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学习
发布日期:2019-07-22 16:48 来源: 转自《瞭望》新闻周刊2019年第25期

  刘苗苗  钟友迪

    

    国务院办公厅6月19日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 

  此前不久,“青春接棒,强国有我”,“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奥运我最爱”等德、智、体、美、劳内容在2019年高考作文题中悉数“登场”。 

  这是对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回应。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高考作文题突出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努力将“五育并举”落到实处,以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向《瞭望》新闻周刊评论说:“这为全面育人注入时代新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时代强音。” 

  

德育:专业化趋势正在到来 

  今年9月初,首都师范大学将迎来我国首批小学德育师范专业新生。 

  首师大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刘慧告诉记者,首师大这一做法来自对基础教育德育现状的洞察。 

  刘慧是开设小学德育师范专业的主要策划者。据刘慧介绍,业内过去流行两句话:一句是“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另一句是“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她解释说,教育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是小学德育的主要载体,但授课老师在很多地方专业性不足,通常由班主任或其他学科老师兼任,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也是首师大开设小学德育师范专业的初衷。 

  在刘慧看来,通过德育师资培养可促进德育向专业化发展。“德育师范专业的学生,将来走上岗位后不仅能根据《道德与法治》教材开展教学设计、解读评价,还能抓住德育的灵魂,把德育课上成应有的样子——真正在情感、灵魂上触动学生。”刘慧说。 

  为提升德育教育水平,教育部2017年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并随后编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组织新编义务教育三科(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为发展德育营造了良好氛围。 

  一些名校也积极探索提升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比如,北京东城区史家小学与国家博物馆联合研发校本课程《博悟之旅》,借助博物馆的文化遗产资源,让孩子们在“博物”中博“悟”世界,把课程要传递的创造、尊重、责任、生命、规则等价值观具象化,使孩子可触可感,浸润式地建立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自信。 

  刘慧告诉记者,德育专业化的趋势正在到来。 

  

智育:从求知到求智 

  一个父母都是数学教师的孩子,到五年级才真正解决算数不准的问题,这让从教20多年的孩子爸爸深觉讽刺。 

  这位父亲告诉记者,孩子的大部分同学还上一年级就在培训机构学会了20以内加减法,他们两口子因为“尊重教育规律”没把孩子送辅导班,结果现实跟他们开了个玩笑——孩子的数学陷入层层夹生饭的恶性循环,直到强化培训才跟上进度。 

  类似“抢跑式”教育近年日渐其多。在教育评价指挥棒尚未突破唯分数、唯升学的困境下,虽然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三令五申强调给学生减负、零起点入学,但仍有一些校外机构利用家长的焦虑心理,大搞学科知识培训、应试技巧训练,为不良教育生态推波助澜。 

  北京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校长丁凤良说,虽然以农村生源为主的初高中会对学生进行应试训练,但这些学生还没有培训班的烦恼,“现在是越有条件补课的城市家长越深陷其中”。 

  一些高校已品尝到“智育独大”的无奈。有知名高校教授向本刊记者反映,现在很难找到优秀的科研苗子,有些学生虽然能以很高分数考入大学,但对科研缺乏兴趣、对未知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这些高分考生在初高中的智育抢跑、速成中忽略了学业以外的东西,比如行为习惯、人格培养、创新能力等,甚至厌学,这让他深感忧虑。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让教育改革变得更加迫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范国睿告诉记者,人工智能在确定性知识的记忆和提取,以及确定性、程序化的劳动技能训练方面已远超人类,他们学知识不仅快、准,还不会累,更不会闹情绪,如果教育再搞刷题式训练,将来很可能培养的会是一堆技能没用的人。 

  在范国睿看来,“智育亟待跳出‘知识本位’,转向人工智能不能替代的‘智慧本位’发展。这是因为,以前谁掌握知识谁就能进行工业生产,教育形成了‘以知识为本’的思想,这种理念显然已不能适应未来。” 

  值得欣慰的是,业内已在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智育。其特点就是更为注重发展人的核心素养,而不只是传授知识。本刊记者曾在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听过一堂“全息课堂”,课堂上老师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授者,而是一位把控节奏、维持秩序的主持人,她大多时间都在倾听、观察,或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发现。知识已变成启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体美劳:从点缀到擦亮 

