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届四次会议 / 大会发言
发布日期:2011-02-07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陈仁寿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我省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我省各地在争创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市)、培养优秀农村中医临床人才、对农村医生进行规范管理等方面成绩显著,使得中医药在我省农村医药卫生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力地贯彻了胡锦涛总书记在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有关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然而,通过对我省农村中医药工作总体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发现,中医药的优势尚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必须多途径地加强对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重视和扶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我省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目前,农村中医药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还有相当的差距。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中医药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中医药工作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但是,目前中医药工作离“中西医并重”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医药在农村大有可为,这是由其“简、便、廉”的特性所决定,农村本来应当是中医中药最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但事实上并没有充分体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被有关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尚没有完全将中西医放到同等的位置上看待,没有在如何发挥中医药在农村救死扶伤中的作用上做足文章。再加上中医诊病收费较低,没有较高的收入回报,作为具体贯彻和实施农村中医药工作的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自然将中医药放到次要的位置。

  (二)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我省有一批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但这些人才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农村的中医药人才却严重缺乏。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每年都要组织委员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义诊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信赖,印证了中医中药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市场。

  (三)管理不力。中医药管理不力,主要反映在农村。农村地域广阔,人员居住分散,给中医药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很多“游医”打着中医的旗号骗取患者钱财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中药材的销售上,农村往往是劣质中药材的集散地,这就导致中医疗效难以保证,也严重影响中医的声誉。

  (四)特色不明。我省历史上各地均有特色明显的中医药诊疗技术,而多年来随着“中药西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一些中医特色疗法逐渐消失。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中医适宜技术,这些中医特色疗法特别适用于农村医院或诊所,但与其它省份比较,我省大部分县级中医院和乡村卫生院还没有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项目。

  二、促进农村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重视,提高认识。我省中医药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学术积淀,至今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均处在全国前列。但如何继续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医药工作中的作用,还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因此,应当深入研究中医药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充分认识高水平的中医药技术对农村常见病和疑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搞好中医药工作对于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力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议有关部门将农村中医药工作放到一定的高度来抓,将中医科室的配备、中医从业人数、就医患者数量、中医适宜技术的使用以及中医药的社会效益等作为考核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指标。

  (二)制定政策,加大扶持。近年来,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逐年加大,但尚不能完全弥补医疗机构生存所需,在医疗服务价格依然偏低的情况下,“以药养医”、“以检养医”的状况并未完全改变,而中医药服务是以门诊服务为主,中药价格相对便宜,检查项目又少,经济效益远远不如西医药的检查和治疗。因此,中医药的生存迫切需要政府扶持和政策倾斜,农村中医药更是如此。建议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继续提高中药饮片和技术的诊疗费报销比例,鼓励患者接受中医药技术。

  (三)引进人才,提高水平。提高农村中医药技术水平,人才是关键,而人才匮乏是严重制约农村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农村中医药人才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因此要加大农村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进人才需要政策和条件,各级政府及各地卫生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中医专业的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要从待遇上吸引人才,从医疗条件上留住人才,让他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挥作用的地方。对于现有在职中医从业人员要创造条件提供继续教育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中医诊疗水平,建议政府牵线搭桥,帮助乡村中医师能有到大医院向名中医进修学习的机会,或大医院定期派出名中医到基层医院开展工作。同时,鼓励高水平的名中医在县级以下开办个人中医诊所。

  (四)规范管理,严格监督。中医行业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这是由于中医药诊疗不需要依赖高精设备,从业要求不高所致,特别是少数个体行医者打着“祖传秘方”、 “纯中医治疗”的幌子,非法行医、招摇撞骗,严重败坏了中医药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导致人们对中医药服务的信任度和需求的下降。因此,要加强对中医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在农村中药市场,饮片质量不能保证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变质或过期药材继续使用等现象在农村相当严重,进一步损害了老百姓的健康,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规范管理,严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总之,发展农村中医药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上下重视,多方配合,从各个环节上创造条件,让中医药发挥其应有作用,造福人类,促进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加快发展。


发言人单位和主要职务: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副所长、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导
界别:医卫

