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届四次会议 / 工作回顾
发布日期:2011-01-20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提高健康意识 传播健康知识 弘扬健康文化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出版发行

 

       前言:在省政协主席张连珍提议下,省政协从2008年底就思考和酝酿如何发挥政协优势和委员专长,编写一本立足点高、涉及面广、指导性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健康观,建立良好生活方式的健康科普读物。省政协主席会议决定将该书的编写任务列为省政协2009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共同努力,由张连珍主席作序、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编著、陈国钧和高兴亚主编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一书在今年1月召开的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已与广大委员见面。 4月 7日 ,省政协在宁举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首发座谈会。张连珍主席出席并作重要讲话。现将首发座谈会上专家学者的发言摘登如下。

 

健康传播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治本之策

王陇德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来参加今天《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一书首发座谈会!首先,我要向江苏省政协表示祝贺和感谢!祝贺你们成功组织编写了这样一本好书,感谢你们为人民群众奉献了这样一本好书!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千百年来,健康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社会越进步,生活水平越高,人们就越关注健康、重视健康。可以说,健康是社会的第一资源,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社会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致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肿瘤等慢性病快速增长和高发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由生活习惯和行为引发的疾病中的大部分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而得以预防的。“上工治未病”,这是起源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学重要思想。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一旦患有,依靠当今的医学技术不可能彻底治愈。这更凸显了预防的重要性。

       为应对疾病谱的转变,遏止慢性病快速增长的势头,我国的医学模式必须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预防”为中心,以健康为导向。但目前我国的健康教育仍未广泛开展,国民卫生保健知识贫乏的局面尚未有大的改观。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

       掌握疾病预防科学知识是民众改变不健康生活行为和习惯的前提。把这些知识交给民众,是卫生工作应长期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健康知识来自于多个领域,健康知识传播的资源和渠道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应该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除政府相关部门间的合作外,相关的非政府组织也应联合起来,积极传播健康科学知识,实施健康促进项目,帮助民众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生活方式正经历着巨大的转变。在这个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权威机构和健康教育专家来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指导人们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健康教育专家,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

       近十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大批医学专家走上了科学宣教的舞台,为广大群众提供正确的养生、防病、治病、康复知识;大众医学健康书籍的编辑、出版日益繁荣,人们的健康文化水平日益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大众医学健康书籍繁荣景象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忧,部分医学科普作品存在着不科学、不严谨甚至谬误之处。

       因此,江苏省政协组织编写《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这本书,正当其时,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该书是在张连珍主席和省政协其他领导的亲自策划、指导和参与下,汇聚不同专业背景(临床、药学和体育)专家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生活经验,并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健康生活理念而成,从“科学家眼中的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祖国医学的养生秘诀”几个方面阐述健康知识,剖析生活误区,引导人们重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内容充分体现了科学性、客观性和权威性的有机统一!而且,该书构思巧妙,能将科学知识用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尤为可贵。

       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对大众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起到真正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一定会成为广大民众可信赖的健康指南。我认为,即便是专业人员,读后也会获益匪浅。(作者为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健康是—种文化 健康是一种修养

陈国钧

       出版《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一书,是根据省政协主席张连珍的提议作出的。张主席一直十分重视人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提出要编写两本书,一本是人与自然该如何相处,一本是人在自然中该如何健康生活。张主席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省政协其他领导的赞同,于是就把“如何健康生活”一书的编写任务交给了我们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并列入了省政协2009年度的重点工作。

       编写《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一书任务很光荣,但也很厚重,很艰巨,因为这些年有关健康类的书籍出版可以说已是铺天盖地,有的甚至鱼目混珠。所以,张连珍主席要求我们编写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养生书,此书送到读者面前要能够有“眼睛—亮”的感觉。要有“品位”,要不同凡响,这些话给了我们莫大的信任,热切的期待,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

    我们决心一定不辜负希望,竭尽全力千方百计编写好这本书,以它的科学性引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生活的文明走向,全书品味要高,立意要高,正如我们最后在封面上写的,因为“健康是—种文化,健康是一种修养”,它也是人的一种尊严。

