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届五次会议 / 会议日报
发布日期:2012-02-11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2月11日下午,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科技、科协、特邀界的委员,围绕“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主题进行讨论。副省长何权出席会议并讲话,黄因慧副主席主持会议。

  沙敏、王筱梅、张华龙、陈林森、谢志成、符冠华、江南、王云骏、潘正勤委员先后发言。

 

沙敏委员(南京三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建议抓住机遇,推动更多的企业创新创业。

  学习了罗书记的报告,参加了“省两会”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有两点体会非常深刻:一是经济增长放缓和下行的压力确实很大;二是持续推出科技创新、加大力度促进转型的动力很大。

  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建设投入过大、库存过剩、传统产业话语权太弱,造成利润过低,应该是放缓和优化结构的时候了。

  现在是夯实内功极佳的时间之窗。过去几年,江苏连续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进上实施积极的投入政策,为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了很好的先发优势,除2009年上半年,全省科技企业的信心指数一直很高。

  我省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企业缺少完善的技术创新体制,科技创新协同较弱,“企企”、“ 校企”、“院企”合作还不够,更多合作还停留在拿项目层面;二是企业现有创新人才的缺乏,同时对创新人才的长期培养和储备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三是企业自有技术创新资金不足,融资难、税费多,人力资源成本在总体成本占比上浮。

  就如何抓住机遇,推动更多的企业创新创业,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抓住省创新转型发展的时间差,以更大力度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政府主导的产业扶植基金参与到创业、风险投资等基金的工作中,体现出对全省重点发展产业的导向性;

  二是推出更为有效的政策,鼓励科技人员的创业和科技企业的“再创业”,在全社会营造出更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

 

王筱梅委员(苏州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环境功能材料省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对“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提出建议。

  一、建立“科技创新转型升级”风险评估机构

  产品生命周期是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和生物有机体一样,产品有一个从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过程。因此,不断创新、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开发新产品是每个企业必备的能力。然而,不是每个企业(家)都能踏准转型升级基点:如柯达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最先发明数码相机,但对产品定位不清晰,未能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重心,错失率先转型失良机,不敌佳能和索尼,导致破产。

  “科技创新转型升级”风险评估机构,与风险投资公司有所不同。后者是投资具有潜力的成长型(新)企业,并拥有这些被投资公司的股份。“科技创新转型升级”风险评估机构应由政府牵头、由金融证券、工商联、企业家及相应领域专家组成的智囊团或研究机构,其职责对企业当前产品和准产品进行风险评估。

  “科技创新转型升级”风险评估研究机构是由政府牵头、由科技厅、金融、证券、工商联、企业家及相应专业的学者共同组织的智囊团,在相当一个阶段时期内对企业现有产品、转型升级产品进行风险评估与企业破产预警。该研究机构职责在于:1)开展对企业产业现状、前景、周期等相关问题的战略研究,为我省国企、中小型企业谋划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2)调控我省现有企业布局、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战略布局,杜绝省内 (乃至全国范围) 同一产业在各地重复建设,并及时给与预警报告。如江苏光伏产业由于投资过热、欧债危机冲击,导致出现产能过剩,面临危机。

  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风险评估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如中国政府为支持乐凯与柯达、富士在中国的竞争,为乐凯注入8亿元;当数码相机成为三家胶卷巨头们共同的竞争对手时,乐凯艰难转型,正确地选择了做光学薄膜(用于平板电视机、太阳能、OLED和汽车防反射膜),成功转型。

  通过科技创新转型升级风险评估,将专家意见及时反馈给企业,如很早专家就意识到白炽灯生命周期已近衰亡,相关企业积极开展LED节能灯转型升级。同时,也要注重对业已淘汰产品,注意归纳、整理和保存其生产技术与生产工艺。以便在特定的时期内,再生、复制、更新换代,焕发出新的生命。

  二、强化大学科技园建设,使其发挥重要作用

  加大力度进一步强化我省高校大学科技园建设,使之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系统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省中小企业居多,与高校联手将是获得创新源的一个捷径通道。目前,我省已经建有7所国家大学科技园,居全国各省份之首。2007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江苏省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此后,大学科技园如雨后春笋,逐渐成长壮大起来,对地方企业科技创新作出积极贡献,有的还孵化了一批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企业。但总的来说,我国、我省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理顺了科技成果应用方面的体制问题,通过激励机制、引导高校的创新源从教授的实验室位移到大学科技园,促进大学科技向产业界转移。此外,政府采取贷款担保措施,用政府政策调动各方风险投资,通过专业运作投资到科技园的企业并获得高额回报。1998年,英国政府发表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商务机构白皮书》指出,政府政策优先支持源于大学科技园的科技型企业。相比美英政府主要以立法形式参与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来说,我国台湾新竹科技园的建设,主要是以台湾政府注入大量资金、直接参与建设,新竹的模式是由政府主导再过渡到市场主导,造就了今日备受瞩目的台湾半导体产业。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甚发达的背景下,我省大学科技园的建设需要省政府更大的政策和金融的支持,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融入到区域创新体系之中。

