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一届四次会议 / 全会日报
发布日期:2016-01-27 09:10 来源: 本站原创

    1月26日下午,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民革组、农业农村组、侨联台联对外友好组和民族宗教组的委员,围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宜居新江苏”主题进行讨论。副省长许津荣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程崇庆主持会议。

    钱再见、周勤、陈萍、黄宗岳、刘贤金、林敏洁、冯雷、严敦志、杨世华、杨文喜等委员先后发言。

    钱再见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民革校支部主委)建议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需要提升四种意识。

    所谓绿色发展理念,就是在顺应自然、保护环境前提下的发展。绿色发展和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从治理的视角出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需要提升四种意识:

    1.法治意识。认真贯彻执行新《环保法》,落实《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构建绿色、低碳、可循环的产业体系、产品体系和能源体系,彻底改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支撑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变“黑色经济”为绿色经济,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编制环境总体规划,并使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健全顶层设计、专家咨询、综合决策、协调落实、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机制,不断增强法治意识。

    2.公开意识。规范和扩大环保信息公开,实现信息共享。加大企业监管力度,对企业实施实时在线监控的同时,要求企业按照新《环保法》规定将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处理设施运转情况等进行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参与意识。发动社会公众参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为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根据《环保法》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和落实街道和乡镇的环保职责,街道和乡镇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环保工作。加大环保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公众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加快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逐步转变。将环保课程纳入国民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之中,不断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促进全民共同治污。

    4.问责意识。建立环保目标考核制度、约谈制度、举报制度、审计制度,实施领导干部考核“一票否决”制。建立网络化长效监管机制,健全企业环境行为报告和环境信用评价制度。与司法机关联动,完善环保黑名单惩戒制,把严格监管作为环保部门的最大担当,让环境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对于违法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用地审批、投融资、财政奖补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对环境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周勤委员(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就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宜居新江苏提出建议。

    江苏要在“两个率先”上更进一步,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工作重点。但是,我们在绿色发展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政府、轻市场。绿色发展的理念强调可持续和可再生的思想,其具有公共品和准公共品性质,可以产生正的外部性,容易导致“公共地悲剧”,这就是我们强调政府主导地位的理论基础。但是,现有理论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解决公共品供给不足,减少由于政府行为的盲目性导致资源配置扭曲的问题,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公正性、维持市场程序和必要情况下背书人。二是重投入、轻评估。客观地说,我省在最近十年的绿色投入不断提高,但是,我们绿色发展的压力却不断增加。其重要原因是,缺少有效评估体系和指标,传统的“三废”统计已无法满足现在不断变化的发展需要。例如,光声电污染、白色塑料泡沫污染都没有进入统计指标。同时,污染治理评估也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缺少科学和法规的支撑。三是重硬化、轻软化。现在各地也在抓“绿色发展”,但是,从形式上看,比较注重硬化和表面上的问题,比如,河道整治强调整齐和表面硬化,忽略河道本身过滤和环境保护功能;城市绿化强调铺满,不保证成活率和绿化功能。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强化绿色发展中的市场作用。特别是在PPP中具体应用,例如,利用市场机制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首先确定地方性垃圾分类法规,其基本要点,一是垃圾分色,不同垃圾进入不同颜色袋子;二是垃圾分类奖励制度,将满额垃圾交到指定地点,得到现金和实物奖励;三是垃圾袋强制标准和销售制度,不合规将不允许销售和流转。

    二是强制执行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和具体指标。特别是对可能二次污染行业重点加强管理,例如,限制物流过度包装。随着网络交易不断发展,物流外包装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许多产品本身外包装就是符合运输要求的,物流增加外包装,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也增加社会成本。

    三是提升绿色发展的自增强机制。建议以南京市秦淮河为试点,进行区域性和流域性指标分包关联管理,将指标与补偿相结合,交给PPP项目管理,区段变小,目标明确,补偿到位。

    陈萍委员(民革省委会副主委、徐州市委会主委,徐州市政协副主席)就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建议。

