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21年 / 第十一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21年 / 第十一期
发布日期:2021-09-24 11:23 来源: 本站原创

  9月23日,省政协举行十二届十七次常委会议,就“坚持陆海统筹、突出向海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协商讨论。省政协主席黄莉新主持开幕会并在会议结束时讲话,副省长储永宏到会通报情况并听取委员发言。会议共收到发言材料83篇,有20位委员先后作大会发言。现将大会发言摘登如下: 

 

 

  陆海统筹发展  突破海洋经济增长瓶颈 

  潘  镇(代表民建江苏省委) 

    

  沿海地区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议:一是发展空间上,统筹海洋、沿海、内陆空间有机衔接。明确海洋、沿海、内陆空间的区划范围和开发强度,构建沿海、海洋、陆地区域差异化管理方案和统筹管理方法。加强江海联动,实现沿海与内陆空间优势互补,协同编制沿海沿江港口集疏运联动计划,建立港口运行发展综合物流体系。二是发展时序上,统筹“当下发展”与“长远留白”双重目标。严控工业开发用海和城乡建设用海资源开发上限,守住基本海域保护区资源保护底线。加强长江口生态整治修复,加快海岸生态林建设、湿地生态带修复工程进度。三是人居与产业关系上,统筹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组织编制我省沿海港口、产业、港城在国土空间上的总体规划。加快完善港口、港城、临港产业的高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科学明晰评估发展以及有机结合程度。重视改善民生,妥善处理好港口建设、产业发展与群众生活的关系。 

 

 

  加快海洋科技创新  打造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米其智(代表致公党江苏省委) 

    

  我省海洋资源丰富、海域滩涂广阔、海洋生态优良,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建议:一是明确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做好制度顶层设计,加快建立开放、协同、高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海洋科技关键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加强海洋高端研发平台建设。以全省之力支持建设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整合现有涉海高校、科研机构和科考平台等,建设国内领先的海洋高端研发基地。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力量。把民营企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做好服务,培育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海洋技术创新体系。四是注重“互联网+海洋”发展新模式。以智慧港口建设为抓手,推动“互联网+海洋”“大数据+海洋”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打造一批海洋产业技术创新共享平台,提升中小企业高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五是设立海洋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加大海洋经济主体多元化金融支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发挥好政府性质担保机构在涉海企业融资担保的作用。 

 

 

  充分发挥港产城一体化聚合效应 

  吴胜兴(代表民盟江苏省委) 

    

  面对我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沿海大港与产业、城市的关联更加密切,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也愈发迫切。建议:一是聚焦顶层设计,做到整体“系统化”布局。强化规划引领,切实描绘好协同绿色发展一整张港产城融合蓝图;强调港口聚合,全面优化新一轮港口发展布局;确立龙头中心,培育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海洋明星城市。二是聚焦基础设施,做到交通“系统化”布局。加快苏沪融合,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打造长三角北翼重要航空港;实现互联互通,构建向海临近、向东开放、向西贯通、南北连通的快进快出综合运输交通网络;突出效率第一,提升港口转接、信息交换能力,实现信息畅通无阻、协同互融共生。三是聚焦兼容并进,做到产业“系统化”布局。突出统一开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强调区域分工,打造具有我省产业特点的沿海产业链集聚高地;发挥海洋优势,聚力高端海洋产业板块,实施海洋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提升特色海洋经济新能级。 

 

    

  促进海上风电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刘  锋(代表民进江苏省委) 

    

