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就深化医教协同,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健康江苏建设提出建议。
中医药作为最具中国特色、原创优势、国际竞争力的学科,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广泛认可,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全力促进健康江苏建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中医药事业发展力度。党的十九大部署了“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任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以患者为中心,建立互联网+医疗技术,开展融医疗、养生、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将中医药服务贯穿于预防、治疗、养生的全过程。
二、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内涵。建立江苏政府部门间的医教协同协调机制及人才需求与供给匹配机制,即教育、卫生计生、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医药等多部门联动协商,统筹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共同研究协商重大政策与问题。以“放管服”模式加强监管,建立组织管理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培训和质量控制体系、动态评估和支撑保障体系。在医教协同背景下,充分发挥大学作用,加快构建“5+3+X+终身学习”培养体系,促进医学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全面深化和拓展医教协同内涵,精准对接,以充分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三、进一步提升医药人才专业水平。医药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破除中医、西医人才培养壁垒;立足于破解中医药研究基础薄弱、标准体系缺失、文化认同不足的难题;立足于抢救性保护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立足于传承和创新、科研和临床、中医和西医、学位和规培的紧密结合。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临床在职医生申请硕、博士学位,为临床医生打通提升学术水平,精进医疗技术的通道;另一方面,要全面改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破除临床医学学历背景人员报考中西医结合类
朱爱华委员(农工党淮安市委主委)就推动中医药发展与提升大健康服务提出建议。
大力推动我省中医药的发展和服务,能够在“看病难、看病贵”大背景下推动健康江苏建设,发挥巨大的缓解和补充作用。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中医药服务价格亟待调整。深受群众喜爱、患者欢迎的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非药物疗法,方法独特,疗效独到,但其技术不值钱,每诊疗人次费用极低,甚至跟不上社会上一些保健类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即使是中药饮片,因其本质上属于农副产品,价格也是随行就市,起伏较大,利润微薄。所以,调整中医药服务价格迫在眉睫,这是城市公立中医院在医改后能否获得生存、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落实对中医院投入倾斜政策”必须得到真正体现。
二、中医药事业发展亟待投入。201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我省历来中医基础厚实、前景广阔,理当在振兴中医药事业中先行一步、多做贡献。建议:一要从省级层面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江苏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将任务按年度分解到省直部门和市、县区两级政府,抓紧制定实施意见;二要增加投入和资源整合。振兴中医药事业,最为关键是在市、县区两级。建议省财政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对苏北地区发展中医药予以倾斜,帮助解决中医机构危房、设备老化、基本建设债务等问题,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名老中医学术整理和传承,对中医药科研成果予以奖励,对人才培训予以补贴。三要推动发展较快较好的中医院与苏北地区中医机构结对共建,跨区域组建医疗保健集团和紧密型医联体,促进中医资源重心下移、合理流动、放大活力;三要提升产业规模层次。制定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摸清中药材资源、中药企业两个家底,明确中医药产业发展方向、规划布局、重点领域、扶持措施,促进中药科研、生产、销售与中医临床紧密结合,推动全省中医药技术不断进步、产业迅速发展。
三、“医养结合、医养一体”是发展健康服务业的好路子,但医保政策需要跟进到位。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的文件都已明确,要积极鼓励“医养结合、医养一体”的探索实践,特别是拥有养生、保健、康复优势的各级中医院更应大胆尝试。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医养融合式”发展的文件更加明确,各类养老机构都要根据自身规模,设置或联合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这就涉及到具体的医疗费用问题。长期住院或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大多都患有疾病或需要长期提供医疗护理帮助,如果不能解决医保费用支付问题,其结果,一是患者本人长期住院,医保、家庭负担加重,医院也不能允许其长期住院;二是居家养病,但不能获得医保支付及医疗服务;三是入住养老机构后如果没有医保支付,同样也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服务。所以,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真正为老年人、为慢性病患者着想,切实以促进“健康江苏”为目标。只有这样,好的政策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赵炳起委员(淮海工学院党委书记)就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提出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建设海洋强国再一次吹响了号角。中共江苏十三届省委提出“1+3”功能区发展战略规划,大手笔重塑江苏经济地理新版图。如何突破海洋经济发展的诸多瓶颈制约,提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是当今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沿海经济带的两个重要支点城市地处苏北。当前,苏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从高铁布局上看,首先是时间安排上严重滞后,其次从设计时速上看,连盐铁路、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铁路时速基本按200~250km/h的标准设计,没有一条城际铁路按照
二是海洋经济总量偏低。江苏海洋经济总量和广东、山东相比差距很大。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只有广东的一半不到,是山东海洋经济总量的一半略多。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只有9.1%,远远落后于周边沿海省份,同时还存在着海洋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同质化发展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是海洋科技资源不足且较为分散。从海洋科技资源总量上来看,江苏海洋科教机构总量远不如山东、上海、浙江等地,而且海洋研究队伍分散且涉及的部门众多,存在着学科专业交叉重叠、低水平重复性建设问题。不同机构之间也还存在着利益分割和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科研体系不完整。
四是涉海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不足。截至目前,江苏仍没有独立设置的海洋大学,涉海人才培养仅有少量本科及以上层次,绝大部分为高职高专层次,海洋人才培养规模偏小,层次偏低。在沿海省区中海洋从业人员规模最小,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均低于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
