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水箱水
民进江苏省委提案——改造二次供水设施,让水箱水成“放心水”
南京的自来水水质全国名列前茅,遗憾的是,因为存在二次供水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现在依然有几百个老小区居民无奈的“喝”着浑水。目前这个难题,全省都存在。民进江苏省委在提交的《关于尽快解决城市楼房二次供水安全问题的建议》中建议,由省、市财政共同承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费用,让所有居民都能早日喝上放心水。记者昨日同时从南京的供水管理部门了解到,今年南京的二次供水将纳入法制化管理,这个“老大难”有望得到解决。
提案建议
南京600多个小区有类似情况 民进江苏省委指出六大问题
因为二次供水管理不到位导致居民喝水受影响的小区究竟有多少?据民进江苏省委在提案中提供的数据,在南京有600多个小区。
二次供水问题
主要有6个方面
民进江苏省委在提案中指出,目前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有6个方面。
首先,责任不明确,出现“最后一公里”管理混乱。目前,自来水公司只保证水在进入小区时是合格的,而对进入居民家的“最后一公里”,由于自来水公司并不拥有对这些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也没有得到授权去管理这些设备,通常是由开发商、物业或房产所有者来负责。虽然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物业公司已承担起二次供水设施的日常管理,但由于经费等原因,尚未真正管理到位。
其次,法治保障滞后,监管力度不大。二次供水主要工作依据是1997年省建设厅、卫生厅联合出台的《江苏省城镇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和国家统一颁布的规范,但由于都是部门规章和文件,对非自来水公司所管的二次供水设施管理者约束力不大。
第三,一些二次供水设施存在缺陷,安全状况堪忧。除材质不能保证质量外,安全卫生装置更成问题,消毒装置使用率不足1%-2%。不少二次供水设施设计不合理,未经建设、卫生等部门严格审查,设施日常维护不善,一部分水箱未加盖加锁,处于长期破损、渗水、漏雨状态,个别水箱虽有盖但没有使用;还存在出入孔不规范、离污染源较近、设计存水量不合理等问题;也无持续消毒设施,定期清洗和检测率低,不仅水质得不到保证,而且一旦出现恐怖投毒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四,清洗消毒不到位,相关措施不完善。按规定二次供水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清洗消毒,但一些小区没有按时清洗消毒或清洗后未及时进行水质检测,清洗质量是否合格无法保证。对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的作业队伍、人员虽有具体的健康卫生要求,但没有资质的具体规定。
第五,二次供水的监测不能满足要求。当前,卫生、建设部门虽然开展了二次供水的水质监测工作,但是由于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面广量大,经费问题导致监测的覆盖面、监测点的数量都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第六,二次供水改造和管理维护费用很大,供水单位难以承担。据测算,仅南京市需改造的600多个小区,所需费用达20多亿。而二次供水的维护包括用电、加药加压、设备维修、人员工资、防恐的红外报警器等,长期费用很高,如果全部由供水单位即自来水公司来承担却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的话,压力很大。要解决二次供水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将“最后一公里”全部纳入自来水公司管理范围,以确保龙头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二次供水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住建部门正在积极行动,现在需要的是多方采取保障措施,加大实施力度。
财政出钱相关部门出力
尽早让市民喝上“放心水”
对此,民进江苏省委建议,加大所有的二次供水设施向供水单位移交力度。应由供水企业负责运行的维修、养护、管理工作。我省1999年就下发了《关于实施城市自来水计量到户有关问题的通知》,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有相当多的新建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没有移交,众多老小区因改造费用高,移交进度更是缓慢。应抓住《江苏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出台的契机,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由省住建厅牵头,对全省供水设施改造、移交的计划制定、落实情况进行督察,并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这项工作。
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支持力度。目前财政相对宽裕,且改善饮水质量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因此,建议由省、市财政共同承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费用,让所有居民都能早日喝上放心水。而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的养护、管理应打入水价成本,维修费用应参照国家《住宅共同部位共同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从维修基金中支出。最后,住建部门要联合卫生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目前还未移交的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的定期清洗、消毒工作的检查力度,建立二次供水水质检测结果和清洗公告制度,定期进行公告。
记者探访
居民家中水“脏”有沉淀物 用水高峰顶楼住户常常没水用
12年来,南京止马营社区堂子街39号、45号这两栋楼都是“二次供水”,通过地下室的泵房将水“打”入楼顶水箱,然后供入居民家中。
昨天上午10:00,记者来到堂子街45号,这是一栋9层楼。在一单
“我家连脏水都用不到。”住9楼的
泵房没人管废弃物随处可见
水费没人收居民担心会停水
这两栋楼共用一个泵房,在
在得到棋牌室老板的允许后,记者来到位于地下的泵房,只见泵房的门虚掩着,也没人看守。居民告诉记者,这个泵房一直没人管,门没上锁是常事。拉开房门,一股恶臭扑鼻而来,泵房的一角排放着一堆废弃物,砖头、木板、废铁混成了堆儿。“听撤走的物业说有一个泵早坏了,现在只有一个在工作。”
不仅喝的水水质得不到保证,居民都担心有一天突然没水用,原来他们已经有十个月没交水费了。“去年四月,由于长期拖欠水费,自来水公司贴了停水公告。”
所有问题该由产权单位解决
居民称找不到该负责的人
那水费谁来收?这喝水的问题到底该由谁来负责?记者了解到,水费的收缴分两类,一类是供水企业的直接客户,由供水企业派工作人员抄表到户,直接收取。在南京主城区,供水企业是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另一类则是间接客户,由小区物业或小区产权单位代为收取,再交给自来水公司。“止马营这两栋楼属于后者。”供水管理部门解释说,根据《南京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规定:“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由产权人负责,属于共有的,由共有人负责”;南京市物价局宁价工(2009)269号文件第四条:“对已建成的二次加压供水设施的居民住宅,产权人可以将二次加压供水设施委托城市供水企业管理,供水企业按规定收取运行和维护管理费。”
也就是说,这两栋楼是有产权单位的,水费该由产权单位负责收缴。要解决目前的难题,需要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改造,“对泵房进行改造,取消楼顶水箱,抄表到户。”供水管理部门说,后期所有的管理,无论是水质还是水费,都交由自来水公司负责。但是目前改造要由产权单位出面向自来水公司递交改造申请。这两栋楼的产权单位是哪里?
