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二届三次会议 / 联组会议
发布日期:2020-01-17 16:06 来源: 本站原创

  1月16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农工组,九三组,科协组,新闻出版、体育、福利保障组委员和中共组、特邀二组部分委员,围绕“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江苏”主题进行讨论。副省长赵世勇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省委主委周健民主持会议。

  陈建国、汤忠元、邹建文、朱爱华、朱伟、肖国民、王元慧、白云萍、褚宗明、龚震、董元华、周俊、冯晓婷、孙书存、龚丹、傅志伟、葛庆文、王修信等同志先后发言。  

  陈建国委员(农工党常州市委主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就改善企业危废收集处置难提出建议。  

  近年来,我省危废处置利用设施建设加快,危废处置利用能力不断增强。但由于我省危废产生单位多,产量增长速度较快,仍存在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危废鉴别能力不足、处置设施和技术相对滞后、小微企业危废的收集和处置压力较大等问题。建议: 

  一、完善措施,加强企业环保意识。建立企业环境绩效评估制度,由产废企业每年对自身的危废技术处置设施、一般管理、事件管理等内容进行评估,并由环保部门定期抽查。将绩效评估结果纳入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实现对危废产生单位的分级管理。完善危废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机制,细化对危废委托处置可行性分析的评价内容,针对危废类别和数量,明确污染防治措施,细化临时贮存措施的技术要求。 

  二、强化指导,落实源头分类和减量管理。加强对危废产生企业源头分类工作的指导,培育扶持危废专业鉴定机构,鼓励第三方机构为工业企业危废源头分类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工业企业危废种类识别、收集、贮存和利用处置,制定危废分类处置方案。建设综合性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利用5G技术推进危废物联网智能化管理,实现危废产生单位、运输单位、处置单位及环保监管单位信息实时互通互联。 

  三、积极探索,突出资源再生价值。由于各地产业结构、危废的种类和数量、技术水平和资金投入不同,废物处置和利用技术不能生搬硬套。要加大科研投入,通过集中研究一项或几项量大、有利用价值的危废再利用技术,促进我省主要危废污染治理。要开发或引入成熟技术,在废弃物中提取有价资源。对危废回收利用行业给予行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探索建立在环保部门监管下的危废交换信息中心,规范废物交换程序,疏通废物交换渠道,形成系统的交换体系,提高危废的资源化水平。 

  四、改造升级,提升全省总体处置水平。开展全省危废自行利用处置设施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限期升级改造或淘汰不符合危废管理要求的设施。鼓励危废年产生量较大的企业自行配套建设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同时配套建设在线检测和远程视频监控体系,建立自行利用设施危废管理台账,并按规定实施信息公开,开展企业自建焚烧处置设施共享试点。逐步提高处置企业门槛,加大引入国有资本和国际一流处置企业,提高处置企业整体水平,降低处置成本。 

  五、政府托底,打破小微企业处置瓶颈。要研究小微企业危废收集模式和具体需求,形成更有助于企业发展的集中收储平台,并在危废产生单位小、散、多的工业园区或一些行业集聚性明显的地区进行推广。平台应对辖区小微企业产生的危废进行全收集和分类贮存,指导小微企业开展危废规范化管理工作,并逐步形成分类收集、分类贮存和预处理等一揽子综合服务体系。并逐步建立危废处置补贴制度,循序渐进推广危废“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汤忠元委员(农工党无锡市委副主委兼秘书长、市政协副秘书长)就加强我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测水平提出建议。  

  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手段,虽然我省环境监测工作一直在加强,但仍存在能力建设缺少科学论证、监测技术体系滞后、专业技术能力落后、执法监管“最后一公里”机制不健全等短板。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规范标准长期研发机制,缩短新型污染物监测规范标准发布周期,推动环境监测纵深发展,满足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建立环境监测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机制,制定出台环境监测新技术应用导则,提高新方法新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速度,推动环境监测系统的技术进步,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 