为此,就系统谋划和推进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高起点规划苏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需要高度重视“港口—腹地”共建共享,着力提升腹地承载能力。要切实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在前期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苏北地区对内对外快速铁路通道,大力完善优化苏北公路网络体系,推动苏北航空提档升级,强化苏北港口航道功能。省级铁路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苏北铁路建设,省级交通投资主体优先安排苏北地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资金。同时应在城际高铁、高速公路的布局密度、运输效能上进一步优化,切实加强苏北地区交通运输与南京和苏南地区的对接。
二是要明确沿海三市涉海产业的发展定位。连云港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应充分利用深水大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向出海口、石化产业基地等区位和现有产业优势,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一批集中度高、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新医药、新材料集群,集中力量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临港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盐城和南通应着眼现有海洋产业基础,在新能源产业、海洋环保科技产业、智能海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领域明确重点,错位发展。
三是要着力强化海洋科技资源支撑。根据江苏海洋产业布局,系统谋划和整合现有海洋科技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借鉴山东、浙江等地的做法,整合省内海洋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发挥集聚效应,着力构建契合江苏海洋产业发展需求的综合海洋研究体系、海洋科技开发体系和海洋科技服务体系。同时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突出共建共享,强化产学研合作,打破部门间利益分割和信息封锁,推进研究机构与企业融合发展,切实提升成果转化的效益。
四是加快推进江苏海洋大学创建步伐。充分借鉴山东打造青岛海洋科教创新高地、浙江建设舟山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的做法,在“依托淮海工学院创建江苏海洋大学”列入江苏省“十三五”规划和国家“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的基础上,给予学校政策倾斜,尽快更名,提高涉海学科、科技资源和人才集聚水平,提升海洋专业人才培养能力。
刘旺洪委员(南京审计大学校长)就实施一流学科和专业建设工程,着力打造高校学科和专业高峰提出建议。
江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大省还不是强省,是高等教育的“高原”,但缺乏“高峰”。在我看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是以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任务是保持江苏高等教育规模和整体较高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打造江苏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创新人才培养高峰。为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实施“江苏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建议在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上,遴选一批省级一流建设学科,持续加大一流学科的建设投入,按照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标准和要求,坚持以提高学科建设质量为核心,下大力气提升江苏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水平,瞄准国际前沿科技领域,实现优质创新资源在一流学科的高度集聚,着力产出一批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系列高水平创新成果,打造若干江苏一流学科平台,形成一流科研队伍。
二、实施“江苏一流专业建设工程”。建议遴选一批江苏不同类型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根据江苏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持续加大对不同类型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的专业建设力度,着力建设一批江苏一流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着力提高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满足经济社会和科技创新各领域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提供专业支撑。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建议以全面贯彻落实省“创新40条”和“人才26条”为抓手,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全面梳理省政府及其各部门现有各项政策规定,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加大“放改服”力度,全面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特别是用人和专业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进一步完善高校管理制度,坚决破除制约高校一流学科和专业建设,影响高校教师创造力和积极性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高校创新发展发展活力。制定高校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支持政策,为高校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
戚锡生委员(省民政厅副厅长)就实施精准救助、兜底保障困难群众提出建议。
我省有约250万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困难家庭重病患者、困难残疾人、困境儿童、生活困难失独老人等困难群众,他们是最弱势、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群体。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建立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困难群众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对照新时代新要求,基本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体现在精准救助不够。建议进一步在“精准”上下功夫,着力提高救助对象、救助政策、救助手段等方面的精准性,确保全省人民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为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救助对象认定的精准性。对象精准,是救助公平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对象识别精准,源头把关精准。一是进一步完善各项救助程序,严格按照标准审核审批救助对象,阳光操作、规范管理。二是推进信息化核对。我省已初步建立了省级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化核对平台。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对申请救助对象的“车子、房子、票子”等资产进行全面核对,利用大数据核实核准救助对象。制定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依法开展核对。三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把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清退出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社会救助的公平性。
