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二届二次会议 / 联组会议
发布日期:2019-01-15 22:23 来源: 本站原创

    1月15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民进组,工青妇组,文艺组,新闻出版、体育、福利保障组的委员,围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主题进行讨论。省政府副省长王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主委朱晓进主持会议。 

  钱振明、徐平、姚兆余、王啸冰、龚莉莉、王维婷、张勉、郑泽云、刘伟冬、袁小良、朱传耿、冯晓婷、史曙生、马永青等14名委员先后发言。 

  钱振明委员(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民进苏州市委主委)就加强我省工业遗产保护提出建议。 

  工业遗产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江苏工业遗产与江苏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中国具有重要地位。江苏工业遗产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数量丰富,分布集中。地域分布较广,但相对比较集中,其中又以长江和京杭大运河沿线为主要集聚地。二是类型齐全,种类繁多。包括了工业遗产定义所涉及的工业文化遗存的各种类别及关联的非物质遗存、工业景观和背景环境。三是结构多样,风格各异。我省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内容丰富,不同时代的工业建筑具有不同的建筑特点。四是内涵丰富,价值较高。现存工业遗产中,不少企业曾是当时所属行业的开创者和领跑者,为研究江苏乃至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一些地方,工业遗产所蕴涵的巨大价值和文化重要性及其之于城市文化的见证和城市形象的塑造等方面的作用,尚未获得足够的认识和普遍的重视。二是缺少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目前在工业遗产方面没有统一完整的规范,绝大多难以纳入依法保护的框架,管理部门也未明确。三是保存现状堪忧,开发压力较大。未被认定为文物的工业建筑很容易被拆除清理,即便是已经被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亦存在被搬迁的情况。 

  对进一步加强我省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科学认识。加强政府各部门对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视,向公众宣传工业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及再利用的效益。 

  二、全面普查,进行科学管理。在做好普查登记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的科学保护。 

  三、制定法律,明确责任。加快推行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立法工作,确定保护主体,确定保护的权责规范,使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四、完善机制,利用民间资本助力保护工作。利用民间资本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来。 

  五、拓宽思路,丰富利用形式。要积极开展工业遗产的专题研究和高层讨论,在整体的发展规划,价值的阐释和展示,城市风格的打磨塑造等方面进行探索,深入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历史价值。 

  徐平委员(镇江市政协副主席、民进镇江市委主委)就加强我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就省内整体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方面的保护、利用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社会知晓率低,利用率低,缺乏有效整合。大多数资源点由于缺乏系统的史实研究,同时利用各类新闻媒介宣传力度不够,社会知晓率低,乏人问津。 

  二是保护经费短缺,保护手段单一。大量被高楼包围、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历史建筑,保护级别低甚至未列入文保单位,保护经费匮乏,保存状况差,保护难度大。 

  为此,建议: 

  一、建立长效机制,将红色文化与国民教育体系相结合。组织专家学者按照权威的标准,对省内红色文化资源点进行一次完整的普查摸底;编撰江苏红色文化读本,使优秀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二、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以法律手段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使相关资源在管理、经费、人员及利用方面有法可依,从而达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传承的目的。 

  三、加强红色文化基地建设。结合相关人物故居旧址保护建立纪念馆、博物馆,设立红色文化纪念馆。建立系统全面反映红色历史与文化的专题性场馆及代表性人物纪念馆,为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的载体和平台。 

  四、完善管理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建立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动员全社会包括民间力量积极参与保护。鼓励、吸纳社会资金投入保护,建立完善的红色文化资源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厘清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五、加强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深化红色文化内涵研究,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中的独特作用,彰显城市文化魅力。针对特定人群定制旅游线路,研学游结合,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六、采用多种形式,活化红色文化遗产。通过影视创作、文学创作和舞台精品剧目创作,塑造一批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精品,实现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姚兆余委员(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就切实提高我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出建议。 