    海绵城市是以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湖泊水系等建设为载体,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实现对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功能。苏北地区一些城市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水质污染等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海绵城市建设能够极大地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从源头上解决上述问题,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重视宣传培训,全面植入海绵城市理念。首先,广泛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争取社会和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其次,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技术研讨等活动,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二是精心组织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首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将海绵城市建设有关控制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城市建设要优先利用生态透水材料替代硬化路面,配以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真正建设和形成“收、蓄、渗、净、用、排”一体化的雨水收集与利用模式。其次,做好规划编制,基础性研究和观测必须先行,实现地质、气象、水文、城建、园林等部门的基本数据资料的资源共享,以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和规划设计。第三,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四,要与现有工程相衔接,与现有法律规范相协调,在“十三五”规划中充分体现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要求。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建设管理制度。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进行统一的顶层设计,成立相应机构,形成健全的工作机制,明确建设和管理单位的责任。

    四是加快工作推进,搞好综合示范区。逐步推进海绵型公园、绿地、广场、道路、小区等建设,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及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要率先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黄宗岳委员(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就及早防范粮食生产供给大滑坡的风险提出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新常态下的“三农”工作出现了新情况,面临着新挑战。尤其粮食生产供给新状况令人担忧,有必要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及早防范,有效解决。

        建议:一是粮食实际种植面积不能减少;二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不能削弱;三是强农惠农政策不能改变;四是关注农业、重视粮食安全的鲜明导向不能偏移。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安全,解决好吃饭问题,永远是头等大事。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更多地明察暗访,掌握实情,及早有效地防范粮食生产供给可能出现的大滑坡风险,推进我省的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刘贤金委员(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就加强乡镇食品安全工作提出建议。

    食品安全“最初一公里”在村间田头、在基地车间、在乡村集镇。最近我们在乡镇调研发现: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农田环境保护、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业安全生产与安全监管等各方面的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较强,至少普遍有了食品安全意识,有的还已经具备风险控制意识,这为做好乡镇食品安全工作奠定了较好的人心基础,为同心合力做好乡镇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基本前提。但是,目前乡镇食品安全的基础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有心无力的情况。为此,建议:

    一、多措并举,提高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科技能力。能否在镇域范围内,根据产业特色,调配对口专业力量,健全工作职责与规范,配套相关行政与服务法规支持和必要的工作条件支持,如进村工具保障。加强对重点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增加中长期专业培训,增加现场实习培训,增加安全生产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的培训,减少短期重复培训。目前,存在安全风险的农产品多数是蔬菜、水果等,建议增加设施补贴比例,增加特经作物的生物农药或新安全技术补贴,加大对优质农产品重点扶持,减少对企业的资金配套要求。

    二、同心合力,促进各方面食品安全力量在乡镇聚集。目前进入乡镇的科技力量很多是来自农资企业、专业个体户或土专家,而县市级、省级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组织是掌握先进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技术和知识的主体力量。建议统筹各类科技力量在乡镇科技服务分工,落实乡镇吸引和聚集科技人员必要的人才或智力引进经费。增加对新兴媒体和社会公益科普力量面向乡镇专题宣传的鼓励措施,增加对农资企业人员在乡镇开展科技活动的规范化指导和监督。对于安全用药等高风险技术工作逐步落实持证上岗,无证限制或取缔措施。

    林敏洁委员(南京师范大学东方研究中心主任,省首届特聘教授,省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就改善空气和水的质量,努力建设美丽新江苏提出建议。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建议:一是对空气污染源“真”研究。针对本地区空气污染问题实际,采取科学检测手段,真正查出造成本地区空气污染的“元凶”;采取科学对待的态度,敢于说清空气污染的源头,不回避、不躲闪,直面问题所在,方可提出切实可行解决方案。二是建立大区域空气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协调多方力量,共同解决问题。三是采取强有力措施。如:努力控制颗粒污染物对空气的不利影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普及绿色交通,推广绿色出行。四是提升社会整体的环保意识。倡导自觉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努力保持低能消耗。