二、进一步提高救助标准的精准性。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救助标准,构建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一是与高水平全面小康目标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逐年适当提高救助标准,确保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二是与新一轮扶贫标准对接,到2020年农村低保最低标准要达到每人每年6000元。三是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相适应,农村低保年增长幅度要适当提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到2020年以县为单位、到2022年以设区市为单位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三、进一步提高救助政策衔接的精准性。目前社会救助政策存在“碎片化”问题,难以发挥救助资源的最大效用。要进一步加强各项救助政策的衔接,整合救助资源,提高救助实效。一是加强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的衔接,对无脱贫能力的困难群众实行低保兜底脱贫。二是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衔接,大力推进急难救助,充分发挥临时救助的应急性、转介性功能,更好地解决因病支出型贫困问题。三是加强各项救助政策的衔接,综合构建包括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8项救助政策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8+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四是加强政府救助、民生保险、慈善帮扶、群众互助等不同救助手段之间的衔接,多元主体同向发力。既处理好救助与扶贫的关系,不仅要实施困难救助,更要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要针对不同困难群众的整体情况,找准贫困的根源,综合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共同托住民生保障网底。
四、进一步提高救助范围的精准性。我省各项基本民生保障政策的覆盖范围普遍比国家要求有所拓展,但随着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救助范围也要相应拓展,实现“应救尽救”。一是加大对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两倍以内的低收入家庭救助力度,将其纳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范围,切实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二是加大对残疾人的救助力度,落实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同时,将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困难家庭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为他们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三是加大对困境儿童的救助力度,对监护缺失的儿童、重残重病儿童、流浪乞讨儿童等参照孤儿救助政策,落实保障措施,努力为每一位困境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条件。四是加大对困难失独老年人的帮扶救助力度,建立完善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保障体系,保障好他们的晚年生活。
康立为委员(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校长)就优化提升江苏高等教育品质,提高江苏百姓教育幸福感提出建议。
我省高等教育的投入与事业规模以及内涵发展,与江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和江苏人民对获得高水平高等教育的现实要求相比,存在着较大不足,与国际上OECD成员国的差距不容忽视,与高等教育界正积极推进的“双一流”计划不适应。省委、省政府和省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要更加重视起来,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有作为的政策机制,进一步优化提升江苏高等教育的品质,切实提高江苏百姓对获得高水平高等教育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主动瞄准国际顶尖大学,通过合作办学、顶尖人才引进、学科和跨学科同构、建设国家级科学实验中心、实验室等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与探索,组建或新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现代化、创新型大学。特别要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GDP超万亿级的城市,以更加大胆和创新的现代股份制方式探索建设一批民营、私营、公助民营、国营民资股份等多种投资体系并存的新型的现代化大学。注重顶尖人才的使用,在顶尖型师资待遇和生活保障体系上敢于突破原有的框框,努力为国际顶尖人才的引进和回流提供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江苏新模式。为办好这一类瞄准与国际接轨、和国际同步的现代化、创新型大学,政策机制上要鼓励探索、允许犯错、提供各种便利和事实优惠。在这一方面,浙江、广东深圳等地已有许多有益的探索,值得学习借鉴。
二、主动规划我省“双一流”工程的积极性实施保障机制,为已经进入国家“双一流”计划的我省2所“双一流”高校和13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撑和经济支持。将高等教育“双一流”规划纳入推进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在人才调配、干部支持、经济投入、政策支撑和改革创新等多层面上给予足够的优惠和倾斜。要有明确的赶超目标,确保在国家实施高等教育“双一流”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江苏能够起到率先和示范作用。比如,通过某些制度创新和人才政策,让南京大学能够从总体上赶超浙江大学,让东南大学跻身国内大学前十的行列等。在一些“双一流”的学科建设上,可以通过设立一些特别的专业学院,让这些学科建设直接对接国际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创新人才交流和培养模式。
三、高度重视我省现有高校与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密切关联,鼓励高校主动服务我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提高我省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让高校的科研实力迅速转化为社会产业升级换代的动力和新生长力,实现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性联动。这一点不仅需要舆论上的宣传,更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支撑。比如,建立完善科技参股、知识投资、产学研一体化企业建设等等社会经济投资创新体制,一方面鼓励有实用型研究能力的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去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积极为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作广泛的社会宣传与推介,给予这些从事基础研究的专家学者足够的待遇保障。
四、注重江苏本省范围内的高校,特别是高水平高校对江苏老百姓的关怀和优惠,让广大的江苏人民能够切实得到江苏高等教育优化发展后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主动地关心和支持江苏高等教育事业的优化、提升、发展和创新。江苏人民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和提升的同时,迫切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获得更好的高等教育,享受到更加优惠和实在的高水平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新时代面临的新的基本矛盾中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且认真落实解决的大问题。建议省委、省政府积极作为,通过各种途径和改革机制,让广大的江苏老百姓获得我省高等教育大发展、大改革、大创新的实惠和幸福感。