二次供水改造需要费用
要产权单位出钱才能解决
产权单位踢皮球,居民束手无策。产权单位不愿意出面,无非是一个“钱”字。像虎踞北路53号小区,居民告诉记者,因为年代久远,漏水严重,居民用水分摊到每户高达五六块钱一吨。该小区居民好不容易找到产权单位,向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提出抄表到户的改造申请,解决这个难题。结果,去年六月改造方案出来了,却迟迟无法落实。原来该小区共有四个产权单位,在改造费用上达不成共识。“水白白漏了不说,都要我们买单,真是冤枉。”
最新进展
二次供水管理要立法了 南京今年有望得到解决
“二次供水的难题,今年南京有望得到解决。”南京市供水节水管理处处长金勇军介绍说,二次供水目前存在“三无”的尴尬现状,即设施无人管,漏水无人管,水费无法收,今年南京将出台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已经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草案已经递交立法部门。”他表示,要破解老小区的这个难题,“资金”是关键。管理办法中,计划用“三个三分之一”来解决。改造费用由房屋维修基金、政府、供水企业三方共同承担,“改造完毕后,由供水企业负责所有的后期管理。
实习生 盛兰玲
本报记者 杨 娟
老小区电梯
两位政协委员提案——建议三五年内给老小区加装电梯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都住在4层以上的老居民楼里,对电梯需求尤显迫切。”江苏政协委员李永达在他的提案中如此提及;无独有偶,另一位政协委员冷祥初此次给大会提交的提案也是有关给老小区加装电梯的问题,冷祥初表示:“对多层建筑安装电梯是一项民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已经起步。”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多家老小区,不少居民对小区加装电梯都表示很期待,但忧心于对底层住户的利益如何保障等具体操作性问题。
委员调查“每天爬楼梯已经成为苦恼和挑战”
在提案中,李永达委员指出:“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我省各城市中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以南京为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全市660万户籍人口的16%以上,且仍在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南京老年人口将占总数的22%,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都住在4层以上的老居民楼里,对电梯需求尤显迫切。”
他表示:“据有关方面统计,南京1995年以前建设的、
冷祥初委员也表示:南京的多层建筑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前建造的,限于当时政府的财力,绝大多数都没有安装电梯,这给居民的生活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随着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要求对多层建筑安装电梯的呼声越来越高。”,冷祥初委员认为:“对多层建筑安装电梯是一项民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冷祥初委员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我省经济实力的增加,已具备了给多层建筑安装电梯的条件和经济实力。政府应当着手对这一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解决老年人出行困难的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提案建议“争取在三五年内安装到位”
对于如何在多层建筑也即通俗意义的老小区加装电梯,两位委员都建议应该把这一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列入江苏省的“十二五”住房发展规划。“有关部门(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给多层建筑安装电梯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出台给多层建筑安装电梯的管理办法和规定。争取在三五年内安装到位。”冷祥初委员期待这一工程能够尽快得以实施。
李永达委员建议,这一工程将来实施时,“可以吸取我省各市在小区中利用绿地改造建设汽车停车位的成功经验,例如,加装电梯应该经过业主大会通过,或某栋楼加装电梯需获得三分之二或80%以上业主同意等等。”“对安装电梯可能会影响一楼住户采光、通风,要妥善解决,给予适当补偿,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冷祥初委员也认为,超过三分之一的业主同意即可安装。
加装电梯的经费两位委员的意见同样相差不大,李永达委员表示:“可由政府补贴一部分,房屋维修基金分担一部分,受益的业主承担一部分来解决。”冷祥初在提案的建议中,更是细化了各方经费承担的比例,他认为安装电梯经费,政府承担50%,房屋维修基金、住户各承担25%,其中住户中楼层高的多出,低的少出或不出。另外,电梯的维护、运行的费用由住户承担,同样是“楼层高的多出,低的少出或不出。”
李永达特别强调:“加装电梯的程序应力求规范。“如:旧房加建电梯,要满足相关的规划要求;加建电梯项目的改造图纸应由专业设计院进行设计;电梯采购、安装、使用、维保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在主管部门的监管下完成,等等。”
群众心声“希望能早日住上有电梯的房子”
家住南京莫愁新寓的
南京鼓楼区宝地园小区1994年建成,多是六层、七层的房子,所有楼层都没有电梯。“小区内现有住户中以老年人居多,早些时候社区在入户进行人口普查时,不少业主就问到小区里什么时候能够加装电梯”,该小区裴主任表示,老小区加装电梯肯定是一件深得民心的惠民工程。
石头城社区居委会
本报记者 陈 郁 谷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