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二届三次会议 / 联组会议
发布日期:2020-01-17 16:23 来源: 本站原创

  1月16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民建组、工商联组、科技一组、科技二组、经济一组委员和中共组、特邀二组部分委员,围绕“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这个主题进行讨论。副省长陈星莺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民建省委主委洪慧民出席会议,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阎立主持会议。

  马啸平、李赞、王建康、卞赋章、石磊、潘成华、李晓义、黄飞建、王勇、梁泽泉、薛驰、颜开、李向东、肖睿、胡长明、李心合、朱晓东等同志先后发言。 

  马啸平委员(南通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南通市委主委)就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提升江苏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的质效提出建议。 

  一、系统谋划布局,共绘区域发展“一张图”。一是加强长三角顶层设计。积极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推进江苏2035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找准江苏发展定位,优化区域功能定位,完善区域发展政策,促进要素的科学配置,在错位发展中实现与上海深度融合,积极与浙沪皖共同编制产业、科创、交通、生态等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打造区域共同体。二是合力构建长三角“多规合一”体系。与其他三省(市)探索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的“六个一”体系,即一张蓝图,纵向衔接、横向融合的规划体系,统一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数据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体系,一个协调组织机构,一套审批程序和一套法规制度,实现规划信息资源共享,实施效果共监共管。 

  二、深化江海联动,共建基础设施“一张网”。一是加快长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抢抓国家和长三角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大布局机遇,全面提升与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水平,推动交通建设由单一体系向综合枢纽转变,打造重要区域性交通枢纽。加快确定北沿江高铁稳定过江通道方案,全力争取南通新机场列入《长三角一体化民航协同发展规划》《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十四五”规划》以及国家2020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江海联运工程建设。二是大力推进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着力破除用海审批瓶颈;加快公铁水集疏运体系建设,与上海港、浙江宁波-舟山港共建世界级港口群,形成高效的联运体系。 

  三、坚持协同创新,共下产业提升“一盘棋”。一是加快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加快与上海等地共建高水平的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深化农业区域合作,吸引上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江苏建立种养基地。二是构建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瞄准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聚建设,瞄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动向,在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中谋求自身角色和定位,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我们自己从高原到高峰的“领头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优化提升,同时培育壮大“三新经济”,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李赞委员(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就规划与落实齐抓,“一体”与“个性”并重提出建议。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世界竞争格局、全国发展大局和区域合作全局,在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但目前企业的认知深度、参与热情、参与程度并没有完全“热”起来。一是落实顶层规划区域目标的合理差异影响企业精准预判。二是部分民营企业家思维定势及其引起的认识偏颇。三是小微型民营企业参与一体化的热情不高。为此建议: 

  一、更加注重在“硬”互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软”相融。即在大力推进道路交通、资本融通、信息联通等“硬”互通基础上,加大“软”相融的力度。一要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深度合作的公共信息平台。二要全面提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营商环境的契合度。  

  二、更加注重在“破”壁垒的前提下同步实现“立”规制。要梳理长三角地区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及政策法规文件等,把握相似性与差异性。展开时序上先“分”后“统”,先各地分别梳理,再由一体化领导小组统筹研究。要制定市场准入、营商环境、行政审批、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共同规则,破除所有制、规模、业绩、资质等与一体化发展不相符的各种壁垒。要加大“破”的强度和“立”的力度,既要加强领导、协同推进,又要精准攻坚,破除障碍、增进共识、立规立矩,更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三、更加注重在求“一体”的进程中切实体现有“个性”。制度建设上先“一体”后“个性”,制度建设上先统筹出台共同规则,再分别出台并实施差异化方案。要深入研究“长三角区域比邻区一体化与个性化发展”“都市圈圈层一体化与个性化发展”“飞地经济一体化与个性化发展”等课题,找准各自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通过资本化、市场化、混合化等多种形式探索更多助推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形态。     

  王建康委员(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党组书记兼省政府驻深圳(广州)办事处主任)就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下好江苏“先手棋”提出建议。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布局,而协同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正是落实这一战略的关键之举、先行之举、引领之举。在66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中,我省的吴江区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都最大,而且江苏具有成熟的园区建设、发展经验,理应更加重视和用好这个比较优势,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中率先开展更多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利用示范区这块“试验田”下好一体化发展“先手棋”。为此建议: 