 

张华龙委员(盐城市政协经科委主任)建议进一步重视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

  中小微企业在企业总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作为一个群体,它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稳定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年来,中小微企业的创新需求日趋旺盛,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它们积极研发科技,开发新产品,引进人才,转化科技成果,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但是,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困难很多潜力大,需要政府加以进一步重视和支持。这里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在政策措施方面,要扩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规模,同时研究制定面向中小微企业的补贴办法。根据“科技进步法”的规定,国际和地方财政都设立了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这项基金对于推动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但是规模太小,僧多粥少,绝大多数有创新活动的中小企业根本拿不到这项基金。小企业由于研发条件差,往往首先被淘汰出局。还有一些政策,看上去非常好,但由于门槛高、要求多、手续紧,小企业也很难得到实实在在的扶持。因此,建议研究制定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补贴办法。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不同产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出补贴的比列,按照这一比例,企业只要形成了研发支出,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政府补贴,不需要复杂的申报材料,不需要评审、立项、检查、验收。这种企业先研发,政府后补贴的办法,企业是欢迎的,外地也有成功的经验,建议研究借鉴。

  第二,要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服务。小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有许多的先天不足,更需要或者说更离不开各方面的服务。建议政府经济主管部门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上;同时,要积极支持创办各式各样的科技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技术开发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让、知识产权代理、政策咨询、风险投资、信贷担保、产学研合作中介、人才引进等等服务。根据我们的调查,在苏北、小企业开展科研创新的第一位需求,是科技服务机构的帮助。目前,科研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机构严重不足,比如企业非常需要专利代理机构,有不少市县还是空白。建议省里研究激励措施,鼓励苏北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到苏北创办科技服务机构。

  第三,要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和学习宣传活动。开展科研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对于广大中小微企业来说,还是一次崭新的课题。为了引导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成为科技型企业,组织开展以中小企业负责人和有关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大规模学习培训活动,是十分必要的,至少在苏北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江苏过去,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初期,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初期,都曾经组织过全党全社会的大规模学习宣传和培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在组织创新型经济的大培训,应该总结历史的成功经验,比过去搞得更好。

 

陈林森委员(苏州大学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就促进我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建议

  “十一五”以来,我省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导高校科研与产业、区域、企业需求对接。在我省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江苏高校作为成果来源和技术支撑单位参与承担了全省近一半产学研合作重大科技成果项目。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全省现有24个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近50所高校入园,是全国大学科技园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各高校与地方、企业共建各类产学研联合体达1950多个。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渠道不断拓展。近两年来组织技术转移项目1.5万余项。高校还通过选派教授、博士到基层、进企业、下农村,通过人才带成果直接进入一线促进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一定成效。近3年来,全省高校应用科技成果转化26875项,其中省内转化14824项,占成果转化总数的55.2%。

  当前制约我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和困难有:

  一是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的积极性未得到充分调动。无论是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名,还是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职称晋升,都是以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获奖成果等级和数量作为晋级评价指标,使高校教师对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及项目经济效益重视不够。

  二是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体系薄弱,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高校科研与市场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科技成果与市场化产品之间缺乏中间环节。现有科技中介机构既缺少专业化的成果中介服务人,也难以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评估、技术产权交易等服务。

  三是风险分担与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一方面,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紧密合作机制,科技投融资体系不完善,多数企业对需要长期跟踪、投入的项目不愿承担风险。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合作进行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后,高校及科研人员应获收益的分配政策缺乏系统、明确的制度规范。

  四是缺少有效的风投机制,成果转化后续能力不足。经费投入不足,中试基地缺乏,尤其是缺少正常的风险投资机制,使得许多科技成果胎死腹中,大量实验室成果得不到孵化和转化。

  五是部分企业对成果的消化能力不足制约转化成功率。多数企业承担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能力较弱,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过程中,对企业无论是人员、技术还是装备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实中一些企业达不到要求,严重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促进我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省有关部门应联合制定一套高校科技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和政策,鼓励高校教师从事科研成果转化。

