一或各自实行选拔性考试之外,大多数大学的入学应以学业测试和考生志愿为依据,实现愿上尽上。

七是“双减”保障机制要落实。建议省级层面制定社会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规范引进和退出机制;协调国家层面制定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校园学校代收费具体操作办法,省级层面将托管服务费纳入代收费项目。

八是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要加快。建议相关审批部门强化责任担当,加快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进度、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增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治理水平与保障效能。

华桂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就以“四敢”精神加快建设江苏人才强省提出建议。

一是解忧,要敢于创设和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服务环境,解除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优秀青年人才很重视子女教育,有些“海归”人才还把子女能够上国际学校作为工作目的地的重要选择,因此需要做好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倾斜与保障;再如住房是青年才俊之忧,他们等不得又买不起,因此需要建设足量的人才保障房,可租可售,可先租后售,还可以先住后送等等,以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在江苏安家立业、安心发展,让他们敢闯敢试敢首创。

二是搭台,要敢于聚焦关键领域、瞄准一流水准,布局更多数量、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我省要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部署和建设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平台载体,以致力原始创新、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巧实力等为主要目标任务,“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吸引更多国际国内顶尖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增量与存量人才并重,协同攻坚、同向发力。

三是放开,要敢于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制度,更好激发各级用人主体动力和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活力。助力人才成长,不是“风险投资”而是“天使投资”,很可能成功率不高,然而人才一旦脱颖而出,回报率不可估量,因此要“容错”,要充分信任人才及用人单位,放手让其敢为敢试。要向用人主体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等方面充分授权,该下放、能下放的权力都下放,不必要的、不合理的限制都取消,实施最小化清单管理,不再让诸如年龄、职称、配偶、档案、入编、国籍等等因素让引才用才功亏一篑。

刘红明委员(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就主动扛起职业教育使命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提出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明确将“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行列。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新论述,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体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寄予了全新的期待,让我们广大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信长星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扎实推进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要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激发动能活力,以高素质人才增创发展优势。许昆林省长在报告中指出,2022年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400万,其中研发人员达108.8万人,在苏两院院士达118人。从江苏人才资源的总量和配比不难看出,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无论是科技自立自强,还是制造强省建设,江苏的高质量发展不但要依靠数以百计的院士人才、数以百万计的研发人才,同时也要依靠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从供给侧看,职业教育一直是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源头活水的主力军,未来也必将承担起更为重要而光荣的使命。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去年年底,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央对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有理由相信,江苏的职业教育如果能在新一轮改革中“走在前,挑大梁”就必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就一定能在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