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陈光标建议山西煤老板资金转投再生资源利用
同时倡议居民区道路铺设弃用沥青而使用环保材料
9月6日,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暨“全国优秀公益人物”表彰会在北京举行。图为表彰大会结束后陈光标与邓朴方合影。
9月6日,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暨“全国优秀公益人物”表彰会在北京举行。图为陈光标与赵本山合影。
日前,“中国首善”、“中国最具号召力慈善家”陈光标在谈及山西煤炭业“国进民退”现象时,指出煤老板手头的数千亿资金不宜投入房地产业,或可投入到资源再生利用的环保产业,挖掘这座看不见的“金矿”。
陈光标说,据不完全统计,此番山西煤炭业国进民退中,民营和私企老板从中退出的资金至少有两千亿元以上,作为商人,他们自然不会让这样一笔巨额资金闲置,必定会去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流入房地产业,如“温州炒房团”一般到处炒房,导致房价飙升,势必带来不利的影响。
陈光标表示,房地产业目前在民众中的形象不佳,房地产商囤积居奇,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伤害了广大购房者的利益,广大民众买不起房,也会导致社会不安定,这些都有悖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而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属于阳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造福子孙后代,是民间投资的一个好的选择。陈光标建议,煤老板们可以从开采、消耗资源转为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到各大城市去建设生活垃圾处理站,用科技的手段去开发这座无形的“金矿”。煤炭资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枯竭,而再生资源却是无穷的,可以无限期地开发下去。减少煤炭资源的开采,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我们的地球;增加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则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两相比较,何乐而不为?
陈光标对资源再生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说,目前我国的资源再生利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大,市场广阔,他在这个行业奋斗多年,越来越发觉这是一座宝库,从中获利颇丰,这从他每年过亿元的捐赠就可见一斑;而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有几千亿元的可再生资源由于无人开发而白白流失。因此,他希望更多的富人能投身到这一产业中,仅仅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就有无尽的资源可供开发,操作得当,既利国利民,又能保证丰厚收益。陈光标和他的企业已经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欢迎各地朋友来和他探讨交流,他也十分乐意与大家分享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的好经验、好方法。
9月6日,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暨“全国优秀公益人物”表彰会在北京举行。图为表彰大会结束后陈光标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新华网 范云波 摄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环境保护。在呼吁煤老板资金转投再生资源利用的环保产业的同时,陈光标也倡议,国家税务总局应联合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有关部委应积极研究环保税,并通过国家立法机关立法形式给予固定,同时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自愿碳减排交易理念,并在北京环境交易所等交易机构完成公开透明交易,从而实现企业绿色社会责任。陈光标希望更多的企业通过参与自愿碳减排交易、实现企业碳中和的方式践行绿色社会责任,并希望未来能通过缴纳强制性环保税的方式来完成企业社会责任,这样就可以切实推进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让更多的企业走向低碳、环保、生态的生产方式,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在对房地产业的看法方面,陈光标表达了他一贯的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陈光标坦言,房地产商的口碑不好,靠银行的贷款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伤害了广大购房者的利益,因此他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应从严控制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支持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严格审计地产的净利润不得超过10%;严格查处一年内没有开发利用的闲置用地;国家也应严格控制同一家庭购买多处房产的现象,对富人购买第二套以上房产,也要课以高额固定资产税,同时加快研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涉及房地产消费的税种征收,以促进和谐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对目前包括高档小区在内的居民区铺设的沥青道路,陈光标也提出了自己的忧虑。他说,目前居民小区内铺设的沥青道路其实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当空气温度达到38度时,地表温度可达60度以上,这时沥青中的有毒成分易挥发,致癌性很高,而居民区楼宇众多,空气流通性差,沥青气体毒性容易累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也会加重。在受沥青污染的空气中生活,易致免疫力下降,轻则引发光毒性皮炎、黑变病等皮肤疾患;重则会引发癌症;长此以往,无异于慢性自杀。为此,陈光标呼吁房地产商在建设小区道路时应采用渗水砖等环保再生建筑材料,此类材料多为可再生建材制作,成本不高,但性能优越,渗水性能好,可有效保护地下水源,减少污染,国家体育场“鸟巢”都有利用,足见其优越性。各类建筑垃圾也是制作渗水砖的原料之一,利用渗水砖铺路,正可以消化楼房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正可谓一举数得。陈光标表示,房地产商如能多从购房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定能够挽回其在民众中的不良印象,树立起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