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下午,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民革、民建、农工、九三和无党派界的委员,围绕“更大力度建设生态文明”主题进行讨论。副省长徐鸣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周健民、许仲梓主持会议。
程刚、陈建生、强南山、卜秋、黄河浪、周坚、乔旭、刘邦彦、魏无际、华德荣、田玉玲、王萍、蔡祖聪、何小元委员先后发言。
程 刚委员(淮安市卫生局副局长)提出率先而为,重在落实。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课题,也是世界性潮流。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有能力、也有责任积极响应中央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率先而为。中共江苏省委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已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八大工程”予以强力推进。目标已经明确。省委罗志军书记最近还在不同场合都说到“口号目标都已明确,今年不再提新口号,关键是抓落实”。生态文明是既定的战略目标,任务艰巨,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投入大的工作。更应抓住“落实”这两个字,细化目标任务,切实责任到人,防止停留在口头上。
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广大干部带头作为。近期,媒体披露,国家发改委号召公务机关用车每周停开一天,提倡“一公里步行,三公里骑自行车”,这种低碳生活方式既时尚又健身而且能听民声,是生态文明应有之意,看看怎样落实。城市拥堵在我省几乎每市都存在,越来越严重,建设总赶不上机动车增加,有车的群众怨言很大,没车的群众怨言也很大,可以肯定在相当长的时期不可能解决。这个时候,干部倡导文明低碳生活方式,少开车、少坐车,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让路于民、舒解民怨。从而避免将矛头始终对准公车的导向。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培育NGO。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政府行政和执法部门的一种资源性补充,是专业的拓展、视力的延伸和腿、手的加长。政府部门不可能聚集所有人才,也不可能看到发现所有问题,非政府组织、志愿者是可以发挥作用的,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经验。我们应有意识培育NGO,积极引导环保志愿者,努力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同在科学理性的轨道上行驶。我省在这一方面工作不够、引导不多,有些地区几乎没有这样的组织和志愿者。
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注入新理念。生态文明是新课题,应引进新的观念方法。如在绿化植树方面,不是非大树不可(直径大于30公分的树多数都死了),可以用密度来补缺。不是非人工养护不可(尤其是草地,每年养护,隔几年还要更新);不是非外地树种不可(南方树种,严寒气候10天全部冻死)。要大力种植本土树种(有些近乎消失了),要在城中建设次生林,要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大量种竹(减少种植成本、减少维护成本),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有规划、不折腾。
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扎扎实实做好具体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指标任务都很明确,关键是细化落实。如一个废旧电池回收问题,大家都知道危害,但“最后一公里”在哪里?志愿者做了许多工作,抽屉满了、箱子满了,桶满了,交到哪里?谁最终实施无害化处理?这样的事政府应该有所作为,起码要做到收集储存,待条件许可再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诚实的信息公开。公共生态事件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的今天时不时会出现,有责任因素,也能也有防不胜防的情况。如何处理是科技问题,信息如何公开则是信任度的问题。失信于民的后果其实比生态事件本身危害还要严重。“城市守信”是公民道德守则的基本要求,不能回避明显的事实而称“无毒无害”,事后又抓人判刑、又是问责问罪,自相矛盾不妥。
陈建生委员(河海大学教授)提出生态文明要回归自然。
罗志军书记在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大力度地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面临的现实任务和社会责任,世界工业化的发展是以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为目的,过度地向大自然索取后我们的生态已经变得相当的脆弱,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江苏省的部分地区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历程,生态与环境都受到了较大的破坏,由于我省人多地少,各种矿产、能源、水利等资源相对匮乏,人均占有率较低,生态与环境的恶化将是我省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必须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在未来的规划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重要的内容,使生态文明回归于自然,提出如下建议:
一、生态保护必须从源头抓起
江苏是水利大省,境内有长江、淮河等河流,有太湖、洪泽湖等大型湖泊,但是水利大省面临着水质性缺水的尴尬局面。太湖等湖泊、河流的污染治理工程已经进行了多年,治理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是源头的治理不力,始终没有跳出上游污染下游治污的怪圈。调查发现,由于采用化肥以来,农民已经不用农家肥,上游居民与家畜的粪便未经处理排向河道,这已经成为河流湖泊的主要的污染源。
二、生态文明建设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我们的建设城乡建设都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一座楼、一条路、一座桥、一条隧道,都不能这届政府建,下届政府拆,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我国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000多年,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将生态文明与大自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我们古代文明的瑰宝。我们现在的各项工程建设中都必须优先考虑生态文明的建设,要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各项建设都要科学决策,杜绝长官意志,要遵从历史文化的传承,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回归大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修建水利工程需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缺乏生态文明的实例可以列举出很多,大坝的修建改变了自然环境,造成了许多物种的消亡。将原本弯曲的河道取直,也使生态系统退化。修建水泥衬砌的渠道,由于切断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造成了生态与环境的恶化,这些实例说明,政府很多的决策没有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
四、重视地下水的保护与开采
地下水的过量开采造成地面下沉,部分地区的深层地下水受到污染,于是,很多地方政府对地下水的开采都下了禁采令。事实上,适当的开采地下水不会对地面产生地下水的水质产生危害,相反,抽取一定量的地下水后可以适当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地下水的水质,还能避免耕地的盐碱化。所以,各种政策的制定要因地制宜,应该掌握一定的尺度。
五、各部门要以大局为重实现各种基础数据的公开共享
