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二届二次会议 / 媒体报道
发布日期:2019-01-17 17:01 来源: 南京晨报

  江苏是人口大省,老龄化程度较高,截至目前,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近23%。如何在我们老去时,能够让老年生活品质处于较好的水平上?与养老相关的提案、建议成为今年两会上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江苏将加大养老服务力度。究竟我们该如何做?当前最急迫需要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养老服务存在不足 多份政协提案关注

  今年的省两会多份政协提案与养老相关。省政协教卫体委员会在一份《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养老事业发展的建议》中提出了当前养老工作的紧迫性。截至2017年底,我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56.21万,占户籍人口的22.51%,高于全国5.3个百分点。到2030年,我省老龄化率预计将达到33%,老年人口在医疗、照料、护理、康复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给社会服务带来巨大挑战。

  省政协委员徐平在《加强我省养老机构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中表示,调研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全省有1756.21万60岁以上老人,按15%的护理比例,有约263万老人需护理。就算以远低于国际通行的3:1标准(1个护理员照顾3个老人),以1个护理员照顾20个老人的比例来算,就需要13万护理员。但截至2017年底,我省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为35673人,缺口达到9万多人。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在《关于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措施落实的建议》中也指出养老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短板,“由于缺乏社区功能统一规划,部分老旧社区养老服务用房面积不达标,设施不全,缺乏日托床位场地,且受服务人员人数、文化等限制,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负责该提案调研的省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杨志健指出。

  省政协委员、省记协主席周跃敏的提案也聚焦养老问题。在《关于推动江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中指出,截至2017年末,我省各类养老机构2463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达到198家,民办养老机构达到1130家,共建成2万多家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但是,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一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已挂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重形式轻内容,重硬件轻服务,部分服务项目仅为摆设,有的项目没有实际意义,受益老人或参与老人不多。当前我省社区居家养老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老年医疗保健体系还不够完善及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缺乏。其次是养老资源分配不公,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并不是每位老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也不是最有需要的人就必然能获得服务。

  补短板重在人才培养 学校可设养老服务专业

  记者注意到,在多份提案中,相关人才培养被提到非常关键的位置上。

  杨志健指出,目前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呈现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趋势,且缺乏老年服务常识和护理技能,加之人员流失比较严重,服务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进一步影响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杨志健给出具体建议,一是大中专院校设立专门的养老服务专业,加快培养专业型养老服务人员,政府可提供免费入学并要求毕业后须从事对应专业工作3年以上。二是对现阶段已在养老服务行业两年以上、持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给予岗位补贴奖励,奖励按年数累加,以稳定人心,留住人才。此外,还要持续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养力度。医学院校要加强老年科、全科、康复专业知识的教学,有目的培养引导更多专业人才进入养老服务业,想方设法提高医疗保障在居家养老中的作用,由当地基层医院、医养融合型养老院、签约家庭医生等设立社区医生点。

  周跃敏建议加快培育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综合队伍。“政府有关部门要与教育部门制定我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配套规划,鼓励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以助学、奖学、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选择养老服务专业,加快培养‘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学生,特别是要培养适合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综合型配套队伍(餐饮、医疗、家政、陪读、精神慰藉等);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远程学历教育。”

  徐平委员则建议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改善从业人员待遇,如通过健全补贴津贴制度,建立起拴心留人机制。

  启动智慧健康养老“时间银行”

  省政协委员吴铁俊则在提交的提案中建议,尽快启动智慧健康养老“时间银行”。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起来,就像在银行存款一样,把自己为别人服务的时间累存起来,当自己遇到困难需要得到别人帮助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的时间”。吴铁俊提出,通过“时间银行”养老,本质上是一种民间互助的循环服务模式,这对社会资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政府可委托高校或研究机构,协同社会深度组织开展启动“时间银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条件具备的城市或社区加强实践,形成阶段性学术成果和可行性运作模式后,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使志愿服务的理念和自助互助养老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相结合,在完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硬件设施规划建设标准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加强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质量的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参与“时间银行”服务的志愿者的培训,出台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和心理关爱等方面的服务标准。

  建立信息平台 运用大数据提供精准养老服务

  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将大数据充分运用在养老领域,可使“短板”迅速补齐。

  周跃敏建议,建立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提供精准养老服务。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必须精确掌握老年人的需求,运用大数据,根据需求完善服务。可根据具体情况,以社区居家养老短期照料的功能同专业养老院长期护理的功能相结合,但前提是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了解老年人的真实情况和需求,对资源进行调配。建议建立城市居民养老信息平台,将老人的年龄、身体情况及子女情况汇聚于信息中心,运用大数据,将养老需求和养老机构进行匹配对接,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养老服务。

  省政协教卫体委员会也建议,加强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家政预约、医疗保健、商品代购、信息提示、紧急救助等线上、线下服务资源,建立老年人、家庭成员、街道社区和各类服务机构的多方联动机制,不断充实“互联网+养老服务”的发展内涵。推行“虚拟养老院”和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构建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的信息支持系统,实现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多级互通互联和全方位覆盖。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黄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