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10年 / 第五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10年 / 第五期
发布日期:2011-01-20 17:07 来源: 本站原创

特别报道

 

把调结构促转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驻苏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委员建议综述

 

5月13日至14日,宿迁,迎来了驻苏全国政协委员一行。在省政协主席张连珍的带领下,委员们视察了宿迁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就“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问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提升第三产业发展层次

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会议指出,调结构、促转型,必须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上下功夫。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提高生产服务业配套能力、生活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通过“服务业提速计划”,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委员们认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人们的切身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发达的服务产业,不仅能使人们生活舒适,而且从工业角度来说,生产类服务业的发展,也能大幅度降低工业在流通领域的成本,从而降低工业成本,提升工业的竞争力。

从目前来看,2009年我省一二三产的比例分别为6.4%、54.1%、39.5%,己经进入了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阶段,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己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环境。然而,就局部而言,由于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部分地区引入的企业大多从事第二产业制造业,出现了产业发展不够合理均衡的现象。对此,委员们表示,要扭转这种趋势,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类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列为经济结构调整中需培育的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优势。同时,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行业结构也应该向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行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在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委员们重点提到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委员们认为,发展文化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遵循市场规律,改革我省演出市场,改革文化产业的推广模式,不断扩大文化消费,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特色优势。委员们建议,一是要高度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我省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要加强对博客、讨论版等新型文化业态的管理,积极组建适合新型业态发展的有关行业协会,并为其创造开展业务的必要条件,推动新型业态有序发展;三是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快著作立法权建设和出台民间文艺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条例。依法在中介机构和专业团体中成立有资质的著作权鉴定机构,更好地实现文化产品的版权保障,维护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发展的根本。目前,全省上下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根据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会议的要求,各地要继续坚持人才优先投入、优先发展,更加重视识才、揽才、用才,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需要,大力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团队。

委员们指出,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团队,关键在于解决好“能不能来”、“来了后能不能发展”、“发展后能不能扎根”等三个问题。委员们建议,一是要继续优化人才服务工作。从文化、经济、科技、工业等方面来看,江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与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相比,并无突出优势。要将高层次人才吸引到江苏来,必须加强软环境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二是要持续帮助人才创新创业。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保障引进的人才能启动创业计划;打造创业创新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物质保障;加强企业运行服务,为企业在市场、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提供帮助。三是要通过知识产权抵押、科技风险投资等途径,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资金保障。委员们提出,当前有必要进一步推动创业创新团队人员组成的本地化。充分利用江苏高校众多的教育资源优势,由政府、企业和高校联合建立公共研究中心,鼓励高层次人才进中心,做兼职教授、博导,一方面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继续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有利于本地人才汲取先进经验,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

委员们高度关注“江苏创造”,强调必须以自主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政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孵化研发成果,进行技术转化。加强体制和规划创新,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合理配置资源。建立产业基金平台,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推动融资创新,引导资本向苏北流动,实现全省的长线发展。进一步加大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力求突破更多的重要关键技术,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大力推动城市集约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全国较早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全省城市化率达到55.6%。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发展条件,也为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准备了基础。但同时,江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共同发展。

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协调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委员们指出,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并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从而有效促地进城乡发展建设。对于农村建设用地的安排要充分考虑镇村布局规划,在空间布局上遵循镇村布局规划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保留和新建农村居民点的面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当前,我省正处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抓住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苏中、苏北地区农业基础好、新农村建设快的优势,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委员们建议,要参考工业园区建设的做法,建设一批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省各地紧紧围绕本地农业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突出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重点培育一批典型,以示范效应带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积极应用现代科技与装备,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

委员们强调,要按照公平的原则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公平就业。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基本权利,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做到先保后征,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省级财政补助力度,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

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视察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委员们对宿迁清澈的湖水、宽阔的道路、遍地的绿树、清新的空气留下了深刻印象。“满眼一片绿”,这不仅是省政协主席张连珍的感叹,也是全体委员们的共同感受。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如何留住这些青山绿水,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委员们关注的一大焦点。

委员们呼吁,全省上下要自加压力,主动把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紧紧围绕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大力推进“清水蓝天”工程,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要研究综合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克服单纯追求GDP的倾向。深化价格改革,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价格机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不断完善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绿色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保驾护航。

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委员们认为,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以生态化改造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行重点支持,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提高发展起点,突出抓好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一批重点产业基地,推动优势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发展废物回收再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循环利用率。严格环境准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限制和禁止上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实施强制淘汰制度,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企业实行强制淘汰;积极利用经济手段、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各行各业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排放;继续推广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尹毅  王向前

 

工作掠影

 

在学习中进步

──全省县(市、区)政协科级干部培训班侧记

“扬子江畔珍珠泉,笑迎各位新学员。名家学者把课讲,思路开阔天地宽。学习时间虽短暂,同窗友情留心间。立足岗位求作为,共同努力谱新篇。”这是一首简朴的小诗,却勾勒出全省县(市、区)政协科级干部培训班的生动剪影。这是连云港市连云区政协秘书长王同德总结的个人感受,却赢得了全体参训学员的热烈掌声。

今年3月、4月,全省县(市、区)政协科级干部培训班分2期在南京举办。培训对象以县(市、区)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研究室主任为主。每期培训时间为四天。共有208名学员参加了学习。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加强政协机关建设,着力提高全局观念、服务意识,增强政务性服务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为人民政协有效履行职能、顺利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省政协主席张连珍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要强化学习意识,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工作需要、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态度。她要求除了进行委员培训外,还要重视对政协机关干部的学习培训。

