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11年 / 第十一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11年 / 第十一期
发布日期:2011-12-05 10:46 来源: 本站原创
 
葛玉荣 汤明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系所在,是衡量小康社会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春风雨露,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是体现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美好江苏的重要支撑。” 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如此说,并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为建设文化强省献计出力。多年来,省政协每年都选择事关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努力为推进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建诤言 助推文化跨越发展
 
2008年5月,省政协就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召开十届二次常委会议。为开好这次专题协商性常委会议,会前,省政协专门向驻苏全国政协委员和全体省政协委员发了一封信,广泛征求对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和建议;组织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界别、专门委员会,各省辖市及部分县(市、区)政协分别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情况;由省政协领导带队分别赴陕西、湖南、山东等省学习借鉴文化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所有这些准备活动为委员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打下了坚实基础。围绕建设文化强省,委员们提出,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促进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加快构建覆盖全省、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更多地转向农村,加大社会力量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参与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促进文化产业更快发展,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格局;繁荣文化艺术产品创作,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培育与壮大,积极开展品牌文化活动,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省政协的意见建议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认为所提建议很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中的要求,并指示有关部门对22条具体意见和建议逐一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如省文化厅研究出台了《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组织实施了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并与省广电局联合组织“送书、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活跃了城乡文化生活。
 
献良策 力促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好等特点,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2009年6月,省政协专题召开主席协商会,就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协商讨论。委员们指出,要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举措来抓,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遵循市场规律和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创新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民盟江苏省委在认真分析研究省演艺集团的成功改制的情况后,建议要推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营造整合共融的发展氛围,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
江苏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环境优势、文化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政协委员据此专门提出促进我省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社情民意信息。省文化厅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切实发挥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委员们的建议有力推动了我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各地文化产业出现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苏州市仅刺绣产业年产值就超过30亿元,从业人员接近10万人。
 
走基层 深入调研文化传承
 
    专题调研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环节,是活跃政协工作的重要途径。为帮助委员了解我省文化发展情况,省政协相关专委会选择了事关我省文化发展的一些重要议题,多次组织委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研。
工业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现代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总和。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组织委员在调研中发现,我省工业遗产资源及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建议进一步加大保护工业遗产的力度,全面开展工业遗产普查,认真制订工业遗产的保护规划,坚持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结合,积极探索投入与激励的有效机制。与此同时,他们还组织委员调研我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实地考察了有代表性的农业文化遗产,就我省农业文化遗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保护利用,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南京顺天集团下属的世界之窗文化产业园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动漫制作、音像展销、文化传播等特色文化产业品牌集聚群。江苏苏豪控股集团有效整合文化产业资源,重组成立了江苏爱涛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苏豪传媒等公司,丰富了文化产业经营内容。省政协经济委员会、教育文化委员会先后组织委员到世界之窗文化产业园、苏豪控股集团以及扬州、南通等地,就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围绕发展文化事业,省政协委员还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如民俗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善了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认真做好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以及历史街区专项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持续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强自身 创新政协文化工作
 
文化建设是政协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协机关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提升机关整体水平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在张连珍主席的积极倡导下,省政协突出以人为本、体现政协特色,大力开展“学习型、文化型、健康型”机关创建活动。本届以来,共举办政协系统干部培训班11期,942名政协干部参加了学习培训。举办“名人名家讲座”,将全体机关干部职工的人生座右铭编印出版为《心画》一书。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广大机关干部职工自觉把建设“三型”机关的要求融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并逐步体悟到:自觉学习是快乐的,优秀文化是高尚的,身心健康是完美的。
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组织力量编辑出版《我见青山多妩媚——人与自然主题历代诗词选》一书,摘录了历代描写生态文化的诗词,用传统文化推动生态省建设。编写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了以展示江苏百岁老人风采一书的编写工作,传播健康文化。为展示江苏人在历史文明进程中塑就的精神形象,激发江苏人文精神,开始了《江苏历史文化纵览》一书的编写。省政协昆评室积极开展“戏曲走近大学生”活动,多次组织昆曲评弹保护和传承情况调研,推动形成长三角地区政协保护和扶持地方戏曲工作的合作协调机制。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为我省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良好机遇。省政协将进一步发挥优势,努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积极履行职能,为推动我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再创一个文化发展黄金期,不断谱写江苏文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