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二届一次会议 / 大会发言
发布日期:2018-01-27 13:09 来源: 本站原创

薛驰委员代表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发言

   军民融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家安全和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江苏有军民融合的好传统,近年来不断探索具有新时代特色、新江苏特点的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子,形成了一定的发展优势。一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基础。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发展的政策文件,优良的投资环境、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等奠定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坚实基础。二有参与融合的巨大潜力。江苏生产制造能力雄厚,民用高新技术发达,培育了2000多家“专精特新”的“小巨人”、“小冠军”,这些企业是军民融合可以挖掘的巨大潜力。三有一批实业报国的中坚力量。很多民营企业或临危受命,或攻克难关,或突破技术封锁,在参与军民融合新实践中,展现出积极实业报国的家国情怀。四有初步融合的发展成效。全省560多家民营企业通过保密资格认证,200多家进入军用物资采购动员供应商名录,数量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航空航天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主导的五大军民融合产业。

   当前,影响江苏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困难与问题:一是融合理念滞后。一些地方政府对军民融合发展的经济性功能认识不足,主动引导扶持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部分地区军民融合停留在自由发展的“小、散、弱”阶段。二是融合渠道不畅。一是“入门难”,多数民营企业不知道如何参军。二是“门槛高”,“四证”认证程序繁琐,民营企业畏难顿足不前,一批有产品、有技术、有意愿的民营企业仍然游离在门外。三是信息不对称。民营企业缺少主动了解军方装备需求信息的途径;军方也不了解民营企业产品、技术和行业地位。双向信息不透明,无法充分释放民营企业发展潜能、催生市场竞争活力。四是资金短缺问题凸显。参军的民营企业很难同等享受国家科研经费投入,还要承担研发失败、竞争失利的风险,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五是资源整合乏力。部分地区产业布局缺乏衔接沟通和全局统筹,资源重复配置,存在过度竞争的隐忧。同时,军民技术相互转移、重要检测设备共享共用困难,民营企业对此反映强烈。

   为此,建议:

   一、确立军民深度融合的新导向   

   军民融合利国利军利民,与江苏制造强省、聚力创新的发展战略契合一致,抢抓初步融合走向深度融合的历史性机遇,必将对江苏经济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江苏要确立深度融合的新导向。要高起点谋划产业布局,破除“单向输血”的陈旧理念,适时召开全省军民融合工作推进会。   

   二、强化政府推动的责任担当

   江苏要自上而下建立强有力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军地工作机制。地方党委、政府要把军民融合纳入目标绩效考核范畴,引导各地因区施策,形成齐抓共促的工作推进态势。

   三、畅通“民参军”的渠道

   要整理细分行业“单打冠军”、“小巨人”清单,纳入军民融合企业管理名录,并主动对接军方需求,将更多的企业推荐到军品采购供应商名录中,把江苏潜力转化为江苏实力。

   四、改善信息对接交流机制

   整合军民信息发布渠道,建立统一的江苏公共服务平台。丰富军民信息发布手段,分级分类推送需求信息。拓展信息对接方式,建立军民供需定期对话交流机制和以军民融合园区为基础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五、化解资金短缺的突出矛盾

   一是发挥江苏军民融合专项引导资金的牵引带动作用,提高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的上限额度。二是对有巨大军事应用价值的项目,要靠前服务、加快上市融资步伐。三是组建军民融合产业投资联盟,探索民营资本面向军民融合的投融资机制。

   六、构建竞争开放的发展环境

   积极呼吁拓宽民营企业参军的领域和范围,简化认证程序。用足用好政策,支持军、民企业同台公平竞争。吸纳民用技术参与军民通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营造有利于深度融合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