  为了丰富农民文化精神生活,提振精神风貌,我省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作为,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提振农民精神风貌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匹配度不高,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如何提振农民精神风貌的整体性思考不够。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深度不足、长期涵养性文化建设不足、无形的精神化文化供给不足。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对提振农民精神风貌的针对性不强。一些文化服务项目在农村无人问津,一些文化服务设备无人使用。 

  三是公共文化资源对提振农民精神风貌方面的配置缺少科学规划。在农民的培训教育上存在条块分割,造成了内容重叠和资源的浪费。在资源配置上的不均衡使公共文化服务受惠面受限。 

  四是公共文化服务对提振农民风貌的组织支撑性不够。一些地方人事及财政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村级组织缺少主动建构公共文化生活、提供农村文化自洽性体系的意识和尝试;一些村级基层党组织纪律涣散甚至长期没有党组织活动,在提振农村精神风貌方面没有发挥应有作为;提振农民精神风貌的文化人才队伍较为缺乏,既缺少专家指导和文化带头人,也缺少懂乡村文化的专业文化管理人才。 

  为此,建议: 

   一、抓住契机,做好顶层设计,为实现农民精神风貌的根本性提高奠定坚实的外部基础。对农村聚集区,合理落实新建文化场馆的选址工作;要做好辅助资源设施的建设,尤其要重视文化资源的城乡均衡化。 

  二、开拓思路,完成政策设计,着力解决目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财力不足及组织支撑力度不够的问题。 

  三、统筹安排,解决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的不足,提高提振农民精神风貌措施的实效性。一是需要对现行的公共文化政策的相关清单、功能配置标准与检测统计指标的落实情况做系统梳理;二是优化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受惠面;三是更加注重乡村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建立省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巡视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五是建立对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农民精神风貌情况的年度独立评估机制和简易可行的指标体系。 

  王啸冰委员(省演艺集团创作研发部主任助理)就坚定文化自信,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发言。 

  “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指的是伟大复兴中的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和实际践行,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所持有的强大底气和坚定信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也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延安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航天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新形势下的再度绽放与升华。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智慧积累,更是让我们在世界复杂多变的交流碰撞中恪守民族根本的精神支柱。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国家强。青年人富有拼搏意识、挑战意识、创新意识,青年人富有朝气、富有活力、富有梦想。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把民族精神和青春热血融入自己的灵魂,时刻不忘“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才能激荡艺术灵感,进而创作出具有民族风骨、时代气象的艺术精品。 

  坚定文化自信,做有信仰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高擎理想的火炬,扬起信仰的风帆,笃定信念,秉持追求,把信仰之光融入艺术工作实践,满腔热情地为信仰而歌,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艺术创作具有崇高的精神品格和时代风貌,从而彰显信仰之美、理想之美和人格之美。 

  坚定文化自信,做有情怀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优秀文艺作品之所以感天动地,之所以荡魂慑魄,源于艺术家内心有对祖国的大爱无疆,有对人民的挚爱情怀。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观人民生活,表人民心愿,抒人民心声,用强烈的人民情怀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命运交响。 

  坚定文化自信,做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肩负反映人民生活、推动文化发展、引领社会风尚、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职责,承担创作文艺精品,筑就文艺高峰,立心铸魂,成风化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历史重任。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坚持艺术操守,把崇德尚艺作为毕生的追求,加强人格修养和艺术修为,向先进典型学习,向时代楷模看齐,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潜心创作实践,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来创造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文化养德,灵思铸艺。让我们坚定信仰、植根生活、潜心创作、服务人民、崇德修身,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努力推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自己的更大贡献! 

