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学习
发布日期:2019-01-29 14:13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   奇

   

  脱贫攻坚战正处于三年攻坚期,乡村振兴正处于“三年取得重大进展”关键开局年,两大战略的政策契合度、实践衔接度关乎后三年工作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近期,我们赴内蒙古、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新疆和甘肃等省区调研,综合各地情况,我们认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共同点在于,都旨在做到“三个消除”,即消除绝对贫困、消除城乡差距、消除社会偏见。所谓消除社会偏见,即消除长期形成的重城轻乡的惯性思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三个消除”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的保障。两大战略的不同点在于: 脱贫攻坚具有紧迫性、突击性、局部性和特殊性等特点,乡村振兴则具有渐进性、持久性、整体性、综合性等特点,脱贫攻坚主要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乡村振兴主要是通过解决不充分来解决不平衡问题。在组织和推进这两项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这两者的特性和不同,在宏观上要做到不能因为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留下隐患,也不能因乡村振兴影响脱贫目标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补互助,不能各行其是,顾此失彼。 

   

  两大战略衔接,需从五项目标任务着手    

  一是产业兴旺。要做好产业兴旺的文章,需要厘清产业兴旺的内涵。首先,不能局限于一产农业的兴旺,一二三产要同时兴旺,才是真正的产业兴旺。其次,一二三产要融合发展。一村有窑厂、有商店,三产齐全,但是互不关联,不能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城市二三产业搬到乡村,就算三产融合了。再者,产业兴旺必须带动当地农民就业致富。那种富了老板穷老乡的产业兴旺,也不是我们需要的兴旺。目前脱贫攻坚中的产业扶贫,一般都是专项的、单一的产业,且多集中在农业,特别是有些地方的产业扶贫要求过急,在市场论证上做得不够充分,一窝蜂上一个产业,最后恐难逃“谷贱伤农”的后果,留下产业扶贫项目的“烂尾楼”。要实现两大战略的有机衔接,就要找好产业发展衔接点,按照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内在要求,重点向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拓展延伸,实现三产的融合发展,同时还要积极开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多功能的发展,这样的产业兴旺,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是生态宜居。人类社会经历了一百万年的原始文明,一万年的农业文明,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今天正进入第四个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而生态宜居正是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生态宜居就广义而言,应包括环境优美度、生活便利度、社会文明度、资源承载度、公共安全度、市场发育度、居民幸福度等等。当前有些地方为了“温饱” 不顾“环保”,既影响脱贫攻坚质量,也影响乡村振兴进程。 

  因此,在两大战略的衔接中,首先应正确处理好“温饱”和“环保” 的关系。该堵的堵,引进的项目破坏青山绿水,即使是金山银山也应拒之门外。该罚的罚,严格落实责任终身追究制,避免“公地悲剧”成“公共悲剧”。该补的补,财政应拿出真金白银,尽快补齐环保设施和监管能力欠缺的短板。该给的给,应从环境的外部性去考量,借鉴国际上“碳交易”的做法,要求发达地区给生态保护地区合理的经济补偿。 

  其次应打造一个“四生”契合的乡村环境。所谓“四生”契合,即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者要互相照应。不能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远离生产场所,或为了挣钱破坏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生态的契合,如果没有与发达的现代化市场联接,便只是徒有躯壳,因此,“三生”之外还应加上市场的开发,即做活“生意”。只有四生契合,互为促进,才有高品质的生活、高效益的生产、高文明的生态。再者应以原住民的利益为导向。生态宜居不是外地人、城里人的宜居,而是原住民的宜居。外地人和城里人都只是乡村蜻蜓点水的过客,而原住民需要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在那里生产生活, 他们与周遭的环境分分秒秒都是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因此,“宜居”应以原住民的视角和利益打造。 

