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二届四次会议 / 联组会议
发布日期:2021-01-28 09:01 来源: 本站原创

  1月27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工青妇组、科协组、科技一组、科技二组、经济一组、经济二组委员,围绕“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主题进行讨论。副省长马秋林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阎立主持会议。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负责同志到会听取委员发言并互动交流。 

  马斌、唐玉国、颜开、刘海涛、谢泰峰、缪冬琴、顾明华、马慧敏、宋巍、马永青、黄飞建、唐敦兵、徐长军、梁泽泉、陈万庆、阮新波、周晔珺等委员先后发言。  

  马斌委员(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就拓宽“最后一公里”,锻造江苏新材料电网地标产业提出建议。  

  对标广东,江苏缺乏华为、格力这样的制造终端产品的领军企业,这表面上是创新不足,实质上是市场应用的问题,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需要打通。比如能够给电网带去巨大价值的重大科技成果,虽然已经在国内的特高压领域实现了面广量大的应用,尤其是在欧美、日韩等所有发达国家也已成为了主流的应用,但在国内500kV及以下市场的应用比例尚不足5%,因为对于电网公司而言,应用新的技术导致事故,就要被追责,承担着额外的巨大压力,要形成常态化的大规模应用,缺少能够解除额外压力的政策保障。建议: 

  省委省政府,在创新成果的首台套应用取得成效后,进一步制定政策,从根本上确保我省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大科技成果,率先在省内实现大规模应用,引领和突破全国、全球市场。从而以市场应用的土壤来激发创新源头,让创新迸发出活力,助推江苏产业地标形成。 

  唐玉国委员(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就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健康产业科技自立自强提出建议。  

  加强基础研究是国家“十四五”科技发展重点,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也是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路径。江苏省拥有一批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以及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为代表的健康领域高水平科研力量,已具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能力,逐渐成为我国健康产业创新高地,迫切需要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提供新动能。建议: 

  一、设立生命健康领域基础研究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专项,为产业链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对标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顶层设计,围绕我国尤其是我省健康领域的重大需求以及产业链中关键薄弱环节,需求牵引,系统性布局重大专项、解决制约健康产业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鼓励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支撑我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推动江苏省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抢占生命健康领域科技高地。 

  二、完善健康领域创新平台布局,加大支持力度,支撑江苏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健康领域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布局,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支持力度。依托省内现有健康领域重要科技创新载体,对标国家实验室要求,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布局一批省实验室。抢抓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机遇,积极支持省内科研机构建设健康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推动更多实验室科技成果走向产业。通过创新产业基金、金融支持、首台套奖励等政策,支持更多高校与科研院所前沿成果落地,助力产业经济发展。 

  颜开委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第702研究所科技委主任研究员)就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省创新中心建设”)对于落实习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任务,强化江苏的创新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建议: 

  一、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为“省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位于科技创新平台层级顶端的重大创新平台,是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名额有限,江苏省必须有所作为,在我省最有优势的领域,如深海装备技术领域,尽快建设国家实验室,把这项工作列入省委省政府2021年度的重点工作。 

  二、强化忧患意识,采取切实措施大幅提高江苏的区域创新能力。广东、北京、江苏,2018年,创新能力分数分别为59.6、54.3、51.7;2019年,创新能力分数分别为:59.5、53.2、49.6;2020年,创新能力分数分别为:62.1、55.5、49.6,江苏的经济规模与广东只差10%,都在10万亿量级,但创新能力差距却越来越大,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江苏科教资源十分丰富,人才资源比较雄厚,对科技的投入资金也很大,但投入不够集中,机制不够灵活,人才活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导致人才流失。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激活创新机制和企业的创新活力,打造更多的产业技术创新研究机构,推进企业、高校与院所协同攻关。 

