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届四次会议 / 全会日报
发布日期:2011-02-1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2月12日下午,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民革、民建、农工、九三和民族宗教界的委员,围绕“加快生态省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主题进行讨论。副省长徐鸣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周健民副主席主持会议。
  张坚勇、司晓晨、高岱明、刘邦彦、孙大亮、陈宋义、陈建国、赵坚、王贵成、赵如茜、徐大勇、张薇丽、赵立平、张大钧、赵庆荣、朱晓东委员先后发言。
  
  
        张坚勇委员(省农委副主任、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建议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助推生态建设。
   “十一五”以来,全省农业生态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森林、湿地建设“少肺缺肾”。我省主要是人工林,地方品种和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滞后,生态隐患高。自然湿地和农业湿地因围垦造田、城镇化扩张等原因被侵占殆尽;一些湿地被过度开发,成为藏污纳垢的排放通道。
  二是循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叫好不叫座”。循环、有机等优秀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逐步被“石油农业”取代。
  三是氮磷和农残拦截吸附办法不多,水体富营养加剧。农业投入品施用强度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大量未被吸收利用的氮磷养分通过挥发、淋溶、径流等途径进入水体,加剧水体富营化。而农村地区的许多农田沟渠塘及河道支浜由于缺乏管理,淤积严重,生态功能丧失殆尽。
     四是农牧分离越走越远,传统田园经济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取代,有限的土地资源难以就地就近消解吸纳其产生的畜禽粪污。
  五是农村生活污染日益加重,农村清洁能源技术研究滞后,秸秆综合利用占比低。秸秆露天焚烧和弃置现象尚难完全禁止。
  六是农业生态保护公共财政投入少,支撑保障体系不完善。大部分项目未列入财政预算,地方配套资金更是难以落实。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为此建议:
  (一)着力推进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建设,深入挖掘农业多功能性,打造一批生产规模化、资源循环化、环境生态化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二)着力推进畜禽养殖综合治理,以创建畜禽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为核心,不断探索发展畜禽废弃物处理新模式,提升畜禽场粪污处理能力。
     (三)着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为重点,结合“一池三改”实行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升级改造,积极推广经济实用、维护简便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处理技术。
  (四)着力推进农业生态功能提升,按照“保护湿地、恢复生态、综合控污、养分平衡”的目标,加快规模连片农业园区、入河支浜及村庄水环境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和生态化改造。
  (五)建设湿地农业综合利用、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和基本农田污染生态修复保护和利用示范区,保护农区生物多样性。
     (六)着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优先支持农村沼气利用效率高的项目,加快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
   (七)着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八)着力推进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为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污染源进行定点、定时、全面的监控和监测。
  (九)加快研究适合我省农业生态保护工作的政策保障机制,尽早建立江苏省生态补偿制度,出台《江苏省生态补偿办法》,完善以各级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为主的农业生态保护投入机制。
  (十)广泛开展农业生态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技术引导、典型引路和示范推广,增强公众参与农业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知程度。
  
  
        司晓晨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院长、博导、民革校总支主委)建议严格监控抗生素的使用,逐步降低人体生态污染。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抗生素的滥用已经成为污染人体内环境,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带来危害的大问题,也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危机。这一危机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共识,但直到目前,仍然没得到有效遏止,特别是在我国抗生素滥用依然问题严重。
  一、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1、耐药细菌发展迅速。药物发展史显示,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耐药菌的发展速度令人触目惊心。在我国60年代,每次几十单位的青霉素就能挽救无数患者的生命,而现在,很多常见细菌,对多种高级别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0%以上,甚至高达100%。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死亡率在增高。“超级细菌”的问世,耐药宝宝的出现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2、药源性疾病或药源性死亡率上升。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广泛涉及到人体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肝肾功能。严重的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坏死、、肾衰竭。统计显示,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30%至40%。中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40%约8万人因滥用抗生素死亡。
