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人:赵立平
江苏正处在全面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空气质量的有效监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质量建设,探索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全力推进低炭城市建设,有效开展循环经济建设,积极开展空气质量检测与治理。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大多数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有所好转,空气优良天数占全年总数比例已达90%以上。
一、 江苏省空气环境质量情况简析
根据国家环保部的报告, 2011年上半年,我省多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都未能达标,而且都是由于“可吸入颗粒物”这项指标未达所致。
江苏空气污染源构成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如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煤烟、铅化物等微小粉尘颗粒、硫酸烟雾等。其次是工地扬尘。我省各市施工工地“遍地开花”,工地扬尘是“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再有是机动车尾气。随着机动车的不断增加,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此外,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高楼林立也破坏了空气自净环流,一栋栋密集的高楼排列,没有通风口,空气污染物难以扩散和稀释,无法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
影响我省空气质量的因素很多,除了工业、尾气、工地产生的污染外,沙尘暴、秸秆焚烧和烟花爆竹都是污染推手。所以,应当加快PM2.5空气质量监测试点和相关系统建设。
二、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空气质量监测实践
截至2010年底,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与我省相似,大多实行对PM10进行监测。因此,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空气质量监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先行先试”的有益探索。
现有较成熟的城市空气环境监控CitySee系统,是在某工厂范围、火车站周边或居民生活区等区域布设若干个传感器节点,如环境感知节点、二氧化碳节点和基站节点。利用无线mesh基站负责汇聚和收集区域内所有传感器的数据,二氧化碳节点负责感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环境感知节点负责测量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系统能直接查看传感器,确定区域内的污染源和排放源,对城市不同区域的环境质量、空气质量、排放水平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估,给出分区排名,在节能减排、污染控制、区域规划和监管方面提供信息支撑。
三、开展江苏空气环境监测工作的几点建议
技术应用仅仅是个辅助手段,真正实现全省空气质量的根本好转,需要更多政策措施引领、更强监控手段以及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
(一)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一是结合省情,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比如完善工业废气整治措施、空气环境污染防治办法,尽快出台《江苏省粉尘污染防治条例》并督促严格执行;研究制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空气质量监测示范工程的相关优惠政策,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良好氛围,推动示范工作顺利展开。二是制定空气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方案,确保全省域内空气环境质量得以同步好转。
(二)全力实施产业优化提升,坚决控制工业污染源。一是全力支持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等产业发展;全力引导传统产业,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优化提升,促进产业链真正向“两端”延伸。二是突出工业废气治理。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废气排放监测和监察,在重点行业抓紧实施脱硫脱硝工程, 对完不成减排任务的企业,责成其整改,从源头上坚决控制空气污染。
(三)积极倡导绿色出行,坚决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源。一是真正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公交优先发展为导向,坚持公交行业公益性定位,在建设用地、资金保障、路权分配等方面积极倾斜,完善公交路网结构,切实实施停车场、地铁、巴士转乘的布局调整,完善站点周边公交、自行车及停车换乘接驳设施,创造一切方便条件引导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二是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可考虑在相关执法部门增加机动车排污监管的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四)深入开展文明施工,坚决控制扬尘污染源。一是深入推进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加强有效执法。 二是强化扬尘防治工作的长效管理。对工地建筑渣土运输车辆的抛撒滴漏、随意倾倒、随意堆放建筑垃圾等违章行为,予以严厉查处;同时进一步提高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切实提高城市道路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和作业质量。
(五)应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对空气环境质量的监测。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点,加快建设新的空气监测点。建立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示范点,重点监测高能耗与高排放企业。在城区主要区域、主要街道实施密集部署,对城市扬尘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实施有效监测。二是实现增值服务。通过不同渠道服务于城市居民,例如可以增值服务的形式向用户手机和移动终端推送实时的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指标信息;还可以形成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综合报告,为城市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碳汇碳排的准确评估提供技术支撑,给政府提供决策信息支持。
(六)开展碳汇造林,建设城市森林片区。一是规划设计城区森林片区。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最有效的“吸碳器”,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可以固碳释氧,净化城市空气环境。二是深入开展城乡绿化造林,加强绿道网和公园绿地建设,加大湿地保护和沿山体、沿河道绿化力度,发展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增加林木覆盖率,维持生物多样性,多种植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的树种。
(七)加强宣传教育,营造保护空气环境良好氛围。一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网络作用,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型,宣传国家、省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全社会对空气环境的忧患意识。二是广泛开展各类保护空气环境活动。比如在全省城乡开展“我步行、我快乐”、“好空气救地球”等活动,动员群众人人争当“保护空气质量模范”。
发言人单位和主要职务:无锡市发改委副主任、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界别: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