  龚莉莉委员(镇江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就坚定文化自信、筑就艺术高峰发言。 

  高质量的文艺精品是艺术高峰的重要支撑,是文化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深化思想认识 

  坚定文化自信,筑就艺术高峰,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知和运用。我们要在展现区域文化上创新思路、多做文章、狠下功夫,要从历史中走来,向着未来而去,在现实中弘扬,在融合中创新,创作精品,成就经典。 

  二、突出“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视野高度。要自觉将舞台艺术的创作生产放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放在践行“两为”方向、放在对外文化交流的大背景、大格局中审视和把握,彰显国际视野、中国高度和江苏特色,用国际语言讲好江苏故事。 

  二是坚持服务当下。要把创作的目光投向所处的时代,将抒写的情怀扎根成长的城市,用当下语言解读历史,用艺术手段表现生活,用人性温暖传递力量,用文艺精品讲述身边的人和事、情和景,全力提升江苏文化高度。 

  三是坚持创新融合。文化艺术创作要在题材、语言、风格、手段上实现创新突破。无论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样式风格与精神主题、科技元素与艺术表现的融合、诠释上,还是在团队创作、市场运作的机制、模式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总结艺术创作的规律和经验。 

  三、强化保障支撑 

  一是整合艺术资源,狠抓重点项目。充分发挥省级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顶层设计作用,积极梳理江苏文艺创作有底蕴、有底气、有能力、有优良创作基础的作品题材、艺术团队、领军人才等资源,实行跨区域、跨部门、跨单位的整合,建立支撑文化“高峰”的储备作品库,实行项目化管理。 

  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创新融资渠道。有效梳理和归并相关基金和奖项,设立大额度政府基金和政府奖。要重点培育和扶持具有较强创作水平和运作能力的主体,强化资本引领,创新融资形式,放大市场效应。大力提倡、鼓励、引导、组织民间基金介入文艺创作。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创新传播平台。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创作与评论研究机构,让学术力量有效支撑“高峰”作品的产出。增强青年文艺人才的使命感和自觉性,提升青年文艺人才的创作素质,让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文艺人才早日脱颖而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国内外一流艺术家、一流院团、一流平台、一流团队,建立深度、持续的合作,为作品的创作生产提供人才保障。 

  王维婷委员(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商贸系教授)就强化舞动汉风,助推江苏文化繁荣提出建议。 

  江苏历史底蕴丰厚,以吴韵汉风而著称。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文化建设高质量为目标,坚定文化自信,吴韵汉风齐抓共建,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议省委省政府指导支持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以“舞动汉风”为统筹,挖掘汉之源、编创汉之赋、奏响汉之韵,让“汉风”与“吴韵”互动并进、比翼齐飞。 

  一、聚焦“一个目标” 

  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徐州的责任与重托。要把定位变地位,必须坚持理念创新,统筹布局规划,充分发挥汉文化资源在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中的引领、凝聚、促进作用,推动建设一批具有汉文化符号的标志性功能设施。 

  二、加快“两个转变” 

  省级层面设置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运作,也可在政策、作品、财政、项目、评比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一是加快“舞动汉风”向“汉动中国”转变。充分放大“舞动汉风”品牌效应,积极利用丰厚的汉文化遗存,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文化带建设,组织汉代文物精品、书画精品和文艺精品等展览,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二是加快“汉源徐州”向“汉创徐州”转变。娄书记在徐州调研时特别提到文化自信,着力打造大汉文化、运河文化和乡村文化。要系统梳理文化资源,创造文化振兴的经验和典型,建设数字文化长廊,让文化流动起来、活起来,推动汉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三、构建“三大系统” 

  一是构建鲜明的文化导向系统,塑造城市文化特色、体现汉文化内涵、彰显历史文化城市魅力。二是构建多元的文化供给系统,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规划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等重要文化设施,形成汉文化城市地标。三是构建汉文化传播和交流系统,积极对外交流,着力构建大外宣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江苏汉文化软实力。 

  四、实施“四大工程” 

  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品牌培育扶持力度。立足于汉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文化集聚”“文化塑造”“文化惠民”四大工程,做大做强我省汉文化特色品牌。 

  张勉委员(江苏药学博物馆馆长)就加强高校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推动江苏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出建议。 