  二、加强对能力建设项目的绩效考评。首先,把好购置环节关,在申报能力建设项目阶段,必须对项目的必要性、内容、绩效目标、性价比、使用维护成本、仪器可操作性等专业角度多方论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作出决定,避免造成仪器设备闲置资源浪费。第二,严格项目管理程序,对每个能力建设项目全程科学管理,对各类信息进行统一、科学、规范的管理,严格控制资金支付程序,严格按合同验收,坚决杜绝为了执行预算而先付款再验收或者打折验收。第三,加强能力建设项目绩效目标管理,仪器设备投入运行后,以项目申报环节制定的合理、可达、可评价的绩效目标为依据,形成绩效评估报告,确保仪器设备真正发挥作用。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机制。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需要高科技、先进技术及高层次创新人才。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将继续教育纳入单位年度考核,从制度上促使专业技术人员重视知识更新。制定正向激励机制,处理好基础监测工作和科研的关系,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主动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的积极性。 

  四、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体系。一是建成并尽快使街道、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发挥作用。监测监管细化和网格化,强化考核,让责任下沉到街道办事处和乡镇、细化包干,建立线上监测监控与线下快速响应的联动执法监督机制,确保监测、监管的有效性。二是加快推进城市区域精细化治理,尽快实现全境域大气防治、管控的网格化,各地区环境质量考核、污染监督管理责任主体下移到乡镇。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基层生态环境监管新模式,全面建立专人专司的乡镇生态环保机构,明确其职责并加快提升人员履职能力,切实对辖区内生态环境质量负起责,打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向最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邹建文委员(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就重视洪泽湖水生态安全,打造人水和谐生态示范提出建议。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水库,也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洪泽湖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存在水体污染、渔民数量较多且总体贫困、投入总体不足等问题隐患。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树立系统思维,提高治理协同化水平。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配套、全域修复、全域清流的总体思路,加快制订出台《洪泽湖生态修复规划纲要》,着力构建全流域可追溯、可监管、可问责、可统筹好治理保护机制,实现全流域的系统治理。 

  二、做好常态监测,分类风险防控,提高治理精准化水平。做好水环境指标常态监测工作,为污染防控,提供精准的大数据支撑。针对下泄污染,探索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罚企业非法排污和不达标排放行为;推动农村污水管网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将治污与改善住房相结合,兴建湖区农渔民集中居住点。 

  三、加大生态投入,保障群众权益,提高治理可持续水平。持续推进湿地保护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提高生态资源“造血”和“输血”功能。加大生态修复投入,建立洪泽湖生态修复补偿基金,建立健全渔民生产生活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来源。加大网围养殖退出的奖补力度,加快实施“渔民上岸”工程,增强渔民的社会生存能力,为渔民转产转业提供坚实保障。 

  朱爱华委员(农工党淮安市委主委、市监察委调研员)就加大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出建议。  

  大运河江苏段是南水北调东部输水通道,是沿线居民的重要水源地,也是贯穿江苏南北境内的重要黄金水道,更是重要的江淮生态廊道。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部分地区生态保护意识不强、联防联治制度不完善、沿线布局港口码头经营粗放等问题。建议: 

  一、着力做好顶层设计。我省要围绕“构筑高颜值的生态长廊”目标,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从保护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意义、战略意义、长远角度考虑,借鉴《江苏省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条例》,制定《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保护条例》和《京杭大运河保护规划》,确保依法依规保护大运河。 

  二、成立管理机构。京杭大运河作为江苏境内南北向的重要河流,上连山东省,下接浙江省,贯穿我省徐州市等8个设区市,覆盖范围广、人口多、协调难度大,建议成立省级层面京杭大运河管理机构,重点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生态环境修复、文化旅游发展、河道水系治理、航运绿色转型、宜居家园建设等领域建立专项合作机制,强化议事决策能力,增强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系统性。 

  三、着力治理流域污染。以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为契机,优先保障饮水安全,对运河沿线县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隐患整治,全面排查清理不符合岸线利用规划,不符合环评、能评、安评要求,以及威胁运河遗产安全水环境的项目。系统治理城乡黑臭水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开展针对违章建设、违规排放等行为和小码头、小砂场、小企业、堆场等场地环境的综合整治,清理大运河违法排污口,让沿河人民拥有更多的亲水环境。 