  3、不必要的医疗费增加。大量使用抗生素是患者“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抗生素的价格较为昂贵,无必要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明显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并给国家的卫生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二、抗生素滥用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1、利益驱使。我国抗生素的滥用并非医生的技术因素,而主要为抗生素流通过程中被10多倍以上利润驱使的各方。售价高成本低导致药厂纷纷投产抗生素,抗生素成为“摇钱树”。我国目前的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中绝大部分都生产抗生素。目前尚无法避免的“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医院体制,导致医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医疗体制弊端。疏于管理的药店经营,在没有正规医师指导的情况下盲目向患者出售各种抗生素类药品,加上医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不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处方不严格,促进了药店对抗生素的销售。
  2、患者误区。民众缺乏医学知识,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知之甚少。而各级政府都缺少对滥用抗生素危害的宣传,加之民众受抗生素销售利益获得者的影响,致使大多数患者在如何合理使用抗生上素存在很多误区,如新药优于老药、价格越贵越好、预防性使用等。导致家里储备抗生素、自行购买随意服用抗生素、,没必要大量使用抗生素,都促进了抗生素的滥用。
  3、监管不严。我国抗生素滥用及其危害问题早就引起医学界重视,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在各级两会上有过多次的类似提案,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但抗生素的滥用并未见到有实质性地改观,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在抗生素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管不严或不当。在药店不凭处方,随意可以购买抗生素的现象比比皆是,加上医生所拥有的处方权随意性较大,致使国家的政策法规形同虚设。
  为此我们建议:
  1、尽快组织专家,对我省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制定可行性强的抗生素使用法规,进一步明确抗生素的使用指征,从根本上减少无指征的治疗用药和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2、加强对民众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消除民众使用抗生素中的误区,减少人为滥用抗生素现象。?
  3、加强医院行政部门对医生处方的监管,建立院方的目标责任,逐步降低抗生素在患者中的使用比例、在治疗费用中的比例等。
  4、政府职能部门严格监管医院抗生素的使用和药店抗生素的销售。学习其他省份的先进经验,实施联网监控,并不定期抽查,加大惩罚力度。
  
  
        高岱明委员(民建淮安市委主委)就建设生态省,保护水资源提出建议。
  在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江苏水资源问题日趋严重,不仅影响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甚至威胁到城乡人民的饮水安全。突出地表现在:污染超标排放;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源地安全状况堪忧。许多城镇饮用水源单一,部分饮用水源地存在安全隐患,农村饮用水源问题更多,加之缺少严格的保护措施,近年来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明显增多,已经对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
  对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建议:
  1、重点加强河湖保护工作。一是河湖保护规划制度。科学界定不同河湖的功能定位,规划建设引排分开、清污分流的江河湖泊水系,为全省河网水系的有序引排、安全运行、有效治理和严格保护提供科学指导。二是河湖占补平衡制度。按照“谁占用、谁补偿”的原则,严格保护江河湖泊的水域资源,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和开发行为。三是实行重点河湖纳污总量控制制度。四是河湖水域日常巡查、岸线开发利用论证审查制度。坚决杜绝任何破坏河湖生态的开发行为。此外,京杭大运河流经我省8个省辖市,是沿线城乡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南水北调,亦沿运河溯流而上;并且还承载着电煤等运输重任。目前,我省对大运河调水水质安全及管理尚未制订标准,沿线各市分段监控,疏密松紧不一,为此建议省政府能尽快制订出台《大运河调水水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切实保障大运河调水水质安全。
  2、突出加强节水减排、节水减污工作。要把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作为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要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要求,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下决心淘汰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和产品,严禁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新上高耗水项目,积极鼓励企业节水减排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3、特别注重城乡饮用水源安全。要积极推进《江苏省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的实施,抓紧备用水源地和应急水源的规划建设,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要建立健全全省重要水源河湖、饮用水源地的水量水质自动监测和及时预警系统。针对各地水源地的不同情况,认真编制水利工程应急调度和相关部门配合处置的工作预案。
  4、着力推进法制建设、政策创新和科技进步。一要坚持依法管水。近年来,我省围绕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先后修订和出台了《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等地方法规,还要积极推进关于河湖水域管理与保护、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库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二要推进政策创新。加强对不同行业的用水定额管理,实行差别定价;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超定额加价政策。三要加强科技进步。切实加强水资源循环规律、河湖纳污能力和自我生态修复能力、蓝藻水华等重要课题研究,提高科学管水、治水的水平。
  5、建议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洪泽湖水污染防治问题。针对现今水污染源复杂和应急预案处理多样性等情况。