  高校博物馆具有博物馆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功能,既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和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精神载体,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校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就是加强大学精神向社会的延伸,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中小学生而言,高校博物馆还起着青少年宫、科学宫的作用。江苏高校资源为全国之冠,高校博物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特色鲜明,是文化强省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科学与文化传播力量。但是我省高校博物馆对外开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主要原因:一是无政策。高校博物馆大多采取教育部门投资管理,文物部门业务指导和登记注册双重管理体制。高校博物馆不隶属于各级文化部门,在文博系统中被边缘化;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营情况也没有纳入高校评估的指标体系;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对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都有了明确说明,但是没有提到高校博物馆。二是无资助。高校博物馆的经费普遍偏少,学校拨付的经费仅限于日常维护和运行。国家虽然发布了资助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相关文件,但由于高校博物馆没有进入文化主管部门的视野,即使是已经注册的高校博物馆也得不到资助。三是无指导。高校博物馆大多是在学科标本馆的基础上建立的,管理不够规范、人才队伍薄弱,参加各类馆际交流活动机会少,人员素质难以提高。 

  为此,建议: 

  一、省有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鼓励和推动高校博物馆完成博物馆登记注册工作,明确我省高校博物馆进入文博系列后可享受的待遇与义务。 

  二、对进入文博系列的高校博物馆发放相应的免费开放补贴,省级各类“教育基地”给予专项经费支持,促进高校博物馆的对外开放,以吸引更多高校博物馆加入博物馆大家庭;给予各级各教育基地相应经费支持,同时提出开放的具体要求。 

  三、针对高校博物馆存在的管理和人才等问题,省有关部门引导成立“江苏省博物馆联盟”,加强馆际交流和博物馆结对,“大馆带小馆”,通过“传帮带”加强高校博物馆的规范化建设,促进高校博物馆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郑泽云委员(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就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艺创作,让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惠及百姓发言。 

  吴省长的报告中讲到“统筹抓好文化惠民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创作和文艺惠民工作,一系列繁荣文艺创作的政策越来越实,精准保障文艺创作的力度越来越大,守正创新的文艺生态更加清朗,文艺惠民举措更加务实,呈现出创作导向更加鲜明、创作生产日趋活跃的可喜变化。 

  近年来,省演艺集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社会效益优先,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饱满的创作热情,创排了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剧目,为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助推文化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在演出实践中,我们感到还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文化消费潜在需求大、现实消费量不足。多年来,社会文化消费习惯尚未形成,特别是高标准的剧场演出受制于演出成本,票价较高,潜在文化消费需求大而现实消费行为却受到严重抑制。二是文化产品投入方式单一。长期以来,政府财政投入多以文化设施建设和直接补助文艺院团、文化机构为主,造成文化惠民活动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统一形式,缺乏主动的自主选择机制,文化供给侧供给效率低、供需错位,也影响了文艺惠民的效果。 

  为此,建议: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艺创作,创新惠民载体,让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普惠百姓。 

  一、建立文艺创作多样化投入机制,在加大文艺创作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优化惠民演出补贴政策。进一步激发文艺院团创作生产和演出活力。 

  二、完善文化消费补贴机制,发行“文化惠民卡”。观众持卡既能直接享受政府补贴,增强获得感,又能享受各类演出票价折扣,使观众自主选择剧场和剧目,实现“剧场有演出、剧团有剧目、观众有戏看、看戏有补贴”。还可在此基础上推出升级版(免费学生卡,解决大中小在校学生每年一场戏的目标、半价老人卡等),不断扩大文化惠民成果。 

  三、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和文化惠民工程产品多元采购机制。一方面,以绩效奖励方式,鼓励文艺院团创作生产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另一方面,鼓励剧场引进国内外优秀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名家名团投放演出市场,提升演出质量。 

  刘伟冬委员(省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就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全社会美育教育提出建议。 

  做好新时代美育教育无疑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现围绕江苏省的教育现状和美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全面将美育教育纳入到大中小学的教育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系统设置有关美术与设计、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的欣赏课程,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美育教育不同于艺术教育。就艺术教育所包含的绝大多数专业而言,它们其实仅仅集中在技能技巧的训练层面上,而美育则是通过艺术的手段提升人们的趣味与情操,使人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大学教育阶段,人文社科类专业要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理工农医类专业要将艺术课程纳入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同时注重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育主管部门全面规划、指导美育工作。美育教育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无疑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全面规划与指导,建议尽快以及定期召开美育教育论坛,探讨美育教育的路径或策略;尽快研究、建立美育教育的评估机制与制度;组织专家编写相应的系列教材;设立美育专项基金,指导与资助大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 