  四、严格环境风险防控。开展大运河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调查评估,从严实施环境风险防控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制定环境应急预案,明确各地区、各部门的职责,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 

  五、着力保护生态系统。我省大运河沿线自然生态禀赋优越,拥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重要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生态红线总面积的56%。建议结合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以及江淮生态大走廊、南水北调东线清水走廊等建设,更大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湿地等沿岸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强化联防联控,构建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保障京杭大运河水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朱伟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河海大学大禹学院院长)就水污染治理提出建议。 

  当下,水污染治理投入巨大但治理效果仍不显著。为此建议: 

  一、重视基础数据统一,以污染负荷总量消减为主要目标。环保督察、水质管理大多数都是以断面水质为目标进行考核、检查。但江苏大多数河道湖泊处于河网地区,断面水质受到外流域与交错河道客水水质的影响,大多数断面水质与断面所在地区的污染负荷关系不大,对段面的水质考核责任落实在当地政府,存在很大问题,这就引起了一系列短期达标应急措施多,但长效治理、可持续的效果少,大大降低污染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每个地区的污染负荷基础性资料不足、区域内产生的污染负荷总量不清楚,太湖还没有统一确定的水质监测点,所以水质不改善、断面不达标的责任主体不明确。针对河网地区水污染治理,要加快构建区域网格式的污染负荷数据库,每一个行政单元内所排出的COD、TN、TP的负荷量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第三方核定的数量,这样管理上就可以设定以污染负荷消减为目标的责任体系,只要每一个网格的污染负荷减少了,河网地区的水质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改善。同时,要与太湖局协调建立统一的太湖水质监测点和监测、评价方法,准确掌握太湖水质变化的实际情况以及驱动原因才能体现铁腕治太、科学治太的效果和效率。 

  二、确保措施落地,让关键措施走下纸面、写在大地上。加强对管网的检测、修复,制定针对管网收集效率进行监督的督察制度,不仅仅是概念上纸面上的提质提标问题,应该有目标、有督察、有责任,让管网问题的解决变成行政责任。另外,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控制比较难。农村建设了一些就地的处理设施、农业研究了一些面源控制方法,但是实际投入应用,发挥实际效果的比较少。有些方法不对症、不可落实,找不到责任主体来落实,应该把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农委的工作、村镇一级的管理工作挂钩,建立相应的责任体系,才能切实解决农业农村的污染问题。 

  三、尊重科学、可持续治理。水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事态紧迫,久攻不下未免出现急躁情绪。但水环境的改善、水生态的修复有一定的自然规律,往往具有迟效性、缓效性的特点。因此,对太湖问题、农业面源问题、畜禽养殖等难以解决的重点问题,应以污染负荷消减为基础,制定出科学、长效的规划,尽可能发挥非工程措施的长处,按规律来做,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可持续的治理。 

  肖国民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东南大学委员会主委,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化工时刊》杂志社社长、主编)就全面梳理污染源,加大整治力度,确保美丽江苏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提出建议。 

  为破解“重化围江”、推动化工园区转型发展上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议: 

  一、促进高技术发展应迅速成为我省绿色发展的主题。纵观当今的高技术领域,没有哪一个能离得开化学化工,作为站在化学化工领域最前沿的江苏省自然应当迅速加入到应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术提出新挑战的行业中去。传统化工产品完全可以通过“砸笼换绿”“腾笼换鸟”调整产业结构。 

  二、组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研究平台。针对废弃木家具、废弃皮革、废塑料、废轮胎、废一次性电池和铅酸电池、锂电池、废家电等相关领域研究和企业进行相关政策扶持。设立科研计划和企业免征税等优惠政策。 