  三、高度重视高端装备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在智能传感、智能装备等领域培育产业发展的领先优势和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以船舶海洋工程领域为例,船舶海工装备的国际大趋势是绿色化与智能化,江苏作为造船大省,造船产量占全国的40%左右,省内船舶配套企业繁多,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多、产业链长。但一方面由于过于注重船体的总装建造,忽视了船舶配套设备的发展,导致生产的产品都是低端产品,附加值很低,附加值高的产品都得进口,导致自主可控能力薄弱。江苏要紧跟时代步伐,就要发挥我省物联网的产业优势,加大力度发展船舶海工装备的智能传感器件与智能控制器件以及智能设备的研发能力,提升我省智能化船舶的研制能力。另一方面配套产品的装船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是产品缺乏实船海上验证。需要建立一个公共服务机构,建造若干条海上的试验船或海洋平台,把江苏各企业研发的船舶配套产品装在试验船上或平台上到海上去检验,考核其性能与可靠性,获取试验测试数据,不断完善产品设计,才能获得市场认可,带来产品订单。由政府出资并出面组建这样一个机构来为船舶配套企业服务,整合各方力量,率先筹建这样一个新型的研发和服务机构,可为江苏的船舶智能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刘海涛委员(感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就物联网科技助推高质量两链,服务实体经济提出建议。  

  面对疫情影响和国际竞争新格局,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紧贴产业链、供应链、实体企业的需求,基于该院牵头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物联网架构体系ISO/IEC 30141,深度融合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于两链,初步形成了产融商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了客观、可信、柔性、安全的物联网科技平台,助力打造高质量两链,助力两链实体企业降本增效,助力金融机构把控风险,为纾困实体企业融资难题找到新的方案,助力司法服务于两链实体经济,护航实体企业,助力发展循环产业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建议: 

  一、省工信厅将物联网科技平台纳入工业互联网体系,打通其他工业互联网平台,让上云的企业都能快速得到服务。 

  二、省金融局已经将物联网金融纳入创新战略,希望尽快推出规划,更好防控金融风险,纾困全省的民营制造业的融资难问题,降低融资难度和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三、在无锡税务局的成功的物联网试点基础上,省税务局积极推广到全省,服务全省的用废企业。 

  四、推广无锡中院物联网法院建设的经验,更多惠及两链制造业。 

  谢泰峰委员(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就以“现代金融+科技创新”共促江苏产业现代化提出建议。  

  当前,江苏正以“强富美高”为总目标,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新使命,奋力率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在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调发展。以“现代金融+科技创新”共促产业现代化,是新发展阶段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规律, 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模式,是更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高效率循环的科学路径。 

  我省是制造业重地,制造业总量和工业经济规模全国领先,无论产业链的强化升级,还是供应链的畅通保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现代金融与之深度融合。当前,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提升,宜突出“头部”“关键”“空白”三个关键词:头部企业、关键技术、空白领域。金融服务同频同步,共振跟进:对准市场主体,接牢产业链条,建好生态平台。如此, 才能实现从“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从“量的积累” 向“质的飞跃”转变。建议: 

  一、以“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为导向,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健全政策协调联动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提高产业垂直整合度。实施引领型重大项目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发挥比较优势,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优势。加强关键技术突破,打造“链主企业”和“单项冠军”,建立完善配套备选清单,确保极端情况可以实现自我循环。 

  二、充分发挥现代金融资金中介和信息中介作用,深化投贷工具创新,优化融资融智一体,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高级化、现代化。完善商投一体服务,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金融生态链”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增强直接投资、股权投资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以主动管理型科创基金、基础产业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创新为切入点,支持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前瞻技术和战略性技术“从0到1”的研发应用。 

  三、推进金融支持专营机构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快“科创中心+科技支行”建设,以专营机构为主要载体和前沿阵地,加强科创金融“政产学研”联盟建设,细化深化对高新技术行业的研究,推出适配专精特新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评审模式,有效支持省内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531”产业链培育。 

  四、加强跨境金融服务。发挥国有大行连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优势,推动大银行紧跟省内核心企业海外布局,做好全球供应链客户跨境金融服务,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产业链。 

  五、加快金融科技应用。适应数字化转型浪潮,加快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业务的改造优化,推动金融服务以组件化模式融合嵌入到平台场景,促进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广泛连接、紧密合作,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稳链、扩链、强链。 

  缪冬琴委员(江苏惠源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就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出建议。  

  习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要勇于创新,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当前,全国上下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问题。特别是我们企业家,更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企业发展同国家战略结合起来,要善于利用和积聚各类创新因素,实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层次提升,为国家的“六保”“六稳”大局作出企业应有的贡献。谈三方面的观点: 

  一、要避免一个思想误区。国家提出“六保”“六稳”,打造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就是要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补齐我们国家在一些行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短板,解决在某些领域被国外卡脖子的问题,实现产业链供应从国际循环转向国内循环,建立起“大而全、齐而强”的产业布局。但就我们无锡乃至江苏而言,受资源要素制约,必须结合实际,不要贪图“齐而全”产业链这个误区,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优势产业的企业和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向产业高端迈进,从而掌握产业核心话语权。 