大力度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各部门协同作战,通过分析以前的工程建设中出现失误的原因,部分原因是对自然的认知程度不高,对一些基础的数据缺乏了解,其原因在于,花费了纳税人大量的钱测量到的数据仅在部门内部使用,比如,基本水文监测资料是不公开的,虽然水利部长承诺要依法公开,但是5年过去了,还是不能公开,由于各方面的专家都不能得到完整的基础数据,所提供的咨询报告是不完善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决策的正确性。水利、水文、气象、环保、林业等部门都应该公开基础数据,真正实现数据共享,使宝贵的信息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减少国家的重复投资,提高决策能力。
强南山委员(民进镇江市委主委)建议统筹城乡建设,打造山水花园城市。
近年来,镇江市紧紧围绕建设“山水花园城市”目标,以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为抓手,强势推进“南城北水”、“青山绿水”工程,突出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建设,促进了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就镇江城市建设经验,对城市建设提几点建设。
一、以重点工程完善山水花园城市的功能。一是启动“大江风貌、城市山林”复兴计划。大手笔做足长江、运河、金山湖文章,从陆上和水上将金山、焦山、北固山串联成珍珠项链,将距离主城区最近的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真正打造成城市的氧吧;开发和利用好丹徒十里长山、东郊横山“原始本色”的自然景观,让人们“回归自然”;加强市区山体综合治理,做好长江、运河的环境保护工作,恢复水功能,重塑水生态。二是打造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完善的城乡道路交通网络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实施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和拓宽改造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构建立现代化的水、陆、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城乡的融合交流。三是打造生态景观工程。以建设生态绿地为重点,围绕绿地公园、绿色长廊、城市山林的工作布局,实施通道绿化、山体绿化、镇村绿化、工业园区绿化、农田林网建设,尤其要充分利用好市区内的山体和通江河道,建设山体绿化和滨水绿化,实现人工环境和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把森林引进城市,把花园建在身边,塑造“人在城中、城在林中”的一流人居生态环境。尽量保留河流廊道的自然特征,保护好乡土树种与区域性植物群落。四是打造文化旅游工程。创新推进旅游资源整合,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将资源配置方式从行政配置转向市场配置,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构筑风景名胜、文化旅游、宗教旅游和现代休闲四大旅游体系,打造特色的旅游精品。
二、以产业转型提升山水花园城市竞争力。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可谓“产业兴则城市兴”。要坚持绿色增长、创新驱动的理念,执行绿色产业政策,积极发展环境亲和型产业。一是在主城区积极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现代旅游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把服务业打造成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涵养税源、扩大就业的蓄水池。同时积极整合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繁荣城市,发展城市经济。二是开发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发展要坚持少排放、无公害的原则,用新技术、新工艺积极改造存量,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尤其要抢抓镇江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机遇,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三、以历史文化彰显山水花园城市个性魅力。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以镇江老城为核心,打造历史文化展现区。在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整体设计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城市历史文化地标点的设计,将历史文化廊道串联整合,控制好老城的空间形态和景观廊道,保护好老城尚存的历史风貌。要充分保护好西津渡、大西路片区的古建筑、文化形态,精心打造千年古街;复现千年运河繁华商埠景象,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古迹。
四、以绿色低碳理念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秉承低碳理念,着力推进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的低碳城市实践,以低碳环保和人本精神引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是倡导绿色理念。政府率先垂范,全面推行“绿色新政”,发展绿色产业。企业自觉履行“绿色职责”,把低碳环保、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二是开展低碳实践。打造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在工程中大力推行精装修住宅和预制整体装配式结构技术体系。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实施“绿色照明示范项目”和“太阳能光伏屋顶项目”,在新建民用建筑中广泛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公共建筑中开展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工程应用示范,在大型广场、绿地及住宅小区实施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卜秋委员(苏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建议重视水生态环境问题。
水是保障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然而忽视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且这种忽视所造成的恶果正在越积越重,已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解决好水生态环境问题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此建议:
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为目标,实施严格的水源地保护政策,加大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逐步形成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和长效治理与管理机制。
一、 建立生态水环境体系
一是应注重利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治理水生态环境,将环保、水利、林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相关工作统筹考虑,在大力治理各类污染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修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采用多种治理措施,确保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二是在强化点、面源治理的同时,坚持流域性整体的水污染防治,按流域的差异分别提出各个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统一规划,整体布局,从根本上治理水污染,建立良性循环的流域性水生态系统;三是根据不同级别的水系水质监控断面的不同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控监测体系,并按规定逐级上报监测结果,确保流域性水环境水质质量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
第一,各级政府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精心组织,对辖区内水资源保护的责任进行细化分工和落实;第二,各有关部门要服从大局,服从长远,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各司其责,决不能有利就争,无利推诿;第三,各级政府对水资源保护应该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督促有力,检查有结果,并且一定把水资源保护作为各级政府、各部门领导的首要任务和主要政绩之一来加以考核,奖优罚劣。