沈卫民委员(南京市儿童医院外科主任)就加强我省儿科建设和加快专利转化两个方面问题提出建议。
一是关于加强我省儿科建设问题。
当前,随着二孩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目前我省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现状非常严重,当下全国儿科医生比例在0.23/1000,相当于平均4347个孩子才有不足一个儿科医生,江苏只有0.26/100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之下,美国1000个孩子是1.46个医生。儿科床位严重不足,硬件建设仍未到位。儿科医师具有职业风险高、薪酬待遇低、医患矛盾多、工作时间长、负荷重等特点,因此儿科医生的离职率比其他科室高出许多,据统计这两三年的流失率达到11%,小于35岁的达到14%,导致目前儿科服务的能力和数量都严重不足。儿科由此陷入了“短缺-工作强度大-招聘难-离职多-更短缺”的恶性循环。
为此,建议:
一、加大对儿科的硬件建设。在江苏还没有专业性儿童医院的南通、扬州、泰州等地增设儿童医院。加大现有的儿童医院建设,扩大儿童医院规模,完善配套细节,方便患儿就诊。如南京儿童医院建成了河西院区,但又划走若干用地,使医疗用地明显不足;且交通条件不够好,晚上到了十点半以后就没有公共交通,只能打车。
二、合理使用现有的儿科资源。把二级医院的儿科用起来,完善儿科的双向转诊平台和机制。大力发展儿科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把儿童患者留在家中,缓解我省儿科医疗人才紧缺的问题。
三、提高政策激励,保住儿科医师这支队伍。通过政策落地,提高专业热爱度,留住人才; 提高相关待遇,吸引全科医师转向儿科等。
四、引进民营资本开发民营儿童医院,分流儿科病人,增加儿科服务量。
五、营造尊重儿科医生的氛围。医患关系紧张,打骂甚至伤害医师,只能使这个队伍的人才越来越少,最终还要全社会承担不良后果。要通过广泛宣传让全社会明白,医学是风险学科,尤其是儿科,风险更大。减少炒作负面新闻,定期宣传兢兢业业为患儿服务的典型事例,树立良好的儿科医师形象。
六、医科教育要全科化,要为未来学科发展未雨绸缪。医学生毕业后内、外、妇、儿都可以干。当然还要开设专门的儿科学院,虽然南京医科大学已开设,但远水解不了近渴,5年之后才能有毕业生进入临床。
二是关于加快专利转化,助力我省科技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离不开专利。专利是一个国家、地区以及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我省要走在全国创新发展的前列,就需要做好专利转化成商品的工作,使专利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目前,我省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工作存在的问题是:第一,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的限制太多。第二,缺乏促进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的发明创新评价体系。第三,专利授权后的商业化转换不活跃,尤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手中的专利。缺乏有效便捷的、正规的专利买卖平台,缺乏公平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发明人对专利收益预期过高,而需求方又无法准确判断专利所能带来的收益等因素,双方无法成交。第四,专利转化过程繁琐, 转化时间太长。一个专利从申请生产许可到最后拿到商标要2-3年(生产许可证审查9个月,商标要2-16个月),而医疗产品的专利还要等240多天,这样一项新技术的专利真正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要3-4年。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减少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过程中的限制。
二、建立促进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的发明创新考核体系和价值评价体系。
三、加强政府对专利成果商用化的资助奖励力度,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专利成果要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财政政策倾斜等方式加以扶持。
四、缩短转化时间,主要是缩短省内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办理时间,让专利真正成为新技术新产品。
左惟委员(东南大学党委书记)结合东南大学的建设发展,就加快我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建议。
长期以来,东南大学作为教育部和江苏省重点共建大学,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江苏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东南大学根在江苏,回报江苏、服务江苏是东南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东南大学坚持瞄准世界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和江苏“两聚一高”新实践,着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争做江苏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做了一些贡献。学校在江苏省本科院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情况统计的全部指标中,绝大多数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校首位。在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为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近五年来,超过50%的本科毕业生和80%的毕业研究生在江苏就业。众多校友在江苏创新创业,创办了一批上市企业。
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更加坚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和底气。一流大学不是脱离社会的象牙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东大梦”,是“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四个服务”,扎根江苏沃土,扎根中国大地,充分发挥好人才培养的核心作用,科技成果的辐射作用,思想文化的引领作用,国际交流的纽带作用,道德伦理的表率作用,从严治党的争先作用。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东南大学将为江苏的六个高质量发展继续努力,培育、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领军人才,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以江宁区环东南大学知识创新区、玄武区四牌楼设计产业园、江北创新研究院三大平台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高水平原创性科学技术研究,服务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大力开展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服务江苏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提升政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实效,服务江苏科技创新战略;充分发挥人文社科学科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服务文化强省建设;着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助力江苏国际影响力提升,为“两聚一高”新实践、“强富美高”新江苏发挥一流大学应有的贡献。
建议:一是加强对我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支持力度。二是宏观上加强省一级双一流建设的统筹,鼓励基础研究,鼓励学科超前布局,鼓励新工科发展;微观上支持各高校、学科结合自身特点,走特色发展之路。