  二、要瞄准三个发展方向。要深入分析江苏现有优势产业的具体情况,“因链施策”,瞄准三个发展方向。一是要提升产业核心环节的竞争力。要掌握相关企业和产品在相关产业链中的国际国内位置,明确优势领域和骨干产品,特别要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对标对表,进一步增强优势。同时要分析我们优势产业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大科技攻关,提高装备水平,引进相关企业,补齐短板。要提升我省企业在相关行业内国际国内话语权,做大做强我省的优势产业,为国家“六保”“六稳”大局作贡献。二是要推动产品进军产业上游。江苏很多企业起步于乡镇企业,企业规模小,产品多为零配件,多处于产业链供应链下游,在产业分工中受制于上游企业,话语权小,带动能力差。以我所在无锡惠山区为例,全区超千家汽车零配件企业,但这些企业中,仅有十几家为国内主流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大部分是二级三级甚至四级的配套商,做的都是利润很低的下游产品。因此,要坚决推动我省的企业向产业上游延伸,从零件企业,成为部件企业,甚至发展成总装企业,力争攀升到产业链顶端,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三是要打造行业细分领域的小巨人。对于一些行业内的专业企业,鼓励这些企业,依托核心科技,做宽产品种类,深耕细分领域,成为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我区有一家企业,叫富仕德科技,原来是做特种玻璃纤维和纺织面料,在相关领域具有核心技术,最近他们又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研发了5G专用材料,并实现了为中兴等公司的供货。我们惠源公司也在生产传统车用润滑油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产品领域,目前已承担10余项军队科研项目,全面向军用市场延伸,不断深耕细分市场。政府要鼓励类似企业,通过核心技术,持续在细分领域发力,成为“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 

  三、要抓住一个关键环节。要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核心还是要抓创新驱动这一关键。一是企业要善于利用各种创新资源。要围绕自身需求,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交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共同突破核心技术,攻关研发项目;同时要根据需要,设立专门的企业工程中心、研发中心、创新中心,不断追踪业内发展方向,增强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政府要集聚培育创新平台。我所在的惠山区是无锡市中小企业最密集地区,但这些企业很难入科研院校的“法眼”。政府根据不同乡镇产业特点,采用 “一镇一院一产业”政产学研模式,与科研院校共建产业研究院,拆除了横亘在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校之间的高墙,让科研院校与企业形成同频共振,眼下已是当地企业转型发展的强大后盾。三是社会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是产业,关键在创新人才。我们无锡市对人才工作非常重视,去年的“太湖人才峰会”上,对全球发出了“无比爱才,锡望您来”的邀请,我们惠山区的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丁汉院士团队获得了一个亿的顶格支持。通过借助智慧“外力”增强发展“内力”,更好地推动了惠山的加速转型崛起。这些充分说明人才对发展很重要,因此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创业创新的发展机制,优化完善人才政策,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为人才工作、生活、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顾明华委员(苏州市大华企业集团总裁)就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出建议。  

  对于我们所有民营企业来说,在全新的、充满挑战和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健康持久的发展道路,真正做到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开拓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当前工业互联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形成了强大的创新活力,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也得以不断丰富,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均面临创新和变革,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和数字化管理成为必然。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我们产业的深度应用结合,并将产业数字化从目标转化为可推行的企业管理与措施,是我们民营企业需要深挖和探索发展的方向。 

  二、联合创新,促进整合产业链良性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企业在坚持进行内部变革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要放大格局,联合创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我们企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要朝着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方向不懈努力,通过联合创新,打通“研发-制造-市场”各环节,促进产业链的整体协调发展、优化升级,依托创新领军企业的垂直整合能力,牵头组织创新联合体,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带动,使大中小企业能提早介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大学和院所能够延伸参与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从而不断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三、坚守主业,践行“工匠精神”。在当前充满挑战和变化的市场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强练内功、聚焦实体、创新发展,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在加深市场布局、扩容市场份额、做实客户基础、完善产业链协作等方面不懈努力,在自己的主业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不仅要发力核心技术的克难攻坚,还要在擅长的领域做深做细,使得各项业务规模持续扩大,逐步发展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军企业,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共贡献力量。 

