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届四次会议 / 全会日报
发布日期:2011-02-1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2月12日下午,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文艺界、社会科学界、新闻出版界、体育界和社会福利界的委员,围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主题进行讨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新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程崇庆副主席主持会议。
  吕军、陈应歧、顾风、朱栋霖、樊和平、徐忆农、钱怡、陈金屏、阿英嘎、刘菲、高晓平、徐晔宇委员先后发言。
  
      吕军委员(省交响乐团团长)就加快建成江苏大剧院发言。
  每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又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国际都市,都拥有自己标志性的文化建筑。美国的林肯艺术中心,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意大利国家剧院,柏林音乐厅,被世界称之为世界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海大剧院、北京国家大剧院、武汉琴台大剧院、深圳保利剧院的崛起,这些文化标志性的建筑在建成之后,本土文化的兴起,都与当地这个文化标志性的大剧院息息相关,整体的演出市场被带动了起来,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逐步接轨,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文化产业GDP出现显著增长,整个文化市场呈良性循环。
  在国际音乐交流中,我省的交响乐可以代表中国参加土耳其伊兹密尔国际音乐节,参加奥地利“肖邦国际音乐节”,参加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在国际交响乐界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的昆曲在日本、韩国、美国、欧洲引起前所未有的轰动,我们可以演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典歌剧,但是在本土南京,没有专业的音乐厅、专业的歌剧厅、专业的戏曲厅,因为演出场馆的限制,我们在艺术上追求着更先进更完美更震撼的视听效果时,却因为没有一个正规的表演平台,而止步不前。
  目前南京市拥有的专业演出场地,无法满足交响乐与歌剧演出的需要,许多国内外著名的表演团体都不得不放弃南京转战其他省市。我们的老百姓从来没有在本土观赏过一台世界一流的交响乐与歌剧演出,所有国际上知名的交响乐团、歌剧很少来到南京,即使强行演出也一定要缩减编制、缩减舞台设计、缩减舞美效果,这不能不看作是南京文化市场的一个失败之处。
  江苏省内江阴、泰州、常州、苏州、张家港、扬州6个市,均由当地政府进行投资建设了大规模,专业性很强的大剧院。尤其是苏州,斥资10亿,临近省份安徽,斥资22亿在合肥建成了合肥大剧院。呼吁尽快完成江苏大剧院的建设,这是江苏艺术家几代人的梦想与盼望,它的建成不仅仅是文化艺术的殿堂,更是江苏文化高原的标志,无处不体现江苏几千年来文化历史底蕴,人文荟萃的风采,同时更是我们一代代文化历史的教育基地。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江苏的文化、经济、科学的结晶。
 
      陈应歧委员(南京广播电视台电视剧制作部艺术总监、国家一级导演)就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发言。
  目前,国内电视剧的现状表现为:一、题材雷同化趋势加剧,恶俗作品泛滥;二、精品匮乏,复播成瘾,翻拍成风,各大卫视轮番轰炸同一部剧。三、好剧本难求,过硬的编剧队伍未能形成。四、优秀电视剧导演匮乏。五、演员缺乏认真的创作态度。六、电视台、制片方、制作群体三方博弈。社会责任与艺术、教育、经济等功能混淆。
  这些问题,有的是因为体制,有的是因为生存环境,但更多的还应从自身找原因。为此建议:
  一要尊重文学。一部电视剧的文学价值的含量完全取决于剧作者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如今的电视剧市场上,编剧的地位与其付出太不相称。首先是大多数媒体将关注的焦点完全对准演员和导演,从舆论导向上和观念上迫使编剧远离观众的视线。其次是主创人员本身对编剧的不尊重对一剧之本的轻视。另外,中国还缺乏有号召力的编剧奖项,从某种角度上而言,很多优秀的编剧得不到相应的肯定。编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势必影响到其剧本质量和创作热情,国内电视剧精品越来越少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二要大力重视培养青年专业导演人才。从很大程度上来讲中国电视剧的发展需要综合性人才。有必要改进教学方式与模式,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要做到多动手,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设置的专业课也应更加宽泛,应重视到高科技的发展给电视艺术带来的变化。只有重视培养编导人才,才能够使中国电视剧具有后劲,才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三要树立精品意识。
  四要紧跟形势变化,抢占自制剧的新高地。电视台及影视制作方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势投身于影视剧的拍摄必须抓源头。
  五要注入人文精神。
  六要保持中国民族特色。
  七要提高电视剧评论水平,繁荣电视剧发展文艺批评需用真言真心。八是呼吁全新影视剧制作人。
  九要用一定数量的好作品满足并提高电视剧受众素养。
  十要发展“走出去”工程。具体说来,电视剧“走出去”的传播渠道主要有两个:(1)“借船出海”的常规方式。通过和国外媒体的合作,积极向海外主流媒体供片,让我国的电视剧逐渐进入海外主流媒体。其赢利的实现主要是出售片子的海外播映权。(2)是通过自己的频道播出,直接掌控播出平台以及广告收益。
 
