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民建、农工、致公、工商联、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委员,围绕“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好江苏”主题进行讨论。省政府副省长许津荣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麻建国主持会议。
卢章平、周俊、宋青、高仕军、宋方敏、黄河浪、杨世华、毕军、孙长春、范更生、汪云甲、沙勇、朱振亚、赵长胜、邹建文、姚东明、蒋东良等委员先后发言。
卢章平委员(致公党镇江市委主委)提出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打造令人向往的美丽江苏。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作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要内容,说明党中央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地位。以全国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超过全国10%的GDP,这是江苏创造的经济奇迹。骄人成就的背后,江苏也存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污染负荷全国最高。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也成为江苏发展面临的严峻现实。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这就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作如下建议:
(一)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包含,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可是我们的认识还仍然停留在生态文明就是环境、环保、污染治理,从今天座谈会的牵头部门就可以看出来,还认为这是环保部门的事,我不这样认为,这不是环保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配合。
(二)制定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实施意见。目前,我省常州市、张家港市等地都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但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纲——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还未制定。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实施意见,要像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那样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指标红线,必须实现;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让我们目前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等各项环保任务;用10年左右的时间打造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和谐的幸福美丽江苏,全面实现我省的生态文明。省委、省政府应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措施、明确时限,并加强领导、加强考核、加强奖惩,以确保建设生态江苏、实现生态文明任务的完成。
(三)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权重。通过正确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青山绿水,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要通过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不断引导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尽可能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施政代价、提高施政绩效。要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有关约束和激励政策,加强目标责任考核,把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情况、社会发展和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情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将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这些措施,推动生态环境的全局统筹发展。
(四)加速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一是继续强力推进我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把好行业准入关,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步降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二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技术进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府科技投入、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加快推广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品的应用。三是制定和实施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政策,通过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等各种经济杠杆,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经验。
(五)加强生态法制建设。要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加快制定和完善能源、环境等相关生态保护的政策法规,明确职责、权力和义务,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供强有力政策法律支撑,提升监管水平;加快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规范定期公布制度,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实现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
(六)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人人参与、全民行动。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建议由宣传和环保部门牵头,联合有关部门,建立生态意识教育和宣传体系,进行规范、系统的生态意识和知识培训,让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行为的自觉遵守的准则,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生命力的生态文化。
周俊委员(农工党苏州市委主委)就工业用地二次开发中遇到的土地污染问题提出建议。
江苏是全国工业化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伴随着两型社会的建设,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工业退出主城区,退出原乡村布点区域,进入工业园区、开发区或梯度转移其他地区。原来的工业用地腾挪出来后,进行二次建设,或用于房地产建设,由此暴露出工业用地污染土壤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客观上导致一些城市内出现大量因工业生产而污染的土地。随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规模的扩大,城区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工业企业逐步向外围搬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简单的物理搬迁,这一方面将工业污染扩散到新的场地;另一方面,搬迁遗留的污染场地再次开发利用,如变更为居住用地或商业用地。在这些污染场地,尤其是化工、冶炼等重污染企业所在地进行的土地开发过程中,经常出现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有关的问题,如市政管道出现严重腐蚀、地面散发异味、土壤结构破坏影响建筑施工等。
由于土壤污染的隐蔽性,在目前的污染防治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是工业场地污染形势严峻,压力巨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搬迁后的场地数量较多,且土地污染严重,原有的工业用地性质发生较大变化,难以适应土地性质变更后的使用,急待进行土壤治理和修复。
二是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可操作性不强。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中,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仍是空白。虽然有一些零星规定,但都是分散而不系统的,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则和有威慑力的责任追究条款,导致在污染场地的治理与修复中无法可依。
三是缺乏成熟规范的、可借鉴的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技术和方法。不同工业企业搬迁后的场地,因其前身企业的种类不同,造成土壤污染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采取相对独立的防治措施,但国内缺乏相应的成熟技术。
四是治理成本巨大和缺乏融资渠道成为影响污染场地治理的制约因素。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去除及修复成本极大,周期很长。
五是工业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目前工业企业搬迁时的环评要求还存在空白,工业企业雇佣的拆迁队伍往往没有处理污染废弃物的能力,在对固定厂房、生产设备、管道设施、废渣废液等企业生产资料的处理过程中,根本没有引入污染防控机制,随意破坏、乱扔乱弃,使得企业所在地区的土壤水质等环境要素,原本可以避免污染的遭到了污染,原本应该减轻污染的反而加重。
为实现李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任务,“以解决污染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为此建议:
一、尽快制定、颁布《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法》,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范。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关的应用指南,为土地利用安全提供技术规范,有关要求应与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由于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特点,其过程远远长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应建立长远计划,循序渐近。要明确政府、相关部门、污染企业以及场地开发利用者的权责关系,兼顾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土地的需求压力和经济实力,采用预防、修复和开发并行的管理战略。
