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二届二次会议 / 会议通知
发布日期:2018-12-14 13:58 来源: 本站原创

各位省政协委员,住苏全国政协委员,各设区市政协: 

  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拟于2019年1月下旬在南京召开,会期4天。为做好召开会议的准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提案 

  (一)提案选题。 

  1.提案应符合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基本要求。要围绕我省中心工作和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文化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高质量、人民生活高质量中的重要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运用提案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  

  2.提案选题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知情明政的基础上确定,坚持不调研不提提案的原则。提案以问题为导向,一事一案,实事求是,简明扼要,按“调研情况”“问题分析”“具体建议”三部分内容规范撰写,做到情况清楚、分析透彻、所提建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提案提出。 

  1.省政协委员可以个人名义或者联名方式提出提案,也可以界别、小组或者联组名义提出提案;参加省政协的各党派、人民团体可以本党派、团体名义提出提案;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可以本专门委员会名义提出提案。  

  2.委员联名提出提案,发起人作为第一提案人,署名列于首位,其他附议委员的署名附后。联名提案要严肃,联名提案者应当充分了解提案内容,避免随意联名、盲目联名,杜绝“被联名”。 

  3.以界别、小组或者联组名义提出提案,须由召集人署名。以党派、人民团体、政协专门委员会名义提出提案,须由该组织署名。 

  4.提案经审查不符合立案要求的,将作为委员来信或其他方式处理。 

  (三)提案提交。 

  请尽可能在会前提交提案,提交方式及有关事项如下: 

  1.委员可从江苏政协门户网站(http://www.jszx.gov.cn)或手机APP登录,在首页点击“综合业务平台”,进入“提案工作系统”栏目,在撰写提案页面直接撰写提案并提交。在第一次登录本系统时,需选择“手机登录”,输入委员姓名(中文不包含空格)、委员提供给省政协办公厅的常用手机号码,系统通过姓名和手机号码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将发送动态密码至该手机号码上,供委员第一次登录使用。各民主党派省委、各人民团体、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各界别沿用原登录用户名和密码。(请和省政协办公厅网络技术处联系,联系电话:025-83273216,登录后请即刻自行修改密码)。  

  2.特殊情况可提交纸质提案。如提交纸质提案,请用正规稿纸书写(不可用铅笔) 或用A4型纸打印,提交时请向会议工作人员领取提案纸首页,填写相关信息后连同提案内容一并提交,同时尽可能提供电子文本。  

  3.各民主党派省委、各人民团体、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的集体提案,在通过网络提交的同时,须提交一份加盖公章的文字样本。  

  4.提案撰写和提交过程中如有问题,全体会议前请联系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25-83393680、83273259);全体会议期间请联系大会秘书处提案组,联系电话届时公布。  

  二、关于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1.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重在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智慧和力量。 

  2.撰写社情民意信息重在反映带有全局性、倾向性、苗头性的情况和问题,以及具有党派性、界别性、咨政性的意见和建议。稿件应一事一议,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做到情况真实、分析深刻、建议可行。每篇稿件字数在1500以内。 

  3.省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各设区市政协均可通过江苏政协网委员办公平台提交社情民意信息(登录江苏政协门户网站、点击“综合业务平台”、进入“社情民意管理系统”栏目提交)。省政协委员登录用户名为本人姓名汉语拼音(全拼),凭密码进入;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各设区市政协沿用原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密码等相关问题请与省政协办公厅网络技术处联系,联系电话:025-83273216)。省政协委员也可通过“掌上履职”APP提交社情民意信息。 

  4.省政协研究室宣传信息处为专门承办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职能部门(联系电话:025-83273255、83275956)。全会期间,由大会秘书处文件起草与新闻报道组负责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服务工作。 

  三、关于大会发言 

  1.发言主题 

  大会发言要围绕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我省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全面展开“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选择我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议题,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研究,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谋创新之举。 

  2.发言形式 

  大会发言以各党派、团体、界别、专门委员会、住设区市省政协委员联系小组、委员个人或委员联名的名义提交,分为口头发言和书面发言两种形式。已作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或其他用途的稿件,不再列入大会发言材料。大会发言材料在省政协网站“委员办公平台”栏目发布。 

  3.发言要求 

  发言内容坚持严肃性、真实性、科学性,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所提建议要切实可行,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发言材料要直入主题、言简意赅、层次分明。语言宜生动、有感染力,不讲套话、空话、大话。引用资料和数据应准确,并注明出处。每篇发言材料不超过2000字(确定为口头发言的材料原则上不超过1400字)。提交发言材料要注明发言人姓名、工作单位及主要职务、界别、联系方式;以党派、团体、界别、专门委员会、住设区市省政协委员联络小组的名义或委员联络提交发言的,应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本次大会发言材料的收稿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委员个人发言材料可从江苏政协门户网站,点击“综合业务平台”,进入“会议保障系统”,选择“上传发言稿”,点击“省政协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提交;以单位或集体名义提交的发言材料发送至江苏政协门户网站邮箱(zxllc@jszx.gov.cn)。 

  联系电话:025-83273218  83273243  83393672(传真) 

  四、关于综合业务平台的使用 

  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部分材料将通过江苏政协门户网站“综合业务平台”系统或“掌上履职”APP中的“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专栏发布,供委员浏览和下载。“综合业务平台”“掌上履职”APP主要内容包括会议专栏、新闻报道、提案管理、社情民意、议政协商、委员履职档案等栏目。“掌上履职”APP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安装。服务电话:13770763350、13776618137 

  “掌上履职”APP安装二维码: 

                    

    

    附件:大会发言参考选题 

    

    

                                                  江苏省政协办公厅 

                                                     2018年12月12日 


附件 

    

          大会发言参考选题 

    

  1.加快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3.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 

  4.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性风险 

  5.深化落实政策举措,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6.优化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支撑创新产业发展 

  7.引进海外人才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8.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提升现代制造业 

  9.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10.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子 

  11.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地 

  12.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3.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14.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5.推动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健康有序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16.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17.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发展 

  18.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19.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实现创新资源开放共享 

  20.构建新型农业产学研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应用 

  21.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模式研究 

  22.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23.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24.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振兴 

  25.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提高城市群发展质量 

  26.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27.发展田园综合体,助推乡村振兴 

  28.以现代化强国目标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9.化解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30.关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31.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32.完善培育高价值专利政策 

  33.高度重视体育社会组织发展 

  34.坚持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5.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36.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37.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利用 

  38.深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 

  39.实现“河长制”向“河长治”转变 

  40.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 

  41.生态优先,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42.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43.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联动,加强长江危化品运输安全监管 

  44.加强长江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推进长江水环境协同治理与监管 

  45.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港口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及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46. 加大重点区域湿地保护力度,协同推进自然申遗工作 

  47.大运河江苏段环境保护 

  48.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好排放控制区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建设 

  49.加快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50.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51.发展医疗商业保险 ,扩大医疗二次报销比例 

  52.利用大数据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53.加快人口与健康信息创新应用平台建设 

  54.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全省人民共同富裕 

  55.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推进康养产业健康发展 

  56.探索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57.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58.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保障体系,探索职业农民制度框架 

  59.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60.加强网络监管,确保国家和个人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