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委会工作 / 科学技术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8-06-07 11:06 来源: 本站原创

  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两化融合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深化和拓展,主要是指制造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服务商和企业的协同工作平台,通过采集、汇集和分析供应链、研发、生产和营销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数据链路、挖掘数据价值、解决工业问题,帮助企业提质增效、实现智能化制造。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江苏应该说错失了发展的机遇。大力推进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不仅能推动我省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在后互联网时代占领工业互联网的制高点,有望培育工业互联网时代江苏的“阿里巴巴”,形成“消费互联网看浙江、工业互联网看江苏”的新格局。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企业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大力推进“企业上云”,组织实施“133”工业互联网项目,开展大数据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大数据与制造业融合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调研发现,我省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还存在企业数字化基础相对薄弱、企业对工业大数据认识不到位、专业服务商及行业解决方案较少、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建议: 

  1、培育本地平台机构,大力提升服务能力。 

  围绕我省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化工等重点行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专业化信息服务部门,培育建设若干个细分行业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既为本企业提供两化融合解决方案,同时向外辐射为行业上下游企业提供工业大数据专业化服务。要着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公共平台建设,推动低成本、模块化的工业互联设备和系统在中小企业的部署,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开放,降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门槛。要积极打造工业服务生态,以产品创新为核心,集研发、设计、制造、流通、金融服务于一体,创建人才、渠道、供应链等资源共享的生态环境,不断完善数据采集、工业软件、系统集成、工业大数据、工业网络、工控安全等服务供给,培育一批专业的工业服务供应商,开发百万工业APP,有针对性提高工业领域的服务能力。 

  2、引导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提质增效。 

  要树立标杆、示范带动,着力推进基础较好的制造业企业构建面向生产制造流程的工业互联网,逐步实现人与机器、机器之间、工厂之间互联互通。推动制造企业提高设备、产品及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自动采集、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管控能力,加快发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益生产、精准营销、智慧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集成创新。推进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研发、设计、仿真等技术应用,提升设备远程控制、诊断维修等能力。提升企业信息化时代管理能力,在推进企业研发设计协同化、生产管控集成化、购销经营平台化、制造服务网络化等项目的同时,支持企业探索网络型组织、柔性管理、绿色管理等基于互联网的经营管理新模式,推进企业内部组织模式创新。 

  3、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应把工业大数据应用作为我省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在省级层面成立推进小组,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我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支持标杆示范项目建设和行业推广,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分行业的标杆示范项目建设。化解企业疑虑,降低资金投入压力,打造标杆示范,提高企业认识。在开展行业推广时,应给予一定补助经费支持,可以根据行业解决方案的成熟度增加和风险降低程度,逐步降低补助额度。鼓励发展工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在地方产业发展基金中设立工业互联网子基金,支持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优质项目孵化和引进等。支持基于平台数据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基于企业数据信用的供应链金融、设备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 

  4、大力建设技术创新体系。 

  组织开展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关键技术研究,建议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工业研发机构设立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根据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及促进制造业企业提质增效的具体产业技术“痛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组织开展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体制机制研究。在制造业信息化和精益管理现代化的背景下,针对两化融合难点,组织开展体制机制研究项目。做好标准化工作,在鼓励支持各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服务商发展的基础上,做好统筹协调,推进工业互联网数据和设备标准化工作,解决信息化的烟囱问题,为企业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5、加强工业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 

  要分层次分领域开展专题培训,培育专业的培训机构,组织对企业管理层进行精准培训,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对企业业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培育大批跨界融合的专业人才,以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支持培养一大批复合型专业人才,鼓励地方高校开设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有关课程,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一批本地的数据研发人员、数据工程师等复合型人才。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在将专家“请进来”的基础上,组织“走出去”学习调研,开展行业交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探索开展企业首席信息官(CIO)挂职交流试点工作,畅通高校院所、平台服务机构和工业企业间人才流动渠道,鼓励通过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方式加强人才互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