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政协科技委在省政协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按照省政协重点工作安排,以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省委全会“两聚一高”战略,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精选课题,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座谈研讨等活动,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专委会和科技、科协界委员的主体作用,为推进我省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创新型省份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科技委把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全会“两聚一高”战略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按照省政协常委会、主席会议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及时组织传达和学习有关会议精神。今年3月初全国“两会”刚结束,我们就在南京工程学院组织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进行学习,就“十三五”科技规划进行专题研讨。委员们一致认为,今年是江苏“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围绕“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一年。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清醒看到我省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制约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要继续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创新型省份试点等重大机遇,精心选择我省“十三五”时期在科技创新方面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议政活动,力求提出更多适应时代要求、符合省情实际、反映人民意愿的意见建议。
此外,委员们采取个人自学有关辅导资料、参加报告会、界别活动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学习领会和全面把握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特别是重点理解掌握有关供给侧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问题,自觉把科技界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上来。科技委还坚持在学习中履职、在履职中学习,在工作中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把学习贯彻活动变成推动科技委工作的内在动力,为更好地促进我省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献计出力。
二、积极承办和参加省政协重要会议和活动,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
我委把承办和参加省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等重要会议和活动作为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把自身工作与省政协重要活动和议题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今年重点工作安排,省政协十一届十四次常委会议的专题是“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科技委负责此次常委会议的筹备工作,起草了会议筹备工作方案和会议发言参考选题,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征集和编印会议发言材料。我委还把该专题定为重点调研课题,由罗一民副主席带队,赴广东、湖南和我省昆山、淮安等地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王向明副主任代表委员会在常委会上作了《进一步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建议》的发言,王济武委员代表科学技术界作了《以研发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发言,受到了与会领导的好评。王济武委员的发言还转化成《重视研发经济的培育和发展》的科技委提案,省科技厅认真吸收和采纳了提案所提建议。科技委负责起草了《省政协十一届十四次常委会议建议案》,报送省委、省政府,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建议案主要内容刊登在《新华日报》头版上。
三、精心组织调研,提高建言献策实效
调研是专委会履行职能、建言献策的基础。今年,我委围绕科技领域一些热点、薄弱和疑难问题作为重点课题,深入基层和一线,组织委员开展调查研究,为我省科技创新引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省委提出江苏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我省科技创新的国际化程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向前推进。为了及时了解这一过程中的相关经验和问题,今年5-6月,科技委就“推进我省产业科技创新国际化”,由罗一民副主席带队,赴省国信集团、常州、苏州、盐城等地调研考察。委员们认为,科技创新国际化既包含人才的国际化,也包含资本的国际化;既包含“请进来”,也包括“走出去”。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艰苦努力。当前我省科技创新国际化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国际化人才相对缺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落后的科研管理理念。委员们提出要加强对国际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和消化吸收、充分利用海外并购等方式获取国际创新资源、积极布局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和参与企业发展等建议。我委还结合江苏“软科学”课题研究,形成了题为《新时期江苏推进产业创新全球化的政策思路研究》的研究报告。
10月,罗一民副主席带领科技委就“我省产业科技创新情况”赴南通进行了调研。江苏顺应全球创新发展大势,瞄准国际产业领先水平,面向“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未来江苏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委员们在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科研体系、强化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源头供给,着力增强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培育壮大世界级创新型企业集群,着力构建全球开放创新网络、广泛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着力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建立多元化产业创新投融资体系,着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国际化人才创新创业高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相关建议刊登在《群众》杂志上。
江苏是一个海洋大省,但海洋经济在全省所占比重一直不高,为了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更好地利用科技创新提高海洋经济的规模和效益,科技委在12月就“提高我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这一议题,组织部分委员与省海洋与渔业局、省财政厅等有关单位进行联合专题调研。调研组首先在省海洋与渔业局听取了情况介绍,随后在罗一民副主席带领下先后赴南通、盐城、泰州、镇江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委员们认为,江苏海洋经济在沿海发展战略的驱动之下,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海工装备、海洋通信遥测、生态养殖、新能源等方面利用科技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增长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仍然不足,科技研发力量相当分散,产学研结合的链条尚显单薄。委员们提出了以下意见:一是要坚定走符合江苏沿海实情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二是要尽快扶持涉海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投资结构多元化的良性循环;三是要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力量,重点打造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筹建江苏海洋大学;四是要在发展中处理好保护环境和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的问题,要努力向科技创新要效益,遏制海洋污染。最后形成《关于提升我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情况的调研报告》的调研报告报送省委、省政府。
四、紧扣聚力创新、聚焦富民主题,积极创新委员参政议政方式。
今年,科技委以科技创新改善民生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组织委员力量,发挥政协“智库”功能,组织了“涟水高沟地区深循环地下水质水量模型及开发“项目组,与涟水县政府、县政协就寻找和开发当地优质地下水资源商讨有关事宜并签署合作协议书。通过对高沟镇及其周边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同位素与地球化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涟水高沟镇及其周边地区深循环地下水地区的深层承压水,接受新生代玄武岩地下水的补给。水的补给源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云贵高原一带,深循环地下水来自于冰川融水、河流及湖泊的渗漏,具有稳定的补给源,通过地下水中氚测定发现,水的年龄约为40年,不是“古水”。渗漏水经过深循环从孔洞型玄武岩含水层溢出,最终通过断裂带向海洋排泄。(2) 高沟镇北部的深层地下水为优质饮用水,水中含多种对身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锶与偏硅酸的浓度超过了国家矿泉水标准,属于稀有矿泉水资源,不但可以为今世缘提供更好的酿酒水源,同时具备矿泉水生产的潜力,属于优质的饮用水源。
二是就推进科技园区转型升级情况,赴溧阳市调研考察。委员们在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研讨,了解科技产业园发展现状、特点及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产学研协同创新、开放集聚创新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科技园区转型发展的建议。
三是与有关委员到南京市调研城市道路科学管养情况,与有关部门进行了积极热烈的座谈,并参观走访了道路管养指挥中心等地。委员们在有关部门条块分割、机制不顺的问题、道路养护的新型材料使用问题、提高规划水平问题、管理机制灵活创新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南京市交通路政有关方面表示将会认真吸收采纳,在研究之后改进相关工作。
此外,科技委还负责联系科技、科协两个界别的委员,我委按照中央的“八项规定”和省委的“十项规定”要求,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注重采取规模小、内容精、时间短、效果实的方式开展界别活动,先后赴牛首山佛教文化项目、常州石墨烯产业集聚区、江苏大剧院项目、苏州大学维格光电科技股份公司等地开展界别活动,让委员活动贴近各个创新主体和前沿,并就委员及其所在单位创新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了座谈研讨,从中发现我省科技发展中的一些共性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发表界别意见建议,使科技界委员参政议政的整体性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