加强政协干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政协干部队伍,是政协机关建设关键的部位。举办全省政协科级干部培训班,正是践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有效举措,是加强我省政协机关建设、提高政协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学习型政协组织的重要抓手。

参加培训的县(市、区)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研究室主任们普遍反映,省政协专门举办面向基层政协的培训班,机会难得,收获颇丰,增强了做好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畅谈心情:难得 珍惜 不舍

谈及参加全省县(市、区)政协科级干部培训班的心情,很多学员都用了这样的词语:“第一次”、“很激动”、“意犹未尽”。

兴化市政协秘书长石益平表示,在政协工作20多年了,这是第一次参加由省政协组织的干部培训。建湖县政协秘书长张广春也说,在政协工作10多年了,省政协举办针对基层政协的培训班,这是第一次,机会非常难得。面对这次“出乎意料”的培训,学员们倍加珍惜,离讲座时间还有20分钟,有的学员已经迈着匆匆的脚步走进会场。课堂上,没有手机铃声,没有昏昏欲睡,没有交头接耳,只有凝视的目光、聆听的耳朵、认真的记录。有学员晚上没有睡好,就自带一杯咖啡提神,唯恐漏掉精彩的内容。四天时间匆匆而过,学员们感叹,“时间过得真快,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希望下次办班时间延长几天,这样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希望培训活动坚持下去,让更多参加政协工作的同志受益。”

聆听讲座:品位 特色 实用

六场讲座,五位领导、专家,结合工作实际,旁征博引,既有对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剖析,也有对政协理论的阐释,也有对政协调研与视察工作的指导,还有文化、健康知识的传播。这体现了政协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特性,反映了省政协“学习型、文化型、健康型”机关建设的理念,切合了基层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研究室主任工作内容比较庞杂的工作特点。

学员们说:“政协工作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省工作的大局,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切实按照省委提出的“三个转变”、“五项重点”、“八个下功夫”的要求,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政协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共同为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献计出力,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政协事业发展60年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从表述到内容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三大职能的发展体现了政协走过的光辉历程,激发了我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我们要把政协工作放在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大背景下,深刻认识政协工作的重要作用,认真总结政协工作经验,推动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调研和视察是政协的经常性工作,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体现了政协工作的水平,年年都在搞,但做好并不容易,如何选好题,如何做好组织工作,如何提高调研报告的质量,讲座非常符合基层政协工作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听了受益匪浅。”

“文化的作用不可估量。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建设文化强省过程中,传统文化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在作出判断之前,首先需要我们认真地学习,弄明白我们的传统文化到底包含哪些内容。”

……

交流探讨:共鸣 提高 希望

很多创新来自于基层政协,很多问题集中于基层政协。来自91个县(市、区)的208名学员,在会上、会下,热烈讨论交流,分享工作经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要身在将位,胸为帅谋”。“政协秘书长要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好繁杂的事务,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主动思考,认真谋划。”这些对政协秘书长工作性质、地位、方法的生动表述,引得其他学员频频点头。

差距在比较中产生,灵感在碰撞中迸发。“本来以为自己干得不错,通过学习、交流,才发觉还有不小的差距,兄弟政协的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实践并加以完善。”一位学员诚恳地表示。

对于全省政协工作,学员们在交流研讨中,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很多同志从其他部门转岗过来,对政协工作并不太了解,建议到政协工作之前都要进行上岗培训。”“基层政协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时把握大一点,希望能进一步细化履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两大职能的方法。”“政协工作规范化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全省县(市、区)政协科级干部培训班已经结束,但广大基层政协机关干部学习的热情、对政协工作的热爱、对做好政协工作的渴望在持续,这必将推动全省政协工作迈上新台阶。

季晓敏

 

 

长案短说

 

高度重视养成教育

提案人:民进江苏省委

内容摘要:素质作为教育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习惯,需要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巩固而养成。所以,“养成教育”应是基础教育高度关注的方面。

    提案建议:在制定教育中长期规划中,强调养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课程建设的高度,将养成教育具体细化落实到基础教育的各个年段。养成教育具有“基础要求”、“渐进巩固”、“自悟自得”的特点,养成一个好习惯平均需要68天,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规范越细,可操作性越强;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细化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行为养成教育的教材建设,适应现代社会要求,校本推进循序渐进、具体可行的行为养成文明规范,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具体、形象、直观;在对中小学办学绩效考核中,把学校开设行为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刚性要求,并将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办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办好家长学校,并将养成教育作为主要内容,使家长明白不同年龄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家校紧密配合,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有效地促进青少年人格结构的优化,使孩子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实现我省沿海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提案人:民盟江苏省委

内容摘要:依据沿海地带产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科学地开展跨区域沿海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工作,在时空上进行沿海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从沿海开发战略布局及整体利益考虑,统筹各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方式、方向、规模、时序,协调不同区域产业发展进度与产业发展走向。寓开发于保护,寓保护于开发之中,针对沿海战略实施的布局、时序形成相应的用地供应计划,避免过度开发、超前开发、延迟开发等对沿海开发战略的不利影响。

提案建议:科学编制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及供地计划,协调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湿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编制沿海用地供应计划;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海岸线资源评价制度,强化海涂用地和拟围垦用地的产权界定、登记与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对生态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重要水源区的开发和重要港口资源区的不当利用,严格实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促进城镇和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建立完善保护耕地、补充耕地的经济激励机制,探索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途径和方式,健全完善沿海地区盐田置换管理制度;建立沿海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协调联席会议和管理制度,提高统筹沿海土地利用的能力,形成不同区域不同部门有关沿海区域内协同管理投资和土地利用的多边规则;建立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对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分析农地开发对沿海湿地、水资源需求和港口等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