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20年 / 第十二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20年 / 第十二期
发布日期:2020-10-20 09:14 来源: 本站原创

  10月15日,省政协举行十二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就“编制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进行协商讨论。省政协主席黄莉新主持开幕会并在会议结束时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樊金龙到会通报情况、听取委员发言。会议共收到发言材料118篇,有18位委员先后作大会发言。现将大会发言摘登如下:

 

立足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高水平推动对内对外开放

王学锋(代表致公党江苏省委) 

    

  “十四五”期间,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要作出适应性调整。建议:一是把握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更加注重发挥经济内循环作用。完善省域开放格局,从区域统一市场的培育入手,提高内部开放程度,提高资源流动程度。完善省内都市圈、城市群布局,打造一批跨江融合发展城市组团。省际间可先联合沪、浙、皖、赣、豫等周边省份,联合制定跨区域市场体系建设协议等。二是营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推进制度型开放。推进制度标准、政务服务、监管体系配套衔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统筹制定实施降低企业负担的一揽子政策,健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环境。积极参与做大做强“进博会”品牌,打造“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合作新定位。三是稳住基本盘,激发外资外贸新动能。通过“链长制”稳产业链、供应链,打造内循环与外循环兼备的产业体系。注重引资与引智、引技相结合。持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资;完善外资总部政策,推动外资研发机构融入我省区域创新体系。四是推动开放型载体平台迈向更高能级。完善鼓励创新的容错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创新热情。构建灵活引人用人机制,对外籍专家在专项奖励、执业便利及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实施特殊政策。探索在行政序列外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法定机构,承担专业性较强的公共服务及管理职能。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蒯建华(代表九三学社江苏省委)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建议:一是配套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政策,在高校、科研院所离岗创业政策、横向科研职称认定原则、职务知识产权评估指导、技术作价入股中确权方法及税收、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工资总额管理政策等方面,出台配套实施细则。二是明晰科技成果确权及取酬等细节。及时修订《江苏省科技进步条例》《江苏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增加科技成果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使用权下放条款,以法条形式固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等最新改革举措。三是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孵化引导基金。研究制定《江苏省中试孵化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设立省级中试孵化母基金,鼓励企业、投资机构等成为母基金的战略投资者,引导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中试孵化。建立多元化的政府、民间孵化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以孵化引导基金对接市场主体,提前介入成果转化中试,超前布局科技成果的最终转化,提高转化率。四是切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试点工作。争取教育部、科技部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试点机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试点工作,形成江苏经验。统筹相关部门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关键问题,建立联合办公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快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构筑新时代制造业发展新优势

高纪凡(代表省工商联) 

   

  江苏作为制造业强省,基础实力雄厚,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建议:一是加快形成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体制。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企业建立协同创新体系,着力实施重大科技研发专项项目,加快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等瓶颈,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和技术国产化水平。推动创新体制改革,支持“产学研用”合作,组建产业创新联盟。二是实施适度倾斜的财税激励政策。统筹支持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完善和落实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鼓励企业在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工程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智能化改造。鼓励智能装备及关键部件国产化,推动使用国产智能制造零部件及设备。鼓励中小企业实施基础制造装备数字化改造。三是不断完善人才培育与服务机制。联合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智能制造领军企业,共同发起智能制造人才培育计划。建立面向智能制造全面开放的课程体系,支持智能制造从业人员知识更新。建设智能制造专业人才服务平台和高端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人才供需衔接。四是建立综合性集约化共享平台。研究建立智能制造业技术需求交易中心、智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际智能技术交流中心等。建立市场化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消除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的鸿沟。积极打造新装备、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行业云平台,着力提升对行业海量异构数据的集成、存储和运算能力。 

    

务实精准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彭小年(代表省政协经济界) 

   