郭毅浩委员(南通市教育局局长)就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出建议。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江苏教育包括江苏的教师队伍建设等许多方面在全国具有优势。新时代江苏教师队伍建设,如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建议聚焦现实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以系统思维整体规划并实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当前,可从以下三个问题先作突破:
一、解决教师短缺问题
我省中小学教师缺额问题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集中在幼儿园与义务教育学段。二是13个设区市人口结构不一,教师缺口的区域分布同样也不均衡,相比之下,经济发达地区缺口更大。建议强化省级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化解“教师短缺”难题:
一是统筹编制供给,补充一批。在不突破全省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编制总额的前提下,统筹闲置、空余编制,建立“省级编制周转池”,以需求为导向,向市、县作出周转性二次安排。二是统筹教师资源,调配一批。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省域全覆盖,从严要求各市、县政府严格落实省政府2017年一号文件要求,授权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整体调配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设置。同时,鼓励创新,允许优秀教师在不同学校错时执教,满工作量之外兼课取酬不计入其绩效工资总量。三是强化持证上岗,培养一批。实施市、县此类问题清单销号制度,对尚未取得规定学历、资格证书、岗位培训证书等的所有人员实施统一、系统的专业培训并严格考核、逐人过关。四是落实同工同酬,激活一批。推行积分制,实施绩效管理,保证现有在岗履职非在编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岗同酬。省级财政通过进一步完善对市、县级转移资金支付制度,对工作绩效显著地区实施专项奖补。五是实施购买服务,吸引一批。鼓励各地建立“购买教育服务师资储备库”,以双选方式将持有教师资格且教育实践成绩合格但尚未就业的师范类毕业生、重点师范院校的优秀准毕业生,以及有经验的退休教师、社会优秀师资纳入“储备库”。学校可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向县教育行政部门申请,从“购买教育服务师资储备库”中,择优选用。
二、解决教师职前培养
我曾请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做过一个统计,即毕业于原南通师范、如皋师范、海门师范三所中师的南通市中小学校(含中职)老师,后来成长为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省特级教师以及南通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在全市的占比。结果分别是53 %、43.8%、70.7%。窥斑见豹,全省各地师范院校都曾对地方教育作出过重大贡献,其培养的一大批老师现在依然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有感于此,同时前瞻未来,有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对省内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制定《江苏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构建江苏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明确并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二是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遴选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开设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的教师教育课程,造就高素质复合型教师。三是办好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支持师范院校设立学前教育专业;与此同时,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好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人才培养作用。
三、解决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
世界上基础教育质量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教师都是从学业成绩排名前30%的生源中选拔而来;但从我国大多数省份的情况看,很大一部分师范生生源学业成绩排名远在30%以外。建议省政府重视并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聚焦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就业政策。建议改进并完善师范生公费定向培养制度,发挥积极的就业政策对优秀学生报考师范的吸引作用。二是待遇保障。建议进一步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确保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三是政府荣誉。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师省政府荣誉制度,奖励在教育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同时授权各地建立相应的荣誉制度和表彰体系,配套制订优惠政策,让教师享受优待;合力营造优秀人才安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良好生态。
刘彤委员(省体育局副局长)就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建议。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通过多年的扎实工作,我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5年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首次出现止跌回升。但总体而言,受应试教育、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省青少年体质状况距离“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建设目标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相当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总体质量水平不高。当前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仅维持在“不弱”的状态。据2016年教育部抽查结果显示,我省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仅为7.6%,良好率也仅有28.5%,距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国家到2030年优秀率25%的目标还有相当差距。二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明显。虽然学生的身高、肺活量等指标不断改善,但超重肥胖、近视等问题依然突出。2016年,我省7-22岁学生的超重率为14.8%,近视率则高达73.6%,引体向上测试指标,中学生的平均成绩仅有20分。2016年,我省小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达到12.6%,而大学生仅为0.5%。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城市和农村之间状况不平衡。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不断提升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将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加大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公共体育设施对青少年学生开放的力度。尽管我省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塑胶化工程,完善了学校的体育实施,但由于学校规模较大,难以满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要求。国家公共体育设施也要有固定时间段向学生课外活动开放。