二、土壤污染防治要区别对待老企业和新建项目、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水源保护区与普遍地区,制定符合实情的治理、修复策略和标准,忌一刀切。要结合污染场地的实际和即将开发的性质,将清除污染和再生利用、发展相结合,慎重考虑标准,兼二者之长,采用治理与修复同步的模式,同时要重视治理和修复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风险防范等相关措施。对技术不到位、资金欠缺和风险可控的场地,应采取通过污染物(源)阻隔、场地进入许可、污染接触限制、规划和限制土地用途等进行风险控制,从而达到缩小污染范围、减轻对环境的破坏和公众健康损害的目的。
三、开展污染场地普查。对工业企业搬迁后的场地开展系统的统计和普查,并结合规划实际情况,摸清已污染场地的数量、位置、污染物种类和程度,对场地规划性质的变更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组织开展化工、电镀等与土壤污染密切相关行业的专项调查,确切了解土壤污染现状及分布,为后续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对新建项目建立土壤本底档案,明确土壤污染防治责任,避免新污染的产生。
四、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测,列入环保部门“三同时”名录的工业企业,以及有污染隐患的企业,在搬迁时必须引入“环评”;根据工业企业的不同类别造成污染源头、途径和后果的各异,分别制定不同的拆迁标准和方法,对拆迁队伍和人员进行资质认证,进行技术指导,规范管理拆迁行为;企业搬迁时要通过检测确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状况,被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只有经过清理和处置达到环保要求后,才能被开发利用,而且根据实际治理的情况,限制有关地块的用途,确保工业用地二次开发的社会效益。搬迁费用由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可从政府对企业的拆迁补偿费以及从土地受让单位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中列支。
五、拓宽污染场地治理和修复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有利于融资的机制。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拓宽污染场地治理和修复的资金来源渠道,充分利用已有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税收等多项环境经济政策和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加征重污染产品的消费税等,同时鼓励开发商和投资银行参与,形成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融资机制。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针对老企业造成的历史遗留土壤污染问题进行有计划、分步骤的治理。
六、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引进,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土壤污染防治不是光靠制定标准、加大处罚就能解决的,关键还要有土壤修复的技术支持。引入并开发快速、实效且经济的治理和修复技术,实行复合技术和绿色修复迫在眉睫。但在引入技术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要杜绝低水平模仿和重复研究,另一方面要把握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进行已有修复技术的有机整合。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要尽量采用植物、微生物等生态修复技术,并加强对相关修复技术研究和投入,降低修复成本,缩短修复周期,提高修复效果。
宋青委员(苏州绿世界园林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提出发展生态生产力,打造美丽江苏。
十八大 报告把“美丽”和“中国”两个原本普通的词汇变得不再普通,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真谛,阐明了发展生态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生态生产力是与社会生产力相对应的概念,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所具有的物质变换能力,是人类推动自身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能力,是对工业文明生产力的继承和扬弃,是生态文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产物。全球性的共同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共同反思,出现了全球性的共同认识,激发了全球性的共同行动,引发了全球性的新一轮竞争——发展生态生产力,掀起一股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热潮,通过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使永续发展成为可能。如何加快我省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牢固树立发展生态生产力的理念
发展生态生产力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也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生态生产力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先进生产力,既关心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关心经济发展的质量。发展生态生产力应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生态环境是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人类生存所依赖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谈何发展生产力,最终经济增长也无从谈起。生态环境状况与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密切相关,将是影响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将是计算经济成本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价值观,把保护生态环境纳入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轨道,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就是发展生产力”。否则,我们就会失去“绿色崛起”的机遇!
雾霾天气肆虐,石家庄等一些情况严重的地区只能责令一些污染企业停产,尝到了苦果,生态生产力是人类的反思、修正,就是在发展中减少对自然的破坏。长远看,这是人类创造的新变化,只有牢固树立发展生态生产力的理念,才能实现生产力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理想。
2、重视生态生产力视野下的创新经济体系研究
生态生产力中的经济形态是生态型经济,需要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缺少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从根本上说生态经济是创新经济。生态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通过各种经济运行模式、科技发展取向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来实现,必将催生新兴的生态环保产业。由于涉及领域相当宽泛,发展生态生产力将需要“多兵种”协同作战。因此,要尽快组织省内经济、科技、社会、自然、文化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生态生产力视野下的创新经济体系的研究,以及如何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配套政策研究,推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为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经济体系,加快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基于“五位一体”原则对生态保护规划作相应调整
我省于2011年8月印发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计划》,2012年印发了《江苏省“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对指导我省“十二五”期间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基于“五位一体”原则对有关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认真落实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强化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往往同生态功能分区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应该突破行政区域制约,强化生态功能分区理念,结合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发展潜力等生态要素,细化各区域生态功能及保护措施,编制生态功能规划,为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行政区域与生态功能分区没有直接联系,如:太湖保护,地方保护主义制约生态功能的发挥。
4、着力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美丽江苏”建设
“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提出的新概念,增加“生态产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产品首先是指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舒适环境,同样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和消费品。改革开放以来,在江苏1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进行的现代化事业,成就斐然。应该说当前我们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已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服务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但是,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在减弱。
相对于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社保难、住房难、养老难等问题,广大人民群众更为迫切的期盼是能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人们更关注于追求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生态日益成为最直接、最普惠、最现实、最持续的民生。比如,湿地作为十分重要的“生态产品”在“美丽江苏”的建设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地球之肾”的生态效益日益显现,一系列大手笔的投入彰显了江苏打造优质“生态产品”的决心和自信。建议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种类提高质量,比如湿地公园的建设更应强调对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尊重和区域特色的保留,注重点面结合以更为生态更为专业的态度推进。同时,应该把生产“生态产品”和其他经济工作一样,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进程中,增强丰富而优质的“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
