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届四次会议 / 工作回顾
发布日期:2011-01-20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特别报道

 

走低碳发展之路  创江苏美好未来

——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委员发言撷英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产业融合集群的形成,积极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率先营造城市低碳生活空间。”“积极推广和使用新能源、新材料及相关技术,努力把我省沿海地区建成全国最大的循环经济带。”“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低碳产业、低碳理念、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在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关于“低碳”的话题,在委员们的发言中显得特别突出,成为委员们关注的一大热点。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兴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它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江苏是工业大省、能源消费大省,且能源结构相对单一,以“煤炭”为主,碳排放总量较大,培育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更加迫切。

       委员们指出,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树立低碳发展理念,把绿色考核指标作为干部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协调经济增长近期目标与社会发展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以此推动经济转型、实现科学发展。其次,要制定全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及早进行产业布局,制订出符合江苏实际情况的减排路线图和低碳产业发展战略图。在“十二五”规划中突出低碳经济发展,并通过相应方针政策的配套出台,调整产业发展目录,鼓励支持低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布局,使相关产业的空间布局相对集中,促进生产要素集聚、资源集约高效配置和污染集中治理。再次,制订碳技术研究支持政策,在重大科研课题中,将低碳技术研究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制订扶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土地批租优先政策,进行产业引导。第四,要进一步理清各部门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职能,整合管理权限,明确工作目标,强化问责机制,特别加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制定、检查监督、扎口管理等工作的统筹协调。尽快清理、修订、完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积极制定和落实一系列与法规配套的政策措施。

       委员们强调,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坚持以循环经济、知识经济为核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优势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依托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是要抓住制造业升级和国际服务业转移带来的机遇,以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为着力点,加大服务业投入力度,加快服务业载体建设,推动软件、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发展,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二是要优先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新传感网、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加大对自主创新与节能环保产品的扶持力度。三是要严控“两高”行业盲目扩张,强化用地审查、节能评估,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遏制“两高”行业增加产能和盲目扩张。

       民营经济在我省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比例,民营企业实现低碳转型对于“低碳江苏,绿色江苏”建设意义重大。委员们建议,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民营企业,给予在财政支持、技改立项、用电用水用地、融资贷款等方面的扶持。各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对民营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项目服务便利和优惠政策,为有志发展低碳经济的民营企业使用绿色能源提供便利和可能。鼓励民营企业引进吸收国外先进低碳发展技术,为民营企业创造国际合作机会,提升我省民营企业技术水平。降低相关领域进入门槛,为民营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拓展道路。通过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有利于民营企业全心投入低碳经济发展,增强我省民营企业经济竞争力。对民营企业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政府采购中要多向发展低碳经济的民营企业倾斜。

严格控制CO2排放,不断扩大碳权碳汇

       通过控制大气C02浓度,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在本质上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将促进我省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促进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将产生巨大的国际碳交易市场,据估计,至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充分利用碳交易市场将为我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

       委员们普遍认为,要逐步建立并完善碳排放指标体系,逐步降低CO2排放。凡是有利于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碳汇的技术、设备、材料和管理等都应予以鼓励,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要将包括碳排放指标在内的环境评价,作为规划和建设项目的重要一环,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尽快将发展低碳经济确立为沿海地区开发的主战略,并积极向国家争取沿海低碳经济试点区,努力把我省沿海地区建成全国最大的循环经济带。

       林地的固碳能力非常强,发展碳汇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我省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委员们指出,要结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尽快制定“江苏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方案,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具体化、科学化,形成法律文件,使方案落到实处。要根据我省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平原林业,大力发展城市林业,着力推进沿江、沿海、沿湖、沿河等林网建设,加快荒山荒地的植被恢复等。实施森林经营规划,提升森林质量。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让百姓充分认识到林业的作用和地位,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委员们还建议,要充分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着力培养专业人员队伍。尽早组织专家队伍,开展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生产、经济、碳固定、生态环境变化等的研究,为各级政府提供咨询和决策依据;在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低碳经济生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借助强有力人才队伍,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争取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C02排放量配额。培殖碳交易市场,利用国际、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经济。

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强化节能环保理念

       步行上班、双面打印、少用空调、多多种树……做好这些生活细节,我们的生活不仅实现了低成本、低代价,同时也达到了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目的。低碳,离我们普通民众并不遥远,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更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委员们一致认为,“低碳生活方式”应该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追求目标。

       委员们指出,推行低碳生活方式,首先要从节能减排做起,从政府做起,从干部开始。要重新考量城市“亮化工程”,提倡“必要亮度”与重点景观亮化,反对“盲目亮化”、“政绩亮化”。公共消费要提倡勤俭节约和低碳排放,促进全社会的节能降耗和低碳经济目标实现。同时,要积极贯彻低碳城市理念,推行紧凑型城区布局,切实方便居民徒步或骑车出行,积极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大力推行电动汽车,尽量减少燃油汽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建筑领域积极推行低碳建设,切实提高新建筑物或修缮房屋的能源效率标准。

