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一届二次会议 / 全会日报
发布日期:2014-01-21 08:12 来源: 本站原创

 

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委员大会发言摘登

(2014年1月20日下午)

推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

黄煌委员(代表农工党江苏省委)

  建议:一是牢固树立保护农村、发展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理念。合理挖掘土地潜力,大力发展生态高效现代农业,更好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二是全面建立以生态效益为核心的城镇化绿色评价体系。在考核时要实行差别化的绩效考核政策。先行先试,建立绿色发展生态决策机制并建立终身追究制度。三是充分发挥资金投入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导向作用。进一步确定补偿农业、补偿农村就是补偿生态的观念,抓紧开展中小城镇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发挥生态补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省级财政对经济薄弱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科学研究制定围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实施标准一致的城乡环境同治。四是切实保护和发展好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只有保持好地方特色,保护好村镇风貌,传承好民俗文化,挖掘出优势资源,才能让农村有多元的发展前景。五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共建生态家园。在尊重人的意愿和需求的前提下,实施“共建生态家园”行动,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同时打造“好山好水好风景、天蓝地绿人更美”的生态家园。

 

发挥华侨华人作用服务企业“走出去”

杨德才委员(代表致公党江苏省委)

  建议:一是依托海外侨务资源,建立对外投资信息平台。对外投资主管部门要加强与涉侨部门合作,建立并及时更新海外侨务资源数据库。构建同行业和跨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产业链上的各企业有序竞争,共同发展。二是积极开展合作,开展海外投资项目对接活动。与海外有需求的侨商、工商社团合作,经常性举办海外投资项目专场对接会。建立与海外侨团的联系,促进海内外企业共同合作。三是借助华侨华人力量,完善“走出去”企业境外服务体系。组建法律、会计、商务等海外中介组织,积极开展与省内企业的交流合作,帮助企业了解投资国办事规则及相关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对省内企业“走出去”提前进行风险评估、项目评估,帮助选择投资目标,设计投资模式,使企业少走弯路。四是发挥海外人才作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强与海外侨团合作,做好企业海外人才培训工作,培养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团队。加大对国际化人才培训的支持力度,经常性组织有关跨国经营管理的专题培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国际化品牌。积极拓展我省海外人才引进渠道,采取适当形式,将人才引进支持政策延伸至“走出去”企业引进的在海外人才或帮助企业“走出去”的有关人士。

 

努力建设“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包宗顺委员(代表九三学社江苏省委)

  建议:一是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强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益宣传,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确保全省村庄环境整治的时序进度和整治质量,并根据村庄的自然生态、区域文化、建筑传统等特色,打造“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文化内涵。二是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途径,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推广少肥减药节水等技术,构建现代农业清洁生产体系。建立环湖、沿河、沿海湿地农业高效生态示范区。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设立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省控点,在太湖流域加大设立省控点密度。三是科学构建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在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构建现代生态农业体系,补齐“四化同步”中的农业短腿,发展循环、智慧、休闲农业。四是进一步整合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加强农村环保执法资源的整合。五是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农村生态建设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和体现农村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考核机制;建立农业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环境风险防范和污染事故理赔机制;健全农村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机制。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汤燕雯委员(代表省工商联)

  建议:一是加大放开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准确把握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导向,以有利于促进民间投资、有利于民营企业解决准入问题为主。全面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建立完善便捷的市场准入通道,尽快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出一批符合产业导向、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二是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引导、深化企业内部制度改革,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升竞争力为核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管理制度,让各类资本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内有机结合起来,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优势互补、决策顺畅高效、管理科学规范。三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使各类资本都能依法自由流动,有效运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形式多样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健全产权市场体系,规范交易行为,强化产权市场秩序监管。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真正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促进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有机融合、共同发展。

    

加快促进我省向光伏应用大省转变

金毅委员(代表省政协学习委)

  建议:一是高度重视并积极扶持光伏产业。大力推行光伏发电,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产业升级优化。二是设立专门机构牵头组织推动光伏发电。由省发改委能源局具体牵头,财政、电力、建设、环保等部门参加,组成新能源推广应用领导小组,确保光伏发电推广使用。三是尽快出台地方性扶持政策。在产业政策上,编制“江苏省加快发展光伏应用规划”,明确光伏发电发展目标规模,大力发展分布式发电。进一步增加安装补贴资金投入,项目并网验收后,按照实际安装规模及时发放,民用电、工业用发电项目可采取不同的补贴标准。在并网服务方面,简化手续,对申报审批需提供材料目录公示,明确审批和完成并网时间。电网公司保证项目建成后及时并网发电,降低接入电网费用,提供接入便利。鼓励因地制宜利用空间发展分布式发电应用,针对不同用户制定不同的鼓励政策。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当好助推器,金融机构对于光伏发电的推广运用,要给予积极扶持和倾斜。优先支持和保障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发展潜力大的光伏制造企业的生产资金需求。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促进农民收入倍增