   6、进一步加大对苏北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扶持力度。建议省里进一步加大对苏北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尤其在财政政策上给于扶持。白马湖作为淮安市第二水源地,淮安市从2010年开始以退围还湖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力度空前,但白马湖横跨淮安、扬州两市,协调一致整治十分重要,建议省政府继续做好统筹、协调、帮扶等措施和政策的落实工作,尽快完成白马湖治理目标。
 
  
        刘邦彦委员(民建苏州市委主委)建议有效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在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有些生态保护敏感地带由于不能进行工业开发,经济实力的提升受到明显制约,为让生态保护者“不吃亏”,苏州等地已经启动了生态补偿机制,颁布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
  生态补偿的有效落实,既是个政策问题又是个技术问题。“十二五”期间各地应该在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的技术层面多下功夫,应该积极探索完善有专业技术支撑的生态补偿标准体系以及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补偿渠道、补偿方式和保障体系,更为科学合理地制度化标准化地解决“谁来补、补给谁、补什么、怎么补和补多少”问题。例如苏州每年确定支付生态补偿资金约20亿元,这体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如何使用好这20亿,补偿得合理补偿得有依据,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机制的杠杆作用,四两拨千斤,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单位、企业和个人更自觉自愿地投身于生态保护事业,真正做到“量化有依据”、“决策有支撑”,是当前应该着力破解的问题。
  为此建议创造条件组建常态化的生态补偿评估和检测机构,确保各项落实工作的规范性和长效性;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带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理性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等重大生态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积累实践经验,争取在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落实方面继续保持率先。
  此外,在规划上,要注重区域的整体性。目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领域一般都以自然区域为划分标准,往往和现行行政区划存在不一致性,我认为在规划上一定要尊重自然区域作整体性的统筹部署,然后在实施时再按行政区划分解,比如我们的太湖必须一盘棋规划而不能按行政区划各自为政,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产生新的破坏或浪费。与行政区划相关联的还有政绩考核标准的问题,建议对考核体制进行改革试点,改变原来一刀切的GDP考核模式,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实行鼓励性的绿色GDP考核制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地方政府愿意变被动的牺牲为主动的奉献。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老百姓而言,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而公平的落实其实也是一个民生问题,应该通过生态补偿使百姓得到应有的回报,真正彰显生态补偿的实质性公平。
  当然,制度的保证也相当重要,我们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和生态保护标准。工作是靠人做的,制度的保障执行力是关键,所以落脚点应该是提高执法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手段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杜绝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才能让对生态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承担补偿责任,避免出现“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害,政府买单”的情况。
  生态补偿机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此过程中政府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其实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生态补偿机制的主题。因此,在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落实中,全体社会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的激发很重要,强化社会监督很重要,不能理解为只是政府的事情只是少数人的事,可以通过信息公开来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中。
  
  
        孙大亮委员(省地勘局副局长、民建江苏省委副主委、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建议重视地质环境工作,促进生态大省建设。
  近几十年来,经济开发活动中由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已经产生了诸如资源过渡开发、水土严重污染、大面积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果这些问题继续发展下去,就会拖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后腿,全面小康的成果也可能被颠覆,生态省建设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地质环境资源利用的好,能造福人民,利用的不好则会带来副作用甚至灾害,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在建设经济大省的同时使生态建设同步推进。我认为近期急需的是做好下面三个方面的工作:
  1、对工程建设区进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和规划
  地质环境条件是工程建设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是在地质环境脆弱性基础上、考虑影响建设资金投入的角度,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给出评价结果。
  建议省政府有关部门立法规定,在重要工程选址和新城市规划区的选定前必须进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地质环境资源优势,避免地质灾害发生。
  2、保护沿海地区的地质环境,开展多参数地质环境立体调查
