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辰宇委员代表江苏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发言
在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已日益成为代表国家与地区参与国际竞合的主角。江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高地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十三五”时期要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准确研判我省城市国际竞争力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带动增强我省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据国际权威组织研究,2013年江苏省城市国际竞争力位列全国主要省份第8位,整体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但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少“领头羊”式的先锋城市,江苏排名靠前的苏州市、无锡市、南京市,在全球排名分别只在第193位、220位、249位;要素投入不足,省内企业的全球联系、企业素质、基础设施水平等指标较低,企业资源获取、整合、利用开发度不高,参与国际分工不足,对外控制和影响力不高;投入效率欠佳,目前我省城市综合竞争力,主要来自于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人均GDP、地均GDP、专利申请总量、跨国公司指数等效率指标表现欠佳;区域发展失衡,总体上呈南强北弱态势,苏北地区长期以来交通相对不便、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采取特色立市策略
推动各市差异化发展,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鼓励支持各市根据自身基础条件和区位特点,确定城市核心功能、规划发展目标;建设符合自身历史底蕴、独具一格的文化品牌;引进符合自身功能定位的国际化人才、先进科学技术等。同时,创新城市规划制度、土地制度,为城市国际竞争力提升做好空间支撑。
二、采取升级转型策略
鼓励支持各市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索产业升级转型发展道路,科学制定本地“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支持各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现代服务业;扩大并完善各类省级投资引导基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双轮驱动策略
加大招商选资、招才引智力度,鼓励外资企业在江苏设立研发中心、销售机构和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支持外资以多种方式参与企业改组改制,制订并实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对外开放空间;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和竞争力;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指导和服务,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权益保护。
四、采取区域协调管治策略
积极响应国家长江经济带和上海“全球城市”战略的实施,大力推动上至南京下至南通的江苏沿江超级都市区域建设;联合安徽省积极打造“环洪泽湖生态都市群”;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的利好外溢效应,加强沿江、沿海和沿(陇海)线城市的港口、铁路等交通枢纽的建设。
五、采取空间品质提升策略
树立集约利用土地的观念,立足于现有空间布局,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建设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保护空间特色资源,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对城市及周边地区空间资源进行调整,确定城市增长边界,限制城市的无序发展。
六、采取基本公共基础设施提升策略
因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互联网普及覆盖等网络设施的建设,提升移动通信能力;加强对城市现有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和换代,提高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服务能力和高效运行;加强对教育文化设施的投入与建设,提高城市的社会福利与保障水平。
七、采取“安全安心”策略
深入推进平安江苏建设,努力建设一个基础更牢、水平更高、覆盖面更广、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江苏,确保公众安全感持续全国领先。把城市紧急避险场所、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重点,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保障系数;切实加强城市安全生产;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严格监控核电站安全运行;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提升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八、采取生态环境美化策略
保护并改善固有生态环境,对城市中现有脏、乱、差的生态环境进行全范围调研和集中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与评比,推动各城市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宜居、宜业的软环境。
发言人单位及主要职务:省侨联副主席,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界别: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