  海上风电是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建议:一是统筹海上风电产业布局,优化管理架构顶层设计。出台《江苏省海上风电产业管理条例》,明确海上风电产业管理标准;将海上风电项目纳入绿证交易范围,研究制定碳交易匹配用能权、节能量交易的配套政策。二是聚焦卡脖子技术难题,实施技术攻坚工程。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性企业集群,加快产业前沿重点技术布局。搭建海上风电产业研究院、海上风电产业园和海上风电产业联盟等资源共享平台,加快区域创新资源集聚。三是应对国家政策调整,及时出台省补政策。出台我省海上风电接续补贴可行性政策。完善绿色投资、财税金融政策,强化绿色价格管理。搭建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基金和海上风电专项融资平台,引导生产要素集聚。四是鼓励风电储能立项研发,破解风电消纳不稳定。推进“海上风电+储能”运作机制,优化海上风电开发、消纳、输送、储能等环节系统设计。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吴建坤(代表农工党江苏省委)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议:一是以陆定海,优化产业布局。坚持港产城联动发展,控制沿海地区开发强度;根据海洋纳污能力划定主体功能区,科学确定陆域产业规划布局;科学设置项目准入清单,推进重点行业绿色改造,探索“互联网+”创新绿色产业模式。二是陆海联防,降低海洋生态环境风险。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污染综合防治,落实重点环境管理类化工有毒污染物排放、转移登记制度,全面清理不合法或不合理近岸海域排污口。三是加强管控,建立海洋生态监控预警体系。建立完善集污染源监控、环境质量监控和图像监控于一体的环保数字化监控中心,强化重大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跟踪监测和海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队伍。四是岸海修复,维护海洋生态健康。修复鸟类栖息地、海洋生物产卵场、索饵场及洄游通道等重要生态环境。对造成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和渔业资源损失的海洋工程全面开展海洋生态补偿。建设多功能人工鱼礁群,逐步恢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

 

    

  优化“四个机制”  推进产业由沿江向沿海转移 

  张水芳 

    

  在推进沿江产业向沿海地区转移升级的进程中,要注重优化“四个机制”。一是优化政策调控机制。建立省级产业转移协调机制,优化沿江沿海各市产业协同发展的市场机制和政策环境。提升沿海地区产业配套和承载能力,探索落实市场化激励措施。二是优化沿海开发机制。推动形成产业集群,集中发展临港产业;合理确定沿海各市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提高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明确保护范围,提高环境准入标准;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在更高层次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三是优化梯度转移机制。在沿海地区打造若干临港大型绿色化工基地,打造特色高端加工基地和特色专业园区;深化沿海港口开发利用,逐步推进沿江产业向沿海布局;加快规划布局沿海船舶制造业基地,建立健全高技术船舶创新引领体系。四是优化产业升级机制。加快完善产业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新产品研发和技术难题攻关;积极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和特色品牌优势;推进技改升级,建成绿色产业体系。 

    

    

  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袁瑞青 

    

  为加快沿海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省沿海数字化发展,建议:一是落实信息基础设施支持措施。探索制定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重点布局的数据中心给予能耗指标保障,落实5G基站等电力接引需求;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确定的设施位置、空间布局等作出安排;按规定开放建筑物、绿地、杆塔等资源。二是提档升级基础设施。有序推进5G网络布局建设,确保重点应用区域和场景实现连片优质覆盖;完善新型城域网建设部署,完成数字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三是强化沿海数字科技创新引领。集中力量攻关核心数字技术,统筹布局创新载体,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我省海洋科技海上云大数据综合平台。四是强化沿海地区试点示范。完善近海岸智慧海洋基础设施体系,开展船联网试点建设,构建覆盖我省重点海洋区域的船联网。五是促进沿海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构筑“产业—交通—设施”相互匹配的沿海发展格局,在10个港口打造5G智慧港口,鼓励重点骨干企业试点开发大数据应用开放平台。 

    

    

努力建设滨海风貌城镇带 

钱振明 

  为加快滨海城镇带建设,推动沿海开发,建议:一是坚持有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坚持沿海特色,形成独特的海洋生态和海洋历史人文景观;坚持临港特色,发展港口经济和港口旅游;坚持陆海交融特色,推进海洋文化与陆地文明融于一体;坚持个性特色,充分展现沿海各城镇原有特色风貌。二是强调风貌引导。通过“软”“硬”建设,构建相对统一协调的滨海县城和小城镇特色风貌,形成有活力和特色的滨海城镇文化。三是强化陆海统筹。把陆海统筹作为沿海发展新增长极,在展现共有特色的同时,充分彰显滨海城镇个性特色。四是以产业发展为牵引,致力可持续发展。把旅游、健康养生等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实现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五是坚持政府主导,充分运用市场力量。推进沿海城镇带“南北共建”,构建多元化投融资开发机制。六是注重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通过合理布局小城镇,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承接力和农业转移人口吸纳能力。 