三、加大立法执法力度
首先,依据国家和省(市、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精神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制定区内水资源保护的实施细则或办法,使水资源保护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对于掠夺式开发,严重破坏水资源以及那些形形色色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行为加大处理力度,扫除水资源保护人为障碍,不断提升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权威性。
四、提高环境意识
一是制定和实施长期而全面的全民环境教育计划,加强环境警示教育,设立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二是完善环境状况报告制度,定期公布环境信息,同时开办环保热线和网站,完善信访管理和处理工作,接受公众监督;三是在相关环境管理和决策制度中,逐步引入公众参与程序;四是结合节约资源和固体废物管理计划的实施,引导公众养成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习惯。
五、加强水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
继续开展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重点的环境科学研究,加强与水环境保护有关的经济、体制、法律、文化、教育、统计、消费习惯等软科学研究,并加以应用,重点发展环保技术服务业
六、加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
1、加强广大群众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教育,形成社会性的监控网,使决策者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2、建立联动机制,提高应急事件的处理效率。3、建立应对水源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完善省市间、区县间、部门间、上下游间突发事件通报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实行部门联动、辖区联动、城乡联动、上下游联动、跨省区联动,做到信息互动、物资联动、抢险队伍联动,充分利用资源,切实保障应急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置和安全解决。4、 根据污染源影响程度和范围、水量条件、河道条件、污染源的排放情况、事故排放情况、监测能力和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5、成立快速反应队伍,配置快速反应的流动监测车、船及便携式监测分析仪器,能够对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污染范围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做出判断,提供及时、准确的污染动态数据,定期组织实战演练,事故突发时来之能战、战之能胜。6、各级水环境监测中心要对所辖范围内的污染源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个污染源都建档立案,搞清楚各个污染源的污染物种类、排放规律、排放量;对影响较大的污染源,根据河道情况、周边环境和经济发展,进行污染事故风险分析。
黄河浪委员(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建议进一步加强我省湿地保护。
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湿地保护,保证我省“十二五”生态省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建议如下:
1、加强湿地管理法规建设,尽快出台《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
保护湿地,法规政策建设是根本。应当在加强湿地资源普查监测的基础上,制定全省湿地保护规划,并纳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向社会公布。在此基础上,尽快出台《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首先,在湿地定义方面,要明确重要湿地的保护范围,应尝试将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人工湿地也纳入湿地保护范围;其次,要明确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的认定程序及相应的认定条件;在湿地征用、占用许可方面,应明确湿地的征收、征用或者占用的具体流程。同时还应该规范湿地管理体制、湿地保护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湿地保护和利用进行科学而统一的法制管理,为湿地法制管理提供法律保障,使我省湿地保护法制化、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完善湿地保护行政管理体制,坚持“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
由于湿地保护涉及林业、环保、水利、国土等领域,参与湿地保护管理的部门众多。各部门在湿地保护问题上目标不同、利益不同,导致相关部门各自为政、湿地行政管理权利分散,极大地影响湿地的保护工作。因此应坚持“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设定目标、明确责任,发挥各部门的管理优势,完善湿地保护行政管理体制,团结协作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3、强化科技支撑,长效、科学地管护湿地
一方面应加大对湿地保护科技研究的投入,进行不断地环境监控,并实时调整监控方法和监控进程,最终建立湿地定期调查和动态监测体系,为湿地保护、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要有长远眼光,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在湿地保护、管理方面要做长远规划。应关注城市湿地建设,在关注成片湿地带的同时,还要关注在城市内的中小块湿地,以更好地保持水土,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
4、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湿地意识
湿地保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应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宣传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形成全民参与建设湿地的社会氛围重要性。建立政府和市民就湿地建设的沟通机制,把需要市民所作的努力向社会公布并请市民监督,让大家献计献策成为参与者。同时不能单纯把湿地作为保留地或者景观地,应该通过人与湿地的和谐发展,增强人们对湿地环境保护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态环境危机意识和全民湿地保护意识。
周坚委员(南京林业大学森林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建议加强基层环保能力,推进环境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环保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基层环保部门处于环保战场的最前沿,是环保事业的根基和命脉。但目前我省基层环保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资金投入不足和人员素质不高等方面问题,建议要从加强机构建设,完善责任考核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资金保障体系和强化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等方面加强和完善基层环保能力建设。