  一、借助示范区打造世界看江苏制造业的“展示厅”。在长三角区域中,我省制造业有着良好基础、较大规模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其总产值约占全国1/7、全球3%。如何放大这一优势,并借助国家层面平台“搭台唱戏”,让江苏制造业产品更多地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可以说示范区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大好契机。当前,我们可以举全省之力,在示范区规划组建制造业产品展示厅及其配套展会的长期设施,设立示范区高端制造业发展引导基金,制定更有吸引力的税收分配政策等,以此吸引更多省内制造业企业在吴江设立离岸研发中心,并进行高端产品的集中展示。同时,充分发挥毗邻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地理区位优势,借助进口博览会平台,制造联动效应,让全世界的客商走进吴江就能看到江苏制造业,将示范区吴江区域打造成为世界了解江苏制造业的展示厅,江苏制造业拥抱世界的会客厅。 

  二、依托示范区建设打破行政壁垒一体化发展的“样板区”。目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已经进行实体化运作,成立了理事会和执委会,这是从国家层面打破行政壁垒统筹一体发展的探索实践。这对我省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强化省级层面在示范区建设中的组织推进,在示范区现有国家层面的组织架构基础上,迅速构建省、苏州市、吴江区三级联动机制,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规划布局、重大政策以及难题矛盾统筹谋划研究,抓住“十四五”规划窗口期,强化与上海、浙江的主动衔接,在示范区理事会的领导和指导下,积极开展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并加快示范区一体化建设成功经验在江苏的复制、转化,为我省苏锡常、宁镇扬及锡常泰、苏通跨江融合等局部一体化以及今后省内全域一体化积累模式经验、提供方法路径和样板,以自身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支撑、推动长三角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卞赋章委员(民建泰州市委主委、泰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就深化一体融合,提升区域活力提出建议。 

  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省级统筹、互联互通、协同合作、联防联控持续加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加速阶段。一体化发展,不仅是打通物理空间,而是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为此建议: 

  一、加强统筹规划、注重顶层设计,搭好区域融合主框架。一是做好规划衔接工作。在省级层面,从一体化的高度,加强设区市规划衔接,编制好全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二是统筹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完善现代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加快规划建设长三角北翼高铁过江通道、城际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尽快弥补区间交通短板。聚焦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培育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物联网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三是打造江苏发展中轴。加快推进常泰过江通道、盐泰锡常宜、淮兴泰铁路建设,打通长三角北翼承南启北中部干线。加快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南北共建园区建设,探索建立更高层级合作示范区。 

  二、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接轨世界,打造开放融合新高地。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开放的应有之义。一是重视国际规则建设。当前,民间投资意愿持续减弱,要加快复制推广自贸区建设创新成果,建立符合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更好地吸引和留住外资外企和人才。二是强化制度精准供给。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坚决清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最大程度实现市场准入便利化。搭建一体化发展服务平台,及时协调处理相关问题。三是放大试点示范效应。深化改革试点探索,推广集成创新经验,充分释放制度创新红利,推动苏南、苏中、苏北联动发展。 

  三、深化思想解放、创新体制机制,点燃一体发展主引擎。推进一体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政府合作协议解决不了问题,地区、部门合作成效也有限,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充分激发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性。一是打破行政管理体制障碍。在产业发展上建立合作平台与联盟,在医疗、教育等资源上互联共享,建立区域之间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和有效生态补偿机制。二是主动融入区域省份发展。建立跨区域共同发展基金,引导激励江苏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上海金融经济领域、浙江数字经济领域、安徽生态经济领域的融合对接,开展多领域、跨区域合作。三是促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机构及智库在研究推进一体化发展时,主动听取吸纳企业和民间代表的意见,更多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主体作用,促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展示江苏作为。 

  石磊委员(南通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南通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就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江苏集成电路封测产业群提出建议。 

  《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要求:“聚焦集成电路等十大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为我省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契机。 

  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2018年我省封测产业营收一千多亿元,占全国46%,占长三角64%,2019年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从产业的区域布局来看,我国进入全球十强的三大本土骨干企业,两家总部在江苏,且都有国家大基金的大规模投资。江苏集成电路封测产业不仅在长三角,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 