    

    

聚力海洋科技创新  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 

王加培(代表连云港市政协) 

    

  向海发展,要把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建议:一是切实加快涉海重大科研平台布局。围绕海洋产业未来发展需求,规划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协同高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合作,推进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和科技园区等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二是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涉海企业主导海洋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海洋领军企业;支持涉海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鼓励涉海优强企业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探索设立企业研发中心,集聚国际科研力量。三是加大金融支持海洋科技创新力度。设立海洋科研项目联合基金,探索设立蓝色金融研究院,深入开展金融支持海洋科技创新研究。四是着力构筑海洋科创人才集聚高地。依托涉海高等院校和重要科研机构,加快海洋科创人才的吸纳、培养和储备;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建设海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坚定向海而兴步伐  构建赋能未来新格局 

吕拔生(代表盐城市政协)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沿海高质量发展最为关键的五年。建议:一是打通发展轴线,加大沿海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建设沿海多层次一体化铁路系统,加快构建沿海一体畅联的高速路网,支持沿海地区疏港交通建设。二是瞄准“双碳”目标,加快沿海地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对绿色能源占比高的地区,在考核中对新能源超过责任权重的消纳量抵算能耗总量,激励绿色转型。支持沿海地区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争取纳入国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三是激发潜在优势,加快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建设。加快淮河出海二级航道建设,支持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通榆河以东段叠加实施二级航道工程,统筹推进滨海港20万吨级航道、滨海港铁路支线等建设。四是突出锻造“长板”,合力打造沿海地区湿地生态屏障。开展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助力栖息地遗产地申报。整合资源建设黄海湿地国家公园。 

  

       

全力推进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 

刘  洪(代表南通市政协) 

    

  通州湾是我省新出海口,更是向海发展的前沿阵地。建议:一是高标准打造现代化国际一流港口。推动《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落地落实,加快组建合资运营公司并正常运营,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形成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的世界级港口群。二是加快政策配套,提升通州湾新出海口竞争优势。省级层面牵头出台新出海口起步港区开港运营系列政策,同步享受省内相关地区集装箱水运、陆运优惠政策。争取国家政策赋能,推动南京海关与上海海关加强合作,实现南通港与上海港FOB、CIF同港互认,享受上海港同等权益。三是支持通州湾新出海口临港产业建设。在省重大项目清单中单列沿海地区专项清单。在谋划全省基础设施及重点产业区域性布局时,优先选择通州湾。积极推动大型央企国企、港航龙头企业、金融平台等参与重点项目开发建设,探索实施市场主体一体化投资开发模式,推动通州湾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科学合理利用滩涂资源  加快发展沿海现代农业 

夏春胜 

    

  我省沿海滩涂资源丰富,需要选育适合种植的耐盐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建议:一是建设研发平台。省级主管部门牵头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合作,集聚产业研究要素。引导科研机构、院校和企业,共建共享研发平台,开展育种技术创新研究。不断完善高产技术和经验,培养优秀的品种研发、种植技术人员。二是拓宽研发融资渠道。引导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运用金融工具,引入社会资本,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投融资渠道,设立专项发展资金,用于布局全产业链,支持种植基地在产业融合领域先试先行。三是推动规模化种植。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土壤改良,加快提升耕地质量,为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四是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省内相关企业,建立产业化开发联合体,培植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产加销一条龙稻米加工企业、耐盐水稻系列化品种品牌。 

    

    

完善陆海发展通道  提升沿海港口群服务能级 

蔡荣国(代表省政协经济委) 