针对加强基层环保能力所需要解决“提高人员素质”的问题,我认为,各级政府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时要特别予以重视。做好基层环保人员的素质与培养,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我省高等学校力量,要利用高等学院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大力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之际,积极鼓励环保部门与高校联合,吸引高校把人才培养基地建到环保基层单位中。这种高校与基层环保部门联合建立的基地是一种新型环保人才培养模式,它不仅可以满足高校环保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也可为环保,特别是基层环保从业人员岗位素质提高提供服务;基地不仅可以让高校学生以环保第一线工作为背景,提高实际工作技能,充实实践知识,学习书本上学不不到的;而且可以作为基层环保部门了解最新科技动态的窗口和人员岗位培训的场所,同时更是双方共同解决环保发展遇到新问题的工作平台。但目前,高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还是以校内为主,并比较强调与教学需求结合,较多的是自己建,自己用和自己管,没有更多地与环境建设密切地结合起来,没有把解决环境中新问题作为技能培养的专题内容;基层环保部门也同样面临新知识、新技能的挑战。因此,十分迫切地需要有关政府部门能积极出台政策、管理办法,鼓励基层环保部门与高校环境相关专业建立共同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技能培养,提升环保部门人员素质。
具体建议是:
(1)全面提高对建设校-环保部门联合实习实训基地的认识。建设高校-环保部门联合实习实训基地,是把高校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的需求与基层环保建设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提高基层环保人员素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高校环保科学研究与环保工作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但要全面地推动这项工作,还需要政府各部门,特别是主管部门认真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共建联合实习实训培养基地的发展;并选择好试点单位,做好高校与环保基层部门联系的牵线搭桥工作,并设立项目经费启动高校与基层环保部门建立的建设;
(2)认真地研究校-环保部门联合实习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特别要从场地、日常运行费用、人员安排、设备管理和人员生活等具体问题多加考虑,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和细则,避免出现前期一些实习实训基地中存在的那种有钱建,但没有钱用的尴尬局面;或者出现各方面都关心基地的建设、但没有人管基地的运行的现象;需要管理部门、高校和基层环保单位三方都能认真地研究实习实训基地的问题,分析存在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得实习实训基地能可持续的运行,发挥出应有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与创新。
(3)在校-环保部门联合实习实训基地内部,要对人员培养的内容、资料开放、数据共享和科研课题方面等工作内容建立起共享机制。没有共享机制,参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各方就会各自为阵,不能现成合力。这种局面不仅不利于实习实训基地长远发展,有时甚至会直接导致基地解体。因此,要成立起三方人员参与的领导小组,共同协调实习实训基地工作内容,力争把“双赢”的好事做好。通过基层环保人员更新知识、提高岗位能力和在校学生掌握技能、了解环保实践知识等方面工作来做好基层环保人员素质提升的工作,并为这支队伍培养选好后备苗子,更为我省大力度开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准备好一支高素质人员队伍。
乔旭委员(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博导)建议着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与节能环保协调发展。
一、正确看待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节能环保问题
1、对产业贴标签划成份,易掩盖问题或把问题扩大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产业;主导产业包括: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包括:纺织、冶金、轻工、建材等。会产生两种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传统产业=高耗能、重污染”、“谈化色变”。太阳能利用的关键材料:多晶硅、单晶硅,其生产过程高耗能、重污染;石油化工:大众心理的双重标准,“享用石化产品,但远离化工厂”;崇尚私家车甚至高排量汽车,但汽车就是一台化工反应装置,汽车尾气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和PM2.5超标。
2、产业无朝阳和夕阳之分,只有产品生产技术的先进与落后。新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源产生、新能源材料;新材料包括:催化材料、分离材料、合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技术包括:有效成分浓度低,废水量大、高耗能;新医药:90%是化学药物;节能环保包括:物理、化学与生物的方法。以上产业与传统化工产业有何区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软件和电子信息有何明确的界限?装备制造与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又有何区别?市场需求(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国防军事)、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项目和产品就要鼓励发展。
3、节能环保对每个行业、每个项目应当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改头换面的现象: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甚至科技有限公司,实际上就是一化工厂。要不重标签、不唯成分论,统一标准、严格把关,疏而不漏;以关闭化工厂的数量多少作为政绩并不科学;以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发展,坚决淘汰高能耗、重污染落后产能,才是发展方向。
二、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生态建设水平的路径
1、致力科技创新,实现源头绿色化、过程无害化、末端资源化。基于化学变化的过程工业,如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石油化工等,采用原子经济反应工艺技术、新催化材料与工艺、过程强化技术等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副产物、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高装备水平,实现过程无泄漏或无组织排放,原料、产品无毒无害,无需污水处理装置是发展方向。
2、进一步加强监管考核,真正做到铁腕治污。要实现环境专家与行业专家的强强联合;规范环评、安评、能评行业行为;严格执法与监管。
3、加大财税改革力度,激励企业创新驱动发展。部分传统产业的产品是工农业生产、国防军事的“粮食和血液”,必须保护其发展;工业行业税制改革,实现分行业不同税率征税;返还税收用于技术创新或治污。
刘邦彦委员(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局副局长)就生态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灵魂,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和一切先进的文化一样,生态文化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一番努力的灌输、引导和培养,使人们在实践中,在先进与落后的碰撞中去认识、去接受,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各个层次、各种场合去大力倡导,广泛宣传才能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己的意识、理念、观念,从而赋予人们自觉的行动。在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生态文化应该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生态文化需要大力倡导,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生态文化应该贯穿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