罗书记在参加政协大会时所作的讲话中指出,当前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如何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率,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和破坏,表明了江苏发展生态生产力的信心和决心。生态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将成为人类社会新一轮发展的引擎,在未来的发展中,江苏要继续领跑全国,不仅是经济总量的提升,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走好发展生态生产力的每一步,如何打造“美丽江苏”,将成为新的挑战,也将是江苏实现再次腾飞的新机遇。
高仕军委员(省商会副会长,江苏高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提出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此我非常赞成和拥护,作为来自农村的一位民营企业家,对江苏新型城镇化建设一直予以关注,我今天的发言题目就是: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江苏的城镇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走过了四个发展阶段,位于全国的前列,特别是2005年以来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使江苏城镇化建设进入了良性循环、持续推进的发展快车道,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新的发展瓶颈,我想结合我个人的体会,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以生态文明为指导,切实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规划
相对广东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而言,江苏的城镇化建设,尤其是苏北地区的小城镇建设的薄弱环节集中反映在城镇的承载力不强,在致富农民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还存在着重速度、轻内涵发展的现象。我个人认为,其根本的差距就是产业规划上,一是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二是产业集中度不高,也没有形成鲜明的产业拳头。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向深度发展过程中,一旦产业特色不明显,缺乏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就要面临动力不足,所以,应当尤其重视产业规划。一方面要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统筹做好新型城镇化群的产业规划,强化新城镇的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应着重培养与引进符合新城镇产业规划的龙头企业,并以龙头企业引领,促进新城镇建设的产业升级、转型,增强新城镇的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实现致富农民的根本目的。
二、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
小城镇作为“城尾乡首”,是“减少农民”的重要载体,但在初始发展阶段,由于门槛过低,城镇配套功能过弱,承载力不强,不仅未能实现农民致富,也进一步促进了“大城市病”,使农民向城市集聚。要想使小城镇具有活力和吸引力,就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按照资源利用节约化、城镇功能配套化的要求,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规划。一方面要重视小城镇建设的资源节约,尤其是土地资源的节约,提高规划起点;在建设规划中,尤其要结合小城镇的特点,优先重视绿色能源、绿色社区、绿色交通的发展,避免重复大城市发展的老路。另一方面,要重视小城镇商业等配套功能的规划与建设,注重产业集聚区和居住区的分离,注重宜居环境的打造,为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从而使小城镇具有自我良性发展的能力与空间。
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相结合,走出发展的新路子
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江苏的特色和创举,在新形势下,要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政府加大投入、财政向农村转移外,更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建立起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别于城市化建设的新机制。从政策层面而言,要制定适合新城镇建设特点的相关法律法规,其发展重点不应当放在提升城镇用地土地价值,而是要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形成联动机制,使新城镇、新农村建设有可靠的支撑载体和平台,并得到制度性的保障。
宋方敏委员(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提出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制度,促进总量减排。
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由于未认识到污泥处理处置的必要性,资金、技术、土地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我国污泥处理处理处置能力建设与相关研究相对滞后。近年来,我国大批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营,导致大量污泥产生,随之而来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我说(太湖流域)地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情况进行调研,目前我省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一、部门协调不足。涉及污泥处理处置的建设、环保、农业、运输等部门之间,在具体的污泥处理处置管理中缺乏协作机制与平台,涉及到多部门协同的管理需求难以满足。
二、监管和标准体系缺乏。污泥处置企业监管缺乏监管指标与操作指南;污泥处置全过程监管力量有限,监管频次少。缺乏针对污泥处置或利用企业的相应监管和监测要求。缺乏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标准与技术规程;现有污水厂污泥处理标准单一,缺乏基于不同污泥处置技术的相应前处理标准;缺乏专用的污泥运输标准与技术规程;现有污泥处置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落实。
三、污泥处置能力不足。随着江苏省污水处理能力的持续增加,现有电厂、填埋厂等污泥处置能力已经逐步饱和,必须寻求新的处理处置方式,以满足江苏省水环境保护要求。
四、责任界定不明确。地方政府在污泥处理处置能力规划建设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以污水处理厂为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责任主体的方式不尽合理,污水处理厂缺乏对污泥处理、运输的资质鉴定与全程监管能力。
五、配套经济政策亟需完善。在现行的价格标准下,不同的污泥处置方式的成本效益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均一化的价格标准不利于区域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引导。此外,尚无针对污泥处理处置的运营税负减免机制的明确规定。
为此建议:
一、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部门协作会商机制。重点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需求,完善建设部门与环保部门的管理与技术会商机制,制定符合污水处理厂运行客观情况的监管技术规范;针对污泥农用的管理需求,完善农业部门与环保部门的会商机制,制定多部门认同的污泥农用规范;多部门协商制定区域污泥处理处置优选技术方案。
二、建立污泥处理处置考核机制。将区域污泥处理处置情况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区域限批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不达标的,取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考核视为不达标,同时相应核减污水处理厂对主要污染物的削减量;对污泥处置场点不落实,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环境污染和不良后果的地区,有关部门应当暂停审批该地区除污染防治外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三、完善监管和标准体系。明确监管指标与操作指南。出台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标准与技术规程;出台基于不同处置方式的污泥前处理标准;出台污泥运输专用标准与设备操作规程;推广落实现有基于不同处置技术的污泥处置标准。
四、完善污泥处理处置的配套经济政策。在现有0.2元/吨污水(即300元/吨80%湿污泥)补贴标准的基础上,明确单独焚烧、热电厂和水泥窖协同焚烧处置技术的价格标准为:150元/吨80%湿污泥。污泥作绿化用肥的价格标准为20元/吨80%湿污泥。参考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制定污泥处理处置企业土地出让金减免目录。对于地区特别需要,公共事业属性突出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可参照环境卫生设施的行政划拨手段,所需用地直接行政划拨。
根据《所得税法》,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规定条件下,建议减免企业所得税,对污泥处理处置设备实行加速折旧等。在《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的基础上,建议对污泥处理处置劳务免征增值税;对污泥为原料比例不低于30%的特定建材产品,免征增值税等。
政府优先采购污泥资源化利用产品,并规定其采购价格不应低于同种功能的非资源化产品价格;政府园林等部门可与污泥资源化企业签订长期回购协议。各级发展改革、环保、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和科技等部门,在循环经济、技术改造和环保补助等环境保护财政专项资金框架内,对污泥处置项目建设、适用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等方面予以倾斜。
黄河浪委员(南京林业大学工业学院教授,国家林业局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就加快发展生态林业,全面提速绿色江苏提出建议。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承担着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大任务。大力加快发展生态林业对推动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省委、省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我省的林业发展,一直把加快林业发展、着力林业生态建设放在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八项工程”“绿色江苏”主题下,全面又快又好地推进了绿色江苏建设。全省有自然保护区27处,森林公园53处,全省林地面积187.1万公顷,林木覆盖率21.6%。平原绿化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全省有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5处,湿地类保护区26处。湿地公园14处,湿地面积282.9万公顷,湿地率居全国第一位。这些森林和湿地的建设和保护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生态大体系的建设,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省在林业成绩面前还存在着森林数量不高、质量不够好,结构不太合理,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具体的目标和更清晰的方向,而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对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具有关键的作用,为此建议。