  三、继续加强美育师资的培养。依托南京艺术学院等省属高等院校定期开展美育师资培训班,从中小学现有从事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的师资中,分批选拔教师进入培训班学习,从而尽快弥补中小学美育师资的不足。目前我省省属院校非师范类的艺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等专业已经开办多年,但由于是非师范类,尽管一些同学已经考取教师资格证,但在我省部分城市对这类学生进入中小学工作还存在诸多限制,建议尽快取消诸多门槛,在今后的中小学教师招聘中对这类同学一视同仁。 

  四、全面整合我省美育资源,在全社会营造重视美育的环境与氛围。近年来,我省在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歌剧院等公共文化艺术设施的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后要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共同协作,加强社会美育资源与学校美育教育的对接,使两者相辅相成。 

  袁小良委员(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副馆长,苏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作了《冲破籓篱  发展创新》为题的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对传统戏曲艺术的保护发展极其重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政策上和经济上全方位地进行扶植,开拓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格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传统戏曲艺术数千年来最好的时代,传统艺术的春天来了! 

  但是,在党和政府如此重视和扶持下,许多地方戏曲团体和市场(以江浙沪一带的苏州评弹团体及书场为例)却出现了一些现象:演员断层、青黄不接、艺术水平大不如前;缺少有高度、有温度的新作品;观众老龄化,绝对数量逐年流失和下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演出团体自身的运作问题:演员收入差距不大,没有积极性;二是在苏锡常和上海一带,有数百家书场绝大部分是由政府买单,百姓免费听书。由于书场票房由政府买单,演出费固定,卖座好坏无所谓,一些演员没了上进心,而观众因为是免费听书,对演员也没有了更高要求,周而复始,部分演员演出水平降低,把一些老腔老调无休止地重复上演(传统经典打基础是另外一码事),不但吸引不了新观众,老观众也越来越少。 

  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坚决破除与新时代不合的经验“籓篱”,廓清与新思想不符的思维“迷雾”,在把握规律中用好规律,在抓住机遇中创造更大机遇,创造新唱腔、写出新作品,勇创新形式,要吻合当代人、青年人的审美,用新时代的语言,来传承、推广、普及传统艺术,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守正开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继承与超越、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在新时代,新征途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出更大的、更璀璨的光芒! 

  朱传耿委员(南京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就推动我省“体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发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体育与教育如何深度融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摆在体育、教育战线工作者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推动“体教融合”,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体育强国梦”和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对体育工作先后做过多次重要指示和批示。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省委省政府统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出了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奋斗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健康则国家兴旺,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两者深度融合,既有可能,更属必要。 

  二、推动“体教融合”,是切实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我省情况来看,近几年大中城市对大中小学校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全省各级学校围绕增强学生体质也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学生体质监测覆盖面日益扩大,中考体育改革力度也逐年加大。但是,县级以下以及广大农村学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教育轻体育、文化课挤占体育课、校园体育仍存在应付敷衍、学生室外体育锻炼时数严重不足等现象,其结果就是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居高不下,部分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现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由于体育与教育部门因为体制、机制问题不能深度融合,于是,一方面,各级学校存在着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课师资不足等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体育部门的场地设施也难以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大量执教水平高、运动技术强的优秀教练员也进入不了课堂。 

  三、推动“体教融合”,江苏具有先行先试的资源优势与现实基础 

  江苏既是科教大省,又是体育大省,具备推进“体教融合”的资源优势。建议在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充分考虑“体教融合”的客观要求,作出制度性安排。如果体育与文化结合,要把竞技体育剥离出来。机构名称建议称“教体局”或“文旅体育局”。 

  此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南京体育学院办学、发展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南京体育学院在“体教融合”方面进行更加大胆的改革与探索,为全省推动体育、教育深度融合作出应有贡献。 