  三、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要求有应用化学家介入地球系统工程领域,从化学、应用化学的角度理解我省生物圈中整体复杂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生态平衡、区域环境和变化的重大影响。建立相应的咨询机构。对被污染的土壤和开采后的矿坑,可采用种植根系很发达的速生竹柳和香茅草,这种植物可以将镉、铅吸收到根叶上面去,既绿化了山体,两种植物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培养冬季全省全民义务扫雪的意识,避免撒溶雪剂造成的二次污染和对道路两边绿植的伤害和土壤的污染。 

  四、强化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研究与改进用于运载工具、武器和防护服等军事用途的高强、轻质、多功能的材料与复合材料及高效安全的固体、液体燃料。发展检测化学试剂、生物试剂、辐射和爆炸物的可靠耐用的高灵敏检测方法与仪器,及小型便携的用于个人防护或远程部署的分析装置。发展能够缓解化学、辐射和生物恐怖袭击及可消除袭击所造成污染的有效手段。研究能检测食物和饮水中所含有毒物质及解毒的技术手段。 

  王元慧委员(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就推动长江大保护提出建议。 

  昨天吴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长江治理既给了定位,又描绘了未来。去年11月,我陪同省政协领导一同就长江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视察,在视察调研中,深切感受到沿江各地对长江大保护工作都十分重视,工作力度持续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推动工作存在不平衡现象、沿江岸线利用布局不尽合理、长江船舶污染治理面临挑战、环保设施建设整体较为滞后。为此建议: 

  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切实增强推动长江大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把握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五个关系”,强化“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下好“全省一盘棋”,统筹规划调整沿江地区产业布局。加强全省产业布局规划中的统筹协调和推进力度,统一出台涉及长江大保护的有关政策文件,加强业务指导。 

  三、严控化工布局安全风险。化工园区与人口密集区、重要设施、环境敏感目标之间,严格设立隔离带和安全防护距离,完善化工园及周边监控、消防等智慧应急体系。 

  四、加快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环保设施处理能力短板。 

  五、提高长江运输行业污染防治水平,切实解决船舶污染物直排长江的突出问题。加强危险品运输船舶管控水平,加快建立防污染应急反应队伍和应急能力建设。 

  白云萍委员(常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就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推动长江大保护提出建议。 

  常州拥有长江岸线18公里,位于常州高新区的滨江经济开发区内。我们制定了三年规划,确定了12项工作重点,43项任务,从而加大生态保护。作为常州市沿江产业的主要承载区域和常州市绿色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滨江经济开发区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亿元,工业经济总量跃上千亿大关,形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港口物流贸易三大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成为常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就我们遇到的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建议: 

  一、加强组织协调。发挥“两个指挥部”的作用,打通城市之间的壁垒。 

  二、加大政策扶持。我们省要给地方一些时间,给予资金,帮助地方提高造血功能。 

  三、鼓励创新实践。关于天目湖的保护,现在天目湖是二类水质标准,天目湖问题分为上游、下游的问题,上游安徽境内沿岸大量养殖,必须在省级层面联合研究,上下游系统治理,从源头上进行保护。 

  褚宗明委员(省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省审计厅巡视员)就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重要制度安排。近年来,省审计厅紧扣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结合江苏资源禀赋特点,积极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机制,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太湖水治理等专项审计,主要发现政策执行不到位、资金使用管理不到位、项目建设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加强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督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及时出台文件,落实中央、省生态文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实行严格的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人大、审计等应跟踪督查政策落实情况,形成监督合力;广大群众和实体应广泛参与,共治共享,建立立体多元的污染治理体系。 

  二、加强相关主管部门的执法监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在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认真梳理监管范围内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重大隐患,加大执法力度,对重大生态破坏和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保持零容忍态度,予以从严处理,并堵塞制度漏洞。 

  三、加强对违法违规问题的追责问责。坚持党的领导,严格落实党政主体责任,严肃追责问责,建立完整的绿色政绩考核体系,提高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切实依法处置,提高违法成本;把群众的真实感受作为检验标准,确保统计考核数据真实性,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龚震委员(苏州海关驻邮局办事处一级主办)就作了发言。 

  2019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要“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但是,当前一些地方的“运动式”治理,打破了记忆,打碎了乡愁。 