       在城市生活领域,委员们建议要积极引导居民选择节能环保产品,减少非绿色产品的使用。政府及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和市场准入方面提高绿色门槛。加大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创新的财税、信贷激励力度。政府优先采购本地绿色产品,对初创阶段的绿色产品实行以奖代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强化绿色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和检查力度,增加信息透明度,通过建立高效的“绿色市场”对非绿色产品课以重税,对非绿色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委员们强调,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减排战略,推行城市建筑低碳化,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当务之急。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住宅节能减排的规定,明确新建筑的采暖制冷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照明设备等,优先采用太阳能、浅层地能、工业余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采用隔热措施。借鉴外地经验,出台政策鼓励住宅节能减排。积极推广合同能源制,有重点地推进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并结合旧城区出新和老小区环境整治,推动既有住宅的节能改造。

       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其次要从环境保护做起。抓紧规划和建设沿海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生态防护林、国家级湿地旅游区,积极实施沿海生态廊道工程和农村饮用水保护工程等。同时,要按照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四类功能区的不同要求,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禁止开放区域实施强制性保护,对限制开发区域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严禁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当前,尤其要高度重视城乡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推广苏锡常“统筹城乡区域供水”的发展模式,加快区域供水推进力度,提高区域供水覆盖率,确保全省人民饮用水安全。加快编制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加强备用水源建设,将饮用水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恢复等内容全部纳入,严格控制工业点源污染,加快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总量。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切实做到规范运行,达标排放。要更加重视污泥处置、中水回用等工作的薄弱环节,减少二次污染和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建设和长效运行管理工作,统筹规划好垃圾处理设施布局与城市发展。合理选择填埋、焚烧、堆肥等垃圾处理技术,建设满足国家标准以及符合当地实际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采取“市县补助一点、乡镇配套一点、村(户)和企业单位出一点”等方式,重点落实镇以下的设施建设与长效管理经费,切实维护广大城乡居民利益和公共安全,推动群众实现低碳生活。

(尹毅 王向前)

 

 

委员访谈

 

全力推进我省创意产业发展

――访省政协委员王贵成

 

       一个“好点子”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个“金点子”可能带动一个产业――这只是创意产业的一个方面。所谓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新思想、创新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创造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产业。近日,记者就我省创意产业发展采访了省政协委员、江苏大学教务处处长 王贵成 教授。

       王贵成告诉记者,创意产业包括研发设计、文化艺术、咨询策划等,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寻找新的增长点,推动文化与经济发展。他说,近年来,我省虽然形成了以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的部分创意企业及产业,但数量偏少,尚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或产业链。创意企业及产业规模与作用,同我省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实力较强的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不相称。对此,他提出了关于推进我省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积极引导,营造有利于创意产业发展的氛围

       借鉴国际经验,对我省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等进行科学规划,确定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在战略层面明确产业导向,通过资金扶持、公共服务倾斜等手段,引导创意人才和企业投资向重点行业集中,实现后发先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定政策法规,为创意产业营造适宜发展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策支持、指导、协调和推动作用。

       ――发挥优势,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通过开展系列创意活动、举办创意原创大赛和展览、创意产品(作品)的宣传推广等,加强我省创意产业的宣传工作。在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各类“文化创意设计”活动,针对特定环境开展文化创意作品征集,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辐射作用,培养多层次本地创意人才。重点推进苏南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群的建设,把苏南建设成孕育创意产业的摇篮。

       ――整合资源,构建和完善创意产业链

       发挥创意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引领、渗透、维系、支撑、激活和辐射作用,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对有重点示范、带动意义的重点创意项目和重点创意企业,集中市场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等,实施重点扶持。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吸纳创意设计、数字网络等企业和单位,发挥“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能,使园区成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有机互动的平台,形成产业集群或产业链。鼓励创意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积极培育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鼓励创建市级创意产品和服务品牌,培育壮大品牌影响力;加大创意品牌推介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创意品牌。

       ――转换方式,以全新的创意理念融入全民创业

       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展各类创意、创新、创造类型的活动,通过开展创意大赛、创意征文、网络论坛等交流活动,吸引公众兴趣,激发公众潜能。通过制定和完善政策、服务体系,为创意产业营造适宜发展的软环境,有重点、有目的地加大高端创意人才的引进力度。引导工业企业以文化、艺术、创意等因素提升企业文化内涵。鼓励支持和引导公众创办创意企业,鼓励非公有资本及海外资本进入创意产业,鼓励设立个人或合伙伴制的创作室、策划公司等中小型创意企业,允许以版权、商标、品牌、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作价参与组建创意公司。设立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用于支持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举办重大创意产业活动,以奖励、资助等方式支持创意企业发展、创意产品开发。

(刘影 王向前)

 

 

