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科技、科协和特邀界的委员,围绕“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提升综合竞争力”主题进行讨论。省政府副省长徐鸣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周健民主持会议。
沙敏、邹毅实、朱鹏、王志坚、丁仁杰、金鑫、陈林森、陈志明、金川、周希辰、冷志斌、张汀、葛宁、吕先景等委员先后发言。
沙敏委员(南京三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就推进我省创新制度建设提出建议。
江苏要实现“两个率先”必须依靠创新驱动,这已是全省上下的共识,但如何将创新成果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效对应,形成更高层次的突破,江苏并未形成上下一致的行动,集中表现在:
1. 缺乏认识高度和视野宽度。大部分企业只能从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角度实施创新,结果是重眼前、轻长远,重表面、轻核心,重个体、轻协作,这些问题造成许多创新型企业生命周期缩短、投入力度低。特别是很难形成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2. 缺乏有效组织和制度推动,企业自身势单力薄,社会协同效能差。创新企业单兵作战的结果往往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创新企业由于缺乏协作和核心技术,逐渐又回到原点成为“加工”或“代工”企业。
3. 缺乏制度保障和胆识,国内市场、省内市场对不少创新成果不开放。许多创新企业充满信心地投入,结果往往因为资质、首用等障碍遭遇市场“弹簧门”,创新动力呈现“高开低走”现象。
江苏的创新,特别需要化共识为行动,为此建议:
一、加大政府引导,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高端创新实践。
我省以往的创新是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为主要方式,这样容易出现创新与我省经济战略脱钩,也不利于形成一批有实力的创新“国家队”。政府主导既体现了政府关注“创新驱动”的决心,又能更好地集中资源培育创新成果。德国、以色列、韩国等国家的创新经验也证明了政府在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会取得明显成效。要进行政府主导、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实践,为此建议:
1. 以需求为牵引,带动形成一批促进产业升级的“国家队”。江苏的经济总量、人口素质是我省的先发优势,构建“示范在江苏、发展在全国”的创新产业生态是打造江苏创新总部基地、解决未来比较资源总量相比不足的重要途径。“职能电网”、“轨道交通”等成功的创新实践都是政府创造需求、企业快速跟进、基地稳步形成的结果。由“感知中国”推动的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和由“太湖环境污染检测”推动的环保产业。建议政府从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推出诸如“食品安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智慧健康保障”、“宽带通信”、“智能交通”、“智慧青奥”等省级需求规划,引导企业创新方向。这将极大地有利于创新资源集聚,并形成一批有技术、有标准、有产业升级成效、有商业模式,总部在我省、市场在全国的创新型大企业。
2. 以核心技术创新研究院为载体,持续支持集中攻关,形成一批掌握关键技术的“国家队”。目前江苏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逾千家,建议政府通过专家团队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选择10个左右关键技术、核心高端芯片设计制造技术以及关键装备、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设备大规模协调控制技术、现代中药高校快速提取分离技术、在线检测、质量评价及控制技术等,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技术攻关团队和协同创新团队,最终形成以核心机构为主、协同机构共同参与的数十个高层次“工程中心”或“研发中心”。建议省政府设立每年不少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上述项目进行研究和实践,并持续坚持5年以上时间,以形成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战略新兴产业基础环境,探索出可行的技术创新模式并逐步转变为常态模式和常态组织。
3. 政府大胆支持省内创新成果首购首用。目前省内多地都有创新成果首购首用政策,但往往落不到实处,对创新企业造成消极影响,省政府有必要推动各地政府出台细则,把政策落到实处。比如南京推行“首购首用”的做法就值得借鉴,南京有十几家从事“轨道交通”业务的企业,因为资质、实际业绩等原则被甲方拒之门外,为此市政府专门开辟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让这十几家企业协同完成,既实现了技术创新降低了政府采购成本,又带动了一个产业真正落地。在实际运作中,政府可以引导创新企业群通过合资、协同、联合等方式提高透明度、增强影响力和公信力。
二、充分发挥江苏塞联信息产业研究院在我省创新驱动中的作用。
江苏赛联研究院由省内30多家创新骨干企业自主以均等股权方式联合发起设立,其定位是创新规划、政策咨询、创新攻关和成果孵化。研究院采用“一院两会”运作机制,即由30多家企业设立的赛联研究院、由40多位专家组成的专委会和由60多家企业高效院所所组成的理事会,研究院内部再以核心企业为主设立专业创新分院。我省在重大需求项目论证、关键技术公开招聘、中小企业联合协同、创新成果与经济目标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可交由赛联研究院或其组织的第三方以公开方式完成。
邹毅实委员(盐城市科技局局长、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就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提出建议。
党的十八大会议进一步明确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我省距2015年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的目标仍有差距。为此建议:
1、加快编制创新型省份建设规划体系。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应抓紧制定建设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城的五年规划。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应抓紧编制创新型园区的五年建设规划。省级以上创新型乡镇也要编制创新型乡镇建设规划。所有创新型建设规划都应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通过,以法定形式予以固定。通过编制规划,明确各层各级创建目标、创建任务、创建措施等,提升创建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加大创建投入力度和考核督查力度。
2、加快研究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指数体系。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水准可以称为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标准。为此,建议省政府要组织专门工作班子,通过调研,力争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具有江苏特色的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指数体系。