  一些地方为了创卫,街边小贩、门脸小铺一夜间成了强制措施的“行政相对人”;为了“天际线”,从事城市苦脏累活的人口黯然返乡;“运动式”环保执法面前,许多通过环评的企业也无法预期自己能否过关,不如关门停产。农村的一些地方散养的家猪几乎禁绝,大大小小的养猪场或因离人居太近,或因环评不达标被铲平,那些“达到环保标准”留下来的大型养猪场也因环保成本上升面临亏损。 

  在农村,家家户户养几头猪,也是乡愁的一部分,一来吃剩的饭菜用来饲养家畜,并没有多少成本,也可以减少对水土的污染;二来逢年过节杀猪宰羊,是一种节日喜庆仪式。没了猪粪对环境的污染,鸡鸭鹅粪的污染就凸显出来了。有的地方以环保的名义,农村鸡鸭鹅都不准养,“人性化”点的地方只准养5只鸡,没了房前屋后的鸡,池塘里的鹅和鸭,农村还像农村吗? 

  环保,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河湖更加干净,空气更加清新,城市更加整洁,老百姓都会点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当前环保的重点是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环保不能背离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出发点。 

  目前,国内政府部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显著提升,但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显得迟缓。我们常说某项工作要实现“1+1>2”的效果,但有时得到的效果却是“1+1<2”。这与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考核机制有关。当其中某个部门追求本部门绩效考核的最优时,因为部门间利益存在排斥与互耗,整体绩效就达不到最大化,就会出现“1+1<2”。因此,要做到统筹协调,真正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同步现代化。 

  董元华委员(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就农田污染防治需高度重视土壤质量活化工程提出建议。 

  我省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分类施策”的原则,“十三五”以来,农村污染防治制定了一系列条例,在农田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但只是在“标”层面寻求解决办法,尚未从“本”层面下功夫。在农田污染防治中,应高度重视土壤质量活化问题,土壤质量改善是根本。只有抓住根本,才能事半功倍。建议: 

  一、着力推进土壤质量退化与活化方面的科普宣传。在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土壤质量退化与活化方面的宣传,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大力助推农田污染防治工作走向深入。 

  二、进一步加强土壤质量活化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示范工程。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紧缺以及土壤板结和耕层浅的问题,充分利用5G等信息化技术,继续加大技术创新,重点研发集土壤修复、活化、改良与施肥、播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机具及其配套技术,从实际需求出发,做一些技术优化,在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优势产区和设施农业集中产区,建设技术集成示范工程。 

  三、积极组织和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土壤质量活化工程。美国农业从业人口只有2%,但从事农业技术服务的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14%左右。我国农业服务产业将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返乡创业人数已突破840万。建议结合农民回村创业和退伍军人安置,积极引导和组织开展社会化土壤修复技术服务队伍。引导社会资本积极进入土壤修复工程领域,鼓励探索新机制,引导农村合作金融、农业租赁金融、农业信贷保险等参与农田污染防治攻坚战。 

  周俊委员(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苏州市委主委、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就优化我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提出建议。 

  我省化工企业数量及化工产业收入均位列全国前列,近年来,我省坚持安全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开展化工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全力推动化工园区(集中区)整治提升。但目前,化工行业仍存在化工企业定义不明、企业关停计划缺乏调研支撑、化工区管理标准不够细化、化工企业发展空间不够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明确定义。加快明确化工企业定义,细化分类。根据终端产品来确定行业准入,对药品、日化、微生物等行业进行分级分类。由审批部门管行业准入、条线部门管过程工艺,各司其职。 

  二、细化标准。组织环保、应急管理、消防等主管部门,针对化工企业编制统一的细分行业管理标准,并以此标准联合多部门进行化工企业调研。对于符合要求的企业,加强后续管理,对于不达标的企业,责令整改,对整改不达标和问题严重的企业,一律关停。 

  三、强化管理。不能仅从数量上压减化工园区(集中区),要在摸清底数、分级分类的基础上,围绕新型发展出台细化行业和类别的管理细则,并对全省化工园区统筹规划,哪些园区发展高精尖的产业,哪些适合做有大型反应的化工集聚地,哪些只保留研发不开展产品生产活动,按照规划组织实施。 