      顾风委员(扬州市文物局局长)就加强大运河申遗工作提出建议。
  运河是国家确定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全部参与的35个沿河城市,我省有8个地级市名列其中)。大运河江苏段是其中开凿最早、发挥作用最大、使用时间最长久的一段。江苏境内的运河段和遗产点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价值对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支撑作用举足轻重。去年,经过专家组现场勘查、集中评审,我省列入大运河申遗预备名单的遗产河段有25段,52个遗产点(全部51段、135个遗产点)。大运河作为2014年国家正式申遗项目,受到了国务院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专门成立了省部级协商机构,从紧安排了工作序时进度。
  目前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一是分段保护规划虽然公布实施,管理职责未能落实到位。二是已建、在建、拟建项目,对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的破坏和影响。三是即使列入遗产清单的点,对照申报遗产标准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四是修缮、整治任务繁重艰巨。
  为此建议:
  1、按照申遗的时间排序,有序推进申遗工作;
  2、加强对保护、宣传工作的宣传和舆论监督;
  3、加强市厅级协调机制,工作力度,组成联合督察组;
  4、叫停不利于申遗的工程,结合保护条例,制定相应政策,确保条例的实施,肩负起申遗责任。8个地级市要加强规划管理,但没有对照规划、展开工作。
  5、沿河城市、交通、文物、水利等部门,设计的破坏项目,要依法报批,组织专家审批。
  6、省财政从2011年开始,集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市修缮遗产点,整治环境。
 
     朱栋霖委员(苏州市文联副主席、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就如何打造打造江苏文化品牌发言。
     江苏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历来以文化繁盛著称。如果文化事业没有取得同步发展与繁荣,江苏文化没有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就不能说江苏建设好了。为此建议:
     1 、加大省、市两级文化发展基金投入,推动文化精品、文艺名家的产生。省、市两级文化发展基金应加大配套投入,要开展文化发展基金倍增扩容计划。文化发展基金的使用,可以学习上海的做法。可以向社会公开招标,可以组织自由申报,组织专家评审立项的办法,就像科研立项一样。这样可以更有效管理,敦促精品产生。
  2、积极组织申报评弹列为联合国新一轮“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名录”。评弹是江苏在全国和海外的一个重要品牌和名片。这件事仅仅靠苏州评弹团是不够的,建议由文化厅牵头,组织一个有效的小组,第一精心组织好申报材料,第二力争文化部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录中,要将苏州评弹排在最前列。一些退休老艺人在保护评弹过程中作了很大贡献,现在每月只有700元补贴。这些人都属于底层和弱势群体,而评弹团本身是财政差额补贴单位,经费困难,无力承担,希望政府多关心一下,给予财政落实。
  3、省里完成了国有演艺集团的改制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要进行下去。保护、改造、可以从几个剧目开始。苏州、淮安等地方的具体做法不同,省里和当地都在想办法保护,建议做一个全面的调查。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托的文艺团体列为公益性单位。
 
    樊和平委员(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导)就江苏社科发展问题发言。
  我的课题组对一些问题进行了万人大调查。内容有:在现代,知识精英居思想理论影响力之首,占48%,党政官员居第二,占25%;中央宣传与国外理论矛盾时,相信谁正确?选择“相信国外正确的”比重为:企业界占64%,公务员占61%,农民占44%;经济发展与幸福感的关系,广西、新疆占41%;选择“既不富裕,也不小康,但幸福并快乐着”,江苏占42%,选择“生活水平提高但幸福感下降”。
  上述数据充分说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应当转换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理念,具体地说,主要是三大观点:其一、文化是一种权力,必须特别警惕“文化产业”的理念;其二、精神是一种实力,在新的意识形态方式下,精神不是软实力,就是实力;其三、意识形态是一种能力,在电子信息方式下,它是对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
  为此,提出三点建议:1、以“发展与超越战略”取代“发展与繁荣战略”,加大投入,尤其加大基础理论研究的投入。2、最大限度消除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与评审中的官本位现象。3、建立党和政府的生态决策系统,在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思想的激荡中推进江苏科学发展。
 