3、加快布局区域创新体系。在宏观布局上,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尽快制定南京科技综合改革示范区、苏南科技创新示范区、苏中沿江创新带、苏北沿海科技走廊、苏北徐淮创新区的创新体系建设计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在中观布局上,以省辖市为单位,以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传统支柱产业为主体,由各省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计划,通过省市会商机制审查商定,由省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登门服务,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技术指导和各类创新载体的认定等工作。在微观布局上,以行业为单位,以产业为载体,有计划的布局一批科技型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民营科技型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尽快形成全省的企业创新梯队和创新企业集群,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4、以实施省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将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各项任务指标纳入省科技创新工程考核指标一并对下布置、督查、考核。把不适合于年度考核的人才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率等宏观评价指标从省科技创新工程年度考核指标中剔除。
5、在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内容上,新增加“实施可持续发展、建设美好江苏”这一任务。着力构建创新型经济、知识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友好型经济的创新体系,确保全省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全面协调地、可持续的发展。
6、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提升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当前,最迫切最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一是要提升产业高端技术创新攻关的组织化程度。按照全省产业布局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一批产业急需的技术创新组合性难题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突破口,集成全省财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协同攻关、集成创新、协调推进,打破产业创新缺少整体设计、节点创新各自为战、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创新不配套、不协调、不标准的被动局面,尽快形成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产业技术创新链,实行产业的协同组合创新。二是要提升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组织化程度。可参考新加坡、台湾等地的做法,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联合共建一批产业公共技术研究院,超前部署一批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研发项目,抢占全球技术制高点,为培育下一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储备技术和人才。三是要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的组织化程度。现代工业技术的突飞猛进倒逼着市场的商业模式必须加快创新,这是单家企业所做不成的创新项目,政府必须用自己这只“有形的手”去培育市场那只“无形的手”,加快新产品新市场的开拓创新,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铺好市场之路。光有技术上的新发明,没有产业化的新突破,就不能称之为有效的科技创新。
朱鹏委员(江苏东达集团董事长)建议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发展。
近年来欧债危机、欧美经济的低迷下行,造成国内相当多的省份,特别是给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带来影响的情况下,江苏仍然连续数年保持稳定、持续和较高幅度的平稳增长,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省在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上的工作领先、措施扎实、成效显著。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省政府设立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转化资金,杠杆式的强大拨动,引领企业升级,为全省实体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和推动,我们江苏东达集团就是这其中的受益者。
“十一五”期间,我们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在省科技厅的重点支持下,依靠盐城市委、市政府、东台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关心指导,我们先后承担了2项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2项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转化项目、1项与国外研究机构合作研究项目的科技攻关,上述重大科技成果项目均先后通过结题验收。企业连续5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审确认为中国纺织机械制造行业核心竞争力第1名,在国际著名研究机构组织的专家评审中被确认为全球纺机制造水平第3名,企业现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创新型企业、国家纺织机械特色产业基地核心企业、国家自动络筒机和棉纺细纱机研发、培训中心。
纺织机械制造是传统产业,但由于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持续实现二次创新,使传统制造业同样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现在,代表世界一流、中国领先水平的产品占我们全部产品销售额的85%以上,我们的产品与纺机制造强国德国、意大利等相比,无论是技术进步水平、还是产品使用性能、制造质量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产品研发深度、广度的不断提升,带动了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进步,使我们拥有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大型自动连铸清洁生产线、36套高档加工中心、4套大型柔性加工系统,企业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生产制造系统,使企业站在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层面上迎接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参加省政协会议,听取了罗书记的重要讲话,李省长代表省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我们对未来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持续发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目标更加明确。东台市为省科技厅确认的科技产业市,东台市城东新区纺织机械产业园又被省科技厅定格为纺织机械科技产业园,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盐城、东台两级市委、政府将全力在东台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纺织机械产业园。在这样一个优良的基础环境下,我们有条件、有信心将企业引领跨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我们今年的目标主要是:首先,全力投入东台市城东新区东达马佐里纺机产业园的项目建设,在一期工程已完成11万平方米主体厂房建设的情况下,继续投入完成8万平方米主体厂房的工程建设,为在东台建设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国家纺织机械产业基地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第二,科技创新,对现拥有的10个独立研究机构,包括对在意大利、上海等地设立的研发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将已有6年历史的省纺织机械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升格,创建国家级纺机技术研究中心,使全球纺织机械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纺机研发中心在江苏,江苏研发中心在东台;第三,创建国家级的纺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4个有”工程。