李国忠委员(代表驻镇江省政协委员联系小组)

  建议:一是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拓展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空间。让农民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平等参与、共享社会福祉与发展机会。积极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引导投资兴业,增加财产性收入来源。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是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抓好农民培训和就业服务,落实免费培训政策。各地应主动与企业对接,与农户家庭对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定点、定岗、订单培训,提高培训的实用性,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水平。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和维权工作。四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低收入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养老及失业保险。进一步加强对基层“三农”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从产业指导、规划和配套制度、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衔接,指导全省“三农”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激发体育组织活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殷宝林委员(代表体育界)

  建议:一是把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中长期规划,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公共事务。二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尽快将体育社团管理变为“一元管理体制”。建立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制度,把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作为购买重点,并将经费列入部门年度预算。完善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将评估等级与享受税收优惠、财政扶持、购买服务等政策挂钩。三是增强服务群众能力。鼓励体育社团开展贴近群众实际的体育活动,举办有特色有影响的赛事,培育公益服务项目品牌,普及推广面向大众的科学健身知识,承担业余训练和高水平人才培训服务,持续扩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建立体育社会组织孵化器,推动城乡体育社会组织均衡发展。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财税金融就业支持政策,制定公益性体育社会组织财政补贴办法,对符合条件的体育社会组织给予补助,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服务。对纯公益性的应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五是提高自身建设水平。体育社团组织要积极运用体育场馆等资源,努力解决发展所需的问题。支持体育社会组织采取备案准入制形式,建设体育社团所属的俱乐部实体,运用市场手段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刘贤金委员

  建议: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与教育。农业、食品监督、科技等部门要加大与新闻媒体合作,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培训,让农民学习掌握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二是严格控制农产品安全生产环境。工商、农业等部门要强化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开展违禁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专项整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等,彻底切断农产品污染链条。三是强化对农产品检测体系的有效管理。各级检测机构要加强对辖区内检测点的检查指导,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和信息发布等制度。加强检测网点监督管理,抓好自律性检测。推广苏南地区建立的市场到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四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长效机制。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事业心强、技术过硬的综合监测人才队伍。建立稳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联动机制,将农产品质量信用体系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范畴。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并使之成为我省三级检测体系的有益补充。

 

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李奇委员

  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快政务信息公开立法。政府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明确部门性质、职责和权限;各部门结合各自特点,确定政府信息公开的阶段性工作重点,完善信息公开内容,拓展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考核机制和约束机制。二是进一步丰富政务信息公开内容。重点公开中央和省惠民富民政策措施、税费征收减免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规划等方面的信息。加大与民生关系密切事项的公开力度,对于应当让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事项,要依法全面公开。将政府资助的各类项目所获得的研究进展系统地进行公告,推动科研成果的交易和产业化。三是进一步提高政务信息公开和服务的规范性。对于有时效要求的数据,必须以统一标准及时发布。对于有关联的数据要放在一起,以形成完整集群一并公布。注重信息公开的准确性,严格审核上网信息。四是进一步加强对政务信息的解读和宣传。对社会关注度高、涉及市场主体切身利益的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有关部门要组织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解读。充分发挥报刊、电视、政务微博等传播媒体的作用,让市场主体或社会公众及时知晓有关信息。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

唐庆宁委员

  建议:一是以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为引领,重点建设“L”型海洋经济集聚区。以沿海、沿江众多港区为重要节点,推进港口、产业、城镇联动开发。以各级各类功能园区为重要载体,促进海洋经济集聚发展。坚持错位发展、良性竞争的原则,加快临海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以沿海沿江为两轴的“L”型海洋经济带,形成江海联动、陆海统筹的开发新格局。二是以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为突破,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研究制定海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限制或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三是以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为驱动,打造海洋资源开发与人才集聚新高地。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力度,推进海洋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四是以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为指导,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体布局。五是以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不断提升海洋综合管控服务能力。健全海洋法规体系,完善海上执法体制,加强海域海岛使用审批管理,提高海洋综合监管水平。鼓励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陆海资源合理配置、集约高效利用海涂资源新模式。

 

分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李靖华委员

  建议:一是新型城镇化要做到“五坚持五避免”。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避免城镇化演变成政绩行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城镇化,避免赶农民进楼的房地产化;坚持充分就业的城镇化,避免无就业的城镇空心化;坚持自下而上群众主导的城镇化,避免造成新的矛盾;坚持减速保质的城镇化,避免不切实际的超高速扩张。二是坚持分类推进。苏南要紧紧抓住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机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降低速度提升质量。苏中要充分发挥承南启北、辐射带动的特点和区位优势,建设融工业商贸强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生态宜居城镇为一体的具有苏中特色的新型城镇,加快融入苏南和长三角核心区。苏北要根据特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以城镇群的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三是着力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编制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规划体系。以小城市、县城和城关镇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差别化、错位化和个性化发展。推进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尽快解决进城农民落户和社会保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