徐忆农委员(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就调整外语政策提出建议。
      语言群体是世界历史的真正掌控者,目前中国有4亿多人在学英语,已接近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口数。我们应调整语言政策,重建文化自信,才能使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绵延不绝。
     一、教育多元,考试分流
  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下,外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关键不是要不要学,而是多少人学、如何学的问题。2009年美国高校在校生约2000万人,学外语者约为168万人,其中学汉语的仅为6万人。同年我国高校在校生为2979万人,但无论本科、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是学士、硕士、博士申请学位考试,外语均为必考科目,因此学外语人数(大多为英语)等同于在校生人数,如果把中小学生和已就业的人数统计在内,学外语人数当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英语又是连续三届本科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因此从全国看,无论专业还是非专业的学外语人数都已出现严重失衡现象。
  目前,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亦与外语政策有关。一方面,外语学校享有丰厚保送大学名额,如南京外语学校是教育部认定的享受保送生政策的全国16所外语学校之一,2010年有487名学生被国内外高校录取,其中保送生达195名,占40%,;另一方面,全国有508个县每县平均5所小学不足一名外语教师,导致许多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的孩子为外语所困,不能获得公平均等升学机会。与此同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保护和滋养着不同文化的发展。我国在高度重视外语教育的同时,本国母语的教育却时而被忽视。
  今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虽分为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体育类等四种,但均需参加语文、数学各160分,外语120分三门科目统考,语言类分值占64%,投档时按照总分排序。而教育部规定,招收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时,初试、复试均需考外语,录取时不仅有总分要求,而且有单科最低分限制,不少考生被外语一票否决。把外语放到高于专业课的地位,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有一位报考清华美院女学生,专业成绩很好,但因英语差分而未被录取。她后来考入英国一所大学,据她说,英国入学考试专业占70%,外语、基础理论等科目占30%,仅作参考分。
  建议:高校本科与研究生入学、学位考试,全面提高专业分值,降低外语分值,且文理科外语分别命题,只计总分,不设统考外语单科最低分数线。
  二、职称评定,成果优先
  从事与外语有直接关系工作的专业人员,职称评定须考外语;从事古文献、文物考古等与传统文化有直接关系工作的专业人员,职称评定须考古汉语;从事与外语无直接关系工作的专业人员,应以工作实绩与学术成果为考核重点,取消职称评定中对外语的要求,但专业人员出版质量较高的外文作品或译著,可计入学术成果。
  三、译著出版,系统存真
  中国目前外语翻译人员队伍壮大,但译著的出版在系统性与优质性上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有位翻译家说,娴熟的外文、运用自如的中文和广泛而扎实的知识背景是搞好翻译工作的三个必要条件。不少译者往往因缺少相关知识背景,时常出现误译、误注现象。
  学术译著应通过相关专业学者审核再出版,而所有译著须附外语原文(纸本与电子文本均可),以便读者查核。同时,有计划系统性出版从各语种直接翻译的作品,只要原著存世,不出转译作品。
  
       钱怡委员(苏州市平江区人大副主任)就非遗产地保护提出建议。
  舟山是苏州市西太湖之滨的村落,是保留着原生态江南乡村风味的核雕特色传统工艺文化村。2008年,核雕作为传统美术项目已列入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村核雕产业年产值近1亿元,从业人员平均年收入超过8万元,舟山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核雕之乡”,还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核雕品生产基地,核雕技艺处于全国同行业的领先地位。2010年以来,舟山村在新建核雕作坊的基础上开发了“舟山核雕——特色工艺文化旅游”新景点,开始接纳旅游团队。然而,在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中,已将舟山自然村落列入拆迁规划。专家学者认为应当保留着座村落,留住江南文化文脉的根。非遗保护不仅仅指保护传统工艺,还包括保护原生态的生产形式,要把非遗保护和遗产的产生地、和江南古村落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建议对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舟山村一带的规划作适当调整,维护舟山核雕自然村落及其原生态的生产形式。
  
        陈金屏委员(南通博物副苑长)建议江苏非遗保护应走在全国前列。
  一、对代表性传承人精品项目的创作进行扶持。现在我省对代表性传承人带徒传艺有一定的资助,建议在经费投入上向之倾斜,加大投入,更好地引导、扶持创作精品。
  二、加紧建设一支业务熟、素质高、管理强的非遗保护人才队伍。现在从事非遗保护的人大都半路出家,缺少专业学历教育背景,缺少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必须建立一支专业队伍;可通过在岗培训、学历教育、职称教育等举措,来培养这方面人才。  
  三、在时机成熟时,增加非遗保护职称系列,设立非遗保护职称系列,增强非遗保护管理工作人员的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以促进专业人才队伍的专业性、稳定性、有利于我省非遗保护继续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示范地位。对现有从事非遗保护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在我省的高校如南大、南师、南艺设立非遗保护管理本硕博段的学历教育,培养专业人才。
  