  立足发展现实基础和环境变化,务实精准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对于引领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建议:一是践行新的发展理念,提高规划对高质量发展引领性。在客观分析自身条件特点、差距不足的基础上,明确产业主攻方向,找准路径,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结构转型升级,为江苏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赢得先机与空间。二是注重发展的内涵质效,淡化数量指标的目标追求。在稳住经济总量基本盘的前提下,摒弃速度情结、追求发展质态。在明晰什么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追求投入产出效益高、结构优、技术含量高的质优的量和相应的速度。三是瞄准薄弱环节,着力补齐短板。充分积聚科教人才优势,通过规划引领广纳贤才集成攻关,聚力自主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开发研究,力促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补齐自主创新短板;在平台经济、总部经济和龙头企业、行业知名品牌和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打造上,激发潜能,集成发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在医疗、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加力,同时守牢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基本保障和底线,补齐民生事业短板。四是细化量化具体措施,提高规划可操作性。认真做好前期分析论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规划总体目标一经制定,通过相关专项规划明确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使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相互衔接、互为支撑。

   

加快推进在我省建设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陆延青 

    

  促进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当前我省科技创新领域亟待回答的问题。建议:一是加快国家研究中心建设与挂牌。南京大学自2006年起开始试点筹建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目前正在按照国家研究中心的建设要求,积极推动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转设。要积极支持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转设工作,在政策环境、资源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微结构国家研究中心尽快挂牌。二是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调整。抓住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调整的契机,由政府牵头,南京大学等高校配合,探讨通过校地、校所、校企合作,组建联盟等多种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支持力度,重构我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织架构与队伍,打造属于我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是积极谋划培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大学已经与南京市合作,依托南京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筹建了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正在向科技部申报过程中。同时,与部分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在光子芯片、声学工程等技术领域开展合作,谋划建设未来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要发挥政府综合指导协调的作用,建立高校、企业、政府等各方参与的会商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参与、投入,推动我省谋划培育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推动我省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周晓敏(代表苏州市政协) 

   

  建设江苏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省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我省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建议:一是聚焦制度创新顶层规划设计,着力提升创新水平。把开放创新作为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价值,充分激发市场活力。牢牢把握制度创新,强化顶层规划设计,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探索与培育为抓手,推动自贸试验区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二是探索功能提升的体制机制,着力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在跨境金融和资本项目开放方面寻求突破。围绕项目落地,为区内企业提供相关跨境发债、跨境投资、离岸投资服务。对高科技产业提供金融支持,进一步放开准入门槛,优先对接科创板。加快发展自贸试验区大健康产业体系,推动服务业发展。推动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与进出口货物直接相关的保险、信用、物流仓储,以及清算结算等业态,推进跨境电商和货运公司深度融合,进一步开放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推进数字贸易领域开放,协同发展数据处理等业务。三是突破授权性、制度型开放,着力增创发展优势。从省级层面赋予自贸试验片区更多自主权,支持争取国家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对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企业、高端服务业企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探索建立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负面和正面清单,实行“非禁即入”。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奚爱国(代表民革江苏省委) 

   

  我省要不断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效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议:一是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十四五”教育规划的重中之重,加快构建更加公平的资源供给体系。强化协同融合,科学制订、稳步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因地制宜确定新(改扩)建学校任务。鼓励创新体制机制,突破政策瓶颈,解决新(改扩)建学校土地指标紧缺、投入渠道不畅和教师增编困难等问题。二是把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作为“十四五”教育规划的根本宗旨,加快构建更高质量的教育课程体系。重点解决“培养什么人”的教育首要问题,实施我省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和大中小幼德育体系。完善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考试招生制度。三是把落实教师第一资源理念作为“十四五”教育规划的头版头条,加快构建更高素质的队伍建设体系。提出“教育优先、教师第一”理念,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四是把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作为“十四五”教育规划的重要目标,加快构建更为有效的教育治理体系。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扩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尽快制定出台《江苏省教育督导条例》,健全教育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的管理体制。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社会建设

陈爱蓓 

   