一、完善林业发展规划提高林业发展质量
江苏以平原为主( 平原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8%,水域面积占17%) ,环境承载压力大,土地后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要在确保江苏现有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生态用地,以满足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森林覆盖率22% 的生态文明指标,一是要统筹安排,将实现森林覆盖率目标所必须的林地面积纳入我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去。二是要大力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完善森林生态功能,持续扩大森林增量。要加快林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森林资源由单纯的数量扩张向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转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绿色江苏,美丽江苏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二、增加林业资金投入,推进林业改革与发展
把改善生态放在一切林业工作的首位,把改善民生作为林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林业建设投入大、见效慢、回收期长、比较效益低。林农对林业发展的认识不足,不愿意在林业发展上增加投入。特别是林业有较强的公益性质,需要通过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引导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林业经济,形成政府、金融、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新格局。要重点加大对林业经济公共领域的扶持力度,加大公益林补偿力度,加强公益林的保护,推进林业改革与发展。通过现代林业的发展,持续不断地改善生态、改善民生,实现因林而绿、因林而美、因林而富。
三、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加大保护管理宣传力度
应加大林地监测力度和管理执法力度。要提高林业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行政的理念和能力。强化森林覆盖率、林地保有量、森林蓄积量等约束性指标考核评价。积极开展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林地资源保护意识。同时要加强执法监督,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的犯罪活动,切实保护林地资源。
四、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森林植被
应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滩涂、废弃矿山等土地资源,鼓励各方面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工程的修复工作,恢复森林植被,恢复生态结构。应建立修复工程的联合开发机制、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建立林业生态恢复治理的示范和推广模式,全面提升林业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促进生态状况逐步修复。切实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全面提速绿色江苏。
杨世华委员(江苏省道教协会会长)就现代社会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发言。
罗志军书记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作“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实践新境界”的重要讲话,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新体系。给江苏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
在人类历史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有两种观点,主流观点是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看作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人的利益。
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则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反对人类中心论。老子的著作《道德经》就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所以,老子思想代表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而不仅仅是人类。道教继承了老子思想,认为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世上万物皆是生命,皆有灵性,人类应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因为是这块神奇的土地滋润并养育了我们,我们的一切皆是大自然所赐与。道教的基本观点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造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住房和道观的营造不破坏地物地貌,保持与世无争的心理状态(如我所在的茅山元符宫在修建道观时就采取“房让树、墙让树、路让树”的作法),坚持低碳生活,推广低碳便捷的养生方法。道教生态智慧的内核就是万物平等,珍惜资源,可持续发展。2008年10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在参加“中国·茅山第三次道教生态教育论坛时曾高度评价道教生态智慧”:他说:“60岁的联合国要向两千多岁的中国道教学习生态智慧。”
今天的江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使之成为“生态文明、美好江苏”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许多地方矿山无序开采,资源浪费严重
二、食品、药品安全卫生存在很大隐患,假冒违劣产品,屡禁不止。
三、太湖、长荡湖、固城湖等湖泊、水库等水上餐厅随处可见,水污染令人堪忧。
四、酒店、饭店餐饮浪费现象举世罕见,令人痛心,主要是公款消费。
五、土地资源浪费,各地大量商品房,包括经济适用房闲置。
六、汽车增加迅猛,道路拥堵,车辆无处停放和无序停放,相关措施严重滞后。
七、公共场所烟头、瓜皮果壳、垃圾乱丢乱扔乱放,国际少有。
八、许多地方非法违法乱建寺庙和宗教聚会点,甚至是私人承包或合伙经营。宗教寺观和一些旅游景点烧大香烧高香污染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九、民众普遍信仰迷失、道德滑坡、诚信失缺、心理失衡,仇富仇官。缺少敬畏之心。
当然,还有中国式的上访、信访现象,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和拆迁现象等。
对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好江苏,提几点建议和意见。
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民素质一定要在政府主导和舆论引导下进行,好的生态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宗教认为:一切皆有心生,一切由心而造,现在我们的媒体和舆论导向往往无限夸大和放大负面的东西,而对正面的积极的事物报导往往又有失偏颇。政府和媒体一定要正确引导民众,培养和提振正信正念。
二、政府和官员要让人民信赖。打铁还需自身硬。人民政府要真正成为诚信政府和有为政府,人民公仆要放下身段,(以后不准叫自己是父母官或自称父母官),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提高自身形象。
三、未雨绸缪,长效管理。对社会乱象政府要找出应对之策和解决的办法,出手要快,出拳要狠,惩治要严。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不搞地方保护。且积极回应民生诉求,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四、美丽江苏要从农村抓起。现在,伴随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但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期频频发生的雾霾天气又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城镇的严重污染,迫使城里人面向农村寻找相对的净土。而如果农村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国人将无立足之地。因此,在治理城市污染的同时,一定要从建设美丽乡村抓起,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实现城乡大美。
五、发展乡村生态农业。全面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发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 化经营,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
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借鉴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要把各地非物质文化资源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予以保护和使用,其中也包括道观、佛寺等宗教文化场所,把它们纳入总体规划之中,建设好,管理好。
七、整治乡村环境。近些年,农村社会面貌总体上向良性发展,但脏乱差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应当在乡村面貌整治中,明确提出“无垃圾堆放、无乱搭乱建、无乱停乱放、无占道经营、无乱埋乱葬,公路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的要求,切实解决农村环境“六乱”现象,基本建成“规划有序、居住安全、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美好家园。
总之,生态文明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综合。生态、美好不仅仅是外在的表象,还应该包括人的内心感受。江苏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江苏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的愿景,通过我们共同努力,一个崭新的生态文明、美好江苏是值得期待,也是定能实现的。
毕军委员(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博导)就基本实现现代化与生态文明进行发言。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推动物质财富、生态财富共同增长;实现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同步提高。过去几年,我省生态文明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这些成就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有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下面主要谈两个观点。