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当前,只有符合生态文化理念的文化产业才能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的力量,当文化产业具有更多生态文化含量的时候,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更大后劲,生态文化给力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时代的呼唤。因此,生态文化应该贯穿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苏州是个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建议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突出随着“物”的时代的结束“身心”时代的到来,所谓发展不仅包括占有物质生活资料,也包括人类有机会选择完整的、满意的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还包括作为整体的人类生存方式的可持续性这一生态文化理念,在原有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倡导生态文化,创造出具有领先的、具有时代新意的文化题材、文化业态、文化样式和文化作品,让生态文化助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生态文化应该在提倡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中得以灌输
健康、文明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成为我们灌输生态文化理念的侧重点。生态文化就是要求我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按照社会生态化的要求,培育支持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能力,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和发展观。建议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工作中适时纳入生态文化的教育,让大家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灌输节约型消费、合理享受、祟尚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的生态文化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于民众的日常行动之中。
三、生态文化应该在政府行为和制度建设中得以保证
生态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诸如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社会公正等,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主要管理者和决策者的政府,其行为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建议政府在各项制度建设中,注重生态文化的倡导,通过法律、制度、宣传、教育等方式,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倡导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行为,约束不文明行为;健全管理体制,使生态文明行为受到保护和褒奖,使破坏行为受到制裁和惩罚;健全长效机制,持之以衡,在条件成熟时将生态文化指标纳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体系,切实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魏无际委员(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建议狠抓工业节水减排,确保饮用水安全,促进环保装备业发展。
水资源短缺将是我国社会经济特有的瓶颈。首先,人所周知,我国是全球人均淡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一般来说,生活用水占20%左右,工业用水占20%左右,农业及生态环境补用水占60%左右。但是,我国随着工业GDP的增长,工业用水的增长速度太快,按照年4.2%左右的速度递增。这无疑加剧了整个社会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其次,工业废水排放量大,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7~49%。工业污染使得短缺的淡水资源雪上加霜。还有,我国的工业用水除了具有用水量大、增长快和污染严重的特点以外,还有如下特点:(1).工业用水的效率低,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是日本的18倍,美国的22倍;(2).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约53%,远低于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5%的水平;(3).在工业用水中非传统水资源(海水、苦咸水和再生水)利用量低,仅相当于日本的21.3%、美国的12.8%;(4).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大,平均20%左右,部分城市甚至超过30%。所以,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能源短缺问题,而水资源短缺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有瓶颈。
工业节水减排具有巨大的空间。工业用水的构成主要是:工业冷却水、锅炉水、油田水、空调水、矿山水、工艺水、介质水及洗涤水(8股水)。工业用水的大户是过程工业,主要是指:火力发电、石油、化工、钢铁、造纸、纺织、有色金属、食品与发酵等八个行业。它们的取水量约占全部工业总取水量的60%。这八个行业既是耗水大户也是污染大户。其中工业冷却水用量占工业全部用水总量的70%左右。工业节水减排技术主要包括:①复杂工业废水可生化强化处理;②工业循环冷却水减排;③工业生产过程节水减排新技术。以我们正在研究的“工业废水和其他污水用作工业循环冷却水的补水”这一研究方向为例。全国每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约250亿吨,把它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的补水,若达到趋零排放,则每年可节约200亿吨以上的优质水。
工业节水减排对江苏省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工业节水减排具有极高的节能减排效益。江苏省虽然地处长江中下游,属于丰沛地区,但是在时间上不均衡,丰水和苦水季节在水量和水质上区别很大。江苏省是工业大省,以上的八大行业是支柱产业,所以用水量大,是我国四个用水量大于400亿立方米的省份之一。若将排放的工业废水用于工业循环水,每年可节约28.72亿吨左右的优质水;若将其他废水全部用于工业循环水,每年可节约51.56亿吨左右的优质水。工业节水就是减排,工业水的减排就是节能,所以具有极高的节能减排效益。
二是工业节水减排能够大幅度的削减水体的难降解有机毒物,确保饮用水安全。在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指出:人类80%的疾病和30%的死亡率与水污染有关。由不洁饮用水导致的消化道疾病、传染病、各种结石病、皮肤病、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妇科病等多达50多种。饮用安全应该是保证人群终身饮用安全,所谓“安全”是指终身饮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所以,安全的饮用水必须满足以下三项基本要求:①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性状良好,能被饮用者接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②保证流行病学安全,即要求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③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不得产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不同,甚至面源污水也不同,往往含有更多的难以降解结构的有机毒物,COD、BOD所对应有机物的种类和结构大不一样,毒性大。因此,工业节水减排最终能够大幅度的削减水体的难降解有机毒物,确保饮用水安全,同时减少直接饮用水的加工成本,为人民群众早日享受直接饮用水作出贡献(当然要解决水输送中因管道腐蚀的二次污染问题)。工业节水减排是一项源头治理,具有本质意义的“清水”工程。
三是工业节水减排的实现将产生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装备,促进我省环保装备业发展。将污水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是以保证上述八大行业的生产装备安全为前提的,其目的主要是传递热量,但是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污水与生产装备适应性的技术问题,如腐蚀,菌藻滋生和结垢等问题,必然产生一大批国家或世界发明专利。我省加工业基础雄厚,环保产业起步早,比其他省具有显著优势,完全能够很快的问世一系列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药剂和装备,促进我省环保装备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
