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二届五次会议 / 联组会议
发布日期:2022-01-21 23:44 来源: 本站原创

121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民革组、民盟组、民建组、民进组、无党派组的委员,围绕“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主题进行讨论。副省长陈星莺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主委朱晓进主持会议,副主席、民建省委主委洪慧民和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胡刚出席会议。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负责同志到会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并互动交流。

吴先斌、王加友、李靖华、钱晴、徐圭逊、金捷、王振祥、康慧、唐华新、曾莉、刘锋、韩小冬、韩鸣明、张亦军、瞿筱霞等委员先后发言。

吴先斌委员(民建南京市委副主委,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就促进我省非国有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出建议。

一、精准帮扶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导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文博主管部门要主动下沉,与非国有博物馆实施帮扶结对,为非国有博物馆想办法、理思路、找出路。政府应打造文博产业园和群落,以产业聚集推动非国有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也为非国有博物馆解决场馆建设、租金负担问题,使其轻装上阵,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实实在在的办馆上。鼓励调动民间收藏人士积极性,促使个人藏品参展面世,发挥文物藏品的社会价值。适当提高准入标准、建立健全退出机制,主动引导差异化办馆、特色化办馆,鼓励馆馆联合与兼并,打造一批龙头馆、专业特色馆和精品馆。对具备部分博物馆功能、但还没有完全达到博物馆设立条件的类博物馆,要纳入行业管理,对其指导扶持成为真正的博物馆。简化年审程序,将非国有博物馆每年年审可改为两年一审,或实行无错免审制。

二、将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列入各地党政一把手考核指标,使之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抓手,提升我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数量和质量以及占比。

三、由于非国有博物馆的藏品与国有博物馆的藏品一样都属公有物权,希望把非国有博物馆从业人员纳入政府评奖评优的表彰体系,提升其荣誉感、成就感、社会责任感。支持国有博物馆专业人员去非国有博物馆工作扶持一到两年,以解决非国有博物馆人才匮乏的问题。

四、建议我省出台非国有博物馆管理办法的地方政府规章,统筹全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王加友委员(民革镇江市委主委,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就加强系统谋划,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提出建议。

一、加强系统谋划,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文化创新体系。一是要加强系统规划,从文化精品创作、文化传播、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等方面加快对江苏文化创新体系建设进行布局。二是要研究设立“文化强省建设”财政专项资金,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提高资金、政策支持的精准度和聚焦度,推进文化文艺创作和文化发展改革创新。三是要大力推进文化项目建设,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文化产业当作大事来抓,打造一批能够代表中国、代表江苏的标识性文化工程。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要由政府出资建设,并利用实际效益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企业投资文化产业,政府要积极牵头组织文化企业的大联合,打造文化精品生产集群,形成规模效应。四是要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提高文化企业的积极性,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要给予重点扶持。

二、坚持引育并举,加强高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制定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强化江苏对高素质文化人才的吸引力。二是要依托江苏丰富的高校资源,建立多层次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创设有利于文化人才加快成长的环境。三是要整合省内高校优势学科资源,调动高知群体的积极性,合理运用江苏名城资源,建立内外协作、供需对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培养一批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的智库队伍,成为既宣传阐释理论、又服务决策咨询,既讲好江苏故事、又开展舆论斗争的“主力军”,提升江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发挥协同效应,推进长江与大运河文化建设。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江苏重大历史机遇,要立足江苏拥有长江黄金段和大运河黄金水道的独特优势,统筹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示范区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带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示范区建设,要重点推进南京镇江扬州段“江心洲鼋头石湿地、宝船公园、南京长江大桥、世业洲生态岛、瓜洲古镇、三山风景区、西津渡”等空间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带建设,要围绕扬州大运河公园,推动周边城市打造“人文荟萃”“水利创新”“城河共生”“活态运河”等大运河主题博物馆群,推动大运河遗址保护、大运河文化传承,进一步带动大运河旅游开发,打造一批江苏文化新地标,为书写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李靖华委员(徐州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主委)就以乡村文化建设激发乡村振兴力量提出建议。