  四、鼓励创新。鼓励化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高端精细化工领域的研发。鼓励企业加快智能生产改造。对精细化工、高端药剂等行业进行多方位的引导和扶持,带动行业的发展。 

  冯晓婷委员(新浪江苏总编辑、全国青联委员、江苏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南京市新媒体人)就运用社交媒体讲好环保故事,立体展示美丽江苏建设成果提出建议。 

  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江苏省如何总结环境治理成果,展示生态环保铁军和全社会各方面环保参与者的形象,如何真正深入入心,立体展示美丽江苏的建设成果,提四点建议: 

  一、在传统媒体宣传的基础上,加强社交媒体宣传模式。江苏生态创新样板的成功打造、环境质量“看得见”的更美,这些点赞离不开广大群众基础。传统媒体公信力比较强,传统受众比较多,受众群体比较稳定,而社交媒体有着广泛的网民基础,加强社交媒体宣传模式,并非将原先发布在传统媒体的内容直接搬到网上,更需要有开放的心态,符合网民使用习惯、熟悉网络语言词汇,抒发真情实感,提高讲故事的能力,才能获得共鸣。 

  二、积极开展“我的环保故事”短视频征集。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Vlog、直播等传播方式已成为主流,中国生态环境部正在社交媒体上开展“我的环保故事”视频征集活动,建议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加大力度跟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视频征集活动,如创意Vlog、蓝天碧水美景、榜样人物风采等,发现、展示和传播江苏各地市的环保人、环保志愿者,展现他们的辛勤付出,大到为生态环境建设做出的贡献,小到做好身边的环保细节,利用社交媒体传播快、覆盖广、形式活、互动强的特点,打造一批江苏环保主题的优秀视频作品,为江苏环保典型人物点赞,也让美丽江苏真正走进每个人的心中。 

  三、组织网络大V行探访、直播。邀请正能量、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名人考察、探访,可以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江苏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通过近距离的大V直播,正面发布更多生态美景,借助他们的智慧与力量,全面展示江苏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积极实践与成功,在网络上形成广泛关注,同时深入宣传环保理念,吸引更多网友参与进来。 

  四、做好相应准备与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社交媒体是当前主流的网络传播平台,也是不同意见的网络聚合平台。为稳固江苏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良好成果,在加大宣传的同时,也应做好相应准备与预案。 

  孙书存委员(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生态系主任)就环境保护中的政策执行提出建议。 

  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长江依赖程度很高,长江岸线是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省岸线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议: 

  一、镇江的江豚保护区主体是江面,不是陆地。保护区设立时可能因为追求补贴申报范围过大,除江面外,还包括了很大面积的陆地。后因环保督查,非法农业种植和渔业养殖被清退,风云景区被撤除。建议考虑修正保护区范围、更正生态红线。盐城保护区也有类似问题。 

  二、长江岸线功能分区:目前的分区都特别强调生态岸线的比例(最低22%),划分成生态用途。例如,无锡江阴生态环境容量不足,长江岸线开发强度仍然较高;部分环境敏感区、生态红线管控范围内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化工企业。但是,对岸的靖江却能设立1/3开发性保护,1/3永不开发,1/3绿色发展。可考虑协调两地的指标。 

  三、沿江小化工必须一律关停并转,最好是并转,但现在是搬迁。建议与国家生态环境部协调合作,建立黑名单,小化企业关停,不能搬迁,跟踪这些小化工的去向。 

  四、农业污染要区别对待。农业面源污染,例如养鸡场和养猪场的粪肥,只要处理得当可以管理好。希望对养鸡养猪的农户优化管理,而不是一味不准。 

  龚丹委员(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江海晚报记者)就强化媒体责任担当,守护江苏蓝天白云提出建议。 