  从市场层面上,一是中兴、华为等事件掀起了芯片国产化的浪潮,民族集成电路产业正按照自主可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二是5G应用迎来大爆发,未来10~20年里,为集成电路封测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集成电路是一个以产业生态为背景要求的产业系统,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集成电路体量最大,而江苏是集成电路生态最完整的地区,稍加助力,就可以成为具有标志性的主导产业。 

  建议: 

  一、成立省市联动的领导小组。为形成省市上下联动效应和工作合力,建议由省政府领导牵头,以协调省市两级政府部门、海关、金融等力量,领导各方共同支持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做强做大,在产业布局、资源整合、产业投融资和有序竞争等方面,做好规划组织、统筹协调和研究制定相应扶持政策。 

  二、设立专项引导基金。集成电路产业是“吞金”产业,投入产出相对低,项目周期长,资金量大并要不断投资。建议参照国开行和上海成立1000亿专项扶持资金做法,开行支持贷款的项目政府补贴到实际成本为2%。在专项扶持资金使用上打组合拳,一是帮助企业所投的创新项目在初期有3~5年时间的孵化,二是用于补充企业项目资本金(补充30%到49%),三是贷款贴息方面,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贷款期内贴息50%),这样帮助企业三级助推,同时避免失去企业控制权。 

  三、省级协调对我省重大集成电路项目投资进口设备增值税实行“免征”政策。目前政策是企业投资环节必须先缴然后再申请退税,影响了企业资金周转并增加财务成本。进口环节增值税全部缴入中央国库,而退税由中央和地方各承担一半,影响了地方政府的现金流、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企业享受地方优惠政策,虽能如数退还企业,但地方普惠政策往往要考虑企业的税收贡献。 

  潘成华委员(江苏网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就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社会治理闭环提出建议。 

  依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进社会治理全闭环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基础工程。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推进。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治理工作推进机制。以大数据为引领,深度应用人工智能分析技术;以社会精细化治理为目标的网格化管理;运用更新理念、更新架构、更新应用,打造一个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处理的社会治理闭环。二是建设社会治理网格化系统,实现社会治理微、小、大循环机制。大力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机制建设,围绕“安全、稳定、有序”要求,通过基础信息“一张网”采集、事件处置“闭环”流转、多源数据“一体化”共享,联动平台“实战化”,确保隐患排查在源头、矛盾解决在网格、服务推送到身边,联动处置见实效。三是搭建数据共享平台,融合数据资源,构建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整合各类数据,建立各类专题数据库,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社会治安刑事态势分析、案件特征分析等大数据应用。四是依托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贯穿政法委、公、检、法、司业务,实现社会治理全闭环。引入人工智能,向智慧政法迈进。以OCR识别为基础,运用语义分析、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类案材料自动归档,类案证据标准指引,类案检索,非法证据、瑕疵证据、缺失证据智能提醒。 

  全面实现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社会治理全闭环,一要全力构建社会治理大联动平台。整合资源,把原有联动工作机制进行升级,从区县、市、省上升到长三角城市群,进一步完善机制,重新架构组织体系,实现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社会治理全闭环。二要建立社会风险分析机制,构建社会治理预警处置平台。建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政法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该综合平台是一项涉及多平台、多系统、多数据群的全新系统工程,重点关注犯罪嫌疑人、执法办案干警和社会公众“三类人”,实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处置。三要搭建社会治理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上建立标准统一管理制度。加强长三角标准领域合作,加快推进标准互认,按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探索建立区域一体化标准体系。 

  李晓义委员(航空工业金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就系统组网,协同共享,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航空力量提出建议。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区域协调、城乡融合、产业协作、综合交通、生态环境、市场机制等多个方面。从空间概念来讲,“一体化”不单是点与点,面与面的互联、互通、互动,更多的是在多维立体的空间下,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甚至是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复合渗透,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生态网络或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中,系统组网和协同共享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产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吴政隆省长去年5月份在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的发言中特别提到,要共同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共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共建世界高端产业集群。省领导在对江苏现有制造业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点到物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13个“种子”选手,要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作为高端装备代表的航空工业,我们责无旁贷。 