如何狠抓工业节水减排,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舆论宣传,让生产经营者认识到水是有限的资源,要把它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对待。
2、切实落实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 DB32T1072—2007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检测指标。
3、采用倒逼机制,提高上述八大行业“节水减排”的积极性。
4、大力资助工业节水减排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鼓励相关企业参与工业节水减排事业。
6、有力支持相关高校培养一批专门人才治理我国现有的“污水”。
华德荣委员(宝应县政协副主席)建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控减农业面源污染。
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重点在农村,尤其要抓紧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是控减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农村环境问题,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近几年,由于各地重视乡镇工业园区(集中区)和小城镇建设,特别是生态市(县、镇)创建如火如荼,各地农村环境改善明显。苏南、苏中包括苏北部分地方都推进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推行了以县为单位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转运体系,各镇甚至部分村都建成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场),镇工业园(集中区)环保治污设施也逐步到位。但是,由于面广景量大,加之技术、政策等因素,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解决则明显滞后并更显紧迫。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
一是种植业污染。一年两熟的稻麦(油)和反季节大棚蔬菜是主要农作物,其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不科学使用农药造成的污染。据调查,2011年全省每百万亩农田化学农药的使用总量(纯量)为100.83吨;不科学施用化肥造成的污染。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中有机肥用量大幅减少,化肥用量明显增多。据调查,2011年全省化肥使用强度达500千克/公顷,比生态创建指标250千克/公顷高近1倍;而全年使用商品有机肥的农田不超过耕地面积的3%。与此同时,施肥方法简单,很少采用深施等措施,加剧了肥料的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板结,土壤地力下降;农业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农作物生长基本上是吨粮吨秸秆,可收集的资源量在80%左右。由于农作物收获期短且集中,秸秆收集成本高、堆放场地少,加之农机化程度还不高,秸秆全量还田和机械化收集难以实施,因此秸秆露天焚烧和乱抛乱弃现象时有发生,对大气和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膜、地膜和塑料袋的使用量迅速增加。但广大农民、市民环保意识淡簿,随意丢弃使用后的农膜、地膜和塑料袋,不进行清理收集和深埋处理,产生了“白色污染”。
二是养殖业污染。据了解,目前全省畜禽规模养殖场(生猪百头以上、家禽3000只以上),建有或在建沼气治理工程的仅占6%左右。大部分畜禽养殖场规划时没有安排足够的土地消污纳粪,大量废水污染物排入河塘,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此外,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较大,部分过量使用饲料、饵料和渔药,对水体造成污染。
养殖业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又一主要因素。
可见,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超标的投入品(化肥、农渔药、饲料)和未妥善处理的废弃物(畜禽粪便、秸秆、包装物等)。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应该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法律上加强对农(渔)药特别是其用途的规范管理,加大对违法生产、销售、使用者的惩处力度;技术上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商品有机肥、推广易降解农膜等。畜禽粪便处理方面。全面推广畜禽沼气池、蓄粪池、堆粪场建设,推广林牧结合、牧渔结合、种牧结合等复合经济。秸秆综合利用方面。通过推广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秸秆发电、秸秆沼气、秸秆食用菌、秸秆编织等综合利用措施,大幅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同时大力发展秸秆加工、收集、装运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装备,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可行性。生态农业发展方面。加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技术研究,积极推广应用“鸡-沼-粮”、“猪-沼-菜”、稻鸭共作、藕鳅共作、鱼类混套养等模式。特别是要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三品"农业(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发展,尤其是有机农业的发展。
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
一是在组织领导上,提升规划层次(从县到省),品种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体系化;完善考核机制,从强调"三品"数量转变到侧重面积占比和效益评估上。
二是在扶持政策上,强化项目支撑,加大财政资金专项投入,主要用于"三品"基地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强化技术支撑,组织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加大农业生态技术推广力度;强化市场支撑,进一步强化农产品市场准入准出制度,规范认证认定体系,畅通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优惠扶持力度。
三是在社会氛围上,通过各种公共媒介,广泛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增进社会共识和市场觉醒。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懂生态农业技术又懂现代农业产业政策的基层干部、专业人员、职业农民。
田玉岭委员(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内科主任)建议重视可吸入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持续超标,导致频繁出现灰霾天气,2009年和2010年南京市分别是211天和191天,2010年上半年,南京、常州和盐城3市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超标,南京市的“蓝天计划”也成了泡影,2011年上半年南京的“可吸入颗粒物”再次超标,空气质量为三级。随着可吸入颗粒物持续超标,呼吸道疾病高发, 2010年南京市前十位死因里,恶性肿瘤排名第二,其中肺癌占死亡原因的首位,占22.19%。显然,肺癌已成为公众的“头号癌症杀手”。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粒径大小相关。大于10微米可以被呼吸道排出,10微米以下可进入鼻腔,7微米以下可进入咽喉,2.5微米以下可深达肺泡,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心肺疾病。颗粒物粒径越小吸附的有害物质越多,特别是粒径在PM 2.5微米及以下的细微颗粒物上,吸附了大量的有害物质,所以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其中的二氧化硫极易形成极细的硫酸雾,进入呼吸道深部,产生强烈的毒性及致癌效应。有机碳对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石油、煤、木材、烟草等有机物燃烧时产生的多环芳烃,是一类典型的环境持久性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形及生殖系统毒性,可诱发肺癌、皮肤癌和胃癌;多环芳烃可与臭氧、氮氧化物、硝酸等反应,形成致癌性更强的化合物。更令人担忧的是, 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在阳光和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有强烈的毒性和刺激作用,引起眼睛红肿、视力衰退、喉炎、哮喘、手足抽搐等现象,严重时引发肺水肿死亡;接触时间过长,还会损害中枢神经,导致思维紊乱;臭氧还可诱发白血病,影响甲状腺功能,使骨骼早期钙化;长期吸入氧化剂,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衰老。