  冯晓婷委员(新浪江苏总编辑)就创新文化自信的融合传播之路提出建议。 

  文化自信,是我们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突出强调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地位。知来处,明去处!对于我们来说,立足江苏深厚的文化积淀,积极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标识,只有找回属于个体、这个时代的审美精神,才能重新定义与创新文化自信的融合传播之路,讲好江苏故事。建议: 

  一、人台网联动、全方位发力。世界永远是年轻人的,文化建设能不能搞好,能不能可持续地传承下去,关键同样在年轻人的传承,所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与了解尤为重要。可通过社交媒体、台网联动、明星名人大V参与等形式,让更多年轻人在自己熟知的人物或领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风采。 

  二、多元表达,人格化传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文化。当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刷微博聊微信,要加强对年轻人群体的覆盖和引领,需着力开拓新平台新阵地,进行人格化运营。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要减少空泛说教与生硬照搬,用积极理性的观点、生动活泼的语言、亲切温暖的互动,以不同的样态、不同的风格,在年轻人心里注入真挚热烈的情感,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与触动他们,由衷地爱上自己国家与中华文化。 

  三、线上线下,多渠道供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例如敦煌研究院率先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敦煌文物的大规模存储,实现石窟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近年来,江苏积极实施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等工作,应利用数字技术,通过新媒体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善于利用电商平台打造文化创意产品,让每次购买的选择,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史曙生委员(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就关注青少年视力健康,切实推进综合防控提出建议。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青少年近视问题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教育部等八部门也联合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切实开展近视防控工作。进一步深入推进我省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势在必行。为此,建议:

    一、尽快出台江苏省青少年近视防控专门政策 

  尽快制定江苏省青少年近视防控专门文件,明确江苏省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目标、机制体制、主要措施等,以此作为江苏省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成立省级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领导小组 

  成立以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省卫健委、教育厅、体育局、广电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制定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规划及主要举措,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协调落实青少年近视防控各具体事项。

  三、重点开展近视防控专项工作 

  在切实落实近视防控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近期可重点开展下列专项工作: 

  1.完善学生视力健康体检制度。加强青少年视力健康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网络、数据收集与信息化建设。 

  2.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视力环境卫生专项检查。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备、电子产品、教辅材料等达标情况开展全覆盖专项检查。 

  3.建立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制度。使用体育彩票基金,为学生购买体育培训、竞赛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推行“体育进校园”活动。 

  4.开展“家校联合防控近视行动”。推进学校视力健康教育向家庭延伸,实现家校联合防控。 

  5.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专项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多形式、多层次宣传推广近视防治知识,积极倡导全社会共同重视近视防控问题。 

  马永青委员(省总工会副主席)就加强财政经费保障,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在提升职工素质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建议。 

  2018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要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工人文化宫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会团结教育服务广大职工和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阵地,也是开展职工文化活动、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全国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工人文化宫“回归公益、聚焦主业”。 

  2017年以来,我省大部分工人文化宫已恢复了文化服务主业,并坚持公益、创新发展,举办书法、绘画、演出、培训、竞赛等各类文化教育、体育活动2224场次,在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工人文化宫公益性的逐步回归,经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2016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工人文化宫。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公共文化服务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将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安排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资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颁布施行,为工人文化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目前全省仅南京市工人文化宫1家实行了财政差额拨款。有22家工人文化宫核定为公益一类或二类事业单位,但当地财政部门大多以工会经费自给自足为由,未将工人文化宫与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等文化设施单位同等对待,仍实行自收自支。 

  建议:我省借鉴以上省市做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将工人文化宫运营及建设经费纳入财政保障体系。一是由省编办、省财政厅、省总工会联合发文,明确工人文化宫为公益一类或二类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等经费由财政拨款保障。二是由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总工会联合发文,加大各级政府对工人文化宫建设的支持力度,改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品质。三是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更加重视发挥工人文化宫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送文化、送演出、送活动进企业、进车间、进工地的工作力度,把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做到职工群众中去,切实发挥工人文化宫宣传主阵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