  沿海开发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沿海地区既是陆域经济区核心和外海通道,也是海洋经济区的核心和海洋活动的基地,能起到联络海陆经济发展的枢纽作用。但沿海地区成陆时间晚、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壳稳定性较差,若开发利用不当极易产生地质灾害或地质环境问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的后果,因而对沿海地区的开发十分慎重,详细查明地质环境特征,“因势利导”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发,严格管理,使沿海地区的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又不破坏生态地质环境,使社会经济与地质环境和谐发展。
  3、开展沿海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调查,合理开发地下空间资源,保护城市地质环境
  按照沿海开发规划,将重点加强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建设,扩大城市规模,而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城市化水平进程加快,将会引起城市用地紧张,交通阻塞,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恶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就开始利用地下空间,修建过街通道、地铁、商场、仓库等,尤其是沿海地区是防治海平面上升抗御风暴潮的有效措施。城市地下空间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城市地下地质体尤比地上地质体更为复杂,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比地面更多更复杂。目前由于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地质工作滞后,与开发利用不相适应,产生了较多的环境地质问题,因而建议尽早开展沿海中心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以保护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和城市地质环境。
  
  
        陈宋义委员(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南通市委主委)建议高度关注江苏沿海大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海地区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是沿海开发中的一些环境保护问题不容忽视,如,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淡漠,资源消耗强度加大,污染加剧未能根本扭转,法律监督缺位却是等。为此我们要高度关注沿海大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建议如下:
  1、构建环保规划引导沿海开发的机制。在沿海开发的规模上,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与自然环境所允许的“容量”相适应,与城市各方面的承载力相匹配。坚持沿海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做到产业安排与环保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2、科学进行滩涂围垦。沿海滩涂围垦土地优先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和耕地占补平衡,优先用于生态保护和临港产业。要加大对滩涂开发的统一管理,杜绝掠夺式开发和无序开发,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科学围垦、集约围垦、高效开发,对滩涂围垦中可能发生的湿地面积减退,海域纳污能力下降,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要进行前瞻性研究,提供预防性解决方案。
  3、加快生态功能区建设。沿海开发过程中,要将生态功能区建设列在产业规划、城镇规划、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之首并与它们有机融合。在沿海要进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在海堤及滩涂地区建设生态林、观赏林和经济林带,形成沿海自然生态防护屏障,逐步提高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显著改善生态环境。
  4、加强海上污染源的控制。随着沿海港口开发和临港产业的发展,海洋作业和海洋运输船舶大量增加,各类船舶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大为增加,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产及原材料的进港,各种污染乃至灾害性污染的几率大为增加。而现在沿海城市环境保护监测部门主要是“陆军”,如何监控各类船舶污染,保护近海水质,加强对海上倾倒污染物的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几乎是空白。如何防治船舶溢油、有毒化学品泄漏等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明显不够。
  
  
        陈建国委员(常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农工常州市委副主委)就我省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问题发言。
  我省区域化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如江苏境内的运河、长江、太湖、洪泽湖以及城市地表水、近海水域等均出现了水源污染、水质恶化的局面。区域大气污染趋于严重,酸雨频繁,此外人地矛盾突出,导致湿地减少、森林河网退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日趋严重,更凸显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紧迫性。我认为,目前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我国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一些重要法规对生态补偿的规定不到位。因此,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在法律支持、政策体制、技术定量、补偿方法上均存在一定障碍。
  二是生态补偿并未成为财政转移支付的重点,而且财政转移支付只能纵向实施,横向支付受到制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筹集、调配、运作和统一管理。由于有限的资金由不同部门管理,部门间又缺乏协调,造成工程规模小,实施效果不够理想;由于利益相关方的责任难以界定,使跨地区的经济合作政策和基于生态服务的市场交易手段仅限于远期构想。
  三是生态补偿量化技术难度高。在生态环境资源损耗尚未计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情况下,以现有的技术水平,还很难拿出能客观评价生态环境资源损失和受益的标准。
   四是生态补偿方式较为单一。目前实施的生态补偿中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省一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偿较为有限,没有不同受益群体之间的补偿,没有有效体现“受益者付费”原则,导致补偿资金严重不足。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的科普教育和大众宣传,增强公众的生态补偿意识。借鉴国际组织和项目在构建利益激励机制和畅通的反馈渠道上的管理程序和经验,注重后期的监督和观察,及时改进与调整,提高补偿的效率和效果。要定期发布有关生态补偿信息和公报,形成公众参与的反馈监督机制。