    突出科学性和知识性.这应是我们区别其他养生类书籍最重要的一个特点。目前的许多同类书籍中不少是由二线“专家”及医药企业聘用所谓的“专家”撰写的作品,有的主要从饮食、运动、心理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教导人们怎样去做,只讲“要怎么样”,基本不讲“为什么”,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科学性不够;有的基本都沿袭了社会流行的传统说法,没有吸纳人类今天对自身认识的新进展新成果,所以知识性不够;有的甚至是一些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很荒唐的说法,谬误种种,贻害社会。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一书的编写全部由一线临床专家和多年从事医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学者、教授来撰稿,从科学家眼中的健康生活方式谈起,希望能起到一种“以正视听”的作用。

       本书强调趣味性和通俗性。因为它毕竟是一本科普读物,不是学术著作,要让专业人士不觉得太俗,让普通读者不觉得太深,都能看得懂,而且要引人入胜,爱不释手。这就要求我们,第一要精心撰稿,反复推敲琢磨,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用浅出的比喻来描述奥妙的机理。第二语言风格要生动活泼,不能平铺直叙一成不变。第三要图文并茂,借生动的卡通画和“健康小贴士”强化该书的趣味性和通俗性。(作者为本书主编、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主任、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健康之道 和谐之本

陈仁寿

    目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已成为人们基本的追求和经常性的话题。然而生、老、病、死是通常的人生规律,而追求长寿又是人类的一贯目标,那么如何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做一个健康的长寿之人,是需要懂得健康之道的。但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有时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日,由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倡导编写并作序、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编著、陈国钧主任和高兴亚教授担任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一书,本着关注社会、关注健康、以人为本、科学踏实的精神,全方位向我们介绍了当代人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识和必须掌握的健康生活方式。该书立意深远、观点鲜明、言简意赅、图文并茂,通过生动的语言,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新理念,从而快乐生活每一天。综观全书,从立意、体例、内容、观点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特点。

           该书以其装帧精致,色彩淡雅的特征,给读者带来了清新而亲和的感觉,封面上“健康是一种文化,健康是一种修养”的醒目话语告诉人们,关注健康不仅是对身体的关怀,更是对文化的尊重和修养的追求。张主席在序言中说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我们提高健康意识、传播健康知识、弘扬健康文化,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新理念,引领健康生活方式新潮流。”的确,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涵,但其中作为人应当是第一位的,而人的健康又是社会和谐之本,人类如果失去健康,一切将无从谈起。因此该书可谓“起点高而立意远”,它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以倡导的形式,提醒人们要“关注健康、维护健康、拥有健康、享受人生。”(作者为省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所长)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获取健康的金钥匙

陈 华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一书的出版发行,充分体现了省政协多途径、多形式、多载体关注民生,关心健康,关爱生命的理念升华;充分体现了省政协积极探索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的思路创新。今天的首发式,也是省政协充分发挥专委会的智力优势,委员们的专业优势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一次成果展示,在低碳经济健康生活成为全球趋势的今天,该书的出版发行意义深远。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获取健康的金钥匙!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有效地做到无病早防,有病防变。要让每个人都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加强健康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多年来,省卫生系统围绕提高全民健康知、信、行水平,积极开展了“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健康江苏社区行”等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从2007年12月份起,启动了“江苏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有计划地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每年的 9月 1日 已确定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目的是要不断强化全民健康意识。(作者为省政协委员、省卫生厅副厅长)

生态环境是生存之基、民生之本

姚晓睛

    我在省“两会”期间就拿到了这本书,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总的印象是,这是近年来关于健康方面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科普读物,有三个特点尤为鲜明:一是语言上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很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兴趣。二是内容上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受众面较广,中老年人爱读,青少年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三是理念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既吸收了国外先进的健康生活理念,也汲取了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精髓,非常富有启发性。为这一本书的组织编纂,省政协领导和医卫体育委员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为弘扬健康文化,帮助和引导人们走健康生活之路,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保护环境就是维护健康,破坏环境就是扼杀健康。书中对此也专门用了一个章节来阐述,并倡导大家用心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健康科普读物,也是一本很好的环保科普教材。(作者为省政协委员、省环保厅副厅长

健康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

曹克将

       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健康就像幸福一样,对每个人都非常珍贵,但却经常被我们不知不觉地忽略。随着时间的飞逝,自己的健康在慢慢地透支、流失,年轻时用健康换钱,人老了只能用钱换健康,要不是身体不断发出“预警”的信号,包括这里痛、那里痒,甚至一场大病时,我们都从来不会真正地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有当失去它时,才知道健康的重要远胜过一切财富名利,才渴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但那时往往只能是亡羊补牢,更有甚者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了。