三、进一步推进“教体融合”的力度。我省“教体融合”在全国是典范,但仍需向深度发展。“教体融合”要在体育文化、在校园推广、在教育人才全面发展上力求突破,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体育成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扶持社会体育培训机构向学校拓展,弥补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对致力于青少年体育技能培养的社会机构,体育部门在引导资金、体育消费券、健身俱乐部等产业扶持政策上予以重点扶持。
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机制。学校要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引导家长配合做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切实承担起相应义务和职责。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相互联系,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创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的社区环境。
六、强化青少年体质的科研、教学工作。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我省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作探索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引领性发展。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升要符合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充实的内容,让青少年在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学会一项受益终身的运动技能。
侯建全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就推动我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系统性提升,更好服务人民健康提出建议。
健康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之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当前,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群众的健康保障不充分不平衡。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协必须高度关注的议题。大型公立医院必须承担政府责任,体现政府意志,保障群众健康,而民生改善、健康保障也必须依赖公立医院的能力提升。
当前公立医院的发展面临不少挑战: 一是新医改重点任务落实与医院运行管理之间的矛盾;二是医院履行大量公益性职责与政府补偿机制不健全之间的矛盾导致医院运行困难;三是大型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有待加强,尤其是国内一流学科和领军人才的不足;四是医护人员的付出与收入还不匹配,职业的归属感不充分等。
为此,公立医院要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找准符合自身的发展思路,推动系统性提升,谋求高质量发展:
一是明确定位,重点围绕疑难危重病例救治和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二是以学科建设为引领,需要打造一批高峰的学科,解决老问题需精心设计、支持。打造学科群,凝练核心技术和特色技术,提升学科水平。三是推进医联体建设,探索医联体的跨界整合新机制,解决好实体性的监管模式,实现共同义务共同利益。实施国际化战略,坚持“送出去、请进来”、打造国际平台、参与国际标准建设,提升医院影响力,如支持大型医院解决好危重救治的能力;加大双一流建设的培管建等。四是补齐短板,加强妇幼、儿科、病理、精神、传染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及投入,同时重视中医药工作,提升中医服务能力;不断创新举措,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获得感,完善绩效考核,提升医务人员的幸福感。
赵建芳委员(农工党扬州市委副主委,仪征市副市长)就提升基层群众健康水平提出建议。
围绕提升基层群众健康水平,提几点建议:
一、完善职工疗休养制度。目前,我省仅对劳模、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有疗休养政策。浙江省于2015年出台了面向广大职工的疗休养政策意见,规定按每人每天不高于400元、不超过5天,原则上安排在省内,开展身心疗养、参观学习、乡村体验等疗休养活动。建议参照浙江省的做法,出台我省职工疗休养制度。
二、提高公共体育供给水平。当前基层群众健身意识增强,但普遍反映健身场地、设施偏少。建议省级层面加大基层体育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增加体育彩票公益金县级返还比例,扩大奖补范围,引导群众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健康素质。整合现有公共体育设施资源,鼓励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健身设施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三、发挥健康预防筛查作用。基层反映城镇职工、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三类体检部分项目重复,造成资源浪费。建议整合人社、卫生等部门体检资源,实施“菜单式”体检,使群众同等的费用可以享受更多的体检项目;同时重点加强基层覆盖广人群的慢性病筛查,做到早预防、早筛查、早治疗。
四、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一是人才建设方面,建议省级层面在卫生人才招聘、薪酬制度、职称制度上深化改革,真正为基层松绑。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适当降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门槛,让基层招到人、招足人。二是医疗能力提升方面,探索高端医疗机构跨区域与基层组建医联体或联合病房。出台鼓励医师多点执业的具体政策。综合采取培训进修、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提升基层能力。三是信息化建设方面,尽快出台新的远程医疗收费标准,逐步将远程医疗费用纳入医保范畴。依托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基本医疗、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五、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建议将更多的医疗资源运用到健康前期预防保健上,而对多数癌症晚期、“植物人”等患者,应加强临终关怀,避免过度治疗,发挥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效用。有数据显示人群临终医疗支出占总医疗支出的3/4。上海市2012年在全国率先开设舒缓疗护服务,试点临终关怀项目,反响较好。建议借鉴上海的做法,支持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设置临终关怀病床,在社区设日间病房和家庭病床,提供临终关怀服务,改善患者生命质量,让每个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周云曙委员(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就加快医药科技创新提出建议。
医药产业关系民生福祉,就促进我省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鼓励发展国产创新药品
1、近年来我国创新药物研发呈现出周期长、投入大及临床试验越来越复杂的特点。创新药上市后如果不能及时进入医保目录,临床使用受限,影响药品的可及性,不利造福患者,企业巨额开发经费不能消化,挫伤企业创制新药的积极性。建议加快建立创新药进入省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对本省创新药物,根据临床需求,省级医保目录实行即时申报受理制度,或每年受理、审评1—2次,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激励企业创新发展,同时让创新成果惠及民生。