  马慧敏委员(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就“十四五”时期推进江苏制造业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十三五”期间,江苏制造业的总量占全国1/7左右,位居全国首位。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89家在江苏建有生产线,全国有超过20%的高新技术产品均来自“江苏制造”。江苏制造业在创新体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一是制造业比重持续下降,产业结构不合理。2019年江苏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数量5119个,利润总额为4579.65亿元,数量比2018年减少了824家,利润总额下降12%,2020年多项指标也被广东、浙江超越,江苏省制造业优势正在削弱。 

  二是企业综合实力不强,缺少“航母级”大企业和专业型“独角兽”。2020年江苏省发布的“制造业200强”榜单中,苏宁控股集团、恒力集团、中南控股集团分别位列江苏省民营制造业的前三位,营业收入破1000亿的有8家制造企业,但是相比于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量4.42万个,我省“航母级”大企业和专业型“独角兽”企业数量不多。 

  三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高质量发展后继乏力。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主要是关键核心技术相对薄弱,核心基础零部件仍需大量依赖进口,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82%,与发达国家投入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四是两化融合水平存在不均衡。智能车间建设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据《江苏省智能车间发展白皮书》和《江苏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白皮书》,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智能车间总数占全省总数比例达到59.6%,而苏北地区总数占比仅有14.4%,我省两化融合存在不均衡问题。 

  为此建议: 

  一、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逐步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措施来推动江苏省制造业的自主创新,重点推动向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新型电力装备、物联网、工程机械等行业的转型升级。 

  二、完善智能制造创新体系,提高两化融合水平。将信息化与工业化从设备融合层面深化至系统融合层面,从单个企业的融合层面深化至多企业间的工业物联网融合层面,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三、依托国家发展战略,提升“江苏制造”的国际地位。紧跟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潮流,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拓展国际合作的领域,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提高自身在国际价值链上的地位。 

  四、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江苏省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借助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构建完善校企联盟,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政策,推动技术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端人才梯队建设,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撑。 

  宋巍委员(爬山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就加强海事科技创新力度,驱动长江和内河供应链优化升级提出建议。  

  长江江苏段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钻石航区,以长江七分之一的里程,承担了长江干线70%的货运量。加强海事科技力量优化长江和内河产业链供应链,打通航运产业链的“堵点”、补上航运产业链的“断点”是江苏航运经济发展的新的形势。建议: 

  一、加快解决当前长江江苏段危化品船舶污染治理智能化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通航不出少出事故,保障航运主流产业的安全发展。 

  二、要利用科技创新进一步挖掘航运产业的内需市场,积极推进航运产业链协同配套,做长产业链、稳定供应链。利用科技创新,强力推进长江江苏段航运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内河、长江、沿海三位一体航运产业综合布局,形成港航货三体融合。要充分发挥长江12.5米深水航道通航效能,加强同上海、浙江、安徽的战略合作,提升港航网络化程度,发展规模经济效应。要进一步强化港口与物流园区联动发展,拓展流通加工、商贸交易、配载配送等服务功能。推动港、航、运、产、城联动发展,使重点港口的高质量建设成为临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三、“一张网”整合全省港航信息、“一站式”服务全省长江内河物流供应链。快速建设港航综合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努力促进与商务、海关、海事、电子口岸等部门的信息交互。强化与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多式联运发展模式,提升一体化运输效率。以政府为牵引,精准对接现代产业链和供应链,延伸运输服务价值链。打造“一站式”长江干线物流在线服务平台,提供包括海运、空运、拖车,报关、仓库、保险等在内的综合服务,构建起从内河、长江乃至全国的水上运输信息系统,实现在线报价、在线下单、在线物流的实时追踪和智能配载以及运输风险预警等功能。利用 AI、大数据等技术,增加订单智能履约、运输路径优化,帮助企业提升物流效率,让长江干线及国际供应链物流更加高效智能。 

  马永青委员(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机关党委书记)就发挥技术工人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建议。  

  随着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迅猛发展,在企业内部,管理者(白领)和生产者(蓝领)的身份界限逐步被打破,技能操作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的边界也逐步趋于模糊,活跃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技能人才日益呈现知识化、技术化、复合化的特点,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参与研发和攻关能力日益成为高技能人才的突出素质特征,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和需求结构发生着变化,从单一的技能型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三位一体转变,这就要求对新时代技术工人劳动价值有科学的认识和评价,进行三个方面变革: 

