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届三次会议 / 工作回顾
发布日期:2010-01-11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尹毅

 

为积极促进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建设目标的实现,去年5月,省政协十届二次常委会议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进行了专题协商,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很多被省有关部门采纳吸收。为深化政协履行职能的成果,继续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于今年6月主持召开了省政协十届十八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讨论大力我省发展文化产业问题,努力建科学之言,积极献务实之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协商时,大家形成了共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可以为很多生产和消费活动提供支持,对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首要问题在于解放思想,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凤凰传媒集团负责同志在介绍集团发展历程时深有感慨,体制改革释放了跨省拓展的能量,机制创新激发了内容创新的活力,解放思想创新业态,大大提升了集团整体实力。

对文化企业而言,首先要进一步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步伐,让文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其次要打破所有制、部门、行业和地域壁垒,加强各种文化资源间的整合共融,营造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就文化管理来说,要组建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权责相统一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协调文化产业发展。要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各具特色的原则,制定科学完备的《江苏省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实施细则。在健全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方面,要在把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作为衡量发展质量指标的基础上,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各级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要鼓励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充分调动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培养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要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使大批文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源于且高于传统文化产业的一种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代表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当前应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委员们强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其核心生产要素是创意,而不是文化产品的简单加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要改进创意作品的审查制度,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在经济扶持政策上向原创倾斜,把对国有文化集团的考核重点放在原创上;鼓励创意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大对江苏原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的保护力度。

    动漫产业是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所确定的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九大重点领域之一。委员们对促进我省动漫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给予了充分关注,建议要从各个层面出台完善相关政策。一是确立动漫产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领域和战略布局。二是加强产业指导,引导企业加强原创和衍生产品的开发营销等薄弱环节,促进动漫完整产业链的形成与健康发展。三要多形式培养、发现和引进急需的高层次创意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四是出台力度更大的融资政策,加大对动漫产业的资金扶持。五是加快动漫企业孵化器建设,构建技术平台和合作交流平台,为动漫产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提升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速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就必须注重加强对集聚区和企业的宣传,助其推荐产品、交流信息、扩大影响。关心和支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的成长,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参与集聚区建设。及时总结经验,改革创新集聚区管理模式。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今年初,《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创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示范省”协议正式颁布,为做好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面临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形势与任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中有着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为此,首先要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力。大力宣传我省在保护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成效,在全社会形成自觉抵制盗版侵权的良好氛围。促使文化企业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提高全社会参与度。其次要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力。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健全执法监督体系。整合现有管理部门的职能,实现知识产权工作归口管理。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不断提高权利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推介和商务交易平台,提高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降低保护成本。再次要加快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激活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力。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加大对创新成果申请扶持力度,促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知识产权。完善促进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行业准则和技术规范,引导企业之间有序竞争、平等合作、共享利益。四是要典型示范,确立重点,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市(单位、园区)创建活动,在重点地区扶植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辐射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