   

  近年来,沿海地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初见成效。建议: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提高沿海港口协同作用能力。推动沿海港口一体化集约化发展,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分工。推进海陆空港一体规划建设,与综合交通枢纽和开放口岸协同布局。二是深化陆海统筹,完善现代港口服务功能。构建铁公水、江海河多式联运体系,发展以港口为枢纽、“一单制”为核心的全程物流,加强与临港产业相匹配的能力建设,增强资源集聚和要素配置能力。三是突出融合互利,构筑现代港口开放新格局。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融合发展格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江苏货物江苏进出。在内陆开辟“无水港”,完善全球海运服务网络。四是坚持创新引领,构建智慧平安绿色物流体系。整合发展全省统一的交易平台,健全完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立绿色低碳发展长效机制。五是注重科学高效,建立现代港口治理体系。推进各项规划、标准、政策有机衔接、同向发力。加快制修订国际运输双边、多边协定。做强做优我省港航龙头企业。 

 

 

多措并举推动沿海三市高质量发展 

叶美兰(代表民革江苏省委) 

    

  实现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事关全局。建议:一是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实力沿海。以突破核心技术和加强产业链联系为重点,加快建成沿海临港产业基地;优化工业结构布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支持风电、光伏装备产业发展,稳步发展核电装备制造,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加快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二是彰显滨海多样性风光,构建多彩沿海。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实现陆海资源严格保护、有效修复、集约利用,打造人海和谐的蓝色经济带和令人向往的生态风光带;打造世界级生态康养旅居目的地;突出沿海三市文化特色,打造风格各异的滨海风光带;发展海洋文化创意产业,把沿海地方文化品牌纳入“水韵江苏”文旅品牌推广体系。三是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美丽沿海。做好滨海风貌顶层设计,提高滨海风貌塑造技术决策科学性;统筹规划建设,突出打造各具特色的滨海城镇带;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美丽田园乡村建设;逐步修复滨海湿地,建设沿海生态走廊。 

    

    

加快建设生态魅力彰显的海洋强省 

蒯建华(代表九三学社江苏省委)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海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建议:一是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优化海岸线开发利用格局。严格管控海洋生态红线,实施切实可行的整治修复措施;合理控制岸线开发建设强度,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依托沿海港口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优化海岸线开发利用格局。二是加快建设能源供应储备基地,促进人海和谐发展。统筹近海风能资源利用,积极谋划深远海风电场,推进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探索领海外海风电项目示范试点建设。三是合理利用滩涂资源,缓解耕地资源压力。在沿海垦区建设全国海水稻生产示范基地,为东部沿海地区盐碱滩涂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四是推进陆海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加强千里海岸线基干林带建设,构筑沿海生态安全屏障;修复恢复滨海湿地,加快推进“退养还滩”“退围还湿”等生态修复工程;探索建立沿海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适宜海洋经济的生态资源权益交易。 

    

    

激发民营企业活力  助力海洋经济建设 

朱仲辉(代表省工商联) 

    

  引导民营企业进军海洋产业可以有效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提档升级。建议:一是出台民营企业投资海洋经济政策。降低民营资本准入标准,准许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竞争。强化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为民营企业投身海洋经济提供空间保障。二是提升涉海企业科技服务。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快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水平,深化海洋领域产学研合作,加快形成竞争力强、转化率高的创新生态系统。三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海洋领域财政投入和税费优惠扶持力度,健全风险补偿和共担机制,充分调动民营资本参与海洋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大力推动融资产品创新,探索建立专门服务海洋经济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四是完善涉海企业配套服务。尽快出台和完善各类涉海开发区和海洋产业基地的配套政策,通过完善综合服务,优化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吸引更多民营企业加入海洋产业链开发。   

    

    

走好具有鲜明江苏特色的“率先达峰”之路 

潘正勤(代表省政协人资环委) 

    