一、如何认识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是一种统领性和战略性的文明。它要求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形成新型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一系列生态产业;要求改变不平等的充满生存斗争的社会关系,形成理性的平等合作的社会关系;要求改变物质性的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形成有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同时生态文明又是一个具有阶段性的概念。在现阶段如何“更大力度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转型步伐更快、污染排放更小、环境质量更好、环境秩序更佳、全民环境意识更强、人与自然关系更和谐。
(二)环境资源是内生生产力要素、环境保护是发展生产力、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是合理调整生产关系。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而不是对立起来,这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基本要求。要建立融入环境资本的内生增长战略,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纳入环境要素,将环境资本与经济要素并列纳入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从而在经济增长的框架下分析环境效率,以寻求通过环境资本驱动经济发展的出路。因此基于资源、环境要素的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互动过程中的新方向,是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环境资本三者并行。这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应突出依靠科技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大力推动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增长效率考核从经济指标为主向经济环境综合考虑转变。在此基础上,通过实现增长先发展转变、速度向效率转变以及数量向质量的三大转变,在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把生态现代化优势作为江苏省基本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生态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社会转型的深刻变革,是以科技革命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经济发达、政治民主、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活富裕为目标,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是世界现代化的生态转型。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生态现代化的目标,也是生态现代化的路径。以生态文明为目标,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自主创新能力,破解目前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推进生态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过程中,要保持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不但要追求增长的速度,更要追求增长的质量。因此,生态现代化视角下的基本现代化过程,除了强调生产力高速发展和生态效率不断优化之外,还应兼顾公平、可持续这两个因素。强调公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只有考虑到社会各个阶层所面临的环境健康问题,才称得上公平。这是未来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强调可持续,即逐步加重“容量”概念的强制性应用和落实。我们的水、空气、土壤、生物圈乃至人体自身,承载力都是有限的。避开污染总量而只谈排放强度,就无法有效的避免生态环境的持续退化;避开能耗总量而只谈能源强度,就无法突破能源约束的瓶颈,一遇“电荒”、“煤荒”便可能产生经济社会的大幅动荡。目前过分依赖于目标总量而回避容量总量的做法,已经阻碍了各地的转型升级。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复杂,多样,下面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
首先,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下的市场手段,用经济杠杆解决环境问题。比如,积极开展排污交易试点工作,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同时抓紧落实二氧化硫及COD等排污权交易实施办法,建立与完善排污权交易的市场;鼓励环境治理产业的民营化,鼓励用污水(中水)、垃圾处理收费许可质押贷款,筹集城市污水管网和垃圾收运设施的建设、改造资金;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在中央、省和市级财政建立三级生态补偿基金,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切实加大生态补偿的力度,提高各项资源费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并向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倾斜。
其次,加强公民社会建设,普及生态知识,提升全体国民生态现代化意识,这是生态现代化的关键。政府单方面的环境投入已经不足以支持整个环境保护事业,而环境质量状况的变化对居民的影响也越来越密切。在生态文明内涵下的现代化进程中,主要参与者除了政府之外,还包括广大公众、代表公众利益的一些非政府组织,以及视频网站、微博等新兴互联网信息平台等。通过环境信息获取和全社会共享机制的改革,引导利益相关者有序发表意见,通过适宜的风险交流,回答大家对邻避现象的困惑,继而减少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事件。
要树立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观念。社会分工和责任的差别,要求三者承担不同的环境保护责任,他们不仅要改善自我的环境行为,更要承担监督和约束其他社会主体的义务。因此要动员和推进全社会、多方位的环境保护行动,从而有效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通过完善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共同推进的机制,降低全社会环境管理的成本。在这一过程中,新型的非盈利社会组织的建设以及相关政策制度的发展是关键所在。如何将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融入到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及和谐社会建设之中,是当前一个迫切的任务。
最后,应发展适应性管理的治理观念,建立关键岗位环境责任制和关键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制度。在适应性管理中,决策者将持续的、动态的观测着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决策带来的影响,从而以科学的情景分析和具有远见的模拟预知为参照,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决策。这一方针恰恰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缺乏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们,一路从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污染治理、三同时和环评制度,再到循环经济、生态城市,以至今天的低碳城市和应对气候变化,一个又一个运动,基本上秉持着快节奏的“先行动,出现问题再思考,最后补救”的路线,疲于奔命的应付一个个生态环境挑战。适应性管理则提倡“先观察,再思考,最后行动”,并且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微调,这才是走上基本现代化道路的正确策略。就如江苏来说,要开展绿色发展战略的设计、评估和决策,建立绿色发展体系(如核算、指数及绩效考核),全方位促进绿色发展。
孙长春委员(农工党盐城市委主委)建议扎实推进沿海湿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沿海湿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事关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面对扑面而来的新一轮沿海开发,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和湿地保护的压力将持续增大。如何做好沿海湿地保护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是当下全省特别是沿海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必须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一、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尽快提高广大干群保护沿海湿地生态的意识
一要组织力量编写沿海湿地生态建设宣讲材料,通过党政干部培训班和学习会、报告会等各类学习活动,让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基层干部明白“要发挥优势就必须保护优势,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使经济效益得到保障”的道理,弄通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的重要性和保护沿海湿地的紧迫性。二要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户外和楼宇电子显示屏播放保护沿海湿地、保护沿海生态的公益广告,通过新闻媒体及街头村头宣传栏开设专题栏目传播沿海湿地保护相关知识和法律,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沿海湿地,充分认识保护沿海湿地的重要性、自觉性和责任感。三要深入校园、社区,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月”为载体,开展沿海湿地野生资源保护宣传活动,向社区干群和学校师生面对面宣传沿海湿地及其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推动沿海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好沿海湿地“绿水青山”大文章
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沿海地区兴办工业,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用于沿海湿地保护和生态建设。二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高效农业既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也是沿海湿地合理开发的最佳选择。推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向优势产业区集聚,打造一批沿海湿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三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沿海湿地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太平洋西海岸唯一未被污染的最大湿地和两个国家级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湿地生态旅游发展优势,打造黄金海岸生态旅游风光带,努力让沿海湿地尽快成为长三角最具潜力和魅力的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