  航空工业的新战略是“一心、两融、三力、五化”。大力倡导军民融合,产业融合,促进航空产业与地方经济、与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与百姓生活融合发展。2019年,航空工业中小型军民无人机平台落户南京,并成为江苏省首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平台。航空工业近一年来,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先后将客舱系统生产基地、共性技术研究中心、液压燃油环控事业部落户江苏,同时推动机载系统总部入驻上海。航空工业正在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地方经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战略中来。以上战略部署就是希望通过平台公司集聚资源的能力,借助长三角一体化载体优势,带动地方经济和相关产业,快速构建起我们航空的产业圈、生态圈,实现空、天、海、地一体化发展。 

  协同共享机制的建立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非常重要。这里面包括信息的共享、交通的共享、人才的共享、技术的共享、教育的共享、医疗的共享等方方面面。2019年国庆期间,长三角三省一市启动了12315信息发布机制,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份假日出行指南,这是一个良好开端,受到大众的好评。促进一体化发展,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更高层面,更广层面的协同共享,构建人才、技术、数据、资源、市场等一体化协同共享的机制,推进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 

  黄飞建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江苏无国界控股集团董事长)就以航空产教城融合为突破,加快江苏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江苏航空产教城融合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城与产的脱节。只有少数城市,如镇江,明确将航空航天产业作为城市名片来打造,绝大多数城市未能充分认识到航空产业发展对于城市发展的带动效应。 

  (二)城与教的脱节。由于行政体制所存在的块块分割、条条分割、条块分割依然存在,城市规划、航空教育规划分属不同的部门,统筹协调不足,造成资金浪费,导致江苏省航空院校和专业的布点与航空产业和城市发展航空需求严重脱节,存在航空院校和专业布点规划与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航空的规划和建设。 

  (三)教与产的脱节。尽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别是校企合作,已经提出多年,但是教与产“两张皮”现象依然严重,目前仍存在航空人才技能与实际工作脱节、职业意识较差等问题。 

  二、加快航空产教城融合的建议 

  (一)重点战略调整。鉴于江苏省在航空产业基础、教育基础和城市发展基础等方面的优势,江苏应该抢抓航空业大发展的机遇,及时调整战略,明确将产教城融合发展作为重点战略,以省带市、省市联动,通过布局建设航空产教融合型城市,形成航空产、教、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高质量发展的局面。 

  (二)航空产业园区调整。航空航天装备是“中国制造2025”的十个重点领域之一。从“中国制造2025”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推动航空产业高端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航空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江苏各地市的航空产业园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差异化以及集群化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构建互助共生型航空产业生态圈。 

  (三)高等教育布局调整。航空产教城融合的关键点、连接点就在航空教育,难点在航空关键人才稀缺。为此,江苏高等教育要围绕航空产教城融合重点战略,迅速进行布局调整。在航空教育理念方面,不仅仅要重视学历教育,也要重视非学历教育。无论是航空专业布点,航空专业特色建设,还有航空科学研究,都要服务于航空产业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确保为航空业发展及城市发展提供所需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王勇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就创新协同,共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要破解“行政区经济”。突破行政障碍、消除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实现经济资源高效配置和自由流动,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要以行政区划的优化调整为突破口,优化生产力布局以及区域经济结构体系,采取合理合法的行政措施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其次,要以行政区划省级内部优化调整为契机,融合长三角省际示范合作区建设进程,消除省际壁垒,推进市场一体化。 

  二、要整体优化长三角营商环境。紧紧扣住投资经营者的核心诉求和关键需要。一是重点不在于“松”,而在于“公”。要放活企业、市场,更要给企业运营市场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二是重点不在于“少”,而在于“准”。管理清单要精简,但不是越少越好,关键在于准确适当,该管的要坚决管住,不该管的要彻底放开。三是重点不在于“惠”,而在于“信”。不是政策越优惠越好,而是要使之规范、稳定、透明、可持续,能给投资者带来信心。这就要求涉及营商环境的政策做到“四可”,即“可把握、可衡量、可预期、可信赖”。 

  三、要打造更优的人才环境。企业的发展,首要因素是人才。在人才引进与管理上要加大机制创新,更多地关注高端人才创新思维的“脑”的价值,而不是单单关注开发产品的“手”的价值,还要用政策与事业留住人才的“心”。要促进高层次人才在区域间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共享机制。可通过政府搭台,运用互联网手段整合高层次人才信息资源,建立实时互动的高层次人才交流平台。 