        阿英嘎委员(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院教授)就提升我省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提出建议。
  针对我省公共体育服务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能定位。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是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体育公共产品内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居于主体地位和起主导作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实际上包括 3 类组织:政府及体育行政部门、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和营利性的体育组织。其中,政府及体育行政部门不仅要承担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能,还要对后两类组织起到主导作用。
   二、尽快制定出适应体育强省建设需要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标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标准包括内容、运行和责任三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而我省的经济发展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地政府能够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机制也会因此而存在着地区差异。所以各地政府应该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标准。但是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共体育服务的差异,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推动全省体育事业和谐发展,则是上一级政府应该予以关注的问题。
     三、创新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体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和市场参与机制。引入多元竞争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化机制是高水平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科学选择。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提供给大众的方式来实现主体作用,也是很好的提升服务水平的途径。
  四、创新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要建立长效机制,不能用搞运动的方式来实施公共体育服务。将体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各级政府在制定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时应该予以统筹考虑的问题。
  公共服务当然需要经费的投入。近几年,我省的体育彩票发行工作成绩斐然,一直名列全国前茅,为体育事业积累了不少公益金,体育彩票公益金应该为公共体育服务做贡献。
  基层体育行政部门是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者。但是,现有的行政和财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级体育行政部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因此建议要将公共体育服务的行政权力重心下移,并且在财政方面予以支持。
 
      刘菲委员(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发射传输台副台长、新媒体拓展部主任)就推动江苏三网融合工作提出建议。
  一、要确保内容导向纳入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将催生IPTV、手机电视等多种新兴媒体,确保内容导向正确是江苏三网融合试点工作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首要任务。为确保江苏三网融合试点坚持正确导向,确保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声音通过江苏三网融合衍生出的新兴媒体进行及时、有效的传达,确保江苏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推动江苏三网融合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希望省委、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使所有新兴媒体内容集成播控平台由江苏省的播出机构管理运作,确保内容导向纳入到江苏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之下。
    二、要确保把三网融合产业有利于江苏经济发展。江苏的三网融合试点要想在全国实现率先发展,参与各方就必须同心协力,坚持江苏利益最大化原则,才能真正开创三网融合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三、要尽快制定明确的三网融合试点时间表。从新媒体发展的内在规律看,若不加紧布局实施,将错失IPTV等业务的最佳“窗口期”,输在三网融合试点的起跑线上。
 
        高晓平委员(省残联理事长、党组书记)作了“ 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须更加关注特殊群体的民生问题”的发言,他建议,一、采取更有力措施,解决特殊群体就业问题。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树立残疾人是人力资源的思想,树立全社会支持帮助残疾人就业的责任意识。二是依法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改变一些地区不在外资企业和开发区实施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不当做法。三是进一步降低举办福利企业的门槛,如提高免税制度,取消必须安排10人以上的限制。要采取更加优惠政策,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特别是有计划组织农村残疾人转移就业。采取政府定点采购政策,扶持智力和精神残疾人从事工疗性生产,从面在根本上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同时,对那些一时无法实现就业的成年轻度残疾人要给予临时生活保障。
  二、不断提高特殊群体的保障福利水平。要将无劳动能力、无法实现就业的重度残疾人作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重点,通过国家、社会、家庭保障相结合的办法,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让他们也能过上有尊严的小康社会。一是不断提高重残补贴标准,按照重残人员等级和家庭收入水平确定补贴标准,使他们的生活信停留在低保和贫困生活状态。二是通过大力开展社会互助,通过减免水电气、通讯、文化等基本生活费用,通过社会捐赠解决他们住房装修、基本家用电器配备等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三是要继续巩固提高家庭保障功能,通过发放护理补贴、住房补贴,鼓励家庭亲友做好重残人员的照顾服务工作。
  三、建立健全面向特殊群体公共服务关系。“十二五”期间,必须切实加大对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根本转变残疾人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建立以公共服务机构为骨干,以社区民办机构为主体,以家庭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公共服务休系。一是以县区为重点,完善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中心、特殊学校和就业培训机构建设。二是鼓励社区机构、民间资本力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文化中心中设立残疾人康复室、活动站。支持民间力量兴办日托形式的残疾人庇护工疗站、活动站,就近就地为残疾人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对家庭承担的服务保障给予有力的支持,巩固残疾人与家庭亲友的关系,要通过购买服务、重残贴、设备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的发展与运行给予可靠的保障。同时,要在全省城乡广泛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包括全面推广信息交流无障碍环境建设,特别要注重在县级市和乡镇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严格执行首路建筑物无障碍设计标准,提高城乡建设的文明进步水平,为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参与共享社会成果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
  
     徐晔宇委员(连云港市政协副主席)建议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我省企业文化软实力整体提升。
  1、进一步完善我省“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明确我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组织领导和政策措施。
  2、建议省政府财政预算能安排企业文化建设专项引导资金。
  3、建议有关职能牵头,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系列活动。
  4、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提高全省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