我们非常希望,在省政府原有设立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转化资金的基础上,更多的注重产业转化的上道工序:产品研发,更多的对科技研发阶段给予扶持,从产品水平提升的源头上提升整个产业制造水平,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
关注高新产业的同时,也能够关注传统产业。企业每年研发投入4000万到8000万,没有科技转换投入,从2亿投入到8个亿。我们升级研究院已经成立了6年。争取建立国家级的研究院。
王志坚委员(河海大学教授)建议做好江苏信息战略规划。
信息具有其价值属性,例如,通过将信息资源集成到物质资源可以提升物质资源的技术含量和价值。在信息时代,信息是国家战略资源已被共识。
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是为了建设我国的国家核心竞争力而获取、开发、共享和应用国家信息资源的一系列目标和行动。在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信息资源,为重要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开展提供信息资源支持。
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条块分割与信息孤岛。互联、整合、共享、重构是解决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的唯一途径。目前在互联方面已经有良好基础,但在整合、共享、重构方面则任重道远。
例如,住房城乡建设部已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住房城乡建设部去年底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江苏有无锡、常州,镇江,泰州,南京河西新城,苏州工业园区,盐城城南新区、昆山花桥,张浦镇都进行了申报。但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多个部门的信息共享,如何共享信息资源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所在。
二是数据积累与深度挖掘。信息的价值在于其应用的活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积累已成海量趋势增长,信息的深度挖掘利用却滞后,投入产出失调。例如,水利部耗时三年完成的全国水利普查工作。
为全面了解水利发展状况,提高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于2010年至201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普查设计了300多项统计指标,既有资源环境领域的调查内容,又有经济社会领域的调查内容。现在的问题是,很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获得的数据被束之高阁,缺乏深度和广泛的利用。
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应用虽然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政体结构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目前在行业内部已经重视和开展信息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但在区域或更高的层面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和管理,或者没有真正把解决问题落到实处。
为此建议:在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中,需要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战略信息资源,为重要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开展提供信息资源支持。
1. 审计和评价现有的战略信息资源,并据此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信息资源管理规划。
2. 在省信息化办公室下成立专门的信息资源管理小组,负责协调、组织、监督和评价信息资源管理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3. 制定相关的信息资源管理战略实施的政策和制度,强力支持所需信息资源的获取、开发、共享和应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4. 为信息资源的获取、开发、共享和应用活动提供经费保障。
5. 重组和整合信息资源机构,形成有效分工、多维合作、全面覆盖和重点聚焦的信息资源网络。
丁仁杰委员(省地震局局长)建议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创新,着力提高我省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地震、地质、气象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在我国,2008年汶川8级特大地震、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2012年北京特大洪涝灾害,这些自然灾害突如其来,瞬时破坏,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我省的自然灾害种类也较多,包括地震、暴雨、台风、滑坡等。
这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防震减灾工作,多年来在何省长的直接领导和大力关心支持下,成效显著,并且在去年高邮、宝应4.9级地震得到全面检验,震前有察觉、应急处置快、影响时间短、经济损失小,震区在地震发生后不到1天就趋于平稳,是我国东部地区有效应对5级左右地震的成功范例。当前,我省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比如对防灾减灾的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对防灾减灾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等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明确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中央政治局常委会2013年工作要点也予以明确。回良玉副总理在2013年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上再次强调: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是“震不得、震不起”,一场大地震有可能使多年发展成果毁于一旦。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防灾减灾综合能力,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牢固树立“主动防灾减灾”的理念
多年来的防灾减灾工作实践表明,不重视防灾减灾,不主动防灾减灾,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预防比救助更人道、也更经济。各级党委、政府应将防灾减灾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在防灾减灾理念上要变被动应对灾害为主动防灾减灾,树立“减负等于增加正能量”的观念,将防灾减灾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措施,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大对防灾减灾的投入力度
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切实把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规划纲要,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且应与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大力支持防灾减灾事业发展。