三、加大保护实施力度,扎实推进沿海湿地生态建设
应以沿海湿地生态多样性保护、麋鹿保护、珍禽保护、生态旅游建设、平原绿化、滩涂综合开发、生态环境监测等重点项目为载体,扎实推进沿海湿地生态建设。一坚持增绿与增效并重,加快实施绿色沿海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沿海绿化规模成片林建设。二要加强国际湿地保护项目合作,不断巩固沿海湿地在国际重要湿地中的地位,实施亚行贷款湿地保护项目,推动湿地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自然资源管理和可持续生计、生态监测和评估及环境治理。三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做好江苏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黄海森林公园、林海森林公园、滨海森林公园、华都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加快湿地生态国家公园建设步伐。四要加强沿海湿地资源的管理。各地公安部门和林业部门要通力协作,及时组织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对非法猎捕、运输、收购和销售等违法行为严肃执法,绝不姑息迁就,努力营造保护沿海湿地资源的浓烈氛围。
范更生委员(淮安市工商联主席、市政协副主席)提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我省结合发展实际,在“两个率先”战略引领下,到2015年江苏全省以县为单位将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江苏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这几年我省农村经济持续加快发展,其根源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我省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值得重视的问题,突出的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够同步。主要表现:一是缺乏整体规划,无序扩张,贪大规模,遍地建设乡镇“小城市”,到处都有冒烟低效的乡镇工业园,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村村建工业集中区;二是在农村出现“城市病”,成片出现所谓集中居住小区,不仅缺乏个性特色,千镇一面、千村一面,而且基础设施尤其是环卫设施严重不配套,村庄环境堪忧;三是许多地方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行政紧逼式过度招商或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名,不少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迁至乡村,而污染治理却远远跟不上;四是缺乏文化生态保护,乡村的原始脉络和古民居风貌荡然无存,民风民俗被现代生活方式全部取代,农村文化生态遭到破坏。因此,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一定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生态主导,以生态系统为基础构建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规划。以生态主导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将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高度有序,以及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状态。以生态系统为基础构建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规划,必须从整个农村包括与城市关系通盘考虑,划出生态涵养区、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产业发展区等等。按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区域禁止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同时,还要制定生态环境的专门规划,尤其是土壤、大气、水系、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控制规划。
二、突出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反思个别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盲目攀比,沿袭先建设后规划、先规模后效益、先污染后治理“摊大饼”式扩张造成的生态危害,所以绝不能一刀切的简单提出对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部署和要求,要坚持特色定位,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实行一乡一策、一村一策,在对其资源基础、生态承载、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后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放大环境效应,建立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高度统一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排除发展工业,但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达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高度统一。由于农村生态的脆弱性,乡镇工业区和村级工业园绝不能搞大规模的遍地开花,农村的工业化必须有所选择,而选择的尺度以对环境损害程度来衡量。一些农村地区不宜工业化的应坚决放弃;一些有工业基础的地区也应坚持围绕特色资源增加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等为目标,发展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的新型工业化,同时配套有较强辐射力和超前性的环境基础工程。
四、适度规模控制,将生态集约的理念和原则融入到城镇化的全过程。生态集约,包括生态资源、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的集约,特别是土地、水、生物资源的集约规划、集约建设和集约管理。而近年我省一些地区的城镇化是反生态集约的粗放式城镇化,意味着农村的大片土地、水、生物资源的粗放式利用,因此农村城镇化不宜大规模提倡,特别是不少地区为土地开发指标或新农村样板工程,违背农民意愿拆掉自然庄台,都是极不可取的。
五、注重文化传承,坚定不移地保护好乡村文化的原生态。我省不少乡镇和自然村属于若干年历史积淀的文化遗产,物质的文化遗产体现在村镇自然形成的脉络、整体格局和建筑特色等等,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则体现在村镇特有的民俗民风和民间特色工艺。工业化和城镇化引入的现代生活方式必然对传统的原生态文化产生冲击,从而丧失了若干年才形成的乡村文化特质。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当高度重视文化传承,采取有效措施坚定不移地保护好村镇原始脉络、民居建筑、民风民俗、特色工艺,在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永远保留属于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
汪云甲委员(致公党徐州市委主委,中国矿产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就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矿区生态修复提出建议。
矿区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及难点。以徐州为例,由于长期的开采,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塌陷,大量房屋开裂、变形、倒塌,出现大面积危房,迫使村镇迁址,良田废弃,交通、水利等设施损毁,给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及社会安定带来一系列问题。
徐州已累计形成采煤塌陷地32万亩,涉及5个县区、28个镇、183个村庄、42万人口。由于徐州矿区属华东高潜水位矿区,且开采历史长,开采煤层单一,导致矿区土地的大面积下沉塌陷后积水严重,积水率高达30%以上,致使水土配合失当,且严重返碱,大部分农田由过去的高产稳产粮田变成低产田,甚至绝产田。全市有10万人先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百余个村民小组因为人均耕地不足0.1亩而撤销了建制。塌陷面积超过万亩的有11个乡(镇),因采煤塌陷已迁移村庄106个,迁移人口10.18万人。
近几年来,我省在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治理资金量不足、资金来源单一,利益各方关系不畅、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速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当前资源环境问题演变为我省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硬约束,建设美丽江苏的形势下,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建立完善有利于矿区生态环境补偿、生态修复的配套政策及法规
在对相关政策性文件清理完善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我省有关矿区生态环境补偿及生态修复的法规性文件,为生态补偿、生态修复活动提供依据、原则、程序和实施细则。对现有相关政策进行梳理,逐步调整,统筹规划,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协调发展的相互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完善相关的财税、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并对涉及矿区补偿领域的治理成本通过横向转移支付等形式进行区际间的合理分摊。
2、研究生态补偿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完善涉及许多部门,需要综合协调。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确定合理的补偿额度和补偿时间,生态补偿基金的使用、管理办法,以及生态环境补偿奖惩制度。为此,应加强有关部门的协作,组织有关单位,深入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和“政府主导,市场跟进,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生态补偿试点,分已经造成的损害和正在造成的损害确定征收生态补偿费的金额、征收方法、程序以及补偿资金的运用,根据试行结果进一步完善,再逐步推行。
3、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生态环境补偿筹资体系
生态环境补偿工程量大,所需资金巨大。目前针对矿产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规定了一些补偿的渠道,但偏重于补偿资源自身的经济价值,大都没有考虑到补偿环境价值和公平价值,即便如此,资金规模也很小,不足以支持环境改善和谋求再发展。另一方面,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既有历史的旧帐, 又有不断产生的新帐。过去矿山企业开采的利润都上交国家, 企业只负责生产, 其生态损害旧帐仍由企业背负显然不合理。因此,在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同时,还应积极拓展生态环境补偿融资渠道,加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体系。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条件探索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加强对各种社会力量的激励机制,寻求捐赠与支持。