  二是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贡献度”为核心的考核评估机制,将高校成果数量、转化水平、产学研结合情况、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作为科研考核的重要指标。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上应对长期从事应用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的高校教师制定特殊评审条件,可考虑设立“转化型”研究员,营造有利于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的环境氛围。

  三是强化各种成果转化中介和载体建设。由政府主导建立技术交易体系,加快职业技术经理人的培育,组织由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化队伍,把科技成果按市场机制向社会、向企业推荐。积极支持高校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技术研究院等从事技术转移和转化的组织机构。

  四是建立中试基地,提高成果转化能力。政府应加大投入,加快中试基地建设,尽量利用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已有条件,组织吸收社会资源,协调各类中试基地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使之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转化器。

  五是发挥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作用。企业应加大科技开发经费投入,积极和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提高吸收高校科技成果的能力。通过项目招标、委托开发等方式,积极开展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六是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和风险投资机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制定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技风险投资领域。

  七是加大对苏北地区工科院校的支持力度。对苏北工科院校要落实省市共建的有关规定,享受与同等高校平等的政策待遇,促进苏北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及为区域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谢志成委员(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建议制度先行先试,助推创业创新。

  以前我长期在企业工作,现在在政府工作。从我的经历和经验来看,江苏和南京在全国来看,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都比较强,所取得的成就我就不再赘述,主要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从科技创新目前总的情况来看,企业发展压力越来越大,但是通过仔细思考可以发现,主要原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大量的资源配置集中在科研院校,但转化成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因为缺乏转化的机制,并且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二、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这个思路非常正确,但目前其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形成,缺少根本性的核心创新能力。比如我们最近投入了100多亿建立了液晶工厂,它和前期破产的华飞,公司的产品功能是相同的,但遇到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时,华飞公司这样的企业只能被淘汰。由此可以看出,能否在短时间内对液晶技术完成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任务迫在眉睫。我们提出企业是创新主体,这个思路完全正确,但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成长起来,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国外企业已完成了这个过程,如LG、三星。七、八十年代是他们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时期,所以国内企业还需要政府集中资源来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像华为这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三、现有的创新体制有待改善。从国家到地方,项目都是自下而上进行申报。国家的战略知识通过发布目录。这远远不够,在基础的、核心的领域,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组织力量。要改善资源配置机制,集中资源办大事,避免分散资源,而不能起到推动创新作用。南京出台的1+8政策和科技九条政策,目的就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为此,我建议:

  一是要结合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梳理出关键技术,组织攻关,突破技术瓶颈。

  二是要推动创新基金的发展,知识要靠资本推动。

  三是要实施创新区域的建设并上升到国家战略。

 

符冠华委员(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提出科技需要创新,体制机制也是关键。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交科)成立于1978年,原为全民事业单位。2000年,江苏省启动科研院所改制工作,作为参与改制的26家省级科研院所之一,2002年8月由全民事业单位改制为员工持股的科技型企业——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年9月改制为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月10日苏交科在深圳创业版挂牌上市。

  改制以来,苏交科在企业规模、基础条件建设、科技创新成果与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公司业务由改制时单一的公路领域扩展为公路、水运、市政、铁路、轨道交通、航空、建筑、环境等,业务区域也从改制前的江苏省拓展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2011年获得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三个部门联合授予的“国家创新型企业”称号;同时我公司还获得了江苏省政府授予的江苏省企业创新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牵头组建新型道路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拥有有效专利101项,并保持每年新申请专利增长率达30%。我们还先后组织、参与了35项国家、行业以及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2012年,我院将承办国际沥青路面协会“重载沥青路面”论坛,该高层次国际会议是首次在中国举行。

  作为改制为科技型企业的科研院所,1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企业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能得到快速发展,得益于各级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国家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的行业背景,得益于科技主管部门科技投入,得宜于我们自身的努力。但就我们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言,体制机制的变化带给我们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是最关键因素。

  体制机制的变化,带来了用工制度和考核激励等的巨大变化,变化的结果是绩效文化的建立,市场导向文化的建立,这些文化的改变对我们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结合自身发展的思考,提出几点建议:

  一、现有科研市场中,多种体制的存在,造成不公平的现象比较严重,还需要继续研究关注科研队伍体制机制的变革的问题。

  二、现有科研队伍之中,企业创新人才的退休工资和事业单位相比明显偏低,随着事业单位的工资调整,差距更加明显,不利于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导向;建议研究提升企业创新人才的退休工资标准,有利于科技企业保留科技创新人才。