三、健全完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机制
防灾减灾是一项科技含量高的工作,科技创新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支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把防灾减灾重大科研项目列入科技发展规划,加大科研投入,支持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要在科研项目立项、申报奖项等方面给予支持。注重科技人才在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加强防灾减灾领域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使用。
四、着力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防汛抗旱、防震减灾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工程防御能力。对重大建设工程开展有关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调整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结合“城中村”改造,建设安全社区,提高城乡建(构)筑物的灾害综合防御性能。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结合广场、绿地、公园、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设置。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地下防洪排涝畅通功能的完善。
五、加快防灾减灾新技术成果应用
地震预警系统和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技术已较成熟,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我省要积极开展此项工作,在我省有关核设施、重要生命线工程及重要领导机关开展地震预警系统建设;针对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变电站等重大工程设施,逐步将紧急自动处置技术纳入其安全运行控制系统,提升应对破坏性地震的能力。隔震技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国内外已得到一定应用,我省可将隔震技术积极应用于重要建设工程,实现有效减灾。
金鑫南委员(江苏苏鑫装饰﹝集团﹞公司董事长)就助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听了罗志军书记的重要讲话、李学勇省长和张连珍主席的工作报告,深感当前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作为实体经济企业要有生命力、要有发展前景,就必须适应市场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然而,转型升级是有成本的,转型升级的过程是痛苦的。现就实体经济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离不开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主角,应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如果企业自身不求创新发展,不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敢创新、僵化守成,那么即便政府为企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转型升级环境,也无济于事。
二、优化实体经济外部环境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艰巨,我国经济也进入调整期,受国内外宏观经济整体下行态势的影响,我国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在这种恶劣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要想有所发展尤其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为此,建议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为企业创造更加宽松有力的资源、市场、人才引进、社会保障、大学合作研究等环境;尤其要加大金融企业对实体经济服务力度,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和融资成本,给企业发展增强信心。
三、切实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实体经济基础。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等于淘汰产业。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传统产业都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无论哪类产业都可拥有高超的技术、工艺和强大的竞争力,都有产业链的低端和高端环节,都有从低端向高端提升的空间。因此可以通过做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改造传统工艺流程、提高设备水平、促进两化融合,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既离不开政府的关注、关怀和支持,也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关心企业,极力为企业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要发挥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主体作用,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只有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才能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步伐,才能推动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陈林森委员(苏州大学高技术产业研究院院长,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建议加强专利的有效性,强化企业创新平台。
这几年江苏在经济发展上成效显著,为企业创新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局面,在企业数量增加的同时,更应注重以企业为主的创新质量的提升。如何促进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要注重有效专利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在知识产权体系中,新增专利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是有效专利的数量所占比例不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专利数量,而且要注重有效专利的质量,维护已有专利,保护高质量的已有专利,支持它们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同时,希望政府制定积极的政策,比如财政补贴政策,不但要鼓励企业申请专利,更要提高使用已有专利的升级补贴、维护使用补贴,鼓励有效专利的推广应用。
二要提升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建设的质量。江苏省通过过去多年的持续推动,企业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数量迈上新台阶,2013年研发机构新增1000家,无疑对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企业工程研究平台建设应从数量向质量方面发展,要花大力气在重点新兴战略型产业中,择优布局,重点建设一批有较高创新能力、能提供行业共性技术和装备的企业创新平台,切实解决行业重大需求。在政策制定上,要多鼓励推动“公助民营”的平台建设,在运行管理机制上有创新,提高企业综合创新能力。
三要加大高层次硕博士人才的企业凝聚计划。改进高等院所的研发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鼓励青年硕博人才积极参加企业创新平台和研发项目建设,逐步吸引青年人才在企业的集聚,通过高校人才在企业的创新合作,引导高校在面向市场需求的研究上开创新局面。比如,制定政策鼓励青年人才,在企业进行2年的创新工作,增加产学研相结合的紧密层度。
