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晔宇代表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作题为
《高度重视民营企业传承与发展
着力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发言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催生了新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调查显示,我省一代民营企业创始人,平均年龄是50.4岁,50岁以上的占到44.9%。目前有23.4%的一代企业家将实现新老交替,在今后的三个五年里约有13.3%、25%、32.1%的民营企业计划完成传承。由此可见,我省第一代民营企业在今后的几年里将进入换代的高峰期,也意味着我省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进入到了关键时期。
一、江苏民营企业传承的主要形式
(一)通过文化教育和实践锻炼培养子女接班仍是主要传承模式。为了培养子女接班,许多民营企业家从子女幼年起就着手进行培养教育。子女成年后,通常采取接受正规的专业教育、在本企业不同岗位锻炼或在其他企业工作积累经验的培养锻炼方式。江苏民营企业以家族特别是子女传承为第一选择。调查表明,61.7%的第一代希望子女接班,55.6%的第二代也愿意接班。
(二)职业经理人传承模式尚处于起步和尝试阶段。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诚信体系比较完善的条件下,被广为肯定和推崇的企业传承模式。在对843家企业的调查中,约有7%的企业表明已经找到或正在物色职业经理人。
二、企业传承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企业传承缺乏早期计划和长远规划。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更多地注意企业自身的发展,对代际传承的严峻性估计不足,没有及早地计划和实施对接班人的培养。往往企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后,到了必须传承的时期,没有合适可接班的人选。调查显示,一半左右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认为子女接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历练不够,缺乏全面驾驭企业发展的能力。
(二)传者与承者在理念上存在差异。一些企业二代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思想比较活跃,与父辈的理念存在差异,不愿意接班。也有一些二代受到父辈的特别关爱,生活无忧,缺乏责任意识和吃苦精神,不想承担继续引领企业持续发展的压力,存在逃避接班的心理。
(三)职业经理人制度不够健全规范。目前的问题主要是社会整体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普遍缺乏适用于中国职业经理阶层的评估系统,职业经理人缺乏约束机制,雇主无法追究其不良行为所造成的损失;缺乏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被戏称为“空降兵”的职业经理人难以融入企业团队、难以为企业文化所接受等。
(四)舆论环境过于消极。由于媒体对“富二代”的负面报道,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了把民企二代与不思进取、生活奢糜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夸大了社会问题的阴暗面,助长了仇富心理,不仅不利于二代人生价值理念的培养和引导,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促进我省民营企业顺利传承的对策建议
我的发言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富人接班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请大家想一想,在民营经济已占我省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今天,全省新增就业岗位有80%是民营企业提供,民间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62.6%,全省现有200多个中国名牌中90%属于民营企业。可见,民营企业的传承交接不仅是家族企业财产的代际转移,而是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发展的大局。所以我们呼吁全社会应摒弃一切对民营企业的偏见,高度重视民营企业传承发展问题,培养和造就新一代民营企业家。为此,我们建议:
(一)加大培养教育力度。民营企业大多注重对接班人企业管理能力方面的培养,缺乏政治素养、社会责任、参政议政能力、法律意识等多方面的全面培养意识与能力。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将民营企业新生代的教育培养纳入到全省整体人才工作的规划,形成机制,有计划地实施培训和考核。
(二)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的培养使用机制。建议有关部门设立专项课题,对职业经理人制度进行专题研究。政府通过立法建立和完善超越血缘的契约法制制度,促进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发展,加强对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和监督,制定并完善对职业经理人的考核标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督体系。同时,要注意帮助民营企业探索在本企业内部成长起来的、具有本土文化的职业经理人培养路径。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创业传承的基础上,推进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三)重视对第二代的政治安排问题。对那些有较高精神境界和成功管理企业的二代给予适当的政治安排,提高其政治素养和责任意识,使之成为新一代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
(四)树立正确的的舆论导向。大力挖掘新一代中的优秀典型,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就如同我们《苏商》等系列电视节目宣传一代企业家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一样,大力宣传法尔胜集团等一批优秀二代企业家,引导和教育更多的企业传承人树立高尚的人生理念和贡献社会的责任意识,也让更多的民众看到二代企业家优秀的一面,从而坚定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信心。
发言人单位和主要职务:连云港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