  四、要建立高效的科研协同创新机制。要加强统筹谋划,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推动各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理念全方位开展创新合作,力求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科技服务一体化、共建共享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创业载体等方面先行先试。同时,建议在长三角区域筹建三省一市政府和民间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的定位准确、治理结构清晰、资本实力强大的科技专业银行。要在长三角区域联合成立科创产业发展基金,创设债券市场“科创板”和“一带一路板”。要搭建长三角金融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统一的风险监测评估、排查和会商制度。 

  梁泽泉委员(江苏仁禾中衡咨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就主动创新练内功,助力高质量“一体化”提出建议。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区域加速融合的重要机遇期。但在参与服务长三角区域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民营企业对长三角一体化各种政策的知晓率不够;对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对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信心不足。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关键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创新机制,营造环境,合力推进。 

  一、注重理念创新,厚植融入基础。建立权威的长三角一体化政策信息发布平台,联结媒体、自媒体等信息传播载体,及时发布更新政策措施和指导性意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总结成功经验等方式,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投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为消除区域壁垒、促进深度融合持续地鼓与呼,当好长三角一体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的推进者。 

  二、注重机制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战略转型,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管理方式,加快实现企业治理机制专业化和产权结构多元化;推动民营企业各类主体升级行动计划,提升民营企业创新力、竞争力,支持创新型民营企业登陆科创板,培育打造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对接长三角优质创新资源,共建产业创新平台,开展重大技术联合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导民营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转型提升发展。 

  三、注重管理创新,蓄积优秀人才。搭建人才信息云平台,定期向民营企业发布重点引才目录、产业人才地图,组织民营企业家考察、研修等交流培训活动,提升民营企业家战略谋划、驾驭市场和创新能力;宣传先进典型,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使其有地位、有荣誉、受尊重;制定激励容错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误,依法保护其财产权和人身权;在海外人才和项目引进与管理上,加大机制创新,用政策与事业留住人才的“心”,为持续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积蓄更多力量。 

  四、注重平台创新,营造一流环境。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建立长三角重点领域制度规划和重大政策沟通协商平台,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提高政策制定的统一性和执行的协同性;建立科技、教育、人才、金融、医疗、旅游、环保等大数据平台,让区域内增量要素自由流动、存量要素共享共赢;构建长三角一体化问题快速反馈和协调处理线,及时处理基层和企业反映的问题,使“最多跑一次”改革覆盖整个长三角地区。 

  建议:一是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推进的合力机制,主动吸纳听取企业的意见,更多发挥企业、企业家、社会组织和公众的主体作用。二是进一步完善江苏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措施,创新土地、用工、投融资等方面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和导向作用。 

  薛驰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致公党南通市委副主委、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副会长)、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就创新机制,激发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活力提出建议。 

  中天科技地处江海交汇的南通市,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中天科技的成长史,就是不断融入长三角发展的历史。中天科技原是一家乡镇企业,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突破交通闭塞、地处偏僻对公司发展的制约,我们主动走出乡镇,走到南通开发区,又走进上海、走向世界。现在,中天科技已形成信息通信、智能电网、海洋装备等多元产业格局。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区域加速融合的重要机遇期,南通提出“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家在区域融合发展中充分受益的民营企业,我们更应当抢抓机遇,创新机制,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续写好中天科技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 

  一、共享创新平台。我们将紧跟长三角“领头羊”——上海的步伐,在上海建成中天上海科创中心,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高新项目,打造辐射南通产业基地的孵化器。同时,建立上海中天研究院,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建立数十个研发平台,依托上海的人才、技术优势,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共建联合创新实体。我们已经与宝钢特钢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合作开发特种殷钢;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研发特种铝合金电力导线,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我们还与上海材料研究所共同成立中天上材增材有限公司,推动3D打印用金属材料的研究成果在南通经济开发区落地转化。我们与浙江大学成立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海底观测网系统,参与多个国内海底观测项目,成为领域的绝对领跑者。 

  三、积极参与协同创新。作为一家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我们还将与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展开合作,建设工业互联网低节点,对接上海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成为“5G工业互联网”专家,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工业互联网产业协同发展,为工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推动,我们企业也应当发挥优势,主动对接,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颜开委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第702研究所研究员)就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出建议。 

  创建国家实验室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意义重大。2015年开始,国家在多个文件和会议上反复强调建设国家实验室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国家实验室是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是面向国际科技竞争的创新基础平台,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支撑。江苏省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前茅,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完全有实力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培育若干个国家实验室,全面提升江苏科技实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形成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建议: 