  我省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社会建设,推进民生现代化。建议:一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率先制定和实施“十四五”期间“基尼系数下行推动计划”:通过加大二次分配力度,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十四五”期间将城乡居民基尼系数降低到0.45左右;“十五五”期间降低到0.4左右,“十六五”期间降低到0.35左右。到2035年,进入收入分配相对合理的阶段。二是优化国民收入分配“三个口袋”。进一步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用于保障与改善民生,扩大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乡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完善经济数据归集标准,明确责任部门,深化富民政策研究,持续跟踪评估实施效果。三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定与实施“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共同营造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良好环境,发展养老保健产业。重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倡导老年继续教育和“适当工作有利于健康”的养老观,促进老年人发挥潜力。制定和实施“地区、城乡、人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增加对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群众体育等方面的兜底性投入,使社会安全阀机制更加灵活、有效。

      

用文化润泽美丽江苏

吴胜兴(代表民盟江苏省委) 

     

  文化具有地域性、人民性和融合性等本质特征,要用文化润泽美丽江苏。建议:一是积极唱响美丽江苏建设中“水润江苏”的本土性。尽快制定出台江苏省江湖生态文化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建立“水润江苏”的生态文化建设体系和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注重鼓励创新举措,抓好江湖生态文化的载体,完善江湖生态文化基本建设的保障政策,构筑与时代协同发展的江湖生态文化传播体系,推动相关创新性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发展。二是注重增强美丽江苏建设中公共文化的人民性。加强新思想教育,守住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加强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文明素养培育工作。培育现代文明生活文化,倡导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的现代饮食文化,补齐科学健身文化的制度和基建短板。三是不断提升美丽江苏建设中民间文化的开放性。将民间文化纳入我省“一带一路”文化交往,寻求共鸣,扩大信任。对外搭建好民间文化在“一带一路”中的开放平台。重视培养有影响力的民间文化团体和企业,完善项目审批,适当放宽文化企业市场准入与涉外经营的条件,鼓励、支持他们参与打造更多能在“一带一路”获得文化回应的民间文化交流项目。对内强化民间文化的传承保护,进一步发掘、保护、传承和振兴我省乡村农耕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曲和手工艺传承等。

 

进一步加强太湖治理

王元慧(代表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治理太湖关乎长三角数千万人口的供水安全,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议: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太湖的协同保护意识。推动建立上下游调蓄水协商制度,减轻因下游取水过快过多对太湖水质改善的不利影响。站在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高度统筹谋划,跳出太湖治太湖,加大协同保护力度。建立科学严谨的太湖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保障流域供水、防汛和水生态安全。就协作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高层次推动长三角各省市对太湖水环境的联防共治。二是持续加大太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着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通过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加大对绿色创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投入,运用市场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发挥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优势,促进形成绿色技术创新合力,推动绿色创新成果转化。三是多措并举强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从控制水体的外源污染进入和内源污染释放入手,严格落实太湖流域涉氮磷排放项目“减量替代”规定,持续实施入湖河道整治、生态湿地建设、生态清淤等措施,逐步恢复湖体自净能力,消除水体富营养化。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我省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工程,开展清淤筑岛试点等方式解决淤泥出路问题;加强蓝藻资源化利用等治理技术的集中研发;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通过种植、养殖模式科学引导,减少面源污染负荷。

 

创新基层治理方式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俞  军(代表省政协中共界)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方式。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领导基层改革的核心作用,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精准赋权、资源统筹、流程再造、“网格+网络”两网深度融合。二是基层治理“一张网”。整合构建覆盖县乡和开发区全域,涵盖政务服务、社会管理和综合执法三大核心内容的综合性网格管理体系。三是政务服务“一窗口”。在整合基层审批和服务职责基础上,加强便民服务机构建设,完善便民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适应基层实际的办事指南和工作流程。建立健全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两级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点和网上服务站点全覆盖。四是综合执法“一队伍”。按照城市、县域两种模式分类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城市模式,合理确定市区执法职责分工,整合区级执法职责,将区级部门相关行政处罚事项交由街道并以街道名义集中行使;县域模式,在县级组建5-7支综合执法队伍,在乡镇组建综合执法局。五是指挥调度“一中心”。全面规范整合各部门专网,以综合网格为依托,将网格治理理念和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建立一体化“审批服务执法”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力争实现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 

 

高度重视资源要素和人口流动趋势  为我省区域一体化发展赢得先机

杨  平(代表民建江苏省委) 

   

