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委会工作 / 经济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委会工作 / 经济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8-03-11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为配合省政协九届十八次常委会议对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协商讨论,省政协经济委员会牵头,科技、人口资源环境、港澳台侨等有关专门委员会委员组成的调研组,由吴冬华副主席带队,于3月27日至4月26日,先后赴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京五市进行了调研,并赴南通市了解有关情况。调研结束后,与省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厅、科技厅、农林厅、统计局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研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现状

        苏南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加快发展的同时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总量优势、开放型经济优势、制造业规模优势、城市化集聚辐射优势。

1、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调整产业结构。2006年,苏南五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79.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7.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26亿元、8069亿元、5084.6亿元,分别占GDP的2.4%、59.9%、37.7%。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苏南五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实现“三个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进一步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2、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基本形成。苏南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都十分注重做强做精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基本形成了体现各市特色优势的支柱产业。2006年,南京市电子、汽车、石化、钢铁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4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6.2%。无锡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及汽车、新材料、高档纺织及服装、生物医药五大制造业基地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3.6%,形成了精密机械、集成电路、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等一批优势行业和产品。苏州形成了以冶金、化工、电力能源等为主的沿江产业带,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为主的沿沪宁线产业带,以工业园区、高新区、昆山开发区、吴江开发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圈,出现了优势产业逐步向开发区集聚的良好局面。常州市软件开发、电子信息等专业园区初具规模。镇江市造纸、机械、化学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3、开放型经济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苏南地区在吸收外资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拓展,质量和水平不断上升。沿沪宁线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要支柱、以国际著名跨国企业为主要载体、以各类开发区为主要集聚地的国际制造业基地初步成型,电子、机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新产业走廊初步形成。服务业吸收外资增长显著,项目投向主要涉及研发中心、现代物流、仓储服务、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商贸及旅游等领域。外商投资企业在苏南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4、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紧迫感进一步增强。苏南地区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在调整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做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从了解的情况看,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引导和支撑作用初步显现,形成了一批产业集中度较高、技术水平较高的产品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群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进程加快。如南京、苏州的软件产业、无锡的集成电路、常州的城市轨道交通设施、镇江的新型输变电设备等,都已形成了明显特色和发展优势。

5、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加快。按照“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总体思路,苏南五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要抓手;根据自身特点和区位条件优势,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南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如无锡市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企”战略,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取得明显成效。苏州紧紧围绕接轨上海,主动承接上海农业产业基地转移,着方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镇江市依托资源、区位、交通和生态四大优势,以高效农业规模化为抓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南京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精心组织各类重大农业招商活动,全市现有49个涉农外资项目,总投资4.8亿美元,农产品直接出口创汇2.36亿美元。

二、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调整,苏南产业结构正逐步向高层次、高度化转变,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在全省和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紧迫感还不够强。有的仅仅满足于制定了“十一五”规划;有的规划结合本地实际不够、深入思考不够,缺乏具体明确、操作性较强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措施;有些地方的工作重点仍放在抓招商引资数量和GDP增长上。二是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不平衡,总体上看还不快,有些地方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导力度、组织及政策措施、投入强度等停留在口头上。目前,我省现代农业仍处于盆景状态,高效农业占全省耕地的比重仅为21%。三是对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不够,比较优势不明显。引进设备多、技术少,对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少,自主创新更少;知名品牌、核心技术大多由外方掌握。四是产业结构与整个长三角地区高度趋同,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落后于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五是随着经济规模迅速扩张,重化工业发展迅猛,苏南地区资源消耗增长过快,环境承载能力弱化,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加上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来人口过快增长,对苏南的劳动就业、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等方面带来了很大压力。六是受综合商务成本上升、土地能源紧缺、两税改革等因素影响,苏南吸引外资的比较优势弱化,对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三、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几点建议

        苏南地区整体上而言,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庞大的经济总量给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际资本的加速转移给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资源环境的硬性约束给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苏南地区要进一步提升在国内,尤其是长三角和沿海地区的竞争力,必须迎难而上,明确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在“十一五”期间做好基础性工作,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进一步明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

       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调整存量,加快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技术、落后企业。加大企业改组力度,培育壮大企业;二是发展增量,重点投新、投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拉长产业链,占领产业链高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完善产业规划,突出合理布局

        目前,苏南各市产业同构现象比较严重。不仅是传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选项也明显趋同。如近来各市(包括很多县、区)都把光伏电池的生产作为高新技术产品的重点予以扶持和发展;沿江各市都有发展石油化工的打算等。从土地、环保、资源、技术诸多方面考虑,不科学、不合理处比较明显,有必要进一步审视,做到科学地修缮规划,合理布局。要超越地方利益,从长三角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度,认真研究各地的比较优势,抓住重点,形成特色。借鉴国际经验,在规划中突出约束性指标,如土地、环境保护等刚性指标,不片面追求GDP增长指标。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协调,形成各经济区域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对名目繁多的各类园区进行整合,适当分工,不搞大而全、小而全。为促进空间布局的优化,避免在引进项目上的恶性竞争,省一级要加强协调,重大项目由省统一安排。同时,要研究引进项目落户本行政区域以外的补偿政策,在土地指标、税收分成等方面加以引导。

3、加速扩张现代高效农业规模

       农业不仅有经济功能,更重要的是生态功能、服务功能。与美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15%相比,我省农业发展的空间巨大。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推广无锡经验,推进“一村一企”战略。通过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如邮储银行的资金投入;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力度,尽早组建省农村商业银行;引导工商资本组建乡村银行。以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心和扶持措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其在产业增加值中的份额。高度重视乡村服务业组织和载体建设。面向都市,积极发展现代化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旅游休闲农业,加快发展种子、农机、植保等农业服务业。尽快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细则,以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形式发布,引导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组织力量,认真研究(物权法)实施后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及流转机制。