  一、深入分析江苏科技创新能力之不足环节,进一步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尤其要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工作的力度。江苏省2019年GDP已经接近十万亿,规模已经很大,但相比同样的制造业大省广东省,江苏仍然缺乏像华为这样的科技高峰企业,根本的原因还是我省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有限。对创新的投入不足,尤其是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还需大大加强。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大幅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二、加大投入力度,集中财力,培育若干个科技创新的高地,打造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江苏重大创新平台仍然较少,正在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以及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但总的来说,未来几年打造国家实验室级别的重大创新平台,还需要加大培育力度,着力增强江苏重大创新平台对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 

  三、加大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江苏创新创业。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实现江苏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吸引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到江苏来创新与创业。江苏有很多高校与院所,创新资源在全国位于前列,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组织强有力的研究团队,论证与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造就一大批杰出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李向东委员(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就积极发挥高校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科教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拥有一个国际科创中心和两个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以及南京、杭州等科教名城。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拥有高等学校423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8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7所,本、专科学生约420万人,研究生约38万人,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高校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技创新。建议: 

  一、积极推进省内的科教资源一体化。娄勤俭书记指出,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中,江苏“将充分发挥优势、拉长长板、做强特色,以自身更高质量发展支撑长三角整体竞争力提升”。江苏应该首先练好内功,实现省内科教资源一体化。江苏拥有15所“双一流”高校和众多的科研机构。但由于各单位相对独立,缺少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未能发挥整体创新能力,制约了江苏在国内外的科技竞争力。建议以江苏实施“一中心一基地”创新战略和南京实施“创新名城”战略为契机,打破体制壁垒,践行科教融合,遴选一批江苏高校以及研究所中的优势学科,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完备科学构架,以领衔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基础取得科学研究中的重大突破,攻克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二、支持长三角地区区域高校联盟。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第一资源。长三角地区高校众多,各有优势和特色,目前除了在部分院校之间有少量的交换生计划外,在人才培养一体化方面进展不大,区域间的共同发展还有很多壁垒需要打通。建议在课程互通,学分互认、本科生、研究生访学和联合培养方面相互协调,建立顺畅的区域流动机制,更好、更快地培养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长三角地区部分产业同质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不足,因此在科学研究导向上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包括华东五校联盟在内的长三角高校联盟给予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充分发挥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多的有利条件,在重点领域牵头组织大型科研合作计划,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肖睿委员(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就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苏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大幅提高新能源占比。新能源中,太阳能、风能、水能与核能是非碳能源,新能源中生物质能是碳中性能源。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既可以实现国家的承诺,也是江苏省理应担负起的经济大省责任。我省是光伏产业大省,素有“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之说,但自身光伏发电非常少。海上风电是江苏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亮点,但海上风电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安全可靠性要求高,对海工机械、高效电机与传动、先进控制提出新的要求。我省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光秸秆就有3000多万吨,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也是一种重要途径。江苏和德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借鉴德国的经验有益于提升江苏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德国使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代替核电,2019年上半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高达44%,创下新的历史记录。江苏也应当探讨利用新能源替代新增的常规能源消耗的途径,率先达到国家承诺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的目标。 

  二、实施“节能优先”战略,提高能效。能效技术是工业节能的核心,围绕着供能侧、传输侧和用能侧的不同需求,开展提高能量转换效率、降低传输损耗和降低能耗需求的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降低能耗需求的工艺再造,可以极大地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离子膜技术的应用,大幅度降低化工生产的能耗就是显著的应用案例。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既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也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强碳交易市场和生态碳汇建设。从长远看,全国乃至全球的碳交易市场必将形成,江苏应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建立全省碳交易市场,做实做大,并以此为抓手,推动低碳发展。结合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包括规划、装备制造、检测运维在内的生态环保产业,通过土壤修复、恢复矿山(含尾矿)植被和湿地公园等生态碳汇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碳中和。 

  四、大力支持新能源与能效科技创新。加大对新能源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支持力度,为我省庞大的新能源产业提供发展后劲,培养新的增长点。如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能源制氢与燃料电池等。建议成立“江苏省新能源技术产业化研究院”,汇集科技集团、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重点企业的力量,负责规划和遴选阶段性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组织产业技术攻关和技术成果转移,推动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走向中高端。建议成立“江苏省能效技术中心”,组建“政-产-学-研-用”多部门联动的咨询机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一规划遴选符合江苏产业特色的共性关键节能技术,组织实施技术攻关及其产业化专业,推动江苏主导产业的效能提升。 