    为做好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建议:一是加强城市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充分发挥污水处理设施作用,积极推行雨污分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二是推进城市污水治理的市场化。城市污水治理必须遵守“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三是加强对城市水污染的管控。要将重污染源从水源地撤离,提升企业污水处理水平,加强对重点区域周边水质监测。此外,要建立动态水污染监控及应急机制。四是加强城市居民用水教育宣传。倡导循环用水、节水,减少家庭污水排放,努力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建议:一是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从决策源头上防范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特别是要根据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推进农村新型社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进一步增加、保障环境整治专项资金。整合项目资金,拓展功能,结合村级服务功能,向普通村、薄弱村倾斜,吸引各方主体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广泛动员群众自愿投资筹劳。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长效管理制度。省、市有关部门加大指导督查,积极探索农村环境长效运维模式。四是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在监管条线上,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明确设立农村环保工作处;在监管模式上,可在乡镇政府设立环保所,片区设立环境监察所,重点河流、工业污染区域设立环境监管站,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专职或兼职环保员。五是努力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农村环境等环保有关政策法规的普及宣传,抓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引导。

    冯雷委员(无锡市侨联主席,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就加快推进污染土壤修复,努力建设绿色宜居新家园提出建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一些城市采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得土壤环境不断恶化,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速,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要求不断提升,各地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污染土壤修复工作,但修复水平参差不齐、总体进展情况并不乐观。为此,建议:

    一是构建土壤修复监管机制。建立符合各地实际的、规范的污染场地环境监管全过程管理模式,理顺污染场地多部门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建设用地流转强制环境调查评估与备案等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确定行业准入条件,明确场地污染责任界定及责任追究原则,严格控制被污染场地的土地流转。

    二是因地制宜制定土壤修复考核细则和标准。我省可在国家环保部系列污染场地环保标准基础上,借鉴在土壤修复方面走在前列的上海、杭州等城市做法,结合实际制定出台省内土壤修复考核细则。同时,根据土地未来用途确定土地整治和修复目标,建立适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修复标准。

    三是建立土壤检测数据库。要对土壤污染状况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的调研。根据各地土地、水文等条件,着重对工业企业污染场地开展系统调查、评估,准确并动态掌握污染场地的区域分布、污染面积、污染类型、污染程度等数据,建立污染场地及环境风险信息数据库,实现土壤环境管理的规范化、自动化、信息化,为土壤修复工作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

    四是设立土壤修复专项基金。可借鉴北京等地的做法,建立由政府监管的土壤修复专项基金,解决制约土壤修复有效开展的资金问题。对于目前无法确定污染责任而又亟需修复的土地,可尝试采取修复受益者出资的方式,即将污染修复成本纳入土地出让金。

    五是完善土壤修复技术支撑体系。可结合自身科教资源,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专业公司,加强专业环保技术人才培养,构建一套修复技术集成,研发建立本土化的土壤修复技术体系,为土壤修复工作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消化吸收,努力形成本土化技术。

    严敦志委员(南京古南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就尽快实施与江苏经济大省相适应的酒店餐饮业绿色标准提出建议。   

    绿色饭店是国际饭店、餐饮业的新型经营方式,是国内饭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省饭店、餐饮业的发展方向。绿色饭店创建,不仅能够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方面取得成效,也有利于节能产品、技术等推广和应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就发挥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作用,共同推进绿色酒店、餐饮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大力宣传,营造社会氛围。要加强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创建绿色饭店、餐饮企业活动必要性的宣传,发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扩大社会影响,积极营造保护环境和创建绿色饭店的社会氛围,调动企业创建绿色饭店的积极性。

    二是引导饭店、餐饮企业节约资源。要引导企业开展节约电、水、煤、油和燃气等资源活动,严格执行各地制定的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标准,使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有效使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消耗。