  
 

  陈仁寿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我省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我省各地在争创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市)、培养优秀农村中医临床人才、对农村医生进行规范管理等方面成绩显著,使得中医药在我省农村医药卫生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力地贯彻了胡锦涛总书记在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有关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然而,通过对我省农村中医药工作总体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发现,中医药的优势尚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必须多途径地加强对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重视和扶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我省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目前,农村中医药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还有相当的差距。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中医药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中医药工作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但是,目前中医药工作离“中西医并重”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医药在农村大有可为,这是由其“简、便、廉”的特性所决定,农村本来应当是中医中药最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但事实上并没有充分体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被有关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尚没有完全将中西医放到同等的位置上看待,没有在如何发挥中医药在农村救死扶伤中的作用上做足文章。再加上中医诊病收费较低,没有较高的收入回报,作为具体贯彻和实施农村中医药工作的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自然将中医药放到次要的位置。

  (二)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我省有一批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但这些人才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农村的中医药人才却严重缺乏。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每年都要组织委员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义诊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信赖,印证了中医中药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市场。

  (三)管理不力。中医药管理不力,主要反映在农村。农村地域广阔,人员居住分散,给中医药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很多“游医”打着中医的旗号骗取患者钱财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中药材的销售上,农村往往是劣质中药材的集散地,这就导致中医疗效难以保证,也严重影响中医的声誉。

  (四)特色不明。我省历史上各地均有特色明显的中医药诊疗技术,而多年来随着“中药西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一些中医特色疗法逐渐消失。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中医适宜技术,这些中医特色疗法特别适用于农村医院或诊所,但与其它省份比较,我省大部分县级中医院和乡村卫生院还没有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项目。

  二、促进农村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重视,提高认识。我省中医药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学术积淀,至今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均处在全国前列。但如何继续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医药工作中的作用,还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因此,应当深入研究中医药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充分认识高水平的中医药技术对农村常见病和疑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搞好中医药工作对于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力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议有关部门将农村中医药工作放到一定的高度来抓,将中医科室的配备、中医从业人数、就医患者数量、中医适宜技术的使用以及中医药的社会效益等作为考核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指标。

  (二)制定政策,加大扶持。近年来,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逐年加大,但尚不能完全弥补医疗机构生存所需,在医疗服务价格依然偏低的情况下,“以药养医”、“以检养医”的状况并未完全改变,而中医药服务是以门诊服务为主,中药价格相对便宜,检查项目又少,经济效益远远不如西医药的检查和治疗。因此,中医药的生存迫切需要政府扶持和政策倾斜,农村中医药更是如此。建议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继续提高中药饮片和技术的诊疗费报销比例,鼓励患者接受中医药技术。

  (三)引进人才,提高水平。提高农村中医药技术水平,人才是关键,而人才匮乏是严重制约农村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农村中医药人才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因此要加大农村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进人才需要政策和条件,各级政府及各地卫生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中医专业的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要从待遇上吸引人才,从医疗条件上留住人才,让他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挥作用的地方。对于现有在职中医从业人员要创造条件提供继续教育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中医诊疗水平,建议政府牵线搭桥,帮助乡村中医师能有到大医院向名中医进修学习的机会,或大医院定期派出名中医到基层医院开展工作。同时,鼓励高水平的名中医在县级以下开办个人中医诊所。

  (四)规范管理,严格监督。中医行业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这是由于中医药诊疗不需要依赖高精设备,从业要求不高所致,特别是少数个体行医者打着“祖传秘方”、 “纯中医治疗”的幌子,非法行医、招摇撞骗,严重败坏了中医药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导致人们对中医药服务的信任度和需求的下降。因此,要加强对中医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在农村中药市场,饮片质量不能保证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变质或过期药材继续使用等现象在农村相当严重,进一步损害了老百姓的健康,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规范管理,严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总之,发展农村中医药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上下重视,多方配合,从各个环节上创造条件,让中医药发挥其应有作用,造福人类,促进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加快发展。


发言人单位和主要职务: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副所长、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导
界别:医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