一、承“旧”立“新”,重构乡村文化内涵。一是在乡村文化治理中坚决摒弃与现行法律、社会规范不相符合的风土民俗、陈规陋习,确保乡村礼治的合法、合规,维护农村公序良俗。二要坚持价值引领,将孝老爱亲、守望相助等文明教化内容融入新的村规民约,焕发其强劲生命力。三要把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结合农民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本土化和情景化的话语转换,以新的话语体系重构乡村文化内涵。

二、塑“形”铸“魂”,重拾乡村文化自信。一是尊重乡村肌理,科学规划,量身打造,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突出村庄建筑的物质形态和特点;二是注重特色产业培育发展,营造鲜明的景观意象和文化意象;三要重视特色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挖掘,打造每一个村庄的文化符号和文明地标。

三、“内”生“外”引,重建乡村文化场域。一要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把村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树立“为了村民”“依靠村民”的基本理念,让乡村“文化能人”成为主力军。二要调动各方力量,特别是乡村党组织、村委会、文化站等组织作用,确保乡村文化建设中各方力量均衡;三要积极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和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四要完善乡村文化建设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在组织保障、政策推动、联动协作等方面探索有效的机制,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热情。同时,乡村文化是一个开放系统和开敞空间,要大力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以“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做好“文化下乡”工程,让优秀文化下得了乡,入得了心。

钱晴委员(民盟江阴市委主委、江阴市政协副主席兼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就创新打造江苏“国潮”文化,积极助力文化强省建设提出建议。

一、创新机制,蓄积新动力。一方面要着力探索制定超越部门壁垒(科技、文化、商业服务、权益保护、产业规划、财政支持等部门)的新消费品牌鼓励政策,在金融、传媒、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全要素开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将文化创意、休闲娱乐、体育产业、会展商贸、教育研学等纳入文旅产业的合作和开发之中。另一方面更要着力构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新消费国潮品牌的认证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授权体系,为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开发和创新性发展保驾护航。

二、跨界对话,演绎新内涵。围绕国货、国学、国艺、国漫、国乐五大核心板块内容,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以激活传统记忆、增进文化认同为价值导向,建立系统、科学、成熟的“品牌+文化”运作体系,打造具有时代元素和现实意义的江苏“国潮”品牌。鼓励以博物馆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资源体系全方位地支持国货品牌,破圈跨界融合,提升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能级,多维拓展文化价值。举办以“国风”或“苏风”为题的品牌营销管理、广告创意设计、文化项目策划等主题比赛,为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理解、重构和创新表达提供现代化的展示舞台。

第三,场景打造,引领新风尚。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让更多有技术能力和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到传统文化资源IP挖掘和培育事业中,以新文创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新思维,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向更多经济领域、向更多文化资源拓展,从而进一步提升产业增速。

第四,统筹资源,借力新传播。在全民互联网时代,充分整合媒体资源,紧跟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凭借线下体验与线上传播有机结合,以线下场景引发线上传播焦点,线上强势推广,拉动线下体验互动,引发相关话题参与感和引爆点,形成持续的传播热点和有效的覆盖面。同时,围绕江苏品牌与传统文化精心策划、不断制造受人关注的舆论活动和新闻事件,通过各平台进行全方位的造势,共建传播生态,从而实现最大化的传播效应。

徐圭逊委员(苏州点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民进苏州市委副主委)就加强文化网络安全,提高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提出建议。

一、加强对青少年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效果有限,就要突破传统模式,采用简易性、趣味性、直观性方式对青少年进行主流价值观宣传,吸引青少年主动学习,接纳社会主流思想;发挥数据优势,将鱼龙混杂“大数据”精简为安全干净“小数据”。可开展针对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专项宣传,重视明确是非,防范风险教育,及时向学校和相关部门反映苗头问题。

二、加强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技术管控。意识形态最大变量在网络,需要重视“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对负面信息、国外渗透信息进行删选,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AI等技术,提升网络监测能力。建议网络安全、宣传、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与网络舆情监测单位合作监管,及时捕捉苗头隐患,依法预防处置并公开一批网络舆情办理案件,引导形成正确价值观。