2、临床研究是新药开发的关键环节。当前国内临床资源比较紧张,高水平临床资源尤为稀缺。科研与医疗存在矛盾,医院和医生参加临床研究积极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新药研发的效率,不利于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建议我省增加专项基金支持大型医疗机构开展新药临床研究,改革医生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方法,增加临床研究相关指标和比重,认可临床研究工作,鼓励医生开展和参与临床试验。
二、鼓励发展国产高端仿制药
1、
2、为了提高药品质量品牌,我省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注册及国际认证,参与国际竞争,做强“江苏制造”。建议给予进出口优惠政策扶持,激励企业“走出去”,着力培育一批质量优异、创新能力强的大型制药集团,并发挥典型示范、龙头带动作用,提升我省制药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我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曹源委员(农工党苏州市委副主委,苏州市姑苏区政协副主席)就整合资源、完善体系,精准解决养老难点问题提出建议。
行动能力严重下降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得到比较专业的生活照护,成为当下养老问题的一个难点。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生活照护问题,需要社保、民政、卫生计生、财政等相关部门整合现有资源,完善相关工作体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机制。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已在全国十五个城市试点。江苏有两个城市被定为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是发达国家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的一种主要手段。应加大试点推进力度,迅速形成等级评估标准、生活照料服务项目标准、护理服务机构管理标准等系列配套政策。
二、全面实行护理院有限度使用医保的政策。目前我省只有部分城市的护理院可以在一定限额内使用医保。这一政策可以有力推进社会力量投资护理院的热情。苏州在全省最早实施这一政策。按4%比例测算,苏州约有失能半失能老人7万;而目前已建有护理院89家, 护理型床位数达3.2万张。实施这一政策以来,为失能半失能老人入住机构提供了保障。
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应增加托老功能。根据苏州市统计数据目前有日间照料中心1180个。但这些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项目大多是为行动能力比较强的健康老人设置。为更好地发挥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服务的作用,应增设失能半失能老人专业日间照护的功能。
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行对有需求的老年人行动能力的评估。这项工作一方面保证财政经费的正确使用,另一方面培养建立一批专业的老年人能力评估机构和从事老年人能力评估的专业人员。这样可以为长期护理保险的推行进行机构及人才队伍储备。
五、在家庭病床、签约医生、慢病管理的社区医疗体系中,应制定适用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相比其它群体更优惠的政策措施,实现社区医疗卫生资源向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倾斜。
六、尽快建立失能半失能老人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的信息终端,实现失能半失能老人身体状况信息与社区医疗机构的对接。
七、培养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产品的商品化属性的认知度,为养老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刘毓航委员(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就推进新时代江苏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面对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要,我省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资源仍然不足、师资短缺且队伍素质亟待提升、教师待遇等保障机制尚待健全以及保教质量亟需提高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凸显。新时代呼唤江苏学前教育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提高站位,加强顶层设计,精准施策。为此,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实施精准布局工程,充分供给园所资源。“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新增学龄人口30万人左右,按1至1.5万人口布局一个园所,全省需增加1000所幼儿园,如加之化解大班额办园需求,还将会超过1000所。为此,需精准施策,进行学前教育资源的战略布局,在按户籍人口配置园所资源的前提下,要根据生育意愿有无、城乡此消彼长、区域流转异动引起的人口数量和区域分布的变化,精确分析和掌握学龄前人口规模,重点加大苏南人口流入地区、城市新区和城乡结合部、偏远乡村地区的公办和公益性民办幼儿园资源供给。
二是实施精准固本工程,做强培优师资队伍。发展高质量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是关键。一要增加优质师资供给。就我省而言,全省每年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近9000多名,与3万多师资补充的缺口有较大距离。建议加快推进《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相关政策落地,加强幼儿师范院校建设,支持我省幼师高专通过独立升本、资源整合、联合办学等形式,提升办学层次,设立专项支持计划,推动幼师高专进入“优生源入口—优培养机制—优政策保障—优对口精准就业”的良性发展状态。鼓励适合的初高中毕业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针对江苏南北、城乡不同地区对师资需求的区域差异,精准建构目标体系和内涵体系,加大乡村教师、男性幼师定向培养力度。二要精准预测今后5年乃至到2035年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变化情况,调控师资培养规模。清理严控中专及相关院校培养学前师资的泛滥现象。三要精准加强在职教师管理与服务,将非在编教师全部纳入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和教师培训范畴,整体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同时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心理巡诊和疏导保健机制,在全社会营造积极认同与尊重幼师的氛围,提高教师的自我尊重和职业价值认同。
三是实施精准保障工程,推进投入机制创新。明晰政府投入主体责任,建立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和运行保障的政府责任制。适应经济强省、教育强省地位,提高我省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需进一步因地制宜,精准确定我省不同地区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占比,把提高苏北地区和部分苏中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收入待遇作为最得人心、最根本的保障工程,让她们有尊严地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设立综合奖补专项、政府购买服务及政府引导资金等渠道,支持幼儿园建设、接纳流动儿童入园、支持集体和其他单位办园,实现人人有幼儿园上、人人上得起幼儿园、人人上有质量内涵的幼儿园。
四是实施精准科研工程,引导科学保育教育。学前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创造性的工作,更是一项科学性工作。当下社会上、体制内外,资本的逐利本性致使幼教领域及市场流派纷呈,各种品牌乱象丛生,让家长盲从或无所适从,花了许多血汗钱和冤枉钱。乃至一些公办幼儿园也在迷恋和盲从某个流派或品牌的炒作,而不考察其专业性与科学性。在幼儿发展的关键时点给予最适合的教育是高质量保教的关键。教育主管部门和专业人员应发挥主体和主导作用,引导幼教领域回归理性与秩序,引导家长确立科学的保教理念。早期环境刺激对大脑发育有长期影响,不仅影响脑细胞的数量,还影响脑细胞之间的链接。建议集聚我省学前教育、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医学、运动及运动医学等领域专家及一线幼教骨干教师,以省教科院、扬州大学的脑科学研究中心为基础,成立学前幼儿脑科学和幼儿行为科学研究中心,定期发布研究成果,定期培训一线教师,用科学视角规划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和集体活动,指导构建科学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体