  一、培训体系的变革。首先要加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适应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趋势,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创新培训,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工人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制定技术工人培养规划和培训制度,确保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资金落实到位。其次要加大校企合作培养技术工人力度。健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补偿政策,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技术工人。再次要紧跟产业链、调整专业点、提高就业率。我省的职业技术院校要加强产教融合,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新增与主导产业相关专业点,撤销与产业关联度不高的专业点,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使学生有更多职业技能、更多就业可能。 

  二、评价体系的变革。要改进技术工人技能评价方式。优化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在政府指导下,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开发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加大对技术工人创新能力、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和业绩贡献的评价比重,加强面向非公企业、小微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 

  三、政策环境的变革。一是加大政府对技术工人培训的支持力度。按规定对参加职业培训的技术工人提供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发挥失业保险基金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作用,按规定为参保职工提供技能提升补贴。二是发挥高技能人才领军人才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技能领军人才更多参与国家科研项目,开展科研攻关活动,适当增加高技能领军人才参与全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的推荐名额。三是提高技术工人经济待遇。参照高级管理人员标准落实经济待遇,建立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研究创新激励方式。四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全社会形成对劳动是唯一价值源泉的共识,把劳动作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产业工人技术技能培养方面的引领、带动和培育作用。 

  黄飞建委员(江苏无国界控股集团董事长)就加速提升江苏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建议。  

  围绕总书记赋予的“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重大使命,省委提出要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新篇章。建议:  

  一、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升级教育链和人才链。加快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和《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将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指标,加大对于深融实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支持,发挥社会力量在优化升级教育链和人才链中的积极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活水。 

  二、面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新需求,优化升级科技创新的动态能力建设。国内市场规模庞大、市场结构高度分割、市场环境变化快速,给我省产业、企业提出了新要求,能否低成本制造、准确市场定位、质量水平合理、制造柔性、快速响应市场,成了能否从省内循环做起,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更多依靠内需拉动增长的关键。为此,江苏应以此为契机,系统思考,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类科技创新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在对外开放实现高水平开放、制度型开放的同时,认真把握内需的规律,优化升级科技创新的动态能力建设。 

  唐敦兵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就集中优势科技资源,建设高水平创新基地提出建议。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到地方考察就来到江苏,并殷切期望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这对江苏的科技创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平台和基地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江苏要高度重视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的建设,在全国要敢于做排头兵。建议: 

  一、聚焦战略需求,重塑体系力量。突出国家战略行动纲领和目标导向,落实科技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中所强调的共建一批长三角高水平创新基地的文件精神,融合优化现有资源,聚集优秀人才团队,瞄准自主创新发展的瓶颈短板,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率先掌握能形成先发优势、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整合优势试验条件、研究队伍,形成聚集国内外高端科技资源的创新高地。 

  二、加强顶层规划,落实统筹建设。省级层面给予顶层布局和宏观政策方面的支持,并形成财政投入保持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江苏科技资源和地方的主体作用,打破行业壁垒,融合国内相关高校、院所的优势资源,通过创新平台和基地的虹吸效应,吸引、挖掘、聚集和培养一流科技人才,努力打造一批有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创新团体。 

  三、组建独立法人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集聚各方创新资源、承载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法人实体机构,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目标定任务,以任务配资源,在组织模式、治理结构、资源配置、绩效评价、用人制度、军民融合等方面进行新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营造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环境,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合作、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新机制。 

  四、依托基础设施支撑,广纳天下英才。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瞄准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标准,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的运行机制,广纳天下英才,构建科学家团队、关键核心理论和技术研究方向、应用性技术开发、行业应用示范、产业培育与发展等关键模块,形成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汇聚的生态环境。 

  徐长军委员(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就江苏要走在数字时代前列,争当数字经济的表率和示范提出建议。  

  数字化是未来几十年技术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最大趋势。在全面深化“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更上一个新台阶,应当高度认识并充分发挥数字化的巨大价值和潜力,将其置于更加基础、更为优先和更具战略性的位置,做数字时代的领头羊,数字经济发展的表率和示范,创造更高层次的“江苏优势”。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数字心智。站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认识数字化,树立全新的数字心智。数字化并非虚拟经济,正催生并带动一个全新的数字经济发展与繁荣,还将通过与现实的融合创新,带给人类一个全新的世界:数字化与生产结合,将极大地提升产业的效率,为人们提供全新的产品和服务体验;与生活结合,将创造性地突破时空条件的限制,为人类奉献更多的便利和全新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管理结合,将显著地提升行政的效能,使社会运行更有序、更高效、更和谐。 