  二、结合“十二五”产业和环保规划的制定,加快构建生态补偿的产业扶持政策。搞好“十二五”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把产业结构调整纳入“十二五”规划和“落后产能淘汰计划”。
  三、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增加生态环境影响因子权重,增加对生态脆弱和生态保护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重要的生态区域或生态要素实施国家购买等。完善生态补偿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应积极探索使用市场手段补偿生态效益的可能途径。提高群众对生态服务的需求并使其愿意支付相应的费用;建立基金,寻求国外非政府组织的捐赠支持等,促使补偿主体多元化,补偿方式多样化。
  四、建议我省设立生态补偿领导小组,负责我省生态补偿的协调管理。同时建立一个由专家组成的技术咨询委员会,负责相关政策和技术咨询。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明确流域上下游地区责任、权利、义务和利益,规范各类涉水行为,建立污染赔偿和生态补偿评估方法的技术规范和指标体系。
  五、要加强省辖各市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区域环境合作平台,建立领导小组定期联席会议制、环境目标考核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要统一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与边界目标,划分生态环境管制区等级与范围,制定相应污染控制对策;加强区域污染联合防治,实现共同监督与执法。各方联合建立区域环境事故预警与应急体系,制定分级管理的实施方案。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各城市的区域环境工作动态、敏感点环境质量、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重点企业环境治理与设施运转情况等信息的共享。
       
  
        赵坚委员(河海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博导)就如何建设好我省生态工业园发言。
  生态工业园建设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对园区的节能减排意义重大,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管理层的重视。但是由于生态工业园创建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我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仍面临很多问题:
  1、对创建生态工业园认识不够
  生态工业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园区产业链的构建需要通过管理者的积极协调,企业的深度参与,只有形成可长期维系的多方利益共存机制,园区才能健康生存发展。由于,目前我们还处于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初期阶段,因此,在任何看待生态工业园长远的利益预期和眼前的利益回报上,还有待认识上的提升。
  2、生态工业园建设水平较低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生态工业园建设实践经验和技术措施缺乏成为技术瓶颈。目前生态工业园建设相关的规划技术、信息技术、物流链接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等,还不够成熟,推广应用的也较少。产品链和废物链的形成尤其是废物链的形成还有很大困难。②产业规划不尽合理。生态工业园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链的互补,但是由于很多园区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行业和产业间关联度不强,在招商过程中比较多地关注招商的数量和资金量,忽视了产业补链要求。③企业间信息沟通不畅。由于园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滞后,企业间信息沟通不畅,或者企业出于自身目的隐瞒相关信息,导致无法在园内形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良性循环系统。
  3、生态工业园创建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及考核机制
  ①生态工业园创建与否未列入生态市考核指标中,没有成为一个强制性要求,某种程度上影响生态工业园推进力度。②对生态工业园排污、技术标准、产业结构等缺乏强制政策、措施要求,很难将园区内产业系统从个体互不相联的游离状态发展成为机构紧密的产业链。③在园区投融资体制、土地利用、规划建设、排污收费等方面没有相应优惠。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将生态工业园创建与生态市创建结合起来,作为生态市考核指标,使得生态工业园创建成为强制要求。调整生态工业园考核指标。将生态工业园科技创新、科技应用能力纳入考核中,以促进各项生态技术的推广应用。
  2、制定生态工业园建设管理体系,规范各职能部门管理行为,确保行政控制手段有效执行。有条件的园区可以制定相关生态工业园条例,对生态工业园投资范围、投资者资格、税收、土地、物资进出口、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使之成为园区的运行和管理的法律依据。
  3、加大与园区建设相关的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力度。要加强生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强化科研创新和交流,开发资源利用新方式,延长经济产业链条;强化“补链”技术研究,实现园区整体联动;开展生态工业园政策、机制研究工作。
  4、建立激励、优惠政策机制。对生态工业园给予经济优惠政策,如对园区补链项目或者污水处理、热电联产、中水回用、新能源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贷款利率、还款方式、排污费征收、税收等实行优惠,利用排污费资金、财政资金或者环保专项资金对区内补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污染物有明显削减的项目提供资金;适当降低生态工业园投资准入门槛,有选择地吸纳中小企业参与到补链或者静脉产业中;由环保部门牵头,尽快落实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对编制规划的园区实施一次性奖励。
  5、实施信息公开制度,利用社会机制促进园区生态化建设。要求园区定期向公众报告排污、污染控制情况及生态工业园建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王贵成委员(九三学社镇江市委主委、江苏大学教务处处长)就进一步推进生态省建设提出建议。