4. 建立工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协同创新中心
矿区生态修复涉及到众多行业和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难度大,问题多。建议我省建立工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协同创新中心,搭建对接平台,实现政产学研联合,将己有成果进行系统集成,形成标准,同时对尚需解决进行攻关,破解主要瓶颈问题。
5、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矿区科学发展
矿区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树立全面的生态环境观;应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及清洁生产工作;应特别注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拉长资源产业链,促进矿区经济多元化发展;应统筹兼顾,寻求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综合效益的最优组合,力促其加快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以及制度转型。
沙勇委员(省商会副会长、德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提出鼓励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推进江苏生态文明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要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省委罗志军书记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也强调了我省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新体系”。
江苏是工业大省,却是能源小省,同时江苏民营企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民营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好江苏”意义重大。同时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也是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当前江苏对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尚缺少明确的引导措施和激励政策。
鉴于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推动和引导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快针对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补助和贷款优惠等政策制定工作。通过制定并实施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措施,激励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制定《江苏省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出台详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对发展绿色产业的优秀民营企业,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改立项、用电用水用地、融资贷款等方面的扶持。如:①省内各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对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一站式项目服务便利和科研经费扶持、优惠供地、税收扶持等政策支持,为有志发展绿色经济的民营企业使用绿色能源提供便利和可能。鼓励民营企业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绿色发展技术,为民营企业创造国际合作机会,提升我省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水平;②降低相关领域进入门槛,为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拓展道路。通过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有利于民营企业全心投入绿色经济发展,增强我省民营企业经济竞争力;③对民营企业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政府采购中要多向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民营企业倾斜。
在以上政策制定方面,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诸如欧美发达国家出台并实施的系列政策措施。以切实保证政府引导、扶持、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经济发挥显著杠杆作用,加速民营企业向绿色经济方向的转变。
二、政府相关部门抓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列入政府相关部门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措施,宣传发动,逐步形成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的舆论氛围和政治环境。比如通过表彰发展绿色经济先进的民营企业和个人,树立典范,建议考虑设立并每年评选一次“绿色江苏民营企业贡献奖”等具体可操作性的鼓励措施,这将有助于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绿色经济领域的创新积极性。
三、注重组织协调,明确分管领导、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协调统一政府各部门,形成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的合力。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的信息披露制度、年度报告制度和评价制度。省有关部门借助江苏省软科学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促进省内科研力量对绿色发展的研究工作,科学界定绿色发展边界,依据我省区域环境和资源约束,建立量化的绿色经济区域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鼓励民营企业生产建设与节能减排和生态省市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我省可持续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
四、政府信任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落实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我省行业协会要根据各自行业特点制定适合本行业的发展绿色经济评价标准。制定、推动、落实发展绿色经济评价制度的自律公约。行业协会协助政府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搭建信息平台,发挥好中介作用,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
这个过程也还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放开对省内行业协会的制度束缚和管理限制。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的要求,积极培育行业协会服务市场,服务民营企业的绿色发展。
同时,国有企业作为行业协会的重要组成者,要在发展绿色经济中起到带头作用,国有企业要根据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切实开展社会责任实践,实现企业、社会、环境等协调发展。为中小民营企业做好典范效应。
绿色发展可以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我省民营企业一定要在政府鼓励下、在自身努力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为自身谋取更好发展的同时为江苏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我省的生态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朱振亚委员(连云港连云区副区长、民建市委主委)提出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好江苏。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我省的经济总量、居民收入水平、各项民生事业都买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走在全国的前列。告别黑色增长,迎接绿色发展,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成为了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近年来,江苏作为最早提出并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省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的矛盾和问题,这需要我们采取更多更重的措施。
一、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经济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省围绕“5个新”的要求,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江苏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江苏发展正处于能否顺利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二是由于我省是化工产业大省,资源缺乏,继续发展面临着对资源依赖和环境承受的双重压力;三是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苏南、苏中、苏北的结构调整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采取不同的路径和不同的方式方法;四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和诉求。这些都需要我们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下更大决心采取更扎实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也是我省社会发展现阶段的现实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绿色经济发展理念,通过调整GDP增长规模和速度,实现对自然资本总量控制,优化结构,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制度建设和考核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指标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中去,动员和发动全省人民,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参与生态建设,营造人人参与、人人爱护生态的良好环境。
二、牢固树立规划龙头地位,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