4、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资源环境的约束,迫切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以严格环境管制为核心的倒逼机制。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不断扩张,对苏南地区人口规模及质量、社会建设等带来的潜在的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也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要强化产业导向,制定苏南地区产业政策,对现有产业中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低端的项目,严格执行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经过整改达不到要求的,不论企业规模大小,一律关停。对不符合规划和产业布局要求的新上项目,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一律不予支持。各地要认真梳理产业链长、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如南京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无锡的微电子、镇江的造纸业、常州的装备制造业等,进行重点扶持。对符合规划要求的重点产业的新上项目,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税费优惠、土地供应、贷款贴息,及各级政府设立的各类资金,如省级技术改造资金、工业经济新增长点扶持资金等,予以扶持。要加强对产业业态及产业政策的调查、研究,建议省经济主管部门(经贸委或发改委)根据确定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设置专业管理处室,履行好行政职能,做细做深规划、指导、服务工作。建立重点产业、产品发展专家咨询制度,按行业组建专家咨询、服务委员会,吸收技术、管理专家参加,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转移动向,研究扶持重点项目上马措施,此项工作可由省政府或发改委、经贸委负责。加大对苏南地区向苏北转移产业的支持力度,允许转移产业的地区使用苏北用地指标。

5、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积极推进服务业务展

        继续发展传统商贸服务业,重点是抓好传统商贸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传统商贸业提档升级,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和各类居民生活服务业。统一规划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围绕苏南地区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生产服务业外包。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服务业发展中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规费减免、财政支持、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各项政策,加强督查,确保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对苏南产业优化升级中的重点项目,省级现代服务业引导资金予以倾斜。整合土地资源,支持苏南地区加快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或基地建设。加大生产性服务业改革力度,尽快分离生产性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中的服务业,促使服务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引进上。同时,在对服务业的考核上,要注意城市的不同地位、产业和辐射能力,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不搞统一的三次产业比例指标。

6、提高“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质量和水平

        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一些地方招商引资项目遍地开花、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的现状。要根据苏南地区产业优化升级的需求,编制招商规划,突出产业链招商,提高产业综合配套水平、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提升产业关联度,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招商引资的门槛,严把投资强度关,切实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招商引智。改进招商方式,按产业发展需要,开展主题招商活动,通过行业协会,发挥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增强本土企业的配套能力,提高配套水平,变候鸟经济为生根经济。明确各开发园区的功能定位,避免雷同,以求错位发展。根据开发园区历史形成的现状,尽快启动开发区扩容和规划的审批工作。严格知识产权执法工作,为引进基地型、龙头型外企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府要加大企业“走出去”的工作力度,相配套的组织措施和政策措施都要加强,做好扎实细致的引导和服务工作。

7、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投入的比例,在推荐企业上市、使用各类政府资金资助等方面,明确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比例的要求。加快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围绕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跨行政区域建立行业性共性技术平台;以满足区域内企业技术需求为目标,学习借鉴广东省南海区的做法,官民结合面向中小企业建立区域性技术服务中心。进一步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之路。以苏南现有优势产业、项目及规划的重点产业的优化升级为目标,继续选择国内具有较高研发水平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不搞无实际合作内容的形式主义;积极开展与国外知名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的合作,占领创新源头。更好地发挥驻苏高校、科研院所及地方高校的作用,制定扶持措施,引导高等院校设置地方产业发展专业、研究院(所),从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开展研究。排出行业共性技术难点,由省组织力量进行攻关。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增加与成果储备不足的矛盾,要充分重视风险投资的作用,省和地方财政进一步增加投入,通过完善机制,将风险投资资金尽量、尽快投入到项目之中。对苏南产业结构升级起重要作用的重点企业、项目,省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要予以倾斜。

8、加快领军人物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省高层次人才总量偏少,特别是在科技创新、科技创业、企业管理方面的领军人物不多,而且分布不合理,高级人才大部分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建议进一步创新领军人物的培养、引进机制,加大引智力度;加强对科技创业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经济、法律知识,使之成为创新、创业的领头羊;充分重视对现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素质;进一步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领军人物的创新、创业潜能。加强农业技术的国际交流,培养一支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农技队伍。与此同时,要更加重视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在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调动企业参与职业培养的积极性,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与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9、积极融入长三角,力争作出更大贡献

       长三角“十一五”发展规划即将颁布,规划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定位、地区功能划分将作出明确的规定。建议省有关部门及早对此规划进行研究,在出台前向国家主管部门提出建议,为我省重点产业列入规划,重点项目的立项、实施,大环境的整合等,争取更大的份额,以使我省在今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作出更大的贡献。

10、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组织化程度

        加速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分离经营性职能,把政府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重点放在制定规划、政策引导、投入扶持、平台建设、要素整合等方面。充分利用财税、货币政策,引导企业投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加速构建“既立足当前,更放眼长远”的发展新机制。从知识产权保护、公共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方面,加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的考核。对微电子及光伏产业的上游原料多(单)晶硅,国家急缺、江苏已有良好基础的碳纤维等新材料、风能、太阳热能、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设备、轨道交通设施、已现端倪的新医药、软件等已显示出江苏特色和发展后劲的产品及产业链,建议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在明确重点地区布局的基础上,可由省四套班子负责同志分工牵头;所在市、县主要负责同志具体负责,集中人财物力,组织攻关会战,坚持不懈地推进,确保它们成为我省的后发优势,创造新的支柱产业。尽快启动省级行业协会的改革,将职能部门的部分权力下放给行业协会,支持行业协会做好产业研究、行业咨询、统计和协调行业矛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