五是实施精准服务工程,完善保教服务链条。精准解读人民群众“幼有所育”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需求,确立0-6岁养育、抚育和教育一体化的系统思维,弥补机构、制度缺失,建构起融合早期教育、家庭教育、特殊教育、父母教育、婴幼儿照护、学前教育、课后照顾、儿童教保文创产业等环节完整、体系周严、质量上乘的保教服务链条。
邹建文委员(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就整合在苏高校资源、服务江苏建设提出建议。
一、将在苏部属高校和国家科研院所纳入到江苏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可以为江苏创新驱动战略提供科技、教育方面更强有力的支撑。
二、在苏部属高校和国家科研院所的高端人才没有充分享受到江苏省的人才待遇。建议在住房等方面调整政策以吸引人才,重视国家级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三、省内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不够。需要政府在平台、政策方面予以支持,促进科技成果在江苏就地转化。
四、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启动国家科技中心城市建设。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城市均已出台措施,整合各自范围内的科研教育等资源,以增强城市实力。建议省里充分调研,开展这方面工作。
周俊委员(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就调整高中阶段教育分流时间提出建议。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预示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人口红利终将消失,但通过加速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能够重新获取新的更大的人口红利。根据有关机构发布的《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2017年报告》指出,中国各地企业负责人普遍认为人力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企业运营的首要因素。这就需要未雨绸缪,储备更多综合素质过硬、兼具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心理健康、心态积极,具备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精神的新时代工程师、技术工人。
为此,建议调整高中阶段教育分流时间,将职业教育的入口向后移至高中毕业。这一调整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考虑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国家战略层面:将来需要的是综合素质突出的复合型人才,原有的职业学校培养模式难以承担这一重任。当前美国已出现劳动力市场两极化趋势,即高低两端岗位增长比较快,需要一定技能的中间层次就业岗位减少,降低了低收入家庭受教育的热情动力,进而造成低端劳动者的教育水平不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导致国家制造业升级、应对国际竞争的不利形势。对此我国需要引以为戒,及时普遍性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水平。
二、社会认同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指出,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当前我国不少地区普通高中入学率低于50%,引起广大家庭、教育界人士的不满。通过顺势延后高中阶段教育分流时间,将有利于引导社会加深“知识改变命运”、崇文重教的风气,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三、个人发展层面:将高中阶段教育分流时间推迟后,广大学生能够再接受三年的普通高中系统化教育,知识储备更加丰富、人格更加健全、人文素养更加完善,17-18岁左右的毕业年龄也更加成熟,能够相对理性地对自己做出科学的未来规划。高中毕业后,无论是进入高校或是职业院校,都能最大程度发挥个人天赋优势,实现更好的人生发展。
综上所述,建议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综合考量,由教育部门牵头,尽快研究调整高中阶段教育分流时间的具体实施方案。
孙子林委员(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就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提出建议。
一、建议在顶层设计上,应考虑加大对卫生工作的投入。目前的投入非常不够。当前,儿科医生、家庭医生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医生的职业待遇不能满足需求。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回报的不仅仅是卫生本身,它不仅能带来老百姓的幸福、健康的江苏,甚至还可以带来一波具有潜力的产业的发展。
二、建议借鉴上海、福建的模式,将部属医院统一纳入全省医院管理范畴,建立省部共建机制和属地化管理制度,加强资源整合,改善投入机制。
赵建军委员(常州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就加强技工教育提出建议。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适合人民的教育。技工教育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企业、经济、产品高质量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当前,技工教育的需求与生源不足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建议政府予以关注和推动解决。
王长青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就解决儿科医生短缺问题提出建议。
儿科医生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揪心的社会话题,解决儿科医生短缺,涉及千家万户,造福千秋万代,是民生工程之要,是百姓需求之首。
儿科医生短缺背后的成因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投入相对不足。二是高等医学教育同质化发展明显,对社会紧缺学科投入不够。三是医疗人才人事管理精准化差别性待遇体现不强。对儿科医生这样学业时间投入长、工作量大、执业环境相对复杂、人民群众期望值高的职业,没有更加有吸引力的收入待遇和职业发展愿景。四是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所忽视。五是省级层面多部门系统化集成性政策效应欠缺。
解决儿科医生短缺,一是要扩大总量,二是要优化存量,重中之重是扩大总量。扩大总量的主责是政府。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为逐步解决儿科医生短缺将新办儿科学院,需要省级部门加强指导与帮助。建议省级政府卫生、教育、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出台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一揽子综合方案,优化儿科医生的执业环境,提高儿科医生职业的吸引力,使儿科医生在大量繁重的儿科医生岗位上安心、放心、舒心。
赵俊委员(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就我省卫生事业的投入和政策提出建议。
一、建议加大卫生投入。特别是要支持医疗科技创新,加大对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关键技术的研究力度。支持一批医院建设一批学科,突破一些重大技术,推动建设创新型、临床型、研究型的学科和医院,为江苏省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二、建议加大政策惠民力度。当前政府做了很多事情,但与人民的需求相比还不够。比如广州路上大医院多、学校多,每天交通拥堵严重,听到老百姓抱怨多。因此重点区域的地铁公共交通应当优先发展,让建设更多惠及百姓。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医院和医生参与外,还需要政府和社会一起来推动,共同负起责任。建议有关部门考虑将南京清凉山附近用地整合起来,建设卫生和健康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