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振明委员代表民进江苏省委员会发言
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同等重要。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省基层社会治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不断创新实践,探索治理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转型期,各种矛盾问题易发多发,各种利益诉求层出不穷,各种不稳定因素交织叠加,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基层社会治理资源配套不足,权力小责任重,权责不匹配。大量的人力、财力和信息资源集聚在省市级,而具体的工作落实在基层,社区工作者往往因消息滞后,面临问责;一些工作缺乏执法依据,上级要求仍需执行,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矛盾;一些问题久治未绝,无人认领,社区只得兜底。基层社会治理没有资源配置权限,却要完成不相匹配的责任担当。二是社区群众需求多元诉求复杂,任务重待遇低,社工流失严重。社区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但基层群众治理主体虚化、参与度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主要依托街道和社区,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要应对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的群众需求,往往捉襟见肘,疲于应付。缺乏群众认同和有效激励手段,基层社工人员加剧流失。三是大量使用手机软件管理,“千条线、一根针”,工作量更大。现代信息技术极大提高了工作效能,但对基层社会治理来说,因没有优化整合,反成“忙中添繁”新成员。各种政务平台叠加,互不兼容,一个社区工作者要常备3部手机,分别应对近40个政务平台和APP。重复的各种资料填写,不断加塞的网格化管理新内容,逐步演变为滚雪球式负担。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从基层社会治理抓起,摸清现状,找准症结,优化资源,提升治理成效。为此建议:
一、系统谋划,高位部署,推行一张蓝图绘到底。基层社会治理是省委省政府为民服务的重要工作,应成立由省主要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系统谋划,分步推进。摸清基层社会治理现状,结合全省治理的总体部署,明确目标,细化任务,科学系统地指导全省有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丰富拓展基层民主协商举措,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构建公众参与的第三方绩效评估体系。适时制定出台“江苏省基层社会治理减负若干实施意见”。
二、权力下沉,问责上移,厘定一份工作职能清单。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划分权责清单。明确部门行政权力和基层自治权利的界限,全面清理和长效规范社会创建评比等事项,建议由政法委、民政、人社等部门牵头,自上而下,建立职能部门工作进社区的行政事务清单准入制度,对党政部门、群团组织等向基层社区设机构、派任务、下指标等实行备案审批。切实将资源配置的权限下移,将责任承担的主体上移,着力解决职能错位、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努力给基层社会治理“松绑”。
三、盘活资源,打破壁垒,抓好一个大数据共享平台。努力将技术进步的优势转换为治理效能。在省里统一领导和规划下,建立健全全省可共享的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打通部门数据分享壁垒,制定共享数据清单,统一规范基础数据信息采集和储存标准,逐步消除部门之间在数据直接调用上的障碍。减轻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压力,方便基层群众共享“一站通”服务,真正实现各级各部门、各类社会治理服务网络联通与共享,用技术的力量推动实现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