陈志明委员(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黄家溪村党委书记)就强村富民,建设美丽家园提出建议。
做为盛泽丝绸文化发源地的黄家溪村,地处盛泽镇最北端,现有人口3077人,29个村民小组,152名党员,拥有民营企业70余家,企业资产达15亿元。在新的一年里,黄家溪村将认真抓好以下“四个坚持”,继续夯实建设美丽家园的基础。
一、坚持村民利益为第一位,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近年来,黄家溪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强村富民为抓手,以构建“美丽黄家溪”为终极目标。2012年实现村级可分配收入880万元,同比增长50%;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00元,同比增长18%;村级集体资产达到3000万元。我们深深体会到,黄家溪村之所以得到这样的快速发展,最核心的灵魂是,以村民利益为第一位,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我们针对村里民办企业较多,组建了苏州市首家村级商会,帮助每个企业解决经营生产中的困难。我村有常住人口3000多人,外来人口达4500人,村“两委”不仅要求本地人热情接纳外地人,同时也要求外地打工者主动融入“本村人”。为了给村民们创造交流活动的场所,我们建设了3000平方米体育馆羽毛球场、乒乓球馆、电子阅览室等为一体的群众文体中心,让老年人和工作之余的年轻人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既增强了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沟通,又增强了友谊。我们还针对村里人口增多、村民买菜难的现实,建立了1200平方米的村农贸市场。为了方便村民出行,我们在村里修建了45公里的乡村公路。所做这一切都体现了以村民利益为第一位,以民生为落脚点和出发点。黄家溪村村被评为“省级三星级康居乡村”,美丽家园的梦想展现出光明前景。
二、坚持现实和远景相结合的科学规划,提升美丽乡村品质。为使我们村的发展更科学、更持续,村“两委”提出建设美丽家园的总体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村里发展的总任务、总目标。2012年,我们首先对村里的道路、绿化、自来水、雨污水管网、垃圾处理、水系沟通等实行整体规划,实现了户型、高度、色调、屋面、围墙五个统一的建房规划目标,完成大新社区和上升社区两个新农村居住点建设。其次是投资1000万元,建成外来人口宿舍楼140套及配套店面房,改善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环境。再是从2012年开始,我村文体中心每年为老年人提供戏曲表演节目近80场,组织参加广场舞比赛5次,以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取代了传统“茶馆坐坐,麻将搓搓”的单一活动。我们力争2013年实现村级可分配收入超千万元,村级资产超四千万元。
三、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村经济的发展后劲。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生活的富裕,离不开村级经济发展,而村级经济发展又离不开各项工作的创新。今年我们村以村庄环境整治为契机,加大村内道路建设力度,拓宽村庄主次干道,力争把小汽车开到每家每户大门前。同时,我村将在现有117亩绿化生态林的基础上,筹备成立一家三级资质的绿化园林公司,吸引广大农民参与经营管理,实现“共建共享”,探索出一条环境整治与富民强村的和谐共赢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坚持社会和谐,全面建设美好人居环境。社会和谐已成为“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社会和谐,首先要做到“两委”班子之间的和谐,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的和谐。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后,将继续加强村“两委”自身建设,强化党员和村干部的自身模范作用,在非公企业建立党支部,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保证作用。坚持做到廉洁行事,严格执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的“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在加强社会和谐基础上,全面实现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的一体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经济协调发展,做到生态优先、和谐优先。
苏南的乡村,已经演变为“乡绅”回馈乡村的阶段。研究“乡绅”治理,作为一种模式,做一点跟踪研究。
金川委员(省军区副参谋长)就如何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问题提出建议。
江苏不仅经济科技强,而且在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上也有许多亮点。比如,近几年通过提供政策咨询、体系认证和成果对接等服务,有300余家企事业单位通过军队保密资格认证,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取得国防科研生产许可证;在“江苏产学研合作成果展洽会”上,共签署500余项民用技术服务军事项目;近几年先后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园区8个,有近百项军地科研成果在园区转化;基本构建了以70个经济、科技、信息动员中心为支撑的多元化战略物资、人才和技术储备体系。尤其在预警机研制、北斗导航系统组网、“蛟龙”载人深潜器研发等国家战略级重大项目中,江苏科技实力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是党政军民的共同责任。李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江苏是经济科技大省,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我谈三点建议:
一是强化思想观念自觉融合。军民融合式发展根本目的在于,将国家和地方最先进的经济科技成果直接用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改变军地各成体系、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状态,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综合效益,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当前,国家安全形势严峻,国防和军队建设步伐加快,迫切需要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也能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拉动力和增长点。因此,要牢固树立军民一体的大发展观、军民互促的大建设观、军民共赢的大利益观,自觉主动地将军民融合式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来谋划,纳入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来实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目标任务的一致性、发展进程的同步性、建设成效的统一性。