三、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法治进程。严格遵守执行国家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治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系列法律法规,严厉打击散布谣言、煽动民族分裂、动摇国家政权、宣扬恐怖极端主义等意识形态违法行为。结合我省实际拟定网络安全相关文件,制定工作计划,发现涉嫌犯罪的及时追究刑事责任,发现存在意识形态问题的,及时反馈所属单位,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宣传教育。借助直播、社交媒体将先进新思想传播出去,图文并茂讲好中国故事,宣传系列先进思想成果。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精准靶向式宣传,增加参与度,扩大受众面,提高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能力。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发挥好各民主党派力量,不断宣扬正能量与新思想。将宣传作为单位或者部门的考核内容,网络无小事,真正落实工作责任制,做到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

五、发挥网络在民间交流中的积极作用。疫情多变阻碍交往,只有网络能打破疆界,促进世界交流。我们要从严、科学管好网络,讲好中国故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更精准、多形式、有针对、健康地开展多元民间交流,运用网络科技传承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使健康网络发挥它特殊重要的作用。江苏的“江苏发展大会”、“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受到欢迎,在此做一个呼吁。

    金捷委员(民盟南京艺术学院委员会主委、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创作处处长)就坚定文化自信,在文化强省道路上与民同行提出建议。

一、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需积极创新文化与科技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保障机制建设,通过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创建文化产业发展高质量评估指标,创立文化的中国制造,推动打造一批反映新时代中国、面向国际的科技文化产品及服务。

二、构建文艺创作的新生态,强化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坚持守正创新,以求创作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优秀文艺作品;其次,给予文艺创作全程跟踪、动态服务、精准扶持,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资金投入、协调深入生活采风创作、专家指导、宣传推介等方面对文艺创作进行助力,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形成“文艺创作生产+决策引导+科技+市场”的新生态;再次,坚持内培外引,筑牢人才之基,以用好现有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为主线,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建构科学的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打造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造就人才的优质开放环境,创作更多满足于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新时代的文艺为人民绽放。

三、创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合理地配置公共文化智能数字化资源。创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加强现已基本覆盖城、乡、村、社区的六级公共服务网络建设,为百姓提供智能化、个性化一体的基础文化服务,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数字文化水平,切实打造真正贴近老百姓生活及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以优秀的文化资源,为人民群众创建一个在有限空间内能够享受多元文化服务的空间,针对人群的聚集度及需求,合理地配置公共文化智能资源,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这里能够得到极大地体现。

王振祥委员(扬州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市委主委,市民政局局长)就承“运”而“生”,探索发展大运河文化带生态文化产业提出建议。

一、统筹发展大运河文化带生态产业,需要更加深入地做好保护和传承。坚持“保护优先”,通过开展资源调研、落实属地责任、强化规划体系等,对水工遗存、革命文物、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等丰富的大运河遗产类型进行分级分类保护利用。坚持“文化传承”,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为主体,统一规范大运河文化遗产标识展示系统,构建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持续办好大运河文旅博览会,高水平运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发大运河地名文化,推出运河主题系列标志性、有影响的项目活动,努力使大运河江苏段成为令人向往的中国大运河旅游首选地。

二、统筹发展大运河文化带生态产业,需要更大力度加强生态修复与文化建设。推动实现大运河文化带资源价值最大化,需要延伸至产业层面的发展,通过运河沿线的联动,才能推动产业发展加速落地。统筹发展大运河文化带生态产业,保护修缮与带动产业发展二者缺一不可。秉持融通融合理念,以文化为内核,以空间为载体,推动大运河沿线航运互通、旅游协作、要素互配、产业协同,衔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以现代流通体系畅通沿线经济循环,通过示范联通红利,从而创造万千价值。

三、统筹发展大运河文化带生态产业,需要更广领域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大运河是一条文创之河,需要聚焦文旅融合,强化产业赋能,其本身也成为了我们文旅产业的重要IP,用文旅促进运河保护。用“融”的理念拓展“运河+”文旅领域,用“融”的路径深化“运河+”文旅创作,用“融”的办法擦亮“运河+”文旅品牌,打造运河城市、运河产品、运河节庆等品牌体系,大力发展沿运旅行、博物馆旅游等,建设沿线非遗传承体验设施,提升沿线县级公共文旅集散中心,创作大运河文化艺术作品,打造国家遗产线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打造千年运河统一品牌,推动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旅游成为希望田野的“风景线”、乡村振兴的“致富路”、主客共享的“幸福场”。