  我省要突出临江拥海区位优势,走出一条江苏特色鲜明的“率先达峰”之路。建议:一是优化低碳产业结构。在重点培育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突出绿色低碳导向,打造高成长性沿海海洋经济带,大力发展绿色节能服务业,着力培育壮大新兴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二是推进绿色能源革命。培育壮大智慧能源产业,实现能源领域的智能化和去中心化。探索海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构建综合能源供应体系。紧盯氢能等战略性能源前沿进展,加强储能、储热等相关能源转化延伸。三是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系统谋划全省低碳技术创新前瞻布局,建设低碳人才库,树立鲜明导向。突出涉海低碳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推进海洋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创新发展各类绿色金融产品,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四是提升生态碳汇能力。高度关注我省生态系统碳汇价值,探索建立监测和评估技术方法,制定相关标准体系与制度机制。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和低效林改造,带动培育更多的森林乡镇、森林村庄。 

    

    

开发清洁能源  服务发展现代海洋经济 

张有根 

    

  为构建现代海上能源体系,助力发展现代海洋经济,建议:一是在我省自由贸易示范区连云港片区、徐圩新区等建设中,进一步加大与中国石化沟通合作,推动中国石化在徐圩地区建设更具规模成品油仓储物流基地,建设无缝衔接的清洁能源输送网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加大沿海油气资源勘探力度,为后续可能发现海洋油气资源提供准备,降低一次性能源资源输入比例。随着能源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迈向深入,我省亟待提高区域能源供应可靠性和安全保障。中国石化拥有良好的海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能力,拥有“上中下游”一体化产业优势。可在省级层面进一步推动与中国石化合作,拓宽合作范畴。三是加大氢能源发展力度。充分利用滩涂光伏、海上风电项目产生的“绿电”生产“绿氢”,探索利用沿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冷能资源生产液氢。尽快出台支持政策及配套措施,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加快建设氢能、充换电等综合供能站,建设沿海绿色产业集聚带,打造海洋生态经济圈。 

    

    

开发海洋中医药  建设海洋中药库 

曾  莉 

    

  我省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建议:一是组织开展海洋中药资源专项调查。系统全面调查分析我省海洋药物资源类型、结构、数量、分布、生存状况和开发利用现状等数据,评估海洋药物资源的药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形成《江苏海洋中药药典》,助力我省海洋药物战略规划和布局。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海洋中药研发。加大关键技术研究,在研发技术上下功夫。加强对海洋中药天然活性成分的发现研究、结构优化研究,获得活性更高、毒性更小的新化学成分。有针对性地选择百姓关注、发病普遍、卫生资源消耗大的疾病或亚健康类型进行研发,形成海洋中药新药及健康产品,以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动海洋药物研究发展。三是规范海洋中药产业,有效解决药源、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采用人工养殖或模拟天然条件进行室内繁殖,组织细胞培养等生物技术应用,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展现广阔前景。建立健全各环节规范和评价体系,确保海洋中药临床使用有效性和安全性。  

    

    

积极融入陆海统筹向海发展新格局 

王安顺(代表徐州市政协) 

    

  为更好推动构建全省陆海统筹、突出向海发展新格局,建议:一是加强规划方案衔接,科学设计定位,做好大谋划。制定我省陆海统筹、突出向海,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项规划方案,科学布局区域生产力,构建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河海联通、湖海呼应的融合发展格局。二是坚持江海河湖联动,水陆铁空联网,完善大交通。加强连云港等地港口建设,使之能够满足内陆地区货物进出口需求;加强大运河航道疏浚工程建设,支持徐州港、邳州新港、新沂港、徐州港睢宁沙集作业区码头建设,实现江海河湖公铁联动。三是优化产业布局,突破海洋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大产业。发展壮大沿海特色主导产业,形成完整的海洋产业链。深化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对接融合,加大对徐工集团海洋工程机械研发生产的支持。四是健全政策机制,强化区域互动,形成大协同。建立健全全省陆海互动、协同发展制度机制。加快推进徐州、宿迁、连云港协同发展步伐,出台协同发展政策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