二是突出建设重点推进融合。从江苏的实际看,重点要抓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和国防动员“四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方面,要结合江苏工业门类全、信息技术强、软件开发水平高、数控设备工艺技术精等特点,在武器装备的制导技术、光学设备、通讯网络、军用软件等研发中发挥作用。在军队人才培养方面,要充分发挥江苏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多、科技人才密集、科教实力强、学科门类齐全的特点,积极支持军队人才培养的“强军计划”,加强国防生培养,努力增强部队指挥军官的科技素养,积极输送优质兵员,加大军地两用人才交流,为国防建设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在军队保障方面,要充分发挥江苏第三产业发达的优势,积极协助军队完成物资、运输、油料、生活、医疗、营房等保障任务,形成骨干在军、主体在民的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新模式。在国防动员方面,要充分发挥江苏资源丰富、拥军支前传统深厚、动员体系完善、军政军民关系密切的优势,深化经济、民防、交通、科技、信息等领域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探索“依托产业群组建动员群”的方法路子,切实提高国防动员水平,准备和实施战争的重要保障基地,确保使江苏真正成为“台海、东海、南海”无论哪里有战事我就都能支援哪里,战争需要什么我就能支援什么。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确保融合。以国防动员委员会牵头组织,建立军地信息共享、交流互动、产业孵化和能力储备“四个平台”。完善项目论证审批、评估督导和经费保障等工作机制,促进军民融合常态化发展。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为主的政策体系,完善投资和市场管理等配套措施。研究出台和修订完善地方性法规,充实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相关内容,通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等手段,把思想发动、强制规定、市场调节、利益导向有机结合起来,使军民融合式发展走上建设有规、执行有法、监督有效的良性发展轨道。
周希辰委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所长)建议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视发挥科研院所作用。
本人曾提出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研单位与政府部门联系和合作,在体制和机制上加以完善的提案。建议在源头上加强政府和研究所的紧密联系,省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对接中央企业科研单位,赋予政府职能,并对研究所与区域发展相关的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工作进行指导,构建我省科技创新管理新格局。有针对性地、制度化地开展工作,可建立人员驻所或交流工作机制,加强对研究所科技创新活动和成果的了解,促进研究所与院校、地方企业的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形成我省科技创新互动新局面。所提建议得到省科技厅领导的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提出加强部属科研院所联合会的建设,建立与厅有关机关的工作渠道。省部属科研院所行业学会是非政府的组织,组织开展活动,最终落脚还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使我们感受到政府鼓励和支持研究所军民两用科技成果向地方转化,在创新规划、产学研合作和创新平台建设、人才集聚和培养、重大项目建设等形成江苏省科技创新新优势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性工作。
几点建议:
一、政府要进一步重视与中央企业研究单位的合作。目前中央企业均明确了融入地方区域建设和发展的战略,能否把企业可能的区域布局与江苏的科技发展联系起来,需要更有效地加强与科研单位在科技产业发展,军工主业优势,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立体的沟通了解,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领域,通过研究单位自身发展和渠道作用,促进中央企业参与江苏的科技创新项目,使产业布局、优势产业发展和科技投资等向江苏倾斜。
二、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企业化发展。目前中央企业科研单位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均进行“一所两制”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科技产业,成立科技产业集团,已成为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传统意义的研究所已改变,科技产业化已成为科研院所具有持续创新发展的新特点和新优势。
三、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科研单位的资源优势。中央企业科研单位正在布局中,国家军工能力条件建设投资力度较大,科研能力建设中必将释放出一定的科研条件资源。随着国家和国防项目的实施,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呈现新的高峰期,形成了有能力支撑系统性、高端的创新项目的内在机制,广泛开展军民融合,军与其他行业技术的融合。研究单位成果转化能力强,主要特征是理解和了解需求,识别技术能力,创新的稳定性,转化快。产业发展上除保持主业优势外,向非主业方向发展,进入了高端制造业,制造技术的攻关和研发。应在科技规划过程中就有目的地结合各研究单位的主业,研究如何推进重点科技项目等方法和途径。
四、集中科技创新资源,发挥科技专项带动作用。国家科技和国防科技专项的成功关键在解决好顶层设计,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需求的整体性问题,政府应通过科技专项来建立管理组织、技术组织和用户组织,集中使用资金,建立验收评估体系,更好促进省科技创新的成果应用。要向高端化走,解决创新源问题;把握动态,争取更多支持。研究计划和指南,用好政府的信用。发展新兴产业,新业态,驱动力。改变单纯的项目合同方式,采用分阶段实施和里程碑式的计划推进和目标管理方法,分科研、试验和运用不同阶段投入经费,使用科技专项的实施真正取得实效。通过科技专项实施,形成相应的科技产业、规范和标准,发挥科技专项的技术辐射、产业形成和集聚作用,确定后一轮科技发展的持续改进任务和目标,提供科学化水平。
冷志斌委员(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提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江苏省历来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目前正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颁布了《关于加快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确定了“到2015年,力争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科技企业总数三个‘翻两番’”的具体工作目标。
一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企业要充分认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提升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健康快速的重要性紧迫性,没有企业群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驱动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要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事关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来抓,切实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提高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无论采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需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此,企业需要面向未来发展,切实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项目上要加大投入;企业要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各企业应该按照自身产业特点和发展阶段,有选择地建立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研发机构,努力实现从一般产品应用开发走向自主创新、从面向自身发展走向引领行业发展;企业的科技创新既要突出实用性也要具有前瞻性,要有跟踪超越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胆识和信心。只有持续加强自主创新,大企业大集团才能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才能真正具有“专精特新”的技术优势。