  作为全国14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之一,我省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的进程来看,特别对照2020年基本建成生态省的奋斗目标,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高,生态省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还略显不足,考评体系和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等。为进一步加快我省生态化省建设,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舆论宣传,进一步深化对生态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根据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大力宣传生态省(市)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使全省干部群众增强对生态省(市)建设的深刻理解和科学内涵的体认,进而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彻底摈弃“唯GDP论”,坚决克服对生态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团结并带领广大群众,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资源,将生态省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要结合生态省(市)建设的进程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引导。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知识、新观念代替传统的思维方式、消费观念与生产方式;培养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伦理观;树立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本、环境是资产的价值观,确立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倡导节约资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崇尚自然、保护环境,循环利用、减量排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为规范,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生态省建设的文化氛围,将生态省建设化为全省人民的自觉行动。
  二、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步伐。加大资金投入是确保生态省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的经济政策,运用产业政策引导社会生产力要素向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方向流动。首先,要按照有利于生态型产业发展的要求,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生态型产业发展。其次,不断增加省级政府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各类项目资金的支持,用于生态省建设相关的公益事业。各市、县财政也要按照GDP增长的同比增加对生态市县建设的投入。第三,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和环保项目。尤其应鼓励民间资本、民营企业资金向生态城市建设上投资。第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援助渠道,利用国际资金和技术援助及优惠贷款,支持生态省建设。各级各类项目的实施要做到专款专用,由审计部门重点监管,确保资金到位并合理使用,以足够的资金投入加快生态省建设步伐。
  三、实施目标管理,进一步健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办法。首先,建立生态省建设的科学决策和评估机制。对生态省建设重大决策实行公众听证制度,对重要规划、政策以及重大项目实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加大决策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程度,形成民主决策机制,科学有效地推进生态省建设。其次,建立健全对各级干部生态建设能力的考核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建立系统完善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科学地分析和评价生态省建设的成效和阶段性成果,其考评结果作为各级干部的任用提拔的重要依据之一。第三,按照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考核评价制度,对全省各市县、各部门生态建设进展与成效进行目标管理,适时开展动态评估。
  
  
        赵茹茜委员(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发实验室主任)就江苏省生态养殖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发言。
  当前,我省畜牧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短缺。动物品种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饲料饲草资源和养殖场人力资源等资源的流失或不足导致产业发展空间逐渐缩小;(2)动物疫病频发。近年来爆发的一些人畜共患病,如口蹄疫、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猪链球菌病、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由季节性发生转向常年性发生,由畜禽发生发展到感染人类,由个别地区零星散发发展成局部连片暴发,对畜禽产品质量及人民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并对政治、经济、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3)畜产品质量,包括食用品质,安全品质和加工性能下降。为追求生产效益,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导致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近年来遭媒体频频曝光的动物食品安全事件,如“瘦肉精”、“三聚氰胺”、“激素和抗生素”、“注水肉”等,使老百姓产生“食品恐慌”,直接影响行业形象和行业发展;(4)环境污染严重。随着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正逐渐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5)畜产品出口受阻。国际“绿色壁垒”、以及“福利壁垒”严重影响我国畜产品的出口,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降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影响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
  关于我省生态养殖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对江苏省各地养殖资源进行深入调研究,确定适合各地特点的生态养殖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畜禽适度规模养殖;
  (2)加强畜禽品种资源的研究与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开展品种创新和资源开发利用;
  (3)大力推进生态养殖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建立,加大监控力度,采用产品质量检测和养殖过程监控管理相结合,以法规规范养殖行为;