  胡长明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4研究所首席专家、智能创造创新中心主任)就打造国际化创新策源地,赋能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出建议。 

  江苏综合经济实力在处于国内前列,但面临“有高原,少高峰”的现状。面对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带来的双重契机,必须借鉴广东、浙江经验,抓住机遇、发挥所长。为此建议: 

  一是加快培育国际化科技创新策源地,合理布局创新平台梯队。针对国家实验室级别的创新平台较少,建议加大培育力度,对标国家实验室,论证并筹建一批省实验室,形成创新梯队。引入全国乃至全球一流科技创新资源,建议依托我省智能感知龙头企业,先行先试,建设“电、磁、光、声”等学科的跨行业、跨领域开放型智能感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打造国家实验室奠定基础。同时江苏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建议每年科研投入增加5%—10%。 

  二是支持在苏央企依托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共建国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在科技协同研发、科研基础资源融合共享、成果双向转移转化、创新创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先行先试。以平台为载体,发布国防科技研发需求信息和指南,吸引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承担研发任务,攻克一批前瞻性、颠覆性的新技术,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地方产业发展。 

  三是推动构建适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产学研联合创新新模式。建议推动以“华东五校”为代表的一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基础技术支撑平台、创新孵化平台以及人才联合培养平台,形成适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学研联合创新新模式。 

  四是加大力度吸引国内外包括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高层次人才来苏创新创业,强化创新激励,以市场机制为杠杆优化科研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使用权和资源调动权,充分调动起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李心合委员(民建省委副主委、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与财务研究所所长)就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高等教育一体化支持提出建议。 

  长三角是我国区域协同化发展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地区。从“长三角城市群”到“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体现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型。 

  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交通先行,基础设施网络化互联互通;二是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而要推进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最根本的就是科技的一体化发展。科技创新和进步是推动长三角速度和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最关键因素。大学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协同化和一体化发展上应当先行先试。长三角拥有丰富的大学资源,协同发展必定能形成更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以支持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目前,长三角拥有普通高校457所,占全国高校的15.7%,“世界一流大学”入选数(8所)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数(26所)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5%和27.4%。长三角地区大学优势明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协同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长三角的大学协同发展虽已受到政府的关注和推动,但依然存在一些难以突破的瓶颈,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受行政区划、地缘优势和政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协同发展的意识和动力不强,协同决策机制尚未真正确立;三省一市的大学各自发展,大学教师、信息等资源尚未真正互通、流动和共享。大学的关系格局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很不匹配。 

  为此建议:第一,组织上,突破现有行政区划,将整个长三角区域视为一个大学功能区,组建一个权威性协同发展机构,建立协同决策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区域内大学的协同化和一体化进程;第二,组建长三角大学协同发展研究院,系统研究和设计大学协同发展的目标、原则、模式和路径等,强化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第三,通过资金扶持等方式,推动长三角地区的大学分步骤、分项目、分学科、分层次、多要素、多渠道、多形式实现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共同高质量发展;第四,设立长三角大学协同发展基金,由政府提供种子,资本化运作,收益支持大学的协同化发展项目。 

  朱晓东委员(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就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加紧开展江苏生态补偿需求调研提出建议。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为从太湖经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域输送到浙江、上海的巨量饮用水源提供水质保障,需要协调统一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汾湖“一河三湖”等主要水体的环境要素功能目标、污染防治机制以及具体措施。建议除了加快建立统一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和主要水体生态管控制度、两省一市共同制定实施一体化示范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法规,明确管控范围、管控标准和措施,探索建立原水联动及水资源应急供应机制,加强湖泊上游源头涵养保护和水土保持,共同制定太浦河、淀山湖等重点跨界水体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等工作外,建议江苏省尽快着手对苏州市吴江区及相关区域开展生态补偿需求的调研,查明需要进行哪些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工业产业企业乃至城乡居民点搬迁、农业产业调整等目标任务需要,相应地测算直接、间接货币化经济损失,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提供客观科学、调研依据。江苏省可组织相关地区、部门和有关专业技术单位开展此项严肃的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