  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推动。围绕以下环节,积极而又不失稳妥地展开一系列行动,为江苏率先迈入数字时代,成为数字经济的表率与示范,奠定扎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制定江苏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与五年规划。以全新的数字思维推动江苏数字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及社会管理的数字化演进的顶层设计,尽快制定推动全省数字化发展,赋能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的远景目标以及专项的五年发展规划。 

  二是率先构建数字法治。结合江苏实际,大胆探索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各种治理规则,为数字经济、数字生活、数字社会和数字管理立法。 

  三是积极发掘和运用数据要素。数据只有通过科学加工,才能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世界演进的革命性生产要素。科学的数据分类,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区域、行业、场景性的数据中心建设,数据交易市场发展等等,凡有助于将数据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而又不是企业和市场能独立发挥作用的,都要依托政府敢为人先的创新行动。 

  四是建设最优的营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机会应公平开放,数字化厂商的知识产权应得到妥善保护,真正耕耘技术,重视创新并持续改进的优秀企业应能够快速脱颖而出,赋能导向和共创、共担、共享的产业创新应蔚然成风。 

  五是依托江苏实际,让“江苏优势”优上更优。先进的制造业、外向型经济和对内辐射双向优势、城市化高度发达、均富和均衡发展模式、教育优先和高人力资源素质等,都是江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突出特点,也是“江苏优势”的基本内涵。要引导和鼓励数字化应用首先、重点赋能于这些领域,实现数字化优势和实体经济优势的乘数效应,创造新的更大的发展动能。 

  六是聚焦市场和企业失能的领域,发挥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驱动和支撑产业繁荣。通用的数字化平台,譬如涵盖了工业门类、工业数据、产业政策、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等信息的政府侧基础工业互联网平台,就尤其需要政府来主导建设。在城市数字化进程中,一些跨领域、跨部门、跨场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系统级应用创新,例如区域联防联控运作、城市应急救援等,也需要政府资源和产业政策的强力引导、推动和支持。 

  梁泽泉委员(江苏仁禾中衡咨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就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及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积极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产业链供应链结构布局有待优化。一些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还不健全,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省不少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陷入订单减少甚至没有订单的困境,已有订单产品生产出来难以交货,一些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关键设备因国外疫情导致产业链、供应链中断,给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二是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程度有待提高。在基础制造、建筑、运输仓储、农业、专业服务等传统产业的数字技术应用水平依然偏低,尤其是一些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还存在瓶颈制约。 

  三是产业链供应链的连接机制有待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层面仍存在很多不通畅、不匹配、不及时的地方。另外,我省产业链供应链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为此建议: 

  一、整合资源,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布局。立足我省产业链供应链现状,聚焦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存在差异等情况,通过先发地区结对带动欠发达地区转型发展,深化产业链整合与供应链跨区域合作,引导各地根据不同资源禀赋和要素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引导要素资源有效配置,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通过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市场主体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推动全产业链和供应链协调发展。 

  二、依靠科技,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能力。把握全球产业链调整时机,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情况的信息收集、整理,找准薄弱环节,充分发挥长三角区位和基础优势,利用我省高校集中的科技人才资源,组织力量开展集成研究、协同攻关,重点加强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技术成果的开发与应用转化,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三、健全机制,进一步畅通产业链供应链连接通道。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中的跨组织连接机制,让产业链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参与企业通力协作,结成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上下游关系,充分运用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军企业与民营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互联互补的内在联系和生产分工,最大化实现各自的比较效益。打造综合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拓宽海域通道,加强沿海的海域通道建设,尤其是深海航道和码头建设,推进滨海港20万吨级通道,30万吨级码头建设。加大海河联动、海铁联动、海路联动、海空联动力度。 

  四、优化环境,进一步吸引海外高端产业链落地生根。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海外高端制造业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落地,打造先进制造业和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研发链外商投资高地,解决好当前存在的产业链、供应链隐忧。同时,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支持省内有条件、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与国外领军企业和研发机构的投资合作,推动更多企业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加强与韩国的产业合作,加大品牌宣传、资源整合、要素聚集、制度创新、政策扶持以及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在中韩产业园(盐城)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全国知名韩资密集区、韩资品牌高地;统筹全省面向韩国的招商引资工作,避免我省不同城市竞争,导致招商成本上升;推动国内主导产业的韩资企业聚集,特别是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等行业。 