  资源要素和人口流动从中小城市向大中型城市、从乡村向中心城市和县城集中的趋势短时间内不会扭转,要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建议:一是解决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和资源不足的瓶颈,依托大中型城市打造现代都市圈。加大要素保障和政策扶持力度,抓紧补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暴露出来的短板弱项,推进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公共服务、产业配套设施提档升级,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要素供给与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是对全省中小城市重新摸底定位,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特色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商业配套、住宅开发、产业布局、经济增长点等都要适时加以转变,谨慎发展“增量”,以盘活现有资源,吸引流动人口变成常住人口。扬长避短、彰显自身特点,提升城市辨识度,走特色发展之路。三是对农村空心化的事实因势利导,让各类城镇获得相对稳定的人口数量和产业结构。以不破坏农村风貌肌理为前提,以尊重农民自身愿望为原则,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充分考虑农村未来人口变动趋势,完善与乡村发展演变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点,因势利导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让城镇获得相对稳定的人口数量和产业结构。加大乡村零散建设用地整合利用力度,为下一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乡村振兴创造条件。 

 

高质量发展我省妇幼健康事业

尹立红(代表民进江苏省委)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健康江苏建设不可或缺的元素。建议:一是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从根本上提升妇幼健康发展水平。增加妇幼健康体系建设权重,抓住“所转院”发展机遇,把高质量建成省、市、县三级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推动省妇幼保健院建成全省围产医学中心目标纳入“十四五”公共卫生建设规划。二是分级明确责任,织就妇幼健康政策保障网。强化各级政府对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的投入责任并纳入目标考核,省级投入重点向支持省妇幼保健院打造全省围产医学中心倾斜。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合作,科学核算预防保健类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形成可持续的政策机制。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夯实妇幼保健队伍基石。扩大医学院校妇产、儿科的招生规模,优先为经济薄弱地区定向培养妇幼保健人才。出台我省妇产科医师、儿科医师、助产士等紧缺人才岗位优享薪酬制度。落实“两个允许”,逐步提高县级妇幼保健院的绩效工资总量水平。建立健全在职妇幼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明确省级妇幼保健院承担专业人员进修培训等公益责任。四是优先布局儿童早期发展干预,构建与发达省份相匹配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体系。重视对相关疾病发病危险因素的识别和疾病的早期干预,形成可推广的疾病防控策略,提高对该人群常见疾病干预、诊治、康复的全过程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农村地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模式,实现我省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城乡均等化。  

   

推进长三角地区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

郑丽敏(代表农工党江苏省委) 

   

  长三角地区广阔的旅游市场容量,使文旅产业成为区域融合率先起步、加速奔跑的“先行者”和“流量担当”。建议:一是协调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和保护。建立长三角地区旅游规划和重大旅游项目开发通报和协商机制。强化重点旅游区域合作,在沪苏浙皖毗邻区域做好文旅资源开发联动化、线路设计一体化。大力挖掘长三角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的特异性,培育文旅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二是强化文化旅游市场整体营销。整合文旅资源,联合打造长三角区域高品质休闲度假区旅游品牌体系。建设主题不同、功能互补的精品旅游线路和景区联合体。创新“省+市+企业”联合营销模式,建立“悠游长三角”旅游联票一卡通营销战略,营造区域旅游市场大循环格局。三是加快综合旅游平台建设。整合区域内所有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的基础信息数据采集系统,建设旅游信息库,改善游客体验。在我省设立“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永久会址,加强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合作。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场馆实现与旅游线路的联动共享,打造我省独特的旅游IP。四是构建立体的旅游交通网络。构建中心城区、交通枢纽与主要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快速旅游交通线路。编制《长三角地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引》,将建设和服务标准化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建设规划体系。开发“坐着轮船看长三角”慢游线路,彰显水韵江南的特色。 

 

积极推进“十四五”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胡学同(代表省政协经济委员会) 

   