  三是乡风文明。不少地方都把乡村文明当作很虚的事情,认为没有什么抓头。其实,这是一件很实很具体的事情。重点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1)村户环境的治理。如果一个人披头散发,蓬头垢面,说他文明程度再高,大家都不相信。即使再穷,把环境搞得干净整洁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厕所革命”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印度“清洁社会”的计划,主要就是从厕所抓起的,他们7亿多人没有厕所,到明年就要建1.1亿座厕所,在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厕所被世卫组织定义为“最廉价的医药”,习总书记多次提出“厕所革命”,坊间戏言: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因此,抓乡风文明,村户环境治理应是最好的入手处。 

  (2) 广泛发动社会,订家训、正家风。有言之教谓之训,针对各家情况把名言警句写成条幅挂在墙上就是家训, 上海杨王村每家每户门口都贴有一块家训,内容入情入理,村民将此作为行为准则入心入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无言之教谓之风,家风是家长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子孙后代做示范。好的家教是家训和家风的结合,它奠定了一个社会文明的基础。但凡是从乡村走出去的做出成就的个人,大多是从有优良家训和家风的家庭里走出来的。 

  (3)重修乡规民约。社会主体的流动性使中国乡土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乡规民约已经过时,亟待修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时俱进,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乡规民约,作为乡村社会价值观的标准成当务之急。一乡一村应广泛发动,因地制宜制定易操作、可落实、能见效的行为准则, 让这些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对本地每个居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引领性和导向性的作用。 

  四是治理有效。治理有效就是政令畅通,民心相通,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脱贫攻坚已经形成五级书记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在农村力度最大、最有成效,使农村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民谚云: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实践证明,加强党的领导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哪项政策的实行像脱贫攻坚这样有力度有实效,主要经验就是五级书记一起抓,应将这一举措总结提炼、推广运用到乡村振兴当中。还应建立市场、社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治理格局,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既互相配合又相互制衡的现代治理格局。 

  乡村的有效治理仅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应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给市场和社会更多的自由度和主动权。同时还应打造一个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传统社会的治理主要是自治和德治,今天是一个法治社会,在继承发扬传统乡土社会治理精华的同时,应重点抓好法制建设,靠法治推进发展,靠法治调处矛盾,靠法治打击黑恶势力,靠法治扶正驱邪。 

  五是生活富裕。不少地方把生活富裕简单片面地理解为物质生活,这只是问题的一半。生活富裕应包括两个层面,即物质的富裕和精神的富裕。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物质的需求,琴棋书画诗舞歌则是精神的需求。两大战略实施中虽各有侧重,但需要同时推进。 

  脱贫攻坚主要是解决物质生活的保障问题,但不可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乡村振兴中既要抓好物质生活富裕还要抓好精神生活富裕,即精神生活的富裕要贯穿到物质富裕的任务和目标之中。如果是口袋装满了,脑袋空着,就会出问题,精神空虚,无所追求,无事则生非,黄赌毒马上就会泛滥起来。 

     

  准确把握生活富裕的内涵   

  在两大战略的衔接中, 必须准确把握生活富裕的内涵,正确理解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从宏观上抓好四件事。首先是体力问题, 针对因病致贫是主因的现实,以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核心,保障广大农民群众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没有强健的体魄就无法创造富裕的生活。其次是智力问题,即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目前乡村教育存在逆乡土化的问题,所谓“世界观”就是“观世界”形成的,小孩子都去城里读书,听到、看到、亲身感受到的都是高大上的城市文化,“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将来他们很难再回到乡村去参与振兴乡村。逆乡土化的教育是中国未来乡村振兴最令人担忧的大事。再者是增收问题,关键在于拓展农民的第三就业空间。第一就业空间是指传统农业,不离土不离乡;第二就业空间是指进城打工,离土又离乡; 第三就业空间是指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二三产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第四是精神文化问题。在“扶志”“扶智”的同时,还要“扶制”。把适应精神需求的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搭建平台、培养人才、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提高认知度、兴趣度、参与度,提升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农民是需求者,也是创造者;唯有创造,才能活跃;唯有活跃,才能满足需求。

                   (作者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