二要有效推进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结合得好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外部推动力。从当前产学研合作实际状态看,产学研合作一般存在创新主体目标导向不一致、信息不对称、以短期利益为目标等问题,在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成果难以实现有效共享,产学研联合的水平不高。
为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拓展合作空间,需要重视产学研合作项目规范化管理和载体建设,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共建高水平的研发机构,企业提前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合作长效机制,切实放大高校在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强的优势。江苏省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丰富,产学研合作必将大有作为。
企业在加强与国内高校院所合作的同时,应创造条件积极寻求国际技术合作的途径,充分利用他们的成熟技术和经验,有效整合企业、国内高校、国外技术合作伙伴三方面的技术资源,合理分工发挥特长,必将在企业体现研发能力倍增效应。
三要打造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推动科学创新是方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基础。企业要与时俱进,完善有利于发现、选拔、使用人才的机制,完善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考评体系,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政策,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中人才培养引进的支出比例。
企业技术创新不是孤立的,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推动,需要提高技术、管理、技工等各专业、各层次人员的创新能力。首先企业负责人要加强学习,增强全球战略眼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对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要制定实施专门的引进培养计划;对一般技术人才、关键岗位技能工人、普通技术工人实施分类分级培养。培养建立专业门类齐全、素质均衡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四要同步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战略新兴产业,制定许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政策,在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上,起到很好的作用。
从产业发展规律看,新兴产业发展大多依赖于传统产业的基础,通过现有产业升级换代是培育新兴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牵引和带动。为此,一方面要加快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的有机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发展,另一方面传统产业要强化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和技术升级换代。需要政府进一步强化传统产业升级的政策指引,调动传统产业升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要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精神,建立企业创新文化。江苏肩负着中央寄予的“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期望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精神切合了江苏“两个率先”的实践需要,准确把握了江苏科学发展中的时代脉搏。
当前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方式路径清楚,要求我们企业要进一步树立创新理念,积极倡导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大力营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创新文化。政府部门既要加强对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创新人物、创新型企业的宣传,也有必要深入企业进行一些创新理念、政策和方法的宣讲和指导,还需要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夯实推动创新发展的社会基础。
发展时不我待,创新任重道远。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汇集多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群策群力,扎实推进。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苏省的创新驱动战略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张汀委员(无锡出入境检疫局局长)提出要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检验检疫执法把关和服务发展的能力。
检验检疫部门肩负着保障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保障出入境人员及动植物健康安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职责,是国家重要的涉外经济技术执法部门。多年来,检验检疫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经济、促进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执法把关和服务发展的能力。三点体会:
一、科技是履职之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逐步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上升,产品质量问题政治化和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运用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贸易保护的现象持续抬头。与此同时,国际间疫情疫病、危害性物质传播继续呈现出高发、易发态势,疫病疫情和危害物质带来的风险日益加剧。据调查,2011年我国31.74%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贸易措施的影响。我国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问题长期占据主要贸易伙伴通报召回问题产品的首位,2012年占欧盟通报召回的比例为54%,占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通报召回的比例为61%。近三年,全国出口工业产品因质量原因共被退货7.7万批,货值33.3亿美元。近期,我驻外使馆多次反映,出口中东、非洲的小化工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进口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各种贸易欺诈行为时有发生。这些新形势、新变化,给检验检疫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挑战。面对挑战,传统的小米加步枪方法早已不能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工作力度,加大装备投入,加大人才引进,不断提升技术支撑和保障能力,用科技夯实履职之基,全力帮助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开拓国际市场、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外贸平稳增长。