  听到“这周的体育课又上不成了”的消息,河北邯郸某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郭初阳一点都不意外:“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被语数英老师挤占或是改上自习,是常有的事。” 

  尽管国家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美育课,但在一些地区,因音体美是非高考科目,应付、被挤占情况时有发生,仍难摆脱副科地位。 

  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看来,搞好体育、美育的关键是教会、勤练、常赛。但一些地方和学校宁愿用有限的资源多请几位语文、数学等中考、高考必考科目的老师,也不愿在体育、美育的教师队伍、场馆设备、平台建设上花钱、花时间、花精力。 

  对体美劳课程的不重视,还体现在“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方面。体育和美育变成少部分学生才能参与的游戏。这给社会造成误导,似乎孩子未来如果不上体育院校、美术院校、音乐院校,或是不准备当运动员、画家、音乐家,就没必要在体育、美育课程上花费时间。 

  近年来,从体育进入中考科目到今年高校自主招生增考体育,从补齐体育教师编制短板到不断提高学校体育教学场地面积……一系列体育教育政策密集出台,体育教育愈来愈受重视。 

  美育也出现可喜改观。从2015年国务院发布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学校美育的文件,到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多个文件和通知,美育在育人上的独特作用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据教育部数据,现在全国已有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65%的学生参与了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学习掌握了艺术技能。 

  在此基础上,教育部今年1月进一步强调,体育美育要有刚性要求。 

  现在亟需补缺的是劳动教育:不少学校既没有开展劳动教育的老师,也没有相关课程和场地;即便有学校开设了劳动课,课程内容也往往与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脱节,流于形式,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指出,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近年来大家忽视了劳动教育,我们的孩子不仅不会劳动,而且不懂得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因此,重提劳动教育恰逢其时。 

  “我们在一线已经感受到,国家越来越强调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未来三者肯定会逐步加强。”丁凤良说。 

  

德智体美劳:并举与融合 

  “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是教育部对五育失衡状况的总结和概况,在教育界内外引起不少共鸣。 

  倪闽景说:“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美育不好是廉价品,劳动教育不好是赝品。对培养孩子而言,德智体美劳就像一朵花的五个花瓣,本身就是一体的,哪一个花瓣都不该缺。” 

  要改变五育失衡,倪闽景认为首先需要改教育理念。他解释说,现实中无论是教育投入、干部选拔、教学成果评选都过于向智育倾斜。比如,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的52项特等奖和一等奖中,只有2项属于美育类,体育类和劳动类皆是零。在选拔校长时,几乎鲜有从美育教师和体育教师中考虑人选;在教育投入方面,体育和美育的占比也较小。 

  这些都表明五育并举任重道远。倪闽景呼吁,在教育投入、干部选拔、教学成果评选中,要适当向重视体、美、劳的学校和教师倾斜,以扭转五育失衡的局面。 

  也有业内人士提醒记者,教育评价改革虽然有助于补齐体美劳的短板,却不能解决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 

  五育融合育人是当前业内关注和探索的前沿话题。在这方面,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顾宏伟认为,五育融合的关键在于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边界,促进系统内外、体制内外资源的深度融合。 

  顾宏伟举例说,金山区打破校内外边界,成立家庭教育促进会,推行家长驻校制,形成了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融合育人的局面,显著化解了很多家校矛盾。同时打通系统内外资源,把当地的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企业资源整合起来,为学生培育劳动观念、劳动精神提供实践基地,还把当地的一些书院、农庄、田园等打造的特色文化课程列入本地教育课程,深受学生喜欢。此外,金山区还打破行政分割体制,成立青少年体育工作办公室,让教育局和体育局相关职能人员合署办公,统筹指导全区学生开展体育训练与品德培养、文化课程学习三结合,使学生体质水平大幅提升,还在国内外赛场多次摘金夺银。 

  值得注意的是,推进五育融合还需处理好全面和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倪闽景说,全面发展不是把所有孩子培养成一个样子,更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全面而平庸的人。在实践中,全面发展是要通过聚焦学生的个体优势,让学生建立自信,体会成功的喜悦,产生自我完善的动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只有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发展,才能汇聚成一幅多元、丰富、充满活力的未来人才图景。”倪闽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