 

 

精彩建议

 

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要更加有力地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明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路。要着眼我省省情,进一步明晰全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总体思路。对产业布局、投资主体、协助单位、科技支撑、人才储备、市场拓展等,要进行积极而又审慎的思考,尽最大可能保证新兴产业上得去、立得住、展得开。

       二、进一步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一是适当延长减征乘用车购置税政策的限期;二是适当延长对农民购买小排量客车的财政补贴政策的限期;三是加快实施老旧汽车报废,逐步以新能源汽车取而代之;四是着力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一些不合理的政策规定;五是要加快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建设,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运行的配套设施的增添和完善;六是抓紧修订细化新能源汽车产品标准、试验方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关键总成的准入标准。

       三、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入力度。一是参照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的通知精神,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支持在公交、公务、环卫、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二是加大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财政投入,在新增投资中安排用于技术进步、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水平,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产品,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其专用零部件;三是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投入,支持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建立省级或国家级科技研发中心,免费组织开办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培训班或研修班,帮助企业培养招聘能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高端人才。

(省政协委员 徐连宽)

 

 

 

 

 

 

 

 

 

 

 

 

 

市县连线

 

金坛市政协依托“三大抓手”助推民生改善

 

       2009年,金坛市政协坚持立足民本,聚焦热点,紧紧依托“专题调研、信息专报、提案工作”三大抓手,协助市委、市政府把各项惠民举措落到实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一是以专题调研为抓手,广泛了解民情。围绕农村卫生服务、城市社区建管、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等民生热点问题,组织力量,通过集中座谈、实地察看、个别交流、民意调查、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深入基层,对相关工作的时序进度、存在问题和推进难度进行实地调研。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广泛搜集第一手资料,摸透基本情况,把握群众诉求。在此基础上撰写了8篇调研报告,市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从中选择了4个课题进行重点协商,形成了专门的建议报告提交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二是以信息专报为抓手,努力畅通民意。市政协全年共收集信息76件。其中,直接转部门办理6期,上报市委、市政府12期,市领导对每期都作了批示,一些群众广泛关注、社会反响强烈的民生问题通过社情民意渠道得到了重视或解决,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强化社情民意的“快速通道”作用,市政协先后召开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议、信息员座谈会、社情民意承办情况通报会,不断加大组织推进力度,较好地规范、促进了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社情民意信息在构建和谐金坛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决策参考作用日益凸显。三是以提案工作为抓手,协力改善民生。2009年,市政协共收到提案138件,立案126件,其中民生类提案62件。市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切实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着力在“早征集”、“真情办”、“跟踪督”、“重落实”上做文章,努力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许多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提案得到了有效落实。如针对《关于尽快全面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提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的意见》,交通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去年11月18日,金坛市城乡公交一体化首条线路—— 金尧线顺利通车,极大地方便了沿途百姓,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           

 (王美英 陈政)

                            

 

 

 

 

 

丹阳市政协搭建四大平台

拓宽参政议政渠道

   为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丹阳市政协积极搭建四大平台,充分调动委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拓宽思路,搭建新的学习平台。邀请省内外专家举办科学发展观、《物权法》等主题讲座;开展界别专题讲座,邀请名家举办规划报告会等专题讲座;开通丹阳政协网站,设立政策规章、理论专栏、教育培训等学习专栏,以便委员们互相学习交流;创办《丹阳政协》季刊,开辟他山之石、政协常识、工作研究等栏目,进一步拓宽委员视野。二是广辟渠道,搭建新的知情平台。积极开展各类交流活动,组织力量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考察和联合调研工作,保证每位委员每年参加视察活动不少于2次;定期邀请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举办多种层次、各种形式的政情交流会,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建设等内容,向委员进行通报,确保委员知情出力和更好地履行职责;建立健全定期通报制度,提前一周下发常委会通知和会议材料,定期印发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目录,定期赠阅报刊及专栏,及时通报重点工作进程。三是多策并举,搭建新的履职平台。建立镇区、部门“委员之家”,为委员履职开辟“第二场所”,首批两家“委员之家”正式挂牌,为委员履职提供新场所,进一步扩大履职领域,不断提升履职实效。依托网站资源,建立了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委员感言、领导信箱等栏目的网上提交系统。委员登陆网站后即可提交意见建议,经第一时间审核、办理,办理情况将直接回复在网上,据统计,2009年全年共收到网上提案和社情民意30余条。四是积极探索,搭建新的展示平台。开展“五个一”和“我为政协工作新飞跃奉献金点子”等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委员热情;首次开展委员述职活动,进一步激励委员主动作为、建功立业;通过“委员风采”专栏节目,集中展示委员们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先进事迹;以“委员论坛”为阵地,组织委员走上论坛就热点问题畅所欲言、交流见解,展示委员的新思想;采用“大会发言”、举荐“担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监督员”等形式,为党派界别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

(丹谐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