  三、原省属科研院所改制后,现在取消了原直接向省市申报科研项目的渠道,需从区里,到市里,再到省里逐级申报,这对改制院所的科研工作有影响。建议给予改制院所保留原申报的渠道,保护这些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江南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地科院教授、博导)建议深入科技创新,注重创新人才培养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江苏科教和人才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自主创新、突出高端引领、突出人才支撑,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科技创新中,人才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除了引进高端人才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其在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人才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质:

  第一,博专结合的知识体系。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既要有“博”的广度, 又要有“专”的深度。广博的知识结构可以使他们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增加知识积累,提高专业素养。

  第二,多元的思维结构。创新人才的思维结构中,包括了理性思维、非理性思维以及元认知思维。理性思维如类比思维、集合思维、逆向思维等可以使思维保持很好的逻辑性、流畅性和深刻性。

  第三,积极的个性品质。创新人才个性特征中包含着诸多优良的品格,这些个性品格构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的基本元素。

  第四,全面的创新能力。创新人才一般具有感知敏锐、记忆准确、想象丰富、思维敏捷等智力特点,创新的关键还在于智力和创造力的高度发展。

  一、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的设置尚未与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博、专结合的知识体系相适应。高校的课程设置仍存在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现象。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由于“两课”、英语等国家统一规定的公共必修课占了很大比例,加上专业课程过多,因此留给必修通识课程的空间相对较少,通识教育往往成为一种点缀,学科前沿知识、边缘学科知识在很多高校的本科生教育中缺失。

  2、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经院式教学与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相悖。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须的,但主要依靠讲授传统理论、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经院式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创新型人才。经院式教学,意味着较少的财力、物力和劳动力投入,这与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关系密不可分。

  二、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对策及建议。

  1、构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按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原则,调整大学课程体系结构。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过大,作为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比重偏小。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就是在总学分不变的框架内,减少专业课,适当压缩公共课,扩大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补充一些与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要求相关的课程,科技创新型人才除了须具备“通识”加“专业”的宽口径、复合型知识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思维、个性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素质。

  2、为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搭建平台。一方面,课程教学改革应按照“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循序渐进的路径进行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科学把握人才培养各阶段实践教学的重点,以形成与课堂教学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应大力建设和拓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平台,通过校内外的实验中心、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课程实验、专业实习和工程实践的保障条件。上述保障条件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省财政要给予优先支持。

  另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江苏省境内的,省财政要一视同仁,给予运行经费支持,以维持中心的正常运行,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王云骏委员(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建议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必须重视创新文化的营造和管理体制的优化。

  一、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注创新文化的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前提是尊重劳动。当前社会非常浓厚的轻视劳动、拜金主义的思想意识,是我们实行市场经济以来过多地强调“资本至上”而造成的。我们在进一步强调企业资本家之于社会进步重要作用的同时,要警惕所谓“老板文化”对“创新文化”的干扰。因为如果挣钱成为创新的首要目的,一旦有了挣钱的替代性渠道,复杂而艰难的创新劳动自然不会成为人们的首选。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财富应该是劳动的标志,但财富不等于劳动本身。社会上之所以仰慕成功者的富有,实质上应该是肯定凝聚在财富中的劳动价值。财富本身是中性的,只有通过体力或智力劳动获得的财富才会在社会上形成有价值的示范作用。正确认识劳动挣得100元与买彩票获得一千万之间的价值差距。因此,要让全社会动员起来,在小学生中进行劳动光荣的教育,在中学生中强化劳动技能的培训,在大学生中给予创造实践的机会,多宣传致富者的劳动过程,少渲染他们致富奇迹,从宏观上宣传从追随型战略向创新型战略转变的历史过程,从小处入手,从娃娃抓起,只有真正确立劳动者在社会中的优越感,才能营造以尊重劳动为基础的创新文化。

  二、正确认识科技创新的本质,剥离附加在创新活动的功利性倾向。不宜简单地要求高校科研院所从基础科学研究向应用型研究的转变,不要担心基础科学研究挤占了应用性研究的资源,无法想象一个基础研究薄弱而应用研究繁荣的状况的出现。如果只关注应用型研究,我们可能又会陷入产品研发追随甚至抄袭的陷阱,还会留下科技创新不可持续的隐患。科技创新的实质是研究活动而非生产活动,它常常会对急功近利永远关上成功的大门。因此,我们的科研管理制度,要有容错功能,要允许进行非功利目标的试错性研究,包容失败者的努力,肯定失败者的价值。