  (4)加大规模养殖场治污力度,推广林牧结合、种养结合等多种规模化生态养殖模式,实施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和资源集约利用;
  (5)加强行业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畜牧业教育、科研和国际合作,进一步发展与国际接轨、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或农业生态园区;
  (6)大力发展畜牧生产服务业,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信息、市场等配套服务。积极培育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推行“服务体系+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充分利用三资,搭建全社会都能介入参与的平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服务产业体系。通过各种媒体向市民宣传“生态养殖,健康消费”的理念,提高市民生态意识,培育畜产品多元化市场和等级化价格体系,促进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
   
  
        徐大勇委员(九三学社连云港市委主委、市农科院院长)就江苏省农村污染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近年来,广大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防治农村污染已成为实现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土壤污染方面,目前土壤重金属留量呈上升趋势,土壤理化性状变差。养殖业家畜粪便处理不当导致土壤中抗生素残留也呈上升趋势。水污染方面,近年来,水污染主要污染物有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部分石油、总磷等。4-8米深地下水氮污染相当严重。地下水中NO-2-N含量随施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大气污染方面,据近十年来大气监测结果统计,大气污染物含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夏收、秋收季节,由于大量秸秆燃烧,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农田大气质量不容乐观。
  二、存在问题
  一是环保意识不足。多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广大干群重视了增加农业物质投入,忽视了农业面源污染潜在的危害性及治理的紧迫性,仍缺乏农业环境保护意识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自觉性。二是管理缺位。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和监督监察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落后的重要因素;农村环保机构不健全,正常工作难以开展;农村污染涉及面广,涉及农村部门由于各自工作侧重点不同,部门及上下级之间协调不力;农村发展缺少规划,村庄建设不合理因素多,牲畜养殖与人居区混合,大量人畜禽粪尿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三是技术滞后。目前农业效益比较低,部分农村科技普及程度仍不够高,导致农业环境保护的新技术普及率较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薄弱,大量农村仍处于继续污染而无治理状况。另外,化肥、农药、农膜、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如秸秆处理等)等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农业面源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资源过度开发,人为破坏也是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三、农村污染防治对策
  一要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首先,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业环保执法监督监察机制;其次,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方案;第三,加强对现有污染治理与管理。第四,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人畜禽粪尿、工业“三废”、生活垃圾、秸秆等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力度。
  二要加大农村建设规划和管理力度。应对农村村庄建设进行合理规划,提倡居住区与养殖区分离,养殖区要集中,并有畜禽粪便处理设施。逐步对现有村庄进行改造,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场所和污水排污及处理系统。
  三要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及农村可再生资源,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建立良性循环的“食物链”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使农业经营方式由粗放低效型向精准高效型转变。
  四要合理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进行试验、示范与推广,以有利于区域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五要开展作物平衡配套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污染度。开发应用生物有机肥、新型生化制剂及农业废弃物;充分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发展沼气、食用菌、氨化养殖、堆肥等)及有机肥源,增加有机肥料还田量,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推广应用控释或缓化肥及有机-无机复合肥;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六要实行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减少农药用量。建立健全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网络,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及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数量,降低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的残留度。
  七要改进耕作制度,加大农村水利建设力度,节约灌溉用水。推广应用抗旱抗病新品种,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耕作制度。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和已有设施的管理力度。农田要节约灌溉用水。
