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大学生找工作难已经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硕士甚至博士找不到工作的报道屡见不鲜,用人单位给大学生们开出的酬金在逐年下滑,新的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抬头,大学生的就业与社会的安定紧密相关,这个社会问题不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到我们发展的势头,社会将会产生振荡,政府应该出面解决好这个问题。
大学生抱怨说:他们已经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而到了任由用人单位摆布的地方。2007年公务员报名工作已经结束,人事部统计显示,无论是报考总人数还是报考比例都创历史新高。此次公务员招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学历”,许多职位博士的后劲考人数占一半以上。众多博士毕业后处境很尴尬,为了现实,为了糊口,不得不放弃读了多年的专业。很多博士心态压抑,极度不平衡,“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时间浪费了,专业也浪费了。”花资金培养人才却不加珍惜和利用,这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就业难,女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在就业的道路上,性别歧视由来已久,女生的就业路越走越难。尤其是高学历女生,不但高学历没有成为其就业的竞争优势,反而往往被“年龄偏大,毕业后很快就要面临婚嫁和生育问题,按照《劳动法》必须确保其工资水平,等于企业白养着,增大了企业成本”等理由拒之门外。
现行的教育产业化政策也给多数大学生带来了巨大压力。河海大学一名研究生曾经算过这样一笔帐,河海大学2000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费加住宿费是5400元,2004级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的自费学费加住宿费是8600元,四年本科和三年硕士读下来,光是学费就要5400×4+8600×3=47400元。研究生阶段的补贴是每月300元,三年是300×12×3=10800元。那么,一个在校生七年的最低生活成本是47400+21840-10800=58440元,这对于一个普通百姓家庭来说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一个普通硕士生,七年来按照低保的标准生活,在毕业的一刹那就背负了将近六万元的债务,其中八成是硬性收取的学费,一个人在尚未有稳定收入之前就不得不背上这样沉重的包袱!而且,这种巨大的压力并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以某市为例,一个某市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9000元,也就是说,毕业后在南京工作至少要用六年多的时间才能收回前七年所付的的成本,南京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是20000元,这也需要将近三年的时间,而且,这还是保证全部收入都用来还债而不包括其它生活支出的情况。
就业困难只是一个缩景,直接反映的是中国的就业机会缺乏,间接反映了整个中国社会生产相对萎缩,在核心技术上高度依赖外企,整个社会正在转向依附型经济,这样下去的后果就是贫富差距更大,内需更加不足,进而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巩固依附地位,形成恶性循环。社会生产只需要配合依附型经济的中低端人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内大量高端智力资本外流也就不足为奇。中国缺乏自主研发的土壤,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远远不足,科研成果的生产转化率过低,使得许多高端技术人才在国内不能尽用其才。扩招并不是症结所在,我国的高教普及率还不如印度,大学生占总人口比例不高却出现了严重过剩,加强技术研发和生产性项目的投资是当务之急。
拥有高学历的年轻人无法就业会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产生相当的影响,在大学生切实提高自身能力,适当调整就业心态的同时,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歧视现象,提高就业率。
建议如下:
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同时考虑社会容纳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保证高学历毕业生正常就业。
严格要求用人单位执行相关法律条款,可以考虑规定除特殊行业外女性必须占有一定比例。
加强人民生活基本保障,在基础教育、医疗等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鼓励自主创业和研究型项目,扶植民族产业。