  两会前夕,媒体发布了一张喜人的江苏2019年度环境质量“成绩单”,在这一过程中,包括南通在内的全省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不遗余力地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鼓与呼,成为坚定的生态文明传播者和实践者。由于生态保护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工作,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果仍比较脆弱,治理长效机制仍需完善。为此建议: 

  一、放大新闻监督效应,实施精准“曝光”。在新闻采访中,媒体要主动作为,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线索及时摸排梳理,列出“暗访踩点”清单,甚至进行媒体联合、连续采访,进一步放大新闻监督效应。在新闻采访中,力争全要素同步采集,报道内容从问题成因、百姓感受、整治措施、责任明晰、落实时限等方面逐项呈现,确保实现“线索准、问题实、整治好”的曝光靶向效应。同时也要注重新闻“回头看”,配合相关职能部门确保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会“死灰复燃”。 

  二、搭建媒体平台,强化环境失信行为公众监督。建议通过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平台设立重点环境问题“曝光台”“回音壁”“致歉栏”,在曝光环境问题的同时,鼓励失信企业公开致歉,主动亮丑揭短,强化公众监督,引导建设环境诚信企业。 

  三、将提升生态保护意识融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宣传工作中,提升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目前,我省把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弘扬地域特色文化的重大载体,生态文旅悄然勃兴,群众关注、参与度高。如能将生态与文化、富民共融共生,则可以实现河与城、河与人的和谐共生。 

  傅志伟委员(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就提升环保安全治理,促进高端电子材料企业健康稳步发展提出建议。 

  我是来自化工企业的委员,作为一家半导体材料公司,也是一家高科技的精细化工行业企业,在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江苏的过程中,收获颇丰,体会也很多,对携手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徐州博康是专注于集成电路关键光刻材料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使用化工产品企业。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站位高远,立足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启动实施全省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不仅淘汰了落后产能,同样也消除了不公平竞争。省里这一专项整治行动,对于我们这些依靠技术竞争力的高端电子材料企业,意义尤为深远。一方面,我们公司上下强化了安全与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正因为我们公司在这方面的超前谋划,始终遵循“安全第一、生态优先、绿色环保”的理念,工厂设计使用全集成自动化、可扩展性、稳定性、统一组态、维护方便等特点的DCS和SIS安全管理系统,同时对生产单体成套设备集成,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监控、通讯与数据共享,实现了智能生产智慧管理的现代化模式,即环保与安全的投入也加大了,门槛增加了,订单也更集中了,形成了良性循环。建议: 

  一、由于集成电路产业前期研发资金投入大,产品验证周期长,而且大部分都是化学的过程,恳请对集成电路材料企业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再倾斜 

  二、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上给予更多的保护和支持,更好地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葛庆文委员(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社长)就用好新闻出版的宣传手段,营造全民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提出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委娄书记在报告中说: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在解决“重化围江”和苏北小化工问题上绝不手软!要把“安全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为行动准则,决不以牺牲安全、破坏环境为代价搞发展,牢牢守住“稳定、安全、生态、绿色”的底线。 

  我省在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的新闻出版单位,我们必须谨遵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发挥自身的宣传出版专业优势,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为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助力! 

  一是面向广大干部出版一套有关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条例解读,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面向一线企业出版一套不同门类污染防治的操作手册,特别国外已经出版的,为我所用,为工程实施提供指导。 

  三是面向广大群众出版一套污染防治从自身做起的科普图书,为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提供样板。 

  四是面向广大学生出版一套保护环境的教育读物,为生态文明建设长久化提供绿色理念。在出版纸质图书的同时,开发电子书、有声书、手机APP小程序,以动漫化、图文化、视频化来宣传污染防治保护环境,努力营造全民防治污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风气。 

  王修信委员(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就环境保护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协调问题提出建议。 

  要科学评估我省环境容量和承载力。我省是外向型经济,省内土地、资源、环境、水资源等环境容量已经达到饱和,解决未来发展的瓶颈,不走出去,经济发展就很难有一个大的突破,要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向外省、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国外,制定相应的政策,在财政支持、政治支持、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大倾斜支持的力度,做到环境保护与江苏经济走出去、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