  三、针对不同类型创新活动的特点,建立分类管理体制,促进科技创新的商业化。剥离创新活动的功利性倾向,不是否认创新劳动的应用性价值。它是强调创新活动与成果转化、甚至市场运用皆属于完全不同的劳动过程。每一个过程应有不同的管理主体,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纵向地看,科研创造活动组织中要去除“层级化”的行政倾向;成果转化的管理强调预期的绩效评估;市场运用过程则要尽可能采用市场化方式,确保成果利益实现的最大化。横向地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亦应有不同的管理过程,须构建专门的科技转让、创新投资、技术指导的交易平台和中介机构,形成创新活动管理链条。以交易平台和中介机构,促进科技创新的商业化。

  四、理顺管理体制,实行“归口管理”,切实发挥政府政策对高校专利发明的激励作用。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是江苏省科技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也是全国专利申请量最多的省份。高校在知识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省知识产权管理采用的是属地化管理,即省、市、县三级垂直管理,而省内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由其所在市、区知识产权局属地化管理。根据《江苏省省级专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省级专利资助资金对有重大发明专利申请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资助补贴(2000元/件),并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进行3000元/件奖励(目前杭州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合肥市对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都是全额资助,授权后财政支出5000元/件)。但由于目前实行的属地式管理,这些利益尚得不到保障。以高校众多的南京市为例,高校每项发明专利申请资助补贴只能获得1020元,而当年实施的授权发明专利不能获得任何奖励。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高校专利申请和维持的积极性。

  建议,由省教育厅科技处归口管理省属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即使之在省知识产权局统一领导下,成为与各市知识产权局平级的管理部门,直接负责省属高校的知识产权工作,包括高校专利申请补助和发明专利授权奖励经费的发放,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比等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做到省里资助的专款专用,起到切实发挥这项政策对高校专利发明、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

 

潘正勤委员(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省地质勘探局局长)建议推进地质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创新工程在江苏“两个率先”进程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联系地矿部门实际,我们感到:江苏“两个率先”进程既为地质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也对地质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依托地质技术能力,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破解资源环境对江苏发展的刚性约束,服务发展,造福民生,地质工作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推进地质科技创新,我们要坚持紧贴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好地质工作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好资源基础保障、环境基础保障、工程基础保障,为国土资源事业当好技术支撑。要以实施地质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加强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强化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强化基层地勘单位科技能力的提升。建议从以下方面扎实推进地质科技创新工作:

  一、努力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技术保障能力。资源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保障资源安全供应已成为地矿科技发展的核心。随着地质工作程度逐渐提高,找矿难度不断加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深入开展支撑找矿突破科技创新,在成矿理论、找矿方法上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和运用,推广应用航空物探测量系统、卫星和航空遥感地质调查技术、实验测试方法技术、数字地质调查技术等一批先进勘查技术,为省内找矿突破和拓展省外、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提供科技支撑。

  二、切实增强对省重大战略实施的技术服务能力。服务我省沿海开发战略,在滩涂围垦、海洋地质调查、海岸带工程地质、地质环境评价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搞好技术服务;根据城市化和现代交通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城市地质工作,建立产学研联合攻关机制,开展地下工程建设及地下空间使用地质环境安全技术攻关,在城市地质数字化、地下管线探测、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围绕生态省建设的目标,把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开展浅层地温能、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为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工程技术;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技术研究;开展地下水资源勘查关键技术及地下水资源安全保障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主动适应工业化、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对地质工作的广泛需求,拓宽地质技术信息服务、重大工程选址、工程建设和区域性环境评价等服务领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前期地质调查评价,搞好重大工程的地质论证等基础工作。

  三、认真承担起防灾减灾、服务民生的责任。加强地质灾害勘查评估、地质环境保护、农业地质调查工作,加强以“3S”技术为支撑的调查评价、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对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等技术研究,提升灾害应急救援地质服务能力。

  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地质科研、基础地质调查投入、立项支持,立项支持。基础性、大量性工作需要政府引导、投入,尤其是海岸带的地质调查、全省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等、土壤地下水污染、地热资源评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二是加强对地质勘查单位、企业 “走出去”进行矿产勘查开发的政策支持,促进勘查技术与资本的结合。更好地参与国际资源分工,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建立资源基地。

  三是积极推动部省的合作,更多地争取国家地质科技项目在江苏省域的安排部署,带动和促进江苏地质科技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