  此外,还应进一步保证专项工作经费,促进农业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张薇丽委员(南通市少数民族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市工商联副秘书长)建议建设生态江苏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所谓大处着眼,一是要更新理念,转变思维模式。由于官本位传统文化千古以来的传承,以至于人们往往容易受急功近利潜意识的驱动,将市场经济片面简化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将GDP、招商引资完成额等漂亮的数据是为政绩代名词。因此,建设生态江苏首先要摒弃传统的政绩观,在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决策、执行、考核的全过程中变对上级负责为向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负责,变短期行为为长远考虑;二要做好规划,并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执行力。长期以来,环保规划一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短腿,始终游离于具体项目的发展计划之外,难以落到实处。因此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同步编入环境保护的内容,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不得因主要党政领导的更替随意变更规划。
  所谓小处着手,就是认真做好每一件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其一,清洁生产与工业污水排放不能简单地一罚了之,建议以奖代罚,从达标排放而达到零排放。化工、纺织印染。钢丝绳、餐饮等行业都是水环境的污染源,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而直排污水,长期以来环保监察总体是对不达标排放处以罚款。
   其二,加强对烟花爆竹生产、销售和燃放的管理。除夕夜,南京因燃放烟花爆竹,空气指数从接近优秀的62,逐步攀爬到重度污染的500以上;南通市城区大年初一一天就产生燃放垃圾30余吨。因此建议:一要加强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管理。二要加强对烟花爆竹的流通销售管理。三要划定烟花爆竹燃放区域,规定燃放时间期限。四要依法管理,从严查处。
  其三,换位思考,切实解决农村焚烧秸秆问题。我们要换位思考,替农民群众着想在改进收割机技术、改变秸秆回收方法,、提高回收价格、采取回收奖励办法等方面给农民以方便和实惠。从而让农民自觉禁焚秸秆,保护空气环境。
  其四是科学规划建设沿江、水滨环保生态区域。建议各沿江城市要从长计议,科学合理的规划,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沿江土地资源,利用好各种社会资金,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赵立平委员(无锡市发改委副主任)就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发言。
  近年江苏农村生态建设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农村环境投入比较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达标。但是农村生态建设还有不足:
   一是农民环境意识问题。目前农民的环境一是不高,“污水乱倒,垃圾乱放、粪土乱堆。柴草乱跺、秸秆乱烧”。    
   二是资金和长效管理问题。调研过程中,各部门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农村生态建设缺钱。有的村庄由于财力有限,工作推进难度加大。河道疏浚整治、环境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等后续的资金支持和专职队伍管理不足,一些经过整治的村庄,当时都很好,一段时间后又要回潮。
   三是多头管理和创建重复问题。目前我省新农村建设条块分割,分散管理。村庄整治、河道治理、绿色家园建设、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镇建设,分别由建设、水利、农林和环保负责,而考核指标重复。这无形中增加了村镇的负担,一定程度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
  1.教育为本,通过教育强化生态意识。积极组织对镇村领导的各类培训学习,通过考试取得“生态建设上岗证”,并将此作为领导考评的硬性条件之一。需要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意识,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得以做好,得以创新深化。
  2.设置农村生态建设奖。相关部门可否设置奖项,通过设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奖,对那些生态建设做得快,成绩好的镇村进行奖励。
  3.推进特色和精品的农村建设。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设计做好一批精品河道、精品河塘、精品村、精品社区,创建工作要有特色、出精品,获得成功经验后在推广。
     4 .整合一套农村生态建设考核指标体系。认真梳理原有的相关考评指标,探索设置一套适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考评体系,在一套完整体系下,明确一个牵头部门,各相关部门只考核与之相关指标,以支撑各类创建之需。
  5.农村生态建设与农民致富有机结合。在各类创建过程中,积极帮助寻找农民村民的生财之路,调动他们参与建设的热情,以实现“复合共生、和谐发展”。刚才讲到的村庄整治、老村续保护,让农民感觉到与他们息息相关。
  6.探索江苏最具幸福感的农村生活样板村。与现代化农村建设相结合,建成舒适现代化的农村生活。
  
  
        张大钧委员(农工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兼秘书长、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就建设生态省问题发言。
  一是要善待城市环卫工人,他们拿着最微薄的收入,干着最酷最累的活,清洁了我们的城市和生活,我们要善待他们,并也要改善他们的生活;
  二是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政府机关做起,节水节电,在全省会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通过提高对采取非机动车出行的人提高交通补贴的方法,鼓励减少自驾车出行。
  三是要大力扶持和发展环保产业,如垃圾焚烧场既能实现垃圾减量又能发电,餐厨垃圾处理企业能将恶臭的餐厨变成了再利用的柴油等,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因此要从政策和税收等方面加以扶持。
  四是要南京打造成生态城市的样板。南京实行蓝天计划,这很符合民心,但目前南京的空气质量很不好,秦淮河治理后还有污水偷排到里面,马路上还有冒着黑烟的机动车在行驶,这些都要明确责任管理起来。
    
    
      赵庆荣委员(农工党镇江市委主委、镇江市政协副主席)就建设生态文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要注重转变国民浪费的恶习。现在一些地方城市拆迁,一些刚建好的建筑也被拆掉,很可惜,很浪费;在餐饮上,国人的浪费也很触目惊心。建设生态文明,要从我们自身做起,减少浪费,也是一种生态文明的表现。
    
   





 
      朱晓东委员(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导)就“迎接青奥会,建设生态省”问题发言。
       现在南京的灰霾天气很严重,绿地建设也是造成扬尘污染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要从源头上把绿地建设也作为扬尘污染的源头之一管理好。要落实好覆土裸露,养护管理等管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