  加快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基建的核心。建议:一是进一步抢占战略发展先机。加快布局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将投资尽量前移,推动工程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加快形成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速新老基建深度融合,全面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重点培育一批示范项目,快速打造我省新基建示范样板。二是进一步突出我省发展特色。找准融合应用行业,在工业制造、车联网等领域,遴选一批能够开展深度融合的重点行业,培树标杆。系统谋划重大工程,组织实施一批5G、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及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重大工程,持续发力,形成高地。突出优势领域项目,重点突出工业互联网、未来网络、物联网、车联网等优势领域,培育行业领军企业。三是进一步加快产业协同发展。全面摸底我省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产业发展现状,抓重点、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打造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创新平台,在芯片及关键元器件、基础软件等关键环节组织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高端产品。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机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我省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项目,推动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和新的竞争优势。

 

打造标杆和示范项目  建设“一带一路”试验区

王加培(代表连云港市政协) 

   

  把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意义重大。建议:一是深化中哈物流中转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中哈基地“一园三区”建设步伐,重点推进“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无水港建设。通过中哈公司增资扩股,拓展打造陆海联运通道全程物流。加快防疫检验设施建设,加强与哈萨克斯坦海关合作,促进小麦过境业务发展。二是建设上合组织出海基地。打造面向中亚-环太平洋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物流合作基地。推进铁路口岸监管中心建设,争取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优化上合组织物流园和综合保税区与港口的协调对接。三是打造精品中亚中欧班列。深入推进我省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多式联运国家级示范工程。发挥沿线合作优势,实现土耳其班列、中欧班列正常开行。加强班列开行省际间合作沟通,构筑相互中转接续和专业化分工的班列开行模式。加大对中亚产业与连云港产业发展关联性研究,加强境外货源组织、积极引导回程班列发展,提升班列业务与产业和贸易的联动效应。四是建设亚欧综合交通枢纽。重点提升港航基础设施等级,开展码头智能化改造,建设智慧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沿海高铁青盐段和连临城际铁路。建设连云港“一带一路”互联网数据开放交换共享试验区。

 

以高品质美丽乡村建设助力高质量乡村振兴

杨文喜 

   

  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需要在更高层面、更大领域解决好美丽乡村为谁建、谁来建、怎么建的问题。一是美丽乡村为谁建。美丽乡村建设的本质是城乡结构再调整,不能绕开农民这个最核心主体,地方政府的规划、决策要以服务好农民为导向,把农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建设成效的标准。二是美丽乡村谁来建。美丽乡村建设要走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主动之路。政府主导,重在规划引领和政策扶持。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特色性;根据需要,制定差异化政策,强化政策扶持。农民主体,重在充分听取农民诉求和发挥村“两委”、乡贤作用。市场主动,重在制定规则保护农民权益和激发资本下乡热情,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三是美丽乡村怎么建。政府要对下赋能赋权,引导各地成立中小农业项目库,建立县级土地指标交易平台,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将审批权更多地下沉。广大农村要发挥“乡村工匠”“能人工匠”等乡土人才作用,进一步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乡土化、特色化。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转观念、改陋习、树新风。把好资本下乡的准入关,坚持生产性项目为主,让资本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建设海洋强省  展现江苏担当

蒋  巍   

 

  谋划和布局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加快建设一流海洋港口、现代产业体系和绿色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战略和现实意义。建议:一是科学用海,处理好“海”与“陆”的关系。坚持陆海统筹、海江互动,加强海洋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带动沿海地区发展现代海洋经济。二是产业强海,处理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大力推动海洋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绿色石化、绿色化工、高端船舶制造等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视海洋服务业发展,集聚发展港口物流、对外商贸、蓝色旅游、海洋文化创意等产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强海洋科技研究,论证深海采矿、油气田开发等产业可行性,储备海洋项目。三是生态护海,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强化入海流域污染、船舶污染整治,改善海域海岛海岸线生态状况。坚持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和依法用海,将沿海产业纳入严格的海洋环境监控体系,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四是合作兴海,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加强对南通、盐城、连云港等沿海城市在土地、集疏运体系、能耗指标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以沿海三市为节点打造“E”字型海洋经济产业带。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格局,发挥沪苏产业联动集聚区、苏皖共建产业园区等共建优势,联手打造海洋经济发展“长三角”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