可吸入颗粒物还可以减弱紫外线的辐射,导致人体维生素D合成减少,使小儿佝偻病增加;紫外线的减少还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活性增强,使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如非典、禽流感等。此外,灰霾天气还增加忧郁症的发病率。重金属如铅,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损害,尤其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
可吸入颗粒物超标主要来自工业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污染,其中机动车排放的颗粒物80%以上是PM2.5的细微颗粒,是健康的主要杀手。其次是自然因素,垂直方向的逆温,密集的高楼使地面静风增加,污染物滞留在地面,无法向大气扩散。
可吸入颗粒物超标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应主要从社会因素防控。为此,我建议:
(一)、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制定《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为全方位治理空气污染提供完整全面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二)、建立健全联防联控责任体系。各级政府必须对辖区空气质量负总责,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提高执法效率。
(三)、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把空气质量作为考核地方、部门干部和企业负责人政绩的硬指标,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和“一票否决”制。
(四)、修订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1996年针对煤烟型污染特征制定的,只考虑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这3项指标,而近年来空气污染特征已从煤烟型向复合型转变,原先的标准已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当前的空气质量。建议江苏应率先修订环境空气质量地方标准,在原有指标基础上增加细微颗粒物(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物、黑炭、一氧化碳、大气能见度等指标。
(五)、加强执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执法部门要重拳出击,采取严厉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对排污超标的要责令停工停产,对严重违法的污染企业和个人要追究刑事责任;政府要严把工业企业准入关,新项目启动前应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广泛的听证。
(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机动车排放 。1、优先发展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2、从源头上控制机动车辆的盲目扩张,对机动车实行总量控制,加快淘汰老旧汽车,坚决取缔冒黑烟的车辆。3、通过交通政策的导向,鼓励人们绿色出行。4、实行错时上下班,避免交通出行时间过于集中。5、压缩工作日,延长每天的工作时间,减少交通出行量。6、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设备,根据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采用部分时间在家上班的形式,可削减可观的交通出行量。7、对出租车尝试推行“驻站泊车+电话招车”运营模式,改变来回在路上“巡逻”的揽客方式,既节约了资源,又减轻了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七)、建立扬尘治理联防联控机制。明确由建设主管部门牵头,建立以“施工单位为扬尘防治主体,区县为责任监管主体、部门为监督考核主体”的扬尘防控责任制,提高执法实效。将渣土车夜间作业改为白天,便于监管;取缔不规范的人工道路清扫,以免产生二次扬尘。
(八)、城市规划要注意工业企业的布局。避免企业排出的污染物流向城区;要充分考虑大气的扩散条件,预留空气通道,减少静风。
(九)、增加城市绿化,减少裸土,吸烟除尘。
(十)、 建立灰霾天气预测与动态控制排污相结合的决策系统。利用不同气象条件对污染进行动态调控,当发生中度以上灰霾,就要采取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高污染企业要限产限排,灰霾减轻时则可恢复排放。
(十一)、加强空气污染与健康监测工作。这是当前环保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在高污染、高危险、剧毒化工区应建立监测网点;气象、环保部门应向公众通报空气质量,及时提醒公众预防,减少直接暴露于污染天气的机会。
王萍委员(镇江市副市长)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我们现在的环境问题到底是遏制住了污染状态,还是继续恶化了?近年来,土壤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污染事件不断出现,与环境问题有关的上访等经常发生,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高了。我们的安全感下降了,比如土壤污染后种出的农产品不敢吃。环保部门四处出击,像救火队员一样。我认为环境问题出现了总爆发的态势。
环境问题的总爆发,我们要从认识和出发点上找原因,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7·23事件后,舆论有一句话,说的是“我们能不能放下飞奔的脚步,停下来想一想”。当发展与环保冲突的时候,我们的认识上我们还是发展至上。
当发展受到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制约的时候,我们是否能让各项法律、法规、政策落到实处,还是把它们作为规避的对象?是否把发展扎实地落实下去了,却把各项法律、法规、政策规避了呢?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敢不敢正视历史遗留问题)。过去30年,我国高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遗留问题,没有极大的勇气是不能去面对的。因为每届政府都面对着激烈的发展竞争。所以单单要求任何一届政府面对积累的环境问题,既需要太大的勇气,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单靠政府化解发展与环境的这些矛盾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民主监督和群众参与的推动。
环境保护必须依靠民主监督和群众参与。比如一个地方,要保就业还是要搬迁污染企业,要更多汽车还是要更干净的空气?这些问题政府是不能单独决定的,必须由民众去选择。