康慧委员(江苏苏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就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出建议。

一、建设文化强省应提升江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在政府主导之下,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巩固基层文化阵地,促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聚焦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发展不充分问题,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二、建设文化强省的过程应健全江苏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江苏文化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健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如区域发展不平衡、新兴业态力量不足、文化品牌有“高原”缺“高峰”等问题依旧存在。对此,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完善要素市场,营造良好产业环境,或可尝试打造一批试点数字化开发企业,通过以点带面,推进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建设文化强省,既要传承弘扬江苏文化、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又要吸纳外来文化文明精华、推动江苏文化不断丰富。要以讲好江苏故事为着力点,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让各类文化盛事竞相绽放、各种文化创作枝繁叶茂。同时建设具有江苏特色、全国影响的新媒体平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传播矩阵,让属于江苏的文化标识更加鲜明。应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以更自信的心态、更宽广的胸怀,坚持“江苏元素”、嫁接“国际表达”,坚持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相结合,坚持立足自身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坚持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相结合,策划并制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又贴近中国实际、贴近国际关切的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政府、媒体、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多方力量,充分发挥江苏友城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品牌建设、内容建设和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和江苏文化软实力。

唐华新委员(民建常州市委主委,溧阳市政协副主席)就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建议。

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必须把创新放在首位,要在空间选址、设计、开发以及功能配套、环境布置、氛围营造、建设方式、项目设置、活动开展、内容供给、运营管理、传播推介等各个方面全面创新。

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应顺应着人群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的需要。必须彰显时代特点和气质,体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利用。

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必须突出人文内涵和人文品质,使空间能够适宜人、愉悦人、涵育人、陶冶人、提升人。

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应是完全开放和互动的。它在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全流程、全方位对社会开放,吸引各方面人士参与,接受全社会监督。此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本质特征是公共性,因此,这决定了它必然地为社会成员所共享。它必须充分体现公共性和共享性,使其成为人群集聚空间、人际交往空间、人心凝聚空间、人文实践空间、人格塑造空间。

曾莉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就推进中医药创新协同发展,擦亮我省中医药文化名片提出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引导,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尽快出台《江苏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我省中医药发展特色优势,支持中西医交叉创新临床和基础研究,培育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开展重大疑难疾病(含罕见病疑难病)中西医协同攻关试点。建立省“中医强省”建设领导工作小组,由省分管领导牵头,省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厅、发改委、教育厅、人社厅等部门参加,定期会商解决中医药创新发展问题。

二、出台“加快建设中医强省”实施方案。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制定出台“加快推进中医强省建设”实施方案,建立财政投入逐年递增的可持续机制,在创新人才与团队培养、中医学科建设、中医药科研专项项目设置和中医药创新平台建设四个方面系统施策,在重大科技项目和人才项目评审中,将中医药评审项目单列,提高项目占比额度,助推我省中医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研究平台建设力度。将建设中医药研究平台建设纳入到全省发展战略部署中去,建设国家级中医药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完善中医药研发、转化、推广平台。加大中医领域平台建设,在中医原创理论创新、中医防治重大疾病方面布局重点科研平台建设,着力解决中医和中药领域重点科研平台发展不平衡问题。

四、打造“苏派中医”特色文化名片。深入挖掘与中医药优势病种相匹配的江苏名药名方,彰显我省“苏派中医”传承发展中的特色。将发展中医药文化纳入江苏“文化强省”建设,强化江苏中医药博物馆建设,加强中医典籍保护、利用与知识活化研究,推动中医药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和健康理念,让热爱中医药成为全省人民的文化自觉,推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着力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苏派中医”文化名片。