        如何真正获得健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习惯病急乱投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有些人信奉保健品或偏方秘典。实际上,真正获得健康的最佳途径,莫过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疾病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有一个基本的估算: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健康和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看你如何善待自己,采取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虽然有些因素并非人力所能改变,但我们却有机会做选择,最终的决定权在自己的手中。可以说,人健康与否,95%是由个人行为所决定的。

       这本书从健康的概念,人体各系统功能及运行的规律,常见的生活误区及不当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疾病等方面阐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指导大众如何预防由于不当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如何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当今社会的迫切所需。相信只要提倡和建立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生活”的美好愿望就不难实现。(作者为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

关注心理调适 倡导健康生活

黄 菡

       心理调适指个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心理与行为障碍时,自我调整认识或行为以积极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这一心理过程的指向是达到心理和谐。

       不夸张地说,个体的心理调适与心理和谐问题是一个关乎个人生活、组织效率、社会进步的话题。我常说,讨论这个问题,“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往宏大处看,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可以因此考虑,怎样更好地做本组织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工作,进行更人性化的管理,甚至可以考虑到什么是“以人为本”。尤其现实的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剧烈嬗变的今天,中国社会民众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压力也更为复杂和严重。

       由此可见,提醒更多人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发动更多人来讨论心理健康的保健方法,倡导更多人致力于健康生活方式及健康心态建设,以最终营造一个让生活其中的人们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感的社会心理环境,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正是基于此,我对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编著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一书深有兴趣,它不仅将健康心理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环,开出了切实有效的保健处方,而且强调提出“健康是一种文化,健康是一种修养”,在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环境、生理与心理的互动关系中建构和阐发了“大健康”概念。文化和修养都是个体心理的重要内涵,所以可以解读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要义,健康心理是健康之根本。(作者为省委党校心理学教授)

中华养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李 俭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这本书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作为这本书的第一批读者,我有幸在今年1月就先睹为快,一饱眼福。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该书紧紧围绕“健康生活方式”这一主线,从最基本的医学生理知识,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建立这样的方式、以及祖国医学对养生保健的认识和日常生活起居的指导等角度展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的人群也非常广泛。

       书中介绍了祖国医学的养生之道让我这个学习中医也从事中医管理工作多年的人,读来倍感亲切和熟悉,因为这是以古代中国哲学和传统中医理论作为底蕴,融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的一套理念方法和行为选择。从我国最近选出的30位国医大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老中医大多已是年逾八旬,但仍工作在临床一线,治病救人,授业解惑,不仅在医德医术上堪称楷模,在健康养生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同样给我们启迪和教育。

       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在该书中分别介绍了中医养生之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多种养生方法,更传达了中医养生之精髓: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作者为省政协委员、南京市中医院院长)

一本为民务实的好书

  李晓布

       作为一名工会界的政协委员,参加此次首发式,感到很高兴。因为无论从所联系代表的群众所盼,还是从社会发展所需来看,这本书的出版发行都是件为民务实的好事。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一书既有权威性,又有可读性。现在谈健康,谈生活方式的文章和书林林总总,从多方面介绍了一些有益的知识与经验,但不少都是个人的看法与观

       点,有的含有片面性,有的互相矛盾,有的深奥难懂,很难作为群众确立健康生活方式可遵循的标准与规范。该书由省政协主席张连珍提出和倡议编写,并给予极大的关注,多次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并亲自为该书作序,省政协副主席陈宝田具体领导了该书的编写工作,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组织邀请了一批在一线工作的医疗与体育专家撰稿,它是发挥政协组织优势,集中各方面专家学识与智慧的成果,具有难以替代的权威性,为广大人民群众确立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了值得信赖的标准与指南。同时,这本书还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图文并茂、文笔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一部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精品。

       这本书既有系统性,又有针对性。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本书的鲜明特色之一就在于非常注重系统全面地介绍健康生活方式的规律与知识。它完整地阐述了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什么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知识体系的层面系统地作了全面介绍,使读者不仅能够知其然,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以知识的力量启发大家健康生活的自觉性。(作者为省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