蔡祖聪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建议依靠科技力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都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主要依赖于对食品成分的检测和分析能力的提高。矿石能源的消耗和工农业产品生产及其消耗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污染物质,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威胁。我省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空气质量又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和人口密度的继续快速增加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只有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并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才有可能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及其它污染物质的排放。在过去几十年中,我省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技术研究,从而保证了在人均GDP突破5万元的今天,生态环境质量没有继续恶化。但是,我省环境质量的科学研究水平与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提几点依靠科技力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建议。
一、 加强追踪环境污染源的能力建设
生态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的监测数据是各级政府制订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实施对策措施的决策依据。近年来,我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设备和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形成PM2.5监测能力。但是,这些设备和能力更多地应用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测定,如空气质量指标和水质指标,对于污染源的追踪能力则还十分薄弱。例如,我们仍然不能十分确切地回答工业、农田、畜牧业、人类生活等对进入太湖水体的氮磷负荷的相对贡献,对突发性的空气和水体污染事件常不能确定其污染源。如果不能确定污染源,污染治理无明确的针对性,为一些不法分子留下了偷排污染物而不受惩罚的机会,增加了解决跨境污染纠纷的难度。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提高对污染源的追踪能力。为此建议:
1、加速建立和完善对可疑污染源的监测系统,并保证其有效运转;
2、加强对污染物迁移轨迹和转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当突发污染事件时能明确、及时判断出污染源。
二、建立全省统一的生态环境数据平台,提高数据共享水平
目前,环保、工业、农业、水利、商业等各部门都建立了与生态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有关的分析、监测机构或实验室,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科研人员通过各种科研项目,也积累了自己的数据。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部门和科研单位完整地掌握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及其相关的数据,数据共享程度极低,一个部门获取的生态环境质量数据难以为其它部门和科研人员所用,造成了大量的重复监测和测定,严重地阻碍了对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演变规律的认识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的分析。如水利部门测定河流流速、流量,环保部门测定水质指标。如果数据不能共享,那么水利和环保部门都不可能得出河流传输的污染物总量的数据。为此建议:
1、 成立管理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数据的专门机构,负责建立全省统一的生态环境数据库,采集各部门监测的生态环境数据,制订生态环境指标监测的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并保证对各数据提供部门和科研单位的数据共享;
2、各部门监测的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必须提交给此专门机构;
3、凡各级财政资助的涉及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项目,在项目验收前,必须将项目获取的生态环境质量数据提交给此专门机构。
三、加强设施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
在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我们过去十分重视大田作物,水稻、小麦、棉花、玉米等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我省的大棚蔬菜、经济果树类生产的发展速度极快,全省各个城市周边已经布满了大面积的塑料大棚,为解决我省人多地少的矛盾,保障蔬菜供应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由于其较高的产出和经济收益及政府的支持和鼓励,设施农业还将继续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集约化程度高,化学品投入量大,但一般情况下,养分利用率低,对土壤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大,持续生产能力低。如果管理不善,设施农田仅能连续种植3-4年,即因土壤严重退化、连作障碍等原因而不能继续生产。由于对其研究不足,我们对它们的认识还很有限,且无国际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此类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研究,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保障设施农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何小元委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导)建议生态建设应遵循自然规律,生态环境要立法给予保护。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一些沿海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和环境代价。2004年印发了《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相对《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提几点建议:
一、生态建设规划的制定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
在制定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方案时要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坚决杜绝借生态建设之名,继续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事实上,过分的建设更本不可能恢复生态或保护生态,有时甚至是新一轮的破坏,真正的生态环境保护应该是还其自然。一定要避免进入破坏——修复——破坏的死循环。
二、对区域生态有重要影响的江海、河流、湖泊、湿地、山川、丘陵要立法给予保护
江海、河流、湖泊、湿地、山川、丘陵既是构成自然生态的主要因素,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政府部门一定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不要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下,不顾一切发展经济,也不能在“生态省建设”的口号下遏制经济发展。要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合理保护对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自然资源。受立法保护的自然资源,一定有它的严肃性、持久性和稳定性。要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二、 科学管理耕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要努力提高耕地使用效率,科学安排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美化植物的栽种面积。这样做不仅美化了环境,又能使有限的土地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三、加强对农民精用土地的意识教育和专业培训
对土地的使用要做到精细化、精致化,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工具进行宣传,通过农业技术培训部门对职业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培养基层普通农业劳动者对土地使用精细化的意识,并使他们掌握相应的技术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