刘锋委员(省政协文化文史委副主任、民进省委副主委)就积极争取青墩遗址二次发掘,探源寻根江海文明起源地提出建议。

一、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对二次发掘的支持。争取将青墩遗址的二次发掘作为2022年度省文化建设领域重点工作,组建青墩遗址二次发掘筹备小组联合攻关,邀请国家文物局专家赴青墩遗址考察调研,对遗址二次发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评估,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该项课题申报立项,并对后续的研究和发掘给予指导和政策支持。

二、努力做好青墩遗址二次发掘的系列准备。青墩遗址二次发掘筹备工作小组牵头组织江苏省考古研究院、南京大学考古团队,共同制定二次发掘规划建设的整体方案,做好专业技术和其他配套工作准备;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聚焦二次开掘开展高层次学术论坛,持续推进保护性学术研究和利用,夯实理论支撑和学术研究基础。

三、合力建好青墩遗址保护与宣传的民生工程。与青墩遗址二次发掘同步,划拨专项资金,有计划实施对核心区原住民搬迁,启动青墩遗址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工程,建设青少年考古培训基地,把青墩遗址建设成有形的文化遗迹与无形的文化影响交相辉映的江苏文化新标识,增强文化自信,提振我省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

借此机会再提几点其他建议:

一是借势长江、大运河以及沿海发展战略机遇,完善江苏以江南文化吴韵汉风等为构成要素的江海文化定位,从文化认同上消除社会“散装江苏”印象。

二是实施江苏软实力提升、强化工程。江苏已跨上人均两万美元台阶,我省应对标世界发达经济体,制定全面提升自己软实力的强优势补短板行动规划。软实力基本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事业。

三是文旅发展,要全面更新理念,不能用做旅游的理念做文旅。要注重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沟联城乡的江苏文旅步道,尤其是软性基础设施建设,如文学江苏指南、江苏文旅目的地风情定位等,为江苏文旅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切实重视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村文化。建议创办《江苏乡村生活》杂志及其网站。

五是有效整合我省各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资源(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创意城市网络,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记忆遗产,地质公园,地质生态圈,拉姆沙等),使之成为促进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联协同作用的资源。

韩小冬委员(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就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开创文化强省新局面提出建议。

一、加强思想引领,打造政治引擎。要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中汲取精神养分,为更好开展政治协商工作蓄势赋能。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为群众办实事”和“两在两同”建新功,用更多正能量温暖人们的精神家园。

二、秉承文化底蕴,讲好江苏故事。既要传承“江苏老故事”中的吴韵汉风、水韵书香,展示江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禀赋;又要讲好“江苏新故事”,弘扬“时代楷模”和“道德模范”品格精神,彰显新时代“最美江苏人”精神风貌。这些故事赓续着江苏大地的精神血脉,也奏响着江苏大地的时代强音。

三、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文化传播。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文化传播。要推动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打造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推进文化产业聚集发展。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信息、资本市场融合。通过跨界融合产生“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设计”、“文化+IP” 等新业态,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供给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四、利用文化资源,构建文旅高地。江苏拥有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文化、以扬州为中心的古运河文化、以徐州为中心的两汉文化、以苏中革命老区为主的红色文化、以连云港连岛为主的滨海文化等,我们要深度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将它们打造成江苏的文化名片,让人民群众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

五、发挥专业所长,共绘美丽家园。充分发挥综合甲级大院的多学科优势,将土地、规划、建筑、景观、市政等多专业融合,塑造了一批优秀的乡村振兴典范村庄,为乡村群众打造美丽家园,展现新时代农村风貌。

韩鸣明委员(南通台联三通房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常务董事长,南通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市工商联副主席)就推动文化强省实现新跃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出建议。