二、创新是科技之源。近年来,检验检疫部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认真落实科技创新工程,紧紧抓住“人才”和“投入”这两个关键环节,大力加强技术保障能力建设。比如:目前,我们无锡局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4个,与国际知名检测机构建立的合资合作机构8个,拥有一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了强大的检测技术保障能力。我们紧贴地方创新型经济发展需求,密切关注地方产业发展动态,先后建立了物联网、产业用纺织品等一批与地方产业升级转型相配套的重点实验室,为完善地方产业链、改善地方投资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无锡建立的全国系统首家物联网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已被确定为“无锡市物联网传感产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并与BV签署检测认证国际合作协议,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开辟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快捷通道。为帮助企业跨越国外强制认证检测等技术壁垒,我局实验室积极争取国际认证认可和国际权威检测认证机构授权,大力发展检验检测服务外包,有效实现了出口产品认证检测本土化,为企业跨越技术壁垒、缩短检测周期、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绿色通道。如在无锡组建了全国首个以国际认证检测服务外包为主导的外包产业集聚园,被无锡市政府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无锡太湖保护区国际质量技术服务集聚园”。从全省系统看,建立了10大检测中心,60个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4个,技术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国系统居于领先地位,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下一步打算和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江苏地方经济也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为顺应地方产业发展的需求,检验检疫系统要积极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层次,瞄准和跟踪国际市场检测需求,加快对国外强制法规或技术标准的研究,加快对执法把关急需检测项目的开发,扫除能力盲区。同时,要抓紧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加强技术储备,在关键时刻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快,为配合国家外交外贸争取话语权。201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鼓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机构由提供单一服务向提供综合服务延伸。为此,无锡检验检疫局拟在现有的无锡市“国际质量技术服务集聚园”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集聚园,以更好地服务开放型经济健康发展。
检验检疫承担着为国把关,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我们建议各级政府在检验检疫科技项目立项、人才引进、公共平台建设和配套资金等方面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升检验检疫应对挑战和服务发展的能力,为江苏“两个率先”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葛宁委员(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就创新建设问题提出建议。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江苏省在政策制定、环境营造等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和经验,但从全社会来看,不要有工业惯性思维,不要为创新而创新,要从源头、环境、服务等方面进行系统创新。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软环境建设。尽管政府在出台政策、鼓励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但同时也应更多地营造环境,特别是加强软环境建设。创新体系的建设,不仅应从江苏省的发展,更应站在全国甚至世界级的高度做高层次地思考,加以推进。例如,江苏应有大师级的创新人才、高端的创新团队、健全的创新服务体系。如营造南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法制环境,都要适应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二是应该鼓励企业走出去。从企业角度看,应该把握机遇,但走出去有很多障碍,主要是外部法律、风险控制、财务制度,包括语言等方面,政府应根据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搞好服务。
三是鼓励发展清洁能源。从江苏的经济发展和对自然资源环境的需求来看,应多鼓励发展屋顶光伏电站等清洁能源,从目前情况来看,光伏发电成本已逐渐降低、推广条件日益成熟,如本企业屋顶光伏发电在夏季已占能源使用的40%左右。
吕先景委员(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就推动军民科技融合进行发言。
谈到科技创新这个话题,最近有两条新闻,感触很深。一条是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分别授予了爆炸力学专家郑哲敏和中国预警机制父王小谟;另一条是江苏省在这次国家科技奖评选中,有49个通用项目获得奖励,数量居全国省份第一。从这两条消息表明,国家对运用科技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高度关注,江苏在这方面优势明显。
从江苏现状看,军民科技融合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与时俱进还不够。对军民科技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战斗力提升的重大战略意义,理解还不够深刻,观念还不够牢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军民科技融合探索实践的进程。二是积极主动还不够,对江苏推动军民科技融合的优势和前景看得不清、想得不深,应有的巨大效益没有充分挖掘。三是体制机制科学规范还不够,对军民科技融合的组织领导、市场运作、配套保障等各个环节,还存在关系不顺畅、选择不明晰、服务不到位、市场不透明等问题,影响了军民科技融合的深入发展。我感到做好军民科技融合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谈三点体会建议。
一是坚定一个发展理念,居民科技融合是实现富国强军的关键途径。纵观古今中外,富国强军一直是大国梦想,军民科技融合是大国兴盛的必由之路。
二是开启一份时代自觉,军民科技融合要与江苏“两个率先”同步发展。江苏经济科技优势明显,科技拥军氛围浓厚,军民科技融合具有基础,并且初见成效。军地双方在共享江苏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应当自觉行动起来,深入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把军民科技融合这篇文章做大做强,真正实现与江苏两个率先同步发展。
三是强化一种使命担当,军民科技融合必须着眼于能打仗,打胜仗要求。一是完善组织领导机制。需要尽快设立负责军民科技融合的实体机构,细化落实有关政策。为地方科技企业进军军工市场提供政策服务、搭建对接平台。二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拓宽军民融合资金保障渠道,允许各类资金包括民营资金投入到国防建设中来。三是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建立简约高效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衔接,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准入门槛。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使军企和民企在生产一些不涉密的产品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