  五、积极引导,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平台服务水平。加大对产业链供应链平台企业扶持力度,及时解决平台建设相关瓶颈问题。积极支持数字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实施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支持更多的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更加稳定和高效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以平台力量带动参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陈万庆委员(扬州瘦西湖旅游度假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江苏扬城一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就科技创新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提出建议。  

  2020年,传统酒店业受到疫情的巨大冲击,我们通过创新思维进行转型升级、运用新技术,实现了平稳过渡,逆势上扬。有几点体会: 

  一是注重技术革新,实现降本增效。充分挖掘利用太阳能、热能等新能源,注重水、电、气各方面的技术革新,享受到技术革新带来的实惠。 

  二是全面系统支持,提高工作实效。在工作中应用各类系统的支撑,提升效率,节约用工。 

  三是创新销售模式,带动品牌升级。全面开拓线上市场销售,运用公众号商城、小程序、抖音、淘宝商铺,与飞猪、嘻游平台合作,开发电商平台,树立网红思维,充分利用网络流量优势,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是加快构建供应链,确保持续快速发展。做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逐步构建食材供应链,实现精准控制成本、精准控制质量、精准控制效率。 

  建议: 

  加强分类管理指导。对传统实体经济创新给予更大的政策扶持及奖励,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人流、客流、现金流均下滑的大背景下,对企业进行社保、金融税收扶持。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方面,鼓励大型餐饮企业、连锁企业与“田间地头”合作的模式给予更大扶持。让企业能够拥有生产基地,既能减少中间环节,又能为农民增收。 

  阮新波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就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提出建议。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围绕这一重大使命,省委提出要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议: 

  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等教育中心和基础研究中心,加紧国家实验室的谋划和筹建,加大高水平人才的吸收力度,着眼未来,提高基地研究水平,解决卡脖子技术,占据未来新技术的制高点。 

  二、高度重视航空产业基地建设。江苏原有不少航空企业,但基本属于配套企业。两年前,航空工业沈阳飞机研究院在扬州设立协同创新研究院,这对江苏来说是难得的机遇,一定会吸收大量的配套企业来江苏设厂,形成完整的航空产业链,应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使江苏成为我国乃至国际航空产业基地之一。 

  周晔珺委员(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就创新驱动谋未来,赋能实业促发展提出建议。  

  江苏是经济大省,更是制造业强省。更高层次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全面提升,唯有创新驱动、赋能实业、再展宏图。建议: 

  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培育一批名品名企。一方面要巩固制造业基础,坚持实业导向。将质量作为发力点和突破点,提升产业的核心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的配置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技术创新的战略支持,深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强各产业的基础能力再造,持续提升产品的设计能力,完善产品的研发体系,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加强品牌培育,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领导力的产业名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高端企业,助推江苏的高质量发展。 

  二、培育发展高端精品和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价值链的分工地位。要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加强跨产业链的融通创新,大力优化产业链结构,大力提升产业体系的价值创造能力。要培育发展高端精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进一步梳理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加强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提升、材料创新、制造升级和产品开发水平。要培育发展高端产业集群,利用现有的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同时,通过“造链、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强化打造产业地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坚持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加强对国内外供应链优质资源的整合利用,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带动全产业体系的结构升级,提升江苏企业及产品在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三、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智慧工厂。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进程,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对技术改造或智能化建设的企业加大免息、低息贷款等相应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利于加快智能工厂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标杆示范的智慧工厂,为实现江苏产业全面升级打好坚实基础。 

  四、把握新机遇,打造江苏世界级高端纺织产业。我是来自于基层纺织企业的委员,衣食住行,以“衣”为首,中国的纺织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产能占到全球50%以上。而这其中江苏纺织产业总量35年来稳居全国之首,充分展现了江苏纺织业雄厚的实力。所以纺织产业更应在江苏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无锡、南通、苏州、常州等地拥有百年的纺织基因,底蕴深厚,在万亿GDP城市群中纺织产值占1/5以上,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群效应。无锡是百年工商名城,南通是中国家纺名城,苏州盛泽是中国纺织面料名镇。要充分发挥纺织集群优势,引导企业创新研发,加强品牌建设,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高端纺织企业。打造世界级高端纺织产业,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贡献纺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