    三是引导饭店、餐饮企业保护环境。要引导企业发展环境友好型建设;在经营中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减少各类用品过度豪华包装;控制污水、烟尘以及废气的排放,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等。引导企业建立绿色管理制度,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四是引导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要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建设和改造中广泛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为开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活动提供信息服务;要搭建服务平台,引导节能环保厂商推介技术和产品,支持企业对耗能大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五是组织实施绿色饭店国家标准,并制定江苏省的具体实施细则,从而有效地指导企业创建绿色饭店,并对标准和实施细则进行广泛的宣传贯彻。

    六是发挥示范作用。各地要及时总结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验和成果,组织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会、绿色行动论坛等活动,促进企业开展经验交流。要树立行业典型示范单位,以典型示范带动饭店、餐饮企业创建绿色饭店,并对在开展创建绿色饭店活动中的先进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

    杨世华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省道教协会会长,茅山道院住持)就建设文化生态型寺观,为美丽宜居新江苏作贡献题提出建议。

    在建设美丽宜居新江苏的征程中,江苏宗教界理应率先践行,做出成绩,这既是宗教教义的要求,也是江苏宗教人的自觉。

    中国道教提倡道法自然,关注天、地、人的协调平衡,关注阴阳平衡。在我们道教的环境文化中,包含着道教中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对山川大地的无限崇拜,对所有生命的至诚热爱,对人类作用的清醒思考,对万物共生共荣的神圣憧憬。

    多年来,江苏的佛道教寺观一直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努力把宗教场所打造成文化生态型寺观,争创和谐寺观,争创五星级宗教场所。在具体实践中,一是取消烧大香烧高香的做法,改为烧环保香,烧文明香。二是在寺观内外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美化环境。三是寺观内水管电线全部深埋地下,墙上悬挂空调外机、路边的配电箱全部用生态木罩住。道路路灯尽可能采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四是建设的过程中尽量保护树木。五是寺观建设风格和使用的颜色也是古色古香,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六是倡导心灵环保,树立正信正行。

    《中国道教界保护环境的八年规划(2010年——2017年)》中就有“坚持教内先行,倡导俭朴节约的生活方式,节能降耗,形成节俭风尚;积极参与社会环保事业,促进建立良性的生态圈;以建设生态道观为己任,将其纳入全社会环保计划之中,形成与社会的互动……”

    宗教有句话叫“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在建设美丽宜居新江苏的征程中,江苏宗教界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在实现“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道路上,一定会有我们江苏宗教界的身影,我们也一定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杨文喜委员(高邮市副市长)就坚持绿色发展不停步,推动生态文明上台阶提出建议。

    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美丽宜居江苏,就是要瞄准“天之蓝”、“地之绿”、“水之净”、“气之清”的目标,进一步聚焦聚力、创新创优,努力让全省人民脚踩绿色大地,头顶蔚蓝天空,吃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为此,建议:一是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水平,打造“天之蓝”。加快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有计划、有步骤地关闭“三高一低”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循环经济项目,着力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新兴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围绕治企、管车、限煤、禁燃、抵尘“五气”同治,全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并建立健全长效整治机制。二是进一步提升造林绿化水平,打造“地之绿”。大力推进造林绿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组、进景区、进家庭等活动。突出“点、线、面”相结合,将绿化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区域。进一步加大对各地造林绿化工作考核的力度。三是进一步提升清水活水水平,打造“水之净”。以各类河道疏浚整治和控污截污为重点,突出“引、排、疏”多措并举,以河道干净之水、岸上生态之绿,打造生态田园之美。四是进一步提升秸秆禁烧水平,打造“气之清”。更大力度地推进秸秆禁烧、还田及综合利用工作,加快构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使农民群众的“被动行动”成为“自觉行动”,实现全省域净土、净水、净空。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更新理念、创新思维,在“加减乘除”上下功夫、求实效。一是“加法”。增加生态产品供给,主要是植树造林、整治调适水系、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二是“减法”。狠抓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全面完成各项节能减排任务,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等的消耗强度。三是“乘法”。发挥科技创新在环境保护中的乘数效应。四是“除法”。做大分子,培大培强生态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做小分母,通过“身边节能”、“身边低碳”、“身边增绿”等行动,转变消费方式,实现消费水平提高与物耗降低、污染减少、资源节约利用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