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一届四次会议 / 大会发言
发布日期:2016-01-25 17:32 来源: 本站原创

茆君才委员代表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发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江苏是“经济大省”、“产业大省”,但金融发展特征不明显,金融资源的供给和实体经济的需求仍存在错配,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一、“十二五”时期江苏金融的特点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金融总体运行稳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增强:一是社会融资规模保持高位。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1.34万亿,位居全国前列。二是直接融资比重增长迅速。到2015年9月末,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余额超过5000亿,比2010年增长了近40倍。三是证券、保险快速发展。证券市场交易额达30万亿,比2011年增长20%;保险业保费收入2000多亿,比2010年增长80%。四是民间金融异军突起。目前全省小额贷款公司636家,贷款余额1090亿元,公司数量和贷款余额均居全国首位。

  二、存在问题

  (一)金融资源供给、需求未能完全匹配。宽松的货币环境以及江苏 “民富”特点,为省内金融机构在“供给端”储备了充足的“资源”,但金融机构普遍在客户筛选、行业选择等方面设置过高的门槛,充足的金融“水源”无法流向 “需求端”的实体企业。

  (二)金融特征不显,区域中心地位不突出。一是未能结合江苏优势产业特点,发展出具备典范效应的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模式;二是民间金融虽活跃但散乱,民营银行、私募基金等领域的发展仍显缓慢;三是在棚改、专项基金、扶贫开发等方面,国家长期、低成本政策资源利用不足。

  (三)地方金融监管缺位。一是关注重点仍在新设机构的“前端审批”,对支持、监管等“后道运营”缺乏系统性思考;二是人行、银监、地方金融办对于小贷公司、P2P平台等新兴金融监管各自重视,未能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

  (四)金融机构风控压力持续加大。2012年以来,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持续“双升”。截止2015年8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不良率1.48%,比2011年上升了0.64个百分点。银行机构放贷意愿、放贷能力有所减弱。

  三、几点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综合考虑环境、土地、能源、人口等约束条件,江苏经济预计需保持年均7%左右增长。据此预测,仅从资金角度,2020年全省资金总量需达到20万亿左右,需要支撑投资8万亿以上。金融发展对“十三五”目标的支撑尤为关键。

  (一)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江苏“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以建立和完善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为核心,以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为重点,借鉴伦敦、新加坡、上海等国际金融中心和深圳、杭州、天津等区域金融中心的经验,结合省情实际,高标准、高起点、全方位推进规划编制,促进“供给端”与“需求端”相匹配,实现金融资源效用最大化。

  (二)构建“一体两中心”为核心的区域金融发展框架。一是以深化金融改革为契机,充分利用国家金融能量,推动江苏经济发展为金融生产力占主导地位的金融经济体;二是依托南京区位优势,建设以南京为主,辐射苏、皖、赣、鄂的区域金融中心;三是结合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特点,构建以苏州为主接受上海世界金融中心“功能溢出”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中心。

  (三)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市场。一是积极培育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打造国际知名的金融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和国内重要的金融中后台服务基地。二是总结江苏产权交易所、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成功经验,继续推动建立区域资金交易中心、股权登记交易中心、大宗商品交易所等。打造民间投资创新中心、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三是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再保险。依托江苏产权交易中心推动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

  (四)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一是利用江苏地方金融机构齐全的银、证、保资源,探索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投融资体制。例如,为政府类项目提供中长期资本支持的资本性银行,推动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为主的新兴产业银行,推动船舶产业发展为主的船舶融资银行,支持优势富余产能转移为主的外经贸银行等。二是做大做强金融控股集团,推动有实力的金融企业向全牌照金融集团发展,培育江苏自己的“平安集团”。三是建立更多的地方性资产管理公司,消化不良金融资产,释放金融机构活力。

  (五)简政放权,激发民间金融活力。一是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股金融机构,继续推进苏宁银行、金陵银行等一批民营金融机构的组建;二是继续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用资金互助社、消费金融公司等民间金融组织,稳步推进专业化程度高、运营状况好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转制为村镇银行;三是继续鼓励扶持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发展。

  (六)建立完备金融监管体系,提升金融监管手段。一是重新定位地方金融办职能,发挥其熟悉地方金融环境优势,推动建立“一行三会”与省金融办互为补充的金融监管体系。二是对于新兴金融形式,要早研究、早判断、早监管,省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协同建立有效监管机制。三是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改进监管指标、监管手段,把握好防范金融风险和鼓励金融创新的平衡点。

 

 

发言人单位及主要职务: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行行长、党委书记

界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