一、坚持铸魂育人,构筑新时代江苏文艺高地。紧紧围绕“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目标,推动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好省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深入挖掘江苏红色基因和传统文化历史,加快创作出一批彰显江苏精神、时代气象以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全方位展现全省上下砥砺奋进、走向辉煌的奋斗图景,以文化自信激发强大精神动力,以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奋进力量,激励全体人民更加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二、坚持文化自信,凝聚奋进新征程磅礴力量。进一步彰显水韵江苏文化底蕴和自信,在中华文脉守护与传承上创造更多江苏标志性成果,系统提高大运河文化、江南文化、江海文化遗产等保护传承和展示利用水平,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发展,持续提升江苏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坚持以文化人、凝聚人心,持续挖掘红十四军、新四军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整合红色资源、打造红色高地,让红色资源和文物成为最生动的历史教科书,推动红色文化走进群众,让更多人民群众感悟百年党史精神“密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百姓生活,进一步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三、坚持创新创造,推动文化赋能人民高品质生活。积极呼应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加大文化产业投入,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持续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为百姓带来更多高品质的文化享受,真正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不断提升基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构筑江苏文化发展新优势,把江苏文化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现代化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张亦军委员(省司法厅副厅长,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就实施“金名片”工程,做强文化影响力提出建议。

一、做好高水平的规划策划工作。江苏人杰地灵,优质文化资源无处不在,比如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比如号称“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淮扬美食及影响悠远的美酒文化;比如明清城墙、江南园林;比如江河湖海俱全的水韵旅游资源;比如以云锦、宋锦、苏绣为典型的顶尖丝织文化;更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文学之都南京,等等。建议进一步做好资源甄选,确立一批重点项目,招募顶尖团队,做好高水平的发展策划。

二、加大体系化的培育打造力度。用系统化思维、立体化包装、持续化地经营,来提升其闪亮度、丰富性和影响力。打造一个“印象昆剧”系列,可以组织大师名角、优秀剧目的精品展演、奖会,可以做戏曲表演的体验节目或者活动,可以把兰苑小剧场推广成文艺小青年的打卡网红场所,可以征集引入新剧目的创作,可以帮助专业昆曲团队与全国各地的业余曲演爱好者团体形成有力的互动,也可以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交织组合,连珠成链,放大效应。 

三、做实高水平的运营与服务体系。实施金名片工程,除培育打造外,还需要构建强大的支持系统,为实施文化金名片工程,提供政策支持、激励措施、人才服务。要建立联动机制,既要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的联动机制,还要建立区域间的的联动机制,要调动和发挥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共同推动文化品牌建设,发挥更大的人文影响作用。

瞿筱霞委员(民革苏州市委专职副主委,市政协副秘书长)就推动我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全域布局,推动新型公共服务空间建设。一是系统谋划,全面推进。省级层面建议在《江苏省打造“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实施方案》基础上,将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纳入其中,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方面。二是创新思路,推出试点。在省内各市各大商圈、文化园区、休闲街区等,引入社会力量,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等服务,推出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试点,在资金政策、品牌打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探索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路径。三是多元融合,关注基层。以社区为中心,以提升基层百姓文化生活获得感为方向,聚焦菜场、活动中心、体育设施、公园广场等群众高频活动空间,进行“微更新”“微改造”,重点关注老年、儿童文化需求,植入公共文化服务业态,构建融合文化、休闲、康健等功能的文化空间。

二、广泛运用数字科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升级。一是积极运用新技术,开发沉浸式体验新项目、新场景。鼓励沉浸式体验与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旅游景区等相结合。在博物馆、步行街、古镇等文化气息浓厚区域,重点发展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沉浸式娱乐体验等业态,助力文化和旅游产品升级。二是推动文旅服务可视化、互动化、科技化。在各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景区景点、历史街区、游客中心等,通过丰富展陈形式,建设多功能文旅服务展示空间,增强服务体验性。三是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基础软硬件、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探索推出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地方标准。引导图书馆、文化馆、旅游景区等,大力应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大数据收集、分析、应用平台。

三、盘活资源,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下沉。一是高度重视,成立专班。围绕盘活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资源,以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文旅融合为目标,成立省主要领导挂帅的文旅融合工作专班。打破边界壁垒,高效规划、统筹、协调各类资源,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二是广泛发动,全面推进。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动员全省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基层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开展公共服务融合,并探索不同服务空间类型的文旅融合建设指导标准、意见。三是多元集成,突出特点。各类旅游服务点要加强“在地式”文化传播服务,集成当地的历史知识、人文典故,提升辨识度,从而吸引游客、引导游客、留住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