在我省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很多城市土地开发区域迅速扩张,出现了不同程度未批先建、圈而未建,土地浪费现象,其中,重要原因就是规划执行问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科学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发挥规划龙头作用。严格执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研究我省沿海、宁淮徐;沿江、徐连二纵二横城市化空间战略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打破各市行政区划束缚,突出省级规划导向,形成全省各级规划相互衔接、协调一致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坚决制止“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规划随人走”的现象,确保规划落实。
三、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快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以经济结构转型为主线,以两化融合为支撑,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力度。根据全省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尽快形成新一轮发展产业布局,鼓励苏南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引导苏中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及早完成工业化;扶持苏北实施工业现代化、推进农业规模化同步协调发展,确保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加大自然环境保护力度,下大力气解决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水、大气、土壤等方面污染问题。严格太湖流域、淮河流域等重要水体区域及饮用水源的环境保护。积极探索环保管理权限上收一级管理模式,实行环境污染物总量和结构控制双管理模式,加大环境污染惩处力度。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研究推广集约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全面促进节约能源和污染减排工作。积极探索建设市场化机制,选择部分节能减排量的责权交易试点,推动交易的实际操作。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汇集多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群策群力,扎实推进。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江苏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注入恒久动力,一定能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美丽江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赵长胜委员(江苏师范大学城乡规划与设计研究院院长)就科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生活文明、文化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政协开幕式上讲话中也讲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新体系,李学勇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生态文明关系到全体人民的福祉,不管是我们是哪个阶层、哪个民族的人,我们都需要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饮水和食品。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13亿人民的基本需求,也关系中华民族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我省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过去5年取得了很大成绩,市容建设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现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还很严重,如前几天的雾霾天气,雾霾笼罩了大半个中国,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意见也越来越大,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长期努力,需要下大力气才能实现“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美好”。为建立生态文明的新江苏,建议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真正重视起来,需要全民参与,通过加大宣传、加强教育,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制定社会建设时要同时考虑生态问题,这样才能减少污染,才能使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同步。要让人民群众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让全体人民来监督生态环境建设、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要公布环境的现状,使老百姓有知情权、监督权,让每个人都关心生态环境,都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荣,以破坏生态环境为耻。党委政府要动用各种媒体和行政手段,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各级学校都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要出现一个人人关心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人人监督环境污染的新局面。
二、完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完善生态保护机制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制定和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并认真执行这些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环境。政府要将生态环境问题定期公开,让老百姓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使广大老百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监督者。
三、大量倡导节约,旗帜鲜明地反对浪费
党委政府要大力倡导节约,旗帜鲜明地反对浪费,现在我们国家浪费十分严重,必须要下大力气整治。首先是食品上的浪费,大吃大喝已经形成风气,希望政府下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公款吃喝应该彻底结束了。树立节约新风尚,提倡节约,发对浪费应该成为国民的共识,要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建议立法来杜绝食品浪费。
土地资源浪费也十分严重,现在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空置房,人们把房子作为投资对象,这些空置房不但浪费了大量土地,也浪费了许多资源和能源。一方面,存在大量的空置房,另一方面还在大量建设,这是当前我们国家的最大的浪费。呼吁政府彻底调查空置房,并向公众公布,政府要出台政策,消化空置房,停止盲目建设和盲目出售土地,把土地留给后代子孙吧。能源节约也迫在眉睫,我国现在是世界消费能源的大国,浪费也十分严重,希望制定有效措施,来节约能源。
四、加大环境科学监测和生态文明科学研究
政府要大力倡导节能减排,进行铁腕治污、刚性降耗,,发展低碳经济,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减少排污,对排污治污进行科学监测。重视农业污染问题,如焚烧秸秆污染空气问题,农药残留污染食物问题等。大力推广公交优先政策,减少公车和私人车辆上路。
加强对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碳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PM2.5监测、污水排放等环境监测,加强城乡环境保护、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的研究,加强土地整理与复垦工作。要有科学的方法进行环境监测、测试与检验,加强环境监测科学研究,政府要加大环境检测和生态修复科研投入。对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进行监测。大量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既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也要防止外来物种的侵入。
邹建文委员(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就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1、环境问题的产生于发展中,解决也要用发展的观点,预防比治理更重要,根本在于转变生产方式,建议从体制方面考虑。
2、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适度干扰,发展过程中少干扰,少折腾,少扰动,如本次开会不用警车开道,就将对民众的扰动降低了。同时,个人也要养成文明健康的的生活方式。
3、要切实重视土壤污染问题。土壤环境与人的身体健康、粮食安全关系密切,因此,在实现蓝天碧水工程的同时,还要考虑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土壤中肥、水、药的用量较大,土壤问题更加突出,建议省政府要高度重视土壤污染以及退化问题。
4、生物污染也是潜在的隐性杀手,比如抗生素、激素的使用过多,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环境。这方面的问题,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江苏的也要提前规划,超前思考。
姚东明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引导。生态文明不仅是个别部门的事,也是一个庞大系统,方方面面都要参与并与老百姓的共同努力,建议成立“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进一步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二是环保部门讲真话,讲实话,使广大的领导真正了解本地区生态文明情况,使老百姓真正了解生态文明情况,这样才能让领导更加重视,让老百姓和社会更好地有效参与。
三是进一步加强考核权重。小康考核指标体系,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权重,使这项工作在全省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蒋东良委员(无锡市工商联副主席,宜兴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董事长)就改善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建议。
一是政府应大力加强宣传力度。我省可学习借鉴上海等地的经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立功竞赛”等活动,使群众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要从小事做起,这是双赢的作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文化。
二是政府有关部门不仅要重视对地面建筑的规划和施工管理,还要重视地下人防的统一规划和施工。目前南京空气中地面粉尘很多,希望进一步加强对